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系統設計和傳統教學有什麼不同

2021-03-04 08:11:49 字數 5301 閱讀 8356

1樓:徐天來

1. 「教育資訊化環境下的教學設計是在傳統教學設計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簡稱為『資訊化教學設計』。資訊化教學設計是以e-learning的基礎。

資訊化教學設計的核心是以教學過程的設計和學習資源的利用為特徵,其學習內容是交叉學科專題,所以主張運用的教學模式是研究型學習、資源型學習和合作型學習,教學週期是以星期甚至學期為單位,教學評價是根據學生的電子作品集。」

2.「資訊化教學設計是充分利用現代資訊科技和資訊資源,科學安排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和要素,為學習者提供良好的資訊化學習條件,實現教學過程全優化的系統方法。其目的在於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創新精神和綜合能力,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他們的學業成就,並使他們最終成為具有資訊處理能力的、主動的終身學習者。

」3.「資訊化教學設計是在綜合把握現代教育教學理念的基礎上,充分利用現代資訊科技和資訊資源,科學安排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和要素,為學習者提供良好的資訊化學習條件,實現教學過程最優化的系統方法。」

4.「資訊化教學設計就是運用系統方法,以學生為中心,充分、合理地利用現代資訊科技和資訊資源,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策略、教學評價等教學環節進行具體策劃,創設教學系統的過程或程式,以更好地促進學習者的學習。」

5.「資訊化教學設計是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來的,以現代教育理念作為指導思想,把教學設計的理論用於教育資訊化實踐中,從而把教學設計的思想帶入教學一線,實現資訊化環境下教學模式的更新。學科教師通過資訊化教學設計,把資訊科技作為教學工具、資訊化教學資源和學習資源的開發工具,引導學生把資訊科技作為認知工具和解決問題的工具,從而推動教育資訊化。

」6.「 資訊化教學設計是以現代資訊科技和豐富的學習資源為基礎,以學習者的學習過程為中心的教學設計,能適應資訊時代多樣化教學目標的要求,其主要特徵是:以學為中心,豐富的學習資源、強調任務驅動學習、問題解決學習和協作學習,重視對學習過程和學習資源的評價。

」毫無疑問,資訊科技對教育領域的影響是巨大的,校園網、網路教室、多**等已經滲透到了各級各類教育當中,在教學設計理論研究中,也有很多關於教學**選擇和教學策略設計的成果,但是否真的存在所謂的「資訊化教學設計」呢?在第六個關於資訊化教學設計的定義中,作者概括了資訊科技的主要特徵:以學為中心,豐富的學習資源、強調任務驅動學習、問題解決學習和協作學習,重視對學習過程和學習資源的評價。

那麼傳統的教學設計是否具備這些特徵呢?我們一一來看。

1)以學為中心

顧名思義,以學為中心就是以學習為中心。加涅在《學習的條件和教學論》及《教學設計原理》兩本專著中鮮明地指出:「教學設計的目的在於幫助個體的學習」、「教學設計必須基於人們如何認識學習的知識」、「為學習設計教學」。

可以說,「為學習設計教學」是教學設計的基本前提,違背這個前提就是錯誤的教學設計。不管是傳統的教學設計還是資訊化教學設計都是「教學設計」,因而都是「以學為中心」的。

2)豐富的學習資源

隨著網際網路和多**技術的發展,目前網上已經積累了大量的、各種形式的學習資源,可以說這是當代教育良好外部環境的體現。豐富的學習資源為教學提供了支援,也為教學材料的選擇和教學策略的設計提供了支撐。但豐富的學習資源並不必然意味著優質的教學設計。

在實際的課堂教學設計中,並不是資源越豐富越好,資源的選擇和設計要根據學習者的特徵、需要以及學習目標的需要。如果在有限的時間內採用的資源過多,超出學生的認知負荷,就會給學生造成認知負擔,也違反了「以學為中心」這樣教學設計的根本原則。因此,豐富的學習資源只能作為傳統教育環境和資訊化教育環境的區別,而不足以作為傳統教學設計和資訊化教學設計的區別。

