1樓:阡陌上花開
猶豫不決。比魯莽更糟糕的是猶豫不決。
像牆頭草一樣搖擺不定的人,無論其他方面多麼強大,在生命的競賽中總是容易被那些堅定地人擠到一邊。雷厲風行難免會犯錯,但比什麼也不敢做強。懷特·黑德說:「畏懼錯誤就是毀滅進步。」
拖延。計畫很豐滿,執行很骨感。
很多時候拖延就是逃避問題和懶惰。
把橫在面前的困難放大,望而卻步,抱著能拖一天是一天的心態找各種藉口逃避:
無聊的課程」、
嘈雜的圖書館」、
我太忙」、隔一天再學也沒關係」……
隨之而來,我們會陷入「學習越來越無趣」,「人生越來越無聊」的泥潭中。
愈加懶惰,愈加消極,會掉入懊悔過去和幻想未來的陷阱中。
時間累積會產生更加強烈的負罪感和自我否定讓人越來越焦慮。
著名思想家羅曼·羅蘭說:「懶惰是很奇怪的東西,它讓你以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氣;但實際上它所給你的是無聊,是倦怠,是消沉。」
三分鐘熱度。
世界上有80%的失敗都源於半途而廢。
三分鐘熱度」的人不過是從來沒有體驗到堅持做一件事成功後帶來的喜悅,因為堅持的過程總是枯燥又充滿挫折的,人的天性又是好逸惡勞。
每一年伊始筆記本的前幾頁都寫滿了巨集偉的計畫,後面幾乎都是空白……」
購買了一本好書,可惜得是到現在都還沒開始讀……」
下決心健身**,差不多在5天之後就放棄了……」
幾乎所有的人都有過「雄心勃勃地制定計畫,心灰意冷地放棄計畫」的經歷。
2樓:sunny木落歸本
1.改變認知。
2.改善習慣。
3.學會分清主次。
如何克服拖延症?
3樓:質尚生活圈
有資料顯示,大約80%的大學生和86%的上班族都患有拖延症,50%的人不到最後一刻,絕不開始工作,另外,13%的人沒有人催,就無法完成工作。
4樓:念初
拖延症的**方法如下:1、自我調節:如接納自己,接納自身不完美的部分,降低對自己過高的追求和要求,適當減壓,還需增加自信心,充分認可自我的價值感,自我鼓勵,提高做事情的動力;2、環境因素調節:
學會不斷自我減壓,努力完成自身可做的;學會適當放棄自身無法完成的事情,接受自己雖無法做到最好,但已到足夠好的狀態,打斷消極怠工和負性迴圈。
要如何徹底擺脫拖延症?
5樓:艾德教育全國總校
人的任何行為都有慣性,改掉拖延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布置任何學習和工作時,拿到手就要立刻去做,切記不要拖延,只要這樣子的行為堅持持續乙個月,那下一次的工作和學習,你就會自覺的馬上去做,絕對不會有拖延。
其實拖延症最重要的一點無非就是懶到無力做任何事,給自己找點有實際意義的事情做,比如說看看書,打打球,活動活動筋骨,人就不會感到無力疲憊,也就有充沛的精力來做任何事情了。
在工作和學習中,小夥伴們很容易分神,原因是手上有手機,桌上有電腦,懷裡有ipad……各種可供消遣的電子裝置,時不時上個廁所也要刷會兒朋友圈,不帶手機上廁所只要五分鐘,帶著手機進一趟廁所卻花半個小時。建議大家在學習和工作時,把任何學習和工作無關的電子裝置統統關掉,比如說qq和微博,有必要時可把手機調成飛行模式。這樣一來,你的注意力就會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和工作中了。
如果剛開始不太適應,可以給自己時間限定,剛開始可以是一小時,能堅持的話就延長時間限定,這樣才能更高效率的有效擺脫拖延症。
