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五歲小怪獸
提取碼: cjvj 《容齋隨筆》是古代文言筆記**,宋朝洪邁撰,共《五筆》,74卷,1220則。其中,《容齋隨筆》16卷,329則;《容齋續筆》16卷,249則;《容齋三筆》16卷,248則;《容齋四筆》16卷,259則;《容齋五筆》10卷,135則。
據作者自述,《容齋隨筆》寫作時間逾經近四十年。是其多年博覽群書、經世致用的智慧和汗水的結晶。
2樓:知快吖
容齋隨筆》南宋洪邁撰。其包括《容齋隨筆》……容齋五筆》共5筆,74卷,共1220則:《容齋隨筆》卷一至卷十六,每卷自15則至29則,共329則;《容齋續筆》卷一至卷十六,每卷自12則至18則,共249則;《容齋三筆》卷一至卷十六,每卷自5則至20則,共248則;《容齋四筆》卷一至卷十六,每卷自12則至24則,共259則;《容齋五筆》卷一至卷十,每卷自9則至19則,共135則;未完成,洪邁即去世。
容齋隨筆原文及翻譯
3樓:棩鏃飛溡尚
容齋隨筆。原文:蕭穎士為唐名人,後之學者但稱其才華而已。
予反覆考之,蓋有風節識量之士也。為集賢校理,宰相李林甫欲見之,穎士不詣,林甫怒其不下己。後召詣史館又不屈愈見疾至免官更調河南參*。
安祿山寵恣,穎士*語柳並曰:「胡人負寵而驕,亂不久矣。東京其先陷乎!
即託疾去。祿山反,往見郭納,言御守計,納不用。嘆曰:
肉食者以兒戲御劇賊,難矣哉!」聞封常清陳兵東京,往觀之,不宿而還,身走山南,節度使源洧欲退保*陵,穎士說曰:「襄陽乃天下喉襟,一日不守,則大事去矣。
公何遽輕土地,取天下笑乎?」洧乃按*不出。洧卒,往客金陵,永王u召之,不見。
李太白,天下士也,特以墮永王亂中,為終身累。穎士,永王召而不見,則過之焉。(選自《容齋隨筆》,有刪改)
譯文:蕭穎士是唐代的名人,後代學者只稱贊他才華出眾。我反覆考*後發現,他還是一位高風亮節有膽識有度量的人,在他擔任集賢校理時,當時的宰相李林甫想召見他,他卻辭而不去,李林甫對他不屈從於自己很惱火。
後來,李林甫又讓他到史館任職,他仍然不屈服,為此他更遭李林甫所忌恨,以至被免除史官職務外調到河南府任參*。當時,安祿山依仗玄宗的龍信,恣意妄為,簫穎士暗中對柳並說:「胡人(指安祿山)依仗主上的寵信驕橫跋扈,反叛朝廷的時間不會太久了,東都洛陽到時會首先陷落的!
不久,他便託病離開了洛陽,安山反叛以後,蕭}士去見郭納,向他進獻抵禦叛*的策略,郭納沒有采用。蕭穎士感嘆道:「那些身居高位要職的人抵禦厲害的叛*如同兒戲,(想抵擋住也)太難了啊!
他聽說大將封常清陳兵東都洛陽,就去觀察了一番,(結果很失望,)連夜返回,南逃到山南東道(今湖北襄樊)避亂,當地節度使源洧想放棄襄陽,退保*陵,蕭}士勸說道:「襄陽是天下的咽喉要衝,兵家必爭之地,一天不堅守,t大勢即去,你何必匆忙放棄這個戰略要地,讓天下人取笑你呢?」源洧聽從了他的建議,就按兵不出。
源洧死後,蕭穎士又去金陡,並客居於此,肅宗的弟弟永王李u要召見他,他堅辭不去。李白,是天下聞名的大詩人,只因身陷永王李的叛*之中,而終身受到連累,蕭}士對永王李u的召見辭而不見,可見他的膽識遠遠超過李白。
《容齋隨筆》譯文,速求,容齋隨筆譯文
隱居的士人修養身心潛心做學問,只提高自己的身心修養,不渴求為世人所了解,世人也不了解他們,每到乙個地方都可能有這類人,我每每惋惜這些隱士沒有傳記流傳。以前得到的上 虞 李 孟四人的傳記講了四個人的故事,因此恭謹地記錄下來。第乙個人是,慈溪的蔣季莊,在宣和年間 1119 1125 蔣季莊蔑視王氏的學說...
《鴻》蒲松齡原文及翻譯
有弋人得一鴻,其雄者隨而飛抵其家,哀鳴徘徊,至暮始去。翌日又至,弋人並捉 回之。見其答伸頸俯仰,吐出 半錠。弋人悟其意,乃曰 是將以贖婦也。鴻頷之。遂釋二鴻。二鴻遂雙飛而去弋人稱金,得二兩六錢強。噫!禽獸何知,而鍾情若此!悲莫悲於生別離,豈物亦然哉?翻譯 有乙個獵人捕獲到了乙隻天鵝,另外乙隻 雄天鵝...
求杜牧《赤壁》原文,《赤壁》原文及翻譯
赤壁 題解 七絕 赤壁 是杜牧任黃州 今湖北黃岡 刺史時 842 844 所作的詠史抒情之作。漢獻帝建安十三年 208 孫權與劉備聯軍曾在赤壁 山名,位於今湖北蒲圻縣西北一百二十里 擊敗曹操的軍隊,奠定了後來三國鼎立的局面。黃州城外也有叫赤壁 又名赤鼻磯 的地方,和真正古戰場赤壁相距不算太遠。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