教學設計的精神是一以貫之的,為學習設計教學,為學習選擇和設計學習資源。

3)強調任務驅動學習、問題解決學習和協作學習

進入新世紀以來,各國教育都非常重視合作精神和創新精神的培養,體現在學習方式上,就是強調任務驅動學習、問題解決學習、合作學習、**學習等等。事實上,不管有沒有資訊科技的參與,都可以開展任務驅動學習、問題解決學習、合作學習、**學習,只要我們給學生創造足夠的條件。因而,這幾種學習方式不是資訊化教學才能開展的,因而也不是資訊化教學設計區別傳統教學設計的特徵。

另外,教學設計的根本宗旨是「為學習設計教學」,因而要求圍繞學習目標進行教學策略和學習方式的設計,而不是單純為了學習方式的轉變而轉變。

4)重視對學習過程和學習資源的評價

教學設計始終關注對學習過程的評價,突出表現在形成性評價上。形成性評價是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習結果的反饋,基於這些反饋進行教學修改。評價的方式可以有訪談、問卷、測試、檔案袋等等。

這些都可以得到關於學習過程的資訊,因而也是對學習過程的評價。在對教學設計成果的評價過程中包含了對學習資源的評價,學習資源的選擇和設計是否合理當然影響教學效果,因而是教學設計成果評價的一部分。可以看出,重視對學習過程和學習資源的評價並不是資訊化教學設計區別傳統教學設計的特徵。

因此,我不同意所謂的「資訊化教學設計」的說法,教育可以資訊化,是因為教育環境的改變,教學設計沒有所謂的「資訊化」,教學設計將教學看成是乙個系統,它的態度是開放的,只有「恰當」和「匹配」,而無「現代」和「落後」;教學設計的宗旨只有乙個:「為學習設計教學」,這個宗旨始終沒有變。

教學活動設計和教學設計什麼區別 5

2樓:夢heart兒

1、範圍不同

教學活動設計可以是教學設計的一部分,而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教學活動與時間分配等環節。

2、針對的物件不同

教學活動通常指的是以教學班為單位的課堂教學活動。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物件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畫。

3、目標不同

教學活動使學生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形成善於質疑,樂於**,努力求知的積極態度。教學設計是為了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

擴充套件資料

教學設計的原則

1、系統性原則

教學設計是一項系統工程,它是由教學目標和教學物件的分析、教學內容和方法的選擇以及教學評估等子系統所組成,各子系統既相對獨立,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組成乙個有機的整體。在諸子系統中,各子系統的功能並不等價,其中教學目標起指導其他子系統的作用。

同時,教學設計應立足於整體,每個子系統應協調於整個教學系統中,做到整體與部分辯證地統一,系統的分析與系統的綜合有機地結合,最終達到教學系統的整體優化。

2、程式性原則

教學設計是一項系統工程,諸子系統的排列組合具有程式性特點,即諸子系統有序地成等級結構排列,且前一子系統制約、影響著後一子系統,而後一子系統依存並制約著前一子系統。根據教學設計的程式性特點,教學設計中應體現出其程式的規定性及聯絡性,確保教學設計的科學性。

3、可行性原則

教學設計要成為現實,必須具備兩個可行性條件。一是符合主客觀條件。主觀條件應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已有知識基礎和師資水平;客觀條件應考慮教學裝置、地區差異等因素。

二是具有操作性。教學設計應能指導具體的實踐。

4、反饋性原則

教學成效考評只能以教學過程前後的變化以及對學生作業的科學測量為依據。測評教學效果的目的是為了獲取反饋資訊,以修正、完善原有的教學設計。

課程設計和教學設計的區別是什麼?

3樓:匿名使用者

一、性質不同

1、教學設計: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物件的特點,有序地安排教學要素,確定適當的教學方案和思路。

2、課程設計:制定課程計畫(教學計畫)、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和教材是有目的、有計畫、有組織的系統活動。

二、目的不同

1、教學設計: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多學習知識,在各方面大幅度提高學生的能力,使學生得到良好的發展。

2、課程設計:一項具有教育經驗的計畫,旨在使學生在學校教育環境中獲得、促進遷移,並進一步促進其的全面發展。

4樓:**ile極度冰點

1、課程設計是比較巨集觀的東西,其內容涉及到教育的某一階段(例如小學階段)和某一學科(例如 教育技術學)。

2、而教學設計則涉及範圍較小,主要針對某一單元或某一節的教學目標和內容而定。教學設計為學生的學而設計,課堂教學設計為教師的教而準備。

教學設計側重於理念指導下的教學實踐,有利於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將教學理念轉化為教學行為。在教育理念向教學行為轉化的過程中,教學設計是乙個媒介。

5樓:匿名使用者

課程設計指的是針對一門課程,例如:與語文課程設計;而教學設計針對的是一節課或乙個課題的內容而進行的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與教學案例的區別是什麼?

