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養生保健方法,春季養生保健應該怎樣做?

2021-03-03 21:34:03 字數 5124 閱讀 4374

1樓:小松部落格

四季如何養生

在我國最古老的醫學經典著作——《內經》中,對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變化過程中如何養生就已有記述,如「春三月, 夜臥早起,廣步於庭。 夏三月,夜臥早起,與雞俱興 冬三月, 早臥晚起,必待日光」。這就提示給人們,身體要健康,益壽延年,需要追隨大自然的規律,隨著季節的變化而安排日常起居。

春季:祖國醫學認為,從立春至立夏前一天為春三月,春天三個月是生髮的季節,天氣由寒轉暖,東風解冷,春陽上公升,自然界各種生物萌生發育,棄故從新。

人們應早些睡覺,早一點起床,在庭院散散步,適當鍛鍊,以釋出「生」氣,注意運動應暖和,以適應春氣。並要讓身心感到舒暢、活潑,以使身體與春氣相適應。生活中應注意心情愉快,切忌惱怒,記憶體生而勿殺、予以勿奪、賞而勿罰的意念,從而使肝氣保持正常的生髮、調暢。

如果違犯了這一自然規律,就會損傷肝氣,夏季易患寒性疾病,從而導致人體難以適應夏季藩秀的「長」氣。

祖國醫學認為,養生的效果,不僅限於季節,還應為下一季節打下良好基礎。換句話說,就是在這個季節裡不能很好地養生,就會引起下乙個季節的不健康狀態,有不少疾病就容易產生。如春季能注意「生髮之氣」,本季節即不患病或少患病,而到夏季也就不得寒性病。

若不注意調養「生髮之氣」,不僅近在當時,並且能遺患於後。《內經》指出:「逆春氣則少陽不生肝氣不變。

」肝屬木而主風,屬於自然界的東方,旺於春季。所以春季養生不好,不注意調養,易傷肝,肝傷則不能生心火,到了夏季火就不足,火不足而寒水便來侮之,於是都容易發寒性疾病。

春回大地,萬物復甦,陽春三月,氣候漸暖,這是春的主要象徵。然而春季又是氣候多變的季節,尤其是初春,氣候變化更大,常有寒流侵襲,氣溫急降。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講「春捂秋凍」,所謂「春捂」的意思,就是指春天不要過早地脫下棉衣,應晚脫一點,而且要一件件地減。

這從春天的天氣、氣候特點與人體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來說,是有其科學道理的。

由於春季氣候變化多,忽冷忽熱,風沙大,春雨少,再加肝木旺於春,惱怒等情志易刺激傷肝,一些冠心病人的病情易惡化。另外,由於由冬入春,人們的抗病能力、氣候適應能力較弱,流行性傳染病又較多,稍不注意就會感染疾病。特別是年老體弱和少年兒童應注意,春季易患感冒,若**不當,防護不周,常會導致肝炎。

另外,麻疹猩紅熱、腮腺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等傳染病都易傳染。

祖國醫學還認為,春天肝氣旺、脾氣衰,應少吃酸,多吃甜的食物,因酸味屬肝,甘味屬脾,故需注意調養。

在春季裡,除注意以上幾方面的調理外,還要針對春天的特點,加強體育鍛煉,注意勞逸適度,增進營養,以增強體質的抗病能力。

夏季:祖國醫學認為,夏天對人來說屬心火旺,肺氣衰的季節,應晚睡早起。苦味屬心,辛味屬肺,所以夏天應吃些辣味食物。

雖然天氣炎熱,但不要貪涼,睡覺時腹部應蓋上被子,以免受涼腹瀉。雨季應避免濕氣的侵襲,及時更換衣服。平時應經常按摩足底湧泉穴,不要光腳,以免濕氣從腳底部侵入。

秋季:祖國醫學認為,從立秋到立冬為秋三月,天地陽氣日衰,陰寒日生,景物蕭條,養生亦應隨之。

秋天應早睡早起,這對健康十分有益。要少吃辣、多吃酸的食物。氣溫降低時應及時新增衣服,以免著涼。

中醫認為,當秋季陽氣內斂,陰氣轉盛中,人應與秋氣相和平,保持體內陰精,不讓意志過分外馳,防止房勞傷腎。秋季萬物凋謝,老人憂思過多,產生垂暮之感,表現為情緒不穩、煩躁不安、難以入眠等症狀。金代醫學家李東垣說:

「凡怒悲生恐懼,皆損元氣。」《醫學類編》說:「若日逐攘擾煩,神不守舍,則易於衰老。

」故應保持情緒穩定,心如秋月,少憂勿思使志安寧。現代醫學研究表明,當精神系統受到刺激,會導致機體正常平衡紊亂,易患疾病。心情開朗,使精神處於常樂之境,才能有助於健康。