其實要想更好的完成工作和學習,最好是在高效率的時間段進行。人經過一晚上的睡眠,每天早上醒來是做任何事情最高效率的時間段,因為人每天的精力充沛的時間有限,所以才更要把握好精力充沛的時間段。
6樓:太原科大心理
拖延症代表的是拖延形成了習慣。但是任何一種事情能形成習慣。一定是讓你受益的事情。不斷讓你受益的事情,才能形成條件反射變成習慣。
所以說拖延症其實是讓你曾經受益幫助過你的好習慣。
那你就要問問自己拖延讓你哪些地方受益了。
比如說童年時候。想說話我寫作業,如果你很快的寫完,父母和老師就會檢查讓你去修改。如果你拖到最後一刻啊,他們就沒有時間讓你修改和檢查你就會輕鬆很多。
比如說上班後拖延可以讓你獲得一種智商上的優越感。別人一直在工作,你拖到最後一刻做能跟他們說的差不多,你會覺得自己很強。
比如說上班後,你拖到最後才去做事,然後你會加班這時候呢老闆和同事會覺得你工作很努力。表揚你。
所以如果你想改變拖延這個習慣,你首先要感謝他,接受他。因為他過去給你帶來了很多益處。
接下來你要告訴自己現在的環境變了。可能之前的東西不再適用於現在的自己,你需要一些改變。然後並且改變後的益處有可能大於之前的益處。這樣你才有可能改掉拖延的習慣。
7樓:芮藝蔓蔓
有人統計,有拖延症的人和人群平均水平相比具有更高職業地位。當然並不是拖延症使他們事業成功,而是事業可能成功的人才更有壓力和追求完美的心態,而使他們容易患拖延症。所以至少說明你很可能具有高於平均水平的基礎條件。
拖延症的認知誤區在於追求完美。所以當你覺得「等一等再辦可能讓事情辦得更好」的時候,問自己一下「現在就辦,是否一樣可以做得一樣好?」如果是,現在就辦吧。
即使你確實覺得等一等會辦得更完美,也要提醒自己:「現在就辦,至少可以多辦一點事情,量的積累也可以產生質的飛躍。」如果真的最後一刻都能順利完成,而且完成得不錯,為什麼還要提前準備呢?
拖延症的情緒基礎是焦慮,就是過分擔心可能性不大的威脅。焦慮情緒有其進化上的優勢,有人統計,換焦慮症的人比其他人更少死於意外事故,因為他們總是對周圍保持警覺。但是過度的警覺只是浪費了大量心理資源。
當你自己都覺得自己處於無意義的焦慮的時候,要放鬆一下,往往會減少拖延。
拖延症的身體基礎是疲勞。當你覺得疲勞的時候,自然會把事情向後拖。疲勞有真的疲勞和焦慮產生的疲勞,前者要靠鍛鍊身體,後者要靠科學地放鬆。
對於成年人,鍛鍊身體帶來的收益不會馬上見效,甚至短期會讓自己更疲勞,應注意堅持,增加有氧運動。
除了以上三者——避免完美,解除焦慮,鍛鍊身體之外,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往往不會拖延,所以要分清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和應該做的事情,其實現代社會裡,應該做的事情要多於喜歡做的事情。但是如果應該做的事情太多,又完全抑制了喜歡做的事情,就容易患拖延症。
8樓:匿名使用者
「別拖延」是迄今為止第乙個實際改變拖延症的實用免費軟體,呼籲大家積極參與改變拖延,相比傳統只講理論概念的課程是社會一大進步的專案,榮獲很多社會著名人士的認可,和積極參與,未來我們將不斷前行,致力於幫助更多人改變拖延,讓大家的生活更美好。
9樓:鄭木然
如果真的下定決心要改掉拖延症的人,是不會詢問別人有什麼方法的,因為他們已經在行動了。
10樓:
