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買房注意事項警惕置業顧問的說辭陷阱

2021-03-03 22:11:52 字數 5428 閱讀 2844

1樓:搜狐焦點

售樓處常常是常州房產買賣雙方上演「拉鋸戰」的「陣地」。對賣方而言,售樓處裡的置業顧問、銷售團隊都經過專業培訓,從常州購房者踏入售樓部開始,就有一整套完整的銷售說辭。而就大多數常州購房者而言,卻很容易就在這「循循善誘」中「淪陷」。

那麼,常州購房者如何在買房時「保持清醒」,應該如何應對這些「銷售說辭」呢?

初級篇:價值地挖掘與還原

統一完善的「銷售說辭」及「營銷方法」是房地產銷售團隊不可或缺的制勝法寶。從地產銷售來講,常常著眼於對市場的理解、對專案價值的挖掘、對客戶的深度分析把握,對語言的深刻錘煉。

常言道,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所以在進入售樓部前,也請各位購房者,逆向思考。

踏進售樓部,購房者就進入了銷售人員的「包圍圈」。一般情況下,新客戶到訪,銷售方的置業顧問常會詢問「您是第一次到我們專案嗎?」「您購房打算自己居住還是為兒女購房呢?

」在這樣的問題中,置業顧問很容易了解到購房者的基本情況和購房傾向。

而後,置業顧問則開始向準購房者們「推銷」。一般說來,置業顧問會對整個專案的價值鏈條做全面且詳盡地「挖掘」,將最具價值和吸引力的「賣點」變著花樣地擺在在購房者面前。

在這個價值鏈條挖掘過程中,通常從「土地價值」開始。專案所在的土地價值有哪些?片區的城市規劃發展、交通現狀及預期、城市歷史文化底蘊、地塊所處區域商業及生活配套狀況、居住文化……這些,統統都是銷售方會「挖掘」的價值。

其次是專案院落空間、向心組合、樓房視線、地塊利用、高低層建築關係、商業布局與住宅關係、專案內自然資源的利用等規劃價值,也是房產銷售中常打的「賣點」牌。

此外,園林景觀價值、建築外立面價值、交通系統價值、戶型空間細節、小區配套等「價值點」,都是銷售團隊在專案銷售之前,就會進行深度挖掘的物件。

因此,準購房者們在去售樓部前,最好對這些「價值點」有所了解。當然,直接進入售樓部了解,也是可以的。分析銷售置業顧問的價值挖掘方向,再逆向推導、還原:

為什麼主打這些價值點,是否真的具備價值,主打的價值點是否掩蓋了其他更攸關居住的價值點?將賣點一一還原,冷靜分析是否契合你的購房需求。

提公升篇:售樓部提問有講究

在對乙個專案有了一定的了解後,購房者大多會選定某個樓盤進行深入了解。在選定樓盤的情況下,面對售樓部置業顧問的「花言巧語」,購房者要做的就是—保持冷靜。

置業顧問都是經過專業培訓的,購房者在選擇房子的時候,一定要知道:置業顧問的答覆。同時注意,置業顧問的「承諾」,不能作為購房後發生糾紛時的法律依據,一切都需要以「購房合同」及「補充協議」為準。

在深入了解某個樓盤專案的時候,售樓部依然是重要的「陣地」,這個時候,提問諮詢也是有講究的。

第一銷售方式明確答覆是,按照建築面積銷售還是套內建築面積銷售(兩者區別在於:建築面積包含公攤面積,而套內建築面積不包含)。有些樓盤是按照套內建築面積銷售,但為顯示專案的「均價」優惠,在銷售說辭中,也不排除某些分銷售人員故意混淆這兩方面的區別。

第二具體** 在專案的「樓書」上,購房才常會看到「均價」這個詞。顧名思義,「均價」是專案的平均**,但購房者常會發現心儀的房子與打出的「均價」會有很大差距。所以在深入了解專案時,一定要明確心儀的樓層及戶型的確切**。

一般來說,多層的樓盤接近均價的戶型位於4層或5層;高層在6層-8層,一層二戶的多層樓盤單位面積最**與均價相差5%-8%,高層是在15%-20%之間。

第三 交房時間 是否能按時交房入住,入住時是否能取得「建築工程竣工驗收備案表」、「商品房面積實測技術報告書」、「住宅質量保證書」、「住宅使用說明書」,這些都是購房者需要明確的地方。

第四 入住條件 入住時,水、電、氣、通訊、閉路監控系統是否能正常使用,以及小區內的保潔、綠化、排汙、照明等私用或公用設施正常是否正常,裝修期間裝修垃圾等處理方式,物業管理費用收取等都需要了解。

第五 小區車位 小區總車位數,車位為地上還是地下,是否能保證「一戶一位」,車位面積、收費標準、預計開售時間等,需要購房者明確。

高階篇:售樓部內外要警惕售樓部外的第三方銷售員

一般情況下,熱銷的專案售樓處裡面或周圍常常人頭攢動,熱鬧非常。這時候,購房者很容易產生「這裡房子好火喲,肯定賣得好,我也可以考慮」的從眾心理。這時候要注意,在售樓處排隊的,並不一定都是購房者,還有可能是「房託」或者第三方的銷售員。