6樓:貝斯和鼓最帥了

1、定義不一樣:教學案例是乙個包含有疑難問題的實際情境的描述,是乙個教學實踐過程中的故事,描述的是教學過程中「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物件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畫。

乙個是描述,乙個是設想。

2、包含的內容不一樣:教學案例必須包含有問題或疑難情境在內,並且也可能包含有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內。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

乙個是針對已經發生過且有解決方案的,乙個是設想的方案。

3、寫的時間點不一樣:教學案例是對已發生的教學過程的反映,寫在教之後。教學設計一般寫在教之前,是教學內容的乙個設計和計畫。

7樓:匿名使用者

教學案例是人們從實踐到理論,再在理論指導下繼續實踐,是理論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教學設計是人們根據某種理論、主觀設想成的乙個知識建構流程圖(俗稱教案),缺乏實踐的證實過程

教學案例與教學設計的主要區別。

1、教學案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是教學設想通過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的產物;教學設計是教者憑自己的教學經驗,進行理性思考的結果;教學設計別人讀了後無法一目了然,教學案例別人讀了後可一清二楚,有助於他人起到防微杜漸的作用。

2、教學案例具有很強的客觀性,它具有教學活動過程的描述,實錄了各種人物的反映;教學設計是理論的設想,僅是教師教的乙個流程圖,缺乏客觀性。

3、教學案例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有主體,目標單一,明確指出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教學設計目標較多,問題系列,要綜合性地解決問題。

4、教學案例有明確的條件性,要交代條件和背景。(教師、學生狀況、教學條件)教學設計只是呈現一節課的基本過程。

5、教學案例具有批判性、即時性、空間性,對教學過程進行即時反思,可以是教學的正例,也可以是教學的反例,無論正反,都要對教學過程進行評價,利用教學空間,對教學結構進行即時調整,達到教學優化;教學設計是一案既成,便照本宣科,缺乏調整的空間,缺乏教學的彈性,要求被教者只能按照教案開闢的航道前進。

教案和教學設計都是課前預設的教學思路,是對準備實施的教學措施的說明;教學案例則是對已經發生的教學過程的總結。乙個寫在教之前,乙個寫在教之後;乙個是預期,乙個是結果。

教學系統設計的內容簡介,什麼應是教學系統設計的基本內容

教學系統設計 是教育部高等學校教育技術學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組織編寫的教育技術學專業系列教材之一。教學系統設計 力求反映教改成果和學科發展的新動向,從內容和形式上充分體現較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學觀念,在注重培養學生基本理論知識的同時突出強調學生實踐能力的訓練。全書共分8章。第l章著重闡述教學系統設計的基本...

近些年來教學系統設計學習理論有哪些新的發展

1 系統理論 系統理論是作為一種科學的方 對教學設計產生舉足輕重的影響。任何系統都包括五個要素 人 物 過程 外部限制因素和可用資源,這五個要素間有三種聯絡形式 過程的時間順序 各因素間資料或資訊流程 從乙個系統中輸入或輸出的原材料 人或物 2 傳播理論 資訊傳播是由資訊源 資訊內容 資訊渠道與資訊...

哪兒有小學數學優秀教學設計和優秀板書設計的書賣?網上有也行

數學資源網 小學教學設計.數學版 是雜誌,每月一期。上面教學設計很多。請教各位老師,有沒有比較好的關於小學數學學科板書設計的書推薦一下?最近天貓在搞活動,有乙個新上市的志鴻優化小學數學 優秀教案 板書設計內容不錯,值得入手。寫教案的具體內容包括以下十項 一 課題 說明本課名稱 二 教學目的 或稱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