1跑步,早睡,有乙個積極健康的生活狀態。
2行動之前列清單,制定乙個乙個小目標,一步步去完成。
3給自己好的心理暗示。
11樓:白詩詩啊
看這個問題之前一定要先搞清楚拖延行為不等於拖延症,比如領導交代你一件事,對你說你這周五要把方案交給我,你看今天才週一還不急先拖著吧,一直到周五終於眼看著要到最後期限,著起急了一鼓作氣完成了任務。要知道,你這屬於拖延行為,不屬於拖延症。
拖延症是指在你拖延一件事兒時特別難受,心跳加快,抓耳撓腮,上躥下跳,食不知味,噩夢纏身,即便是這樣,你還是在拖著本該完成的任務不去做,這才叫做拖延症。
所以我勸那些僅僅有拖延行為的人不要輕易給自己加上拖延症的標籤,因為你一旦用什麼來定義自己了,從心理學上講你的行為就會去附和你的潛意識,也許你本身沒有拖延症,說的一久真就有拖延症了。
1、首先告訴自己我不是拖延症。原因如上就不再贅述了。
2、覺察自己喜歡在哪些事情上拖延,找出那些對你來說最重要的幾點,也是你最想改變的幾點,一一列出來。
3、為那些你迫切想要改變的專案選擇三個時間,分別是五分鐘、十分鐘、半小時。
4、不要一次選擇太多,前期一兩個就好了,讓任務小到無法輕易失敗的程度。
5、去做那些你迫切想要改變點,比如在最後期限之前每天做兩次,每次五分鐘。
6、我知道我說了要任務小到無法輕易失敗,但你還是要允許自己的失敗,再一次次站起來,繼續這麼做。
12樓:拜託了大學
我們應該如何克服拖延症呢?
13樓:湯小小
教給你乙個簡單的方法,每天只做一件重要且有難度的事情,做輕鬆的事情沒有難度,有難度的事情只有一件,心態會更放鬆,也更容易按時完成。
14樓:歷史開講
拖延症的認知誤區在於追求完美。所以當你覺得「等一等再辦可能讓事情辦得更好」的時候,問自己一下「現在就辦,是否一樣可以做得一樣好?」如果是,現在就辦吧。
即使你確實覺得等一等會辦得更完美,也要提醒自己。
15樓:低調娛樂
拖延症的**主要是通過專業的心理諮詢與心理**,通過使患者看到拖延症背後的心理原因,從而改變被動反應的狀況。明確目標、建立自信、主動把握自己,最終改善拖延的狀況。
怎樣克服“拖延症”和懶惰,如何解決拖延症和懶惰
我們應該如何克服拖延症呢?要制定明確的目標,目標明確後才好制定具體的計劃,才有具體的動力,如果目標不明確,常常會變成我們拖延的介面。要把任務細化,任務細化之後會感覺更簡單,增加自己完成的信心,從而減少拖延。再就是要引入監督,可以把自己的目標和任務放在公眾下,接受大家的監督,增強對自己的約束力。懶惰的...
怎麼擺脫拖延症,怎麼治療拖延症
拖延症的認知誤區在於追求完美。所以當你覺得 等一等再辦可能讓事情辦得更好 的時候,問自己一下 現在就辦,是否一樣可以做得一樣好?如果是,現在就辦吧。即使你確實覺得等一等會辦得更完美,也要提醒自己 現在就辦,至少可以多辦一點事情,量的積累也可以產生質的飛躍。拖延症的情緒基礎是焦慮,就是過分擔心可能性不...
如何改掉拖延症,怎樣改掉拖延症
1 準時開始計畫中的內容。2 制定計畫科學合理。3 克服自身的惰性。4 用敬業籤督促自己做事。拖延症的方法 一 改變認識 拖延與一些認知心理呈負相關,可以通過一些方法來改變這些不正確的認知,如運用積極暗示 增加成功體驗和放大優點等方法獲取自信 改變完美主義,幫助拖延者分析完成任務帶來的益處。二 積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