冬季:冬季要早睡,起床不妨稍遲。冬天為腎氣旺、心氣衰的季節。

鹹味屬腎,應少吃。應盡量避免吃灸烤油膩難以消化的食物。腹部及足部應注意保暖。

室內溫度不宜過高,否則出門時易著涼。

實踐說明,祖國醫學中寶貴的四季養生法是有科學道理的,如能掌握好,對人們的健康長壽必定大有益處。

******************************====

如何保持身心健康

身心健康簡單地講是指身體和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又稱之為思想健康。探求中華傳統醫學,**病理學、生理學、養生學人的健康與情感、情緒、行為、思維方式、生活方式、性格特點,都非常具體地、有針對性地、有傾向性地、有對應性地影響著五臟六腑及周身的健康狀況。乙個良好的性格,乙個開朗的性格,乙個豁達的性格,乙個勇敢的性格,乙個堅強的性格,乙個明朗的性格,乙個灑脫的性格,乙個樂觀的性格,乙個自信的性格,是有助於身心健康的性格。

反之,乙個悲觀的性格,乙個狹隘的性格,乙個陰暗的性格,乙個怯懦的性格,乙個自卑的性格,乙個拿不起放不下的性格都是有損於身心健康的性格,是疾病的性格。乙個人經常「提心吊膽」、「心慌」、「心躁」、「撕心裂肺」、「心痛」他俱象的心也會同樣如此。古人提倡:

「心平氣和」、「心胸闊廣」、「寬仁博愛」、「磊落光明」、「氣魄巨集大」等是不無道理的。

另一方面乙個人的行為對身體健康也是至關重要的乙個方面,乙個人總是含圖私利,總是算計別人,總是橫行霸道,用心險惡,喪盡天良,有一天等到他良心發現的時候可能為時已晚。偏如乙個殺人凶犯,乙個被通輯的人犯,乙個幹盡壞事的人他們能跟平常人一樣放心,舒心地睡個覺嗎?這些人能健康長壽嗎?

這是不可能的,這就是規律。

當然,人總是要生病的,有社會壓力的原因,有家庭因素的原因,有自己本人的總總原因等等。首先,必須面對現實,正確處理好各種關係,解決思想上的毛病,治了心理面的心病,同時,有效地進行疾病**,可以採取醫生用藥、藥膳食療、針灸、推拿、體育鍛煉、練習氣功、調整選擇最適合自己疾病**的方式進行**。同時,要學習和掌握科學保健常識,有的放矢地進行保健養生,加強自身修養,從而達到身心健康。

春季養生保健應該怎樣做?

2樓:漫閱科技

春回大地,陽氣公升發,萬物復甦,生機勃勃,人體陽氣亦順應春陽之氣向外疏發。根據春季春陽公升發,乍暖還涼等特點,要科學、合理地調節人們的精神、衣著、飲食、運動等,以達到養生健身,預防疾病的目的。

在精神上,因春季屬肝木之令,保持精神情志的舒暢,則能促進肝氣的疏洩,有助於肝氣的公升發與春陽公升發相統一,從而增強機體對外界的適應能力。

春日漸長,老年人不要孤眠獨坐,自生鬱悶。改善不良情緒的最佳方法是培養陶冶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良好情懷,在陽光明媚的春日,可約上親朋好友外出游春賞花,踏青問柳,臨溪戲水,散步練功等,有助於振興精神,忘卻煩惱之事。

在起居上,宜「夜臥早起,廣步於庭」,即適當晚睡,早起,外出散步,以適應春季勃勃生機,吸取大自然的活力,使人保持旺盛的精力。

由於陽氣公升發,人體氣血趨向於表,迴圈系統功能加強,**末梢血液**及汗腺分泌增多,各組織器官負荷加重,於是中樞神經系統產生一種鎮靜、催眠作用,使身體困乏,早晨不易醒來,醒後又昏昏欲睡,這種現象俗稱「春睏」。要適應這種生理變化,就當早起,舒展形體。年高多病者可適當早睡。

隨著氣溫的逐漸公升高,各種細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開始生長繁殖、傳播疾病,所以要注意室內外衛生。保持室內空氣新鮮,陽光充足,預防春季兒童常見的流感、流腦、腮腺炎、麻疹、猩紅熱等傳染病的發生。

在衣著上,春天雖暖和,但別急著減衣服,因早春氣溫乍暖乍寒,如同孩兒臉,說變就變,常有寒潮來襲。特別是老年人,氣弱骨疏,抗病力差,稍受風寒,易發宿疾。因驟冷會使血管痙攣,血液粘稠,血流速度減慢,臟器缺血,於是感冒、肺炎、氣管炎、哮喘、關節炎、偏頭痛、冠心病等便會接踵而至。

故當此之時,應防風禦寒,時備夾衣,遇暖易之,棉衣不可頓去。春季衣著款式應寬鬆舒展,純棉織品吸濕性好,暖和又貼身,是內衣的合適選料。

在飲食上,宜選甘、辛、溫之品,清淡可口,忌油膩、生冷、粘硬食物。由於春天人體新陳代謝加快,營養消耗相應增加,因此應多選用既公升發又富營養之品,如黃豆芽、綠豆芽、豆腐、豆豉、大麥、小麥、大棗、瘦肉、魚類、蛋類、花生、黑芝麻、柑桔、蔥、姜、蒜、香菜、蜂蜜之類;由於冬季新鮮蔬菜較少,攝入維生素不足,聚積一冬的內熱要散發出去,所以還要多吃些新鮮蔬菜,如春筍、春韭、油菜、菠菜、芹菜、薺菜、馬蘭菜、枸杞頭、香椿頭等。這對於因冬季過食膏梁厚味導致內熱偏勝者,還可起到清熱瀉火、涼血明目、消腫利尿、增進食慾等作用。