「房託」,一般是年紀稍大一些的「購房者」,他們常出現在專案開盤等重要節點的現場。

而第三方銷售員,則分為場外的「小蜜蜂」和場內的「**公司」和「分銷公司銷售人員」。值得注意的是,有**公司來**的樓盤通常花樣較多,比如排隊買號等,但是開發商直接銷售就不會搞很多花樣,那是因為**商想賺開發商更多的**費。

「賣完了」等熱銷假象

現在,不少消費者都反映「買房難」,要是想買到自己心儀的房子,那就更是「難上加難」。好不容易選好了專案,但戶型、面積、朝向都讓購房者滿意的房子,置業顧問卻說:「對不起,這個戶型賣完了。

」在銷售現場,開發商為了營造銷售興旺的氣氛,常會在售樓中心的**公示欄上打出「售完」等字樣,或者在銷售業績示意圖上標識出大面積的已售單元,讓購房者覺得已經沒有多少套房屋了。銷售人員也會採取很多方法來製造熱銷氣氛,讓購房者產生緊張感,在沒考慮清楚的情況下,一衝動就籤了合同,交了「誠意金」。

在這個時候,購房者就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了。對於真正熱銷的專案,不排除有售完的情況。而對不易分清的「售完」現象,可以到國土部門查詢樓盤**資訊。

另外,在看房的時候,還可以到售樓部要求售樓員出示一樣叫「銷控」的本子。這個本子上,記錄著該樓盤真實的銷售情況,可以確定你心儀的這套房子是否已賣出。

(以上回答釋出於2016-12-06,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準)

買房要注意哪些陷阱?謹防置業顧問的這些話

2樓:搜狐焦點

房產買賣的主戰場—售樓部,常常是房產買賣雙方上演「拉鋸戰」的「陣地」。對賣方而言,售樓部裡的置業顧問、銷售團隊都經過專業培訓,從購房者踏入售樓部開始,就有一整套完整的銷售說辭。而就大多數購房者而言,卻很容易就在這「循循善誘」中「淪陷」。

那麼,購房者如何在買房時「保持清醒」,應該如何應對這些「銷售說辭」呢?

初級篇:價值地挖掘與還原

統一完善的「銷售說辭」及「營銷方法」是房地產銷售團隊不可或缺的制勝法寶。從地產銷售來講,常常著眼於對市場的理解、對專案價值的挖掘、對客戶的深度分析把握,對語言的深刻錘煉。

常言道,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所以在進入售樓部前,也請各位購房者,逆向思考。

踏進售樓部,購房者就進入了銷售人員的「包圍圈」。一般情況下,新客戶到訪,銷售方的置業顧問常會詢問「您是第一次到我們專案嗎?」「您購房打算自己居住還是為兒女購房呢?

」在這樣的問題中,置業顧問很容易了解到購房者的基本情況和購房傾向。

而後,置業顧問則開始向準購房者們「推銷」。一般說來,置業顧問會對整個專案的價值鏈條做全面且詳盡地「挖掘」,將最具價值和吸引力的「賣點」變著花樣地擺在在購房者面前。

在這個價值鏈條挖掘過程中,通常從「土地價值」開始。專案所在的土地價值有哪些?片區的城市規劃發展、交通現狀及預期、城市歷史文化底蘊、地塊所處區域商業及生活配套狀況、居住文化……這些,統統都是銷售方會「挖掘」的價值。

其次是專案院落空間、向心組合、樓房視線、地塊利用、高低層建築關係、商業布局與住宅關係、專案內自然資源的利用等規劃價值,也是房產銷售中常打的「賣點」牌。

此外,園林景觀價值、建築外立面價值、交通系統價值、戶型空間細節、小區配套等「價值點」,都是銷售團隊在專案銷售之前,就會進行深度挖掘的物件。

因此,準購房者們在去售樓部前,最好對這些「價值點」有所了解。當然,直接進入售樓部了解,也是可以的。分析銷售置業顧問的價值挖掘方向,再逆向推導、還原:

為什麼主打這些價值點,是否真的具備價值,主打的價值點是否掩蓋了其他更攸關居住的價值點?將賣點一一還原,冷靜分析是否契合你的購房需求。

提公升篇:售樓部提問有講究

在對乙個專案有了一定的了解後,購房者大多會選定某個樓盤進行深入了解。在選定樓盤的情況下,面對售樓部置業顧問的「花言巧語」,購房者要做的就是—保持冷靜。

置業顧問都是經過專業培訓的,購房者在選擇房子的時候,一定要知道:置業顧問的答覆。同時注意,置業顧問的「承諾」,不能作為購房後發生糾紛時的法律依據,一切都需要以「購房合同」及「補充協議」為準。