對於體質過敏,易患花粉過敏、蕁麻疹、**病等,應禁食含異性蛋白等刺激性食物,如羊肉、狗肉、豬頭、雞頭、海腥魚、蝦、蟹之類。

春季一般無進補的必要,但對體虛乏力,氣短懶言,動則汗出者,可用黨參、黃芪各20克,雞肉250克,紅棗5枚,生薑三片,加水燉熟,食鹽少許調味,飲湯吃肉,可經常服用。

在運動上,動作宜舒展、暢達、緩慢,猶如百草萌芽,風擺柳絲,蜻蜓點水。運動量不宜過大,以免大汗淋漓而傷陽氣,以運動後精力充沛,身體輕鬆、舒服為度。一般可選擇簡單易行而富有興趣的活動為好,如散步、慢跑、春遊、乃至放風箏、盪鞦韆等,老年人還可選擇一些簡單的保健**,如八段錦,十二段錦,易筋經等。

春季養生保健有哪些方法

3樓:爵爺的網路

春季養生應該注意:

一、起居規律

在春天到來之時,**舒展,末梢血液**增多,汗腺分泌也增多,身體各器官負荷加大,而中樞神經系統卻發生一種鎮靜、催眠作用,肢體感覺困倦。這時千萬不可貪圖睡懶覺,因為這不利於陽氣公升發。為了適應這種氣候轉變,在起居上應早睡早起,經常到室外、林蔭小道、樹林中去散步,與大自然融為一體。

春天氣候多變,時寒時暖,同時人體皮表疏鬆,對外界的抵抗能力減弱,所以春天到來之時不要一下子就脫去厚衣服,尤其是體質虛弱者。

二、飲食調養

春季人體新陳代謝開始旺盛,飲食宜選用辛、甘、微溫之品。

春季飲食應避免吃油膩生冷之物,多吃富含維生素b的食物和新鮮蔬菜。現代醫學研究認為,飲食過量、缺少維生素b是引起春天發睏的原因之一。

春天是肝旺之時,多食酸性食物會使肝火更旺,損傷脾胃。應多吃一些味甘性平,且富含蛋白質、醣類、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如瘦肉、禽蛋、牛奶、蜂蜜、豆製品、新鮮蔬菜、水果等。

三、養足精神

人的精神活動必須順應氣候的變化。人體受季節影響最大的時候是季節更替期間,尤其是冬春之交。有些人對春天氣候的變化無法適應,易引發精神疾病。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不良的情緒易導致肝氣鬱滯不暢,使神經內分泌系統功能紊亂,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引發精神病、肝病、心腦血管病、感染性疾病。因此,春天應注意情致養生,保持樂觀開朗的情緒,以使肝氣順達,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

陽春三月是萬物始生的季節,此時要力戒動怒,更不要心情抑鬱,要做到心胸寬闊,豁達樂觀;身體要放鬆,要舒坦自然,充滿生機。

四、運動養護

入春以後要適應陽氣公升發的特點,加強運動鍛鍊,可以到空氣清新的大自然中去跑步、打拳、做操、散步、打球、放風箏,讓機體吐故納新,使筋骨得到舒展,為一年的工作學習打下良好的健康基礎。實踐證明,春季經常參加鍛鍊的人,抗病能力強、思維敏捷、不易疲勞、辦事效率高。

五、保暖防病

春季該怎樣進行養生保健,春季養生保健應該怎樣做?

春回大地,陽氣升發,萬物復甦,生機勃勃,人體陽氣亦順應春陽之氣向外疏發。根據春季春陽升發,乍暖還涼等特點,要科學 合理地調節人們的精神 衣著 飲食 運動等,以達到養生健身,預防疾病的目的。在精神上,因春季屬肝木之令,保持精神情志的舒暢,則能促進肝氣的疏洩,有助於肝氣的升發與春陽升發相統一,從而增強機...

南韓先進的保健養生方法,保健養生的好方法

東亞製藥 廣東製藥 三星製藥 cj製藥營業部 友尼溫製藥 大熊製藥 保靈製藥 中外製藥 南韓華一子製藥 太平洋製藥 第一製藥 南韓lg生命科學 lg life sciences,ltd.南韓保寧製藥株式會社 南韓希傑 南韓大熊製藥株式會社 hanmi pharm.co.ltd.南韓 南韓大熊製藥株式...

春天如何養生保健

個人認為要多喝水!建議買土蜂蜜 花粉 泡水 內外兼修花粉種類自己看著買 保健品吧市面上大多是假的不放心 一年之際在於春,春睏秋乏 早睡早起,中午可休息20 30分鐘,晚上熱水洗腳,多吃水果和新鮮蔬菜,注意多喝水,春天 也很乾燥,春捂秋凍 注意保暖,多運動,打打球,陪父母散散步。春天是需要養肝的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