在深入了解某個樓盤專案的時候,售樓部依然是重要的「陣地」,這個時候,提問諮詢也是有講究的。

第一銷售方式明確答覆是,按照建築面積銷售還是套內建築面積銷售(兩者區別在於:建築面積包含公攤面積,而套內建築面積不包含)。有些樓盤是按照套內建築面積銷售,但為顯示專案的「均價」優惠,在銷售說辭中,也不排除某些分銷售人員故意混淆這兩方面的區別。

第二具體** 在專案的「樓書」上,購房才常會看到「均價」這個詞。顧名思義,「均價」是專案的平均**,但購房者常會發現心儀的房子與打出的「均價」會有很大差距。所以在深入了解專案時,一定要明確心儀的樓層及戶型的確切**。

一般來說,多層的樓盤接近均價的戶型位於4層或5層;高層在6層-8層,一層二戶的多層樓盤單位面積最**與均價相差5%-8%,高層是在15%-20%之間。

第三 交房時間 是否能按時交房入住,入住時是否能取得「建築工程竣工驗收備案表」、「商品房面積實測技術報告書」、「住宅質量保證書」、「住宅使用說明書」,這些都是購房者需要明確的地方。

第四 入住條件 入住時,水、電、氣、通訊、閉路監控系統是否能正常使用,以及小區內的保潔、綠化、排汙、照明等私用或公用設施正常是否正常,裝修期間裝修垃圾等處理方式,物業管理費用收取等都需要了解。

第五 小區車位 小區總車位數,車位為地上還是地下,是否能保證「一戶一位」,車位面積、收費標準、預計開售時間等,需要購房者明確。

高階篇:售樓部內外要警惕售樓部外的第三方銷售員

一般情況下,熱銷的專案售樓處裡面或周圍常常人頭攢動,熱鬧非常。這時候,購房者很容易產生「這裡房子好火喲,肯定賣得好,我也可以考慮」的從眾心理。這時候要注意,在售樓處排隊的,並不一定都是購房者,還有可能是「房託」或者第三方的銷售員。

「房託」,一般是年紀稍大一些的「購房者」,他們常出現在專案開盤等重要節點的現場。

而第三方銷售員,則分為場外的「小蜜蜂」和場內的「**公司」和「分銷公司銷售人員」。值得注意的是,有**公司來**的樓盤通常花樣較多,比如排隊買號等,但是開發商直接銷售就不會搞很多花樣,那是因為**商想賺開發商更多的**費。

「賣完了」等熱銷假象

現在,不少消費者都反映「買房難」,要是想買到自己心儀的房子,那就更是「難上加難」。好不容易選好了專案,但戶型、面積、朝向都讓購房者滿意的房子,置業顧問卻說:「對不起,這個戶型賣完了。

」在銷售現場,開發商為了營造銷售興旺的氣氛,常會在售樓中心的**公示欄上打出「售完」等字樣,或者在銷售業績示意圖上標識出大面積的已售單元,讓購房者覺得已經沒有多少套房屋了。銷售人員也會採取很多方法來製造熱銷氣氛,讓購房者產生緊張感,在沒考慮清楚的情況下,一衝動就籤了合同,交了「誠意金」。

在這個時候,購房者就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了。對於真正熱銷的專案,不排除有售完的情況。而對不易分清的「售完」現象,可以到國土部門查詢樓盤**資訊。

另外,在看房的時候,還可以到售樓部要求售樓員出示一樣叫「銷控」的本子。這個本子上,記錄著該樓盤真實的銷售情況,可以確定你心儀的這套房子是否已賣出。

(以上回答釋出於2015-08-25,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準)

澳洲買房注意事項陷阱必須警惕,澳洲買房注意事項五個陷阱必須警惕

凡事都有兩面性,投資澳洲房產也是如此。投資澳洲房產有巨大的優勢,但購房者還應該注意,高額投資回報得來的並非那麼輕而易舉 理所當然,需要你多加留心,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應避免哪些澳洲房產投資陷阱。1 不徵求專業建意 你努力工作掙錢,為什麼用賭博的方式輸掉它呢?當投資時,你需要跟可以提供專業建意的...

購房買房注意事項有哪些警惕買房陷阱

有些事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是是確實存在的。買房要麼買16層,要麼買17層,其他樓層千萬不要買,非常不吉利 1 2 一窮二白。住這兩層一輩子與財無緣。3 5 三屍五鬼。這兩層容易出現詭異事件。4 諧音 死 厄運較多,容易有不測風雲。6 六神無主 六親不認。住這層的人以後容易出現精神類疾病。7 雜七雜 ...

購房買房注意事項有哪些警惕買房陷阱

對於購房者來說,買房究竟有哪些需要的問題?購房者應謹慎參考各種因素,以免花錢買後悔。因此,凡欲購房置業,必須要注意以下八大因素 第一,產權購房者首先要弄清所購房屋的產權歸屬。因產權歸屬不清楚或產權糾紛未了結的房屋,購置時務必謹慎對待,最好不要涉足。第二,看 的比較時,首先要弄清每個專案報的 到底是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