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分析詩歌的意境

2021-03-05 08:00:01 字數 5722 閱讀 4929

1樓:wuli都靈

分析詩歌意境,要注意物象的特點,同時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託的情感,抓住物與志的「契合點」。

所謂意境,指寄託詩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綜合起來構建的讓人產生想像的境界。

首先需要找出詩中的物象、意象,聯想和想像,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面,點明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能用兩個雙音節形容詞概括出來,如:雄渾壯闊、恬靜優美、孤寂冷清、蕭瑟悽愴等,然後聯絡背景概括出詩歌的主旨,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思想感情,或給人什麼樣的啟示和思考。

如宋代文學家歐陽修的詞作《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明月,柳梢這兩個意象,在詩中都是相愛的見證,此句情景交融,寫出了戀人月光柳影下兩情依依、情話綿綿的景象,製造出朦朧清幽、婉約柔美的意境。

2樓:sc瘦臉**

1、讀題目,抓詩眼:

詩歌在題目上交代了寫作的時間、地點、物件、事件、觀點,如唐代詩人張繼的《楓橋夜泊》、宋代詩人陸遊的《冬夜讀書示子聿》等,在題目上表明了詩的主旨以及詩人抒發的情感等;還有的在題目上點明了作品的範疇,是寫景詩、詠物詩、敘事詩,還是送別詩、懷古詩,認真誦讀題目,就會找到詩詞資訊點,從而對學習、分析、理解、欣賞古詩詞大有幫助。

2、重字詞,品語言

詩詞是語言的藝術,品味語言是賞析詩詞的關鍵。讀懂字詞自然成了理解古詩的突破口。因為詩歌的形象、表達技巧和作品的思想內容、作者的觀點態度都要通過語言這個載體表現出來。

3、析形象,悟情感:

了解詩詞表現的主要形象以及抒發的思想感情是鑑賞的重要內容。古典詩詞所表達的思想情感,如孤獨寂寞、恬淡閒適、憂國憂民等,都是通過具體的典型的人、事、物等形象主體表達出來的。

4、賞技巧,悟寫法:

詩歌的語言豐富,同一景物、事物,表達技巧不同,意思各有千秋。要準確把握詩歌所運用的表達手法,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以小見大等寫作手法;動靜結合、以動寫靜等表現技巧;比喻、擬人、誇張等修辭手法,深入地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樓:匿名使用者

意境,是我國文藝美學的乙個重要範疇,無論是古典詩歌還是現代詩歌,只要是詩歌藝術的精品,無不以美的意境令人陶醉。我們在閱讀和欣賞古典詩歌作品時,要通過語言的媒介,進入作品的意境中去感受和領悟作品的意境之美。

首先,應該弄清楚什麼是意境。王昌齡在《詩格》中說:「詩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日意境。

物境一,欲為山水詩,則張泉石雲峰之境,極麗絕秀者,神之於心。處身於境,視境於心,瑩然掌中,然後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情境二,娛樂愁怨,皆張于意而處於身,然後馳思,深得其情。

意境三,亦張之於意,而思之於心,則得其真矣。」這裡所說的三境中,「物境」即客觀的景象之境,「情景」即主觀的感情之境,「意境」則是作者的主觀情意與客觀物境的高度融合,是優秀詩歌作品必須達到的一種藝術境界。

其次,要弄清楚「意」(情)與「境」(景)的主要特點和關係,因為所有的詩詞都涉及到「情」和「景」的內容,所有好的詩詞中的「情」和「景」都達到了水**融。需要指出的是,在意境的形成中,「景」是基礎,「情」、「意」才是主導。「意境」中的「景」是「情中景」,並不等同於生活中自然形態的「景」,它既是喚醒詩人特定感情的「景」,也是在此種特定情感支配下所創造的「景」,所以,總能給人以強烈的感情上的激動。

因此,我們在欣賞古典詩詞時一定要領會詩人描繪的意境,才能在思想感情上產生共鳴。

第三,要弄清楚詩歌意境構成的基本模式,其基本模式如下。

(一)觸景生情,情隨境生

詩人事先沒有某種情意,因遇到某種物境,觸發了某種情意,於是借對物境的描寫,把自己的情意表達出來。如杜牧的《江南春》便是如此,「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好一幅江南艷麗的水鄉風景圖宛然展現在我們的眼前。

作者選取了富有江南特點和春意的景物(鶯啼、綠、紅、水村、風、寺廟、樓台、煙雨等),以高度概括的藝術手法,把零散的自然景物加以有聲有色、有動有靜的精確描繪,使人身臨其境——宛然置身於迷濛煙雨、春意盎然的江南大地,在思想感情上產生強烈的共鳴,受到極大的感染。然而它不僅是一幅歌頌春光的寫景圖,而且在即景抒情、借古諷今之中,給予信佛的統治者以含蓄委婉的嘲笑,達到了情意情景水**融之境界。

(二)移情入景,景中生情

詩人原有某種強烈的感情,在接觸物境時,把這種感情注入其中,又借對物境的描寫,把它抒發出來,於是客觀的物象帶上了主觀情感。如杜甫的「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花濺淚」、「鳥驚心」明顯帶有詩人「感時」、「恨別」的主觀色彩。遭遇「鳥語花香」,在平常的情況下人們定會抒發喜悅之情,可是在安史之亂、長安淪陷、家人離散的處境下,杜甫見花開流淚,聞鳥語驚心,花香鳥語這種美好的景物,此時卻勾起了詩人痛苦的情懷。

詩人以主觀感染客觀,統一客觀,達到了意與境的統一,正如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寫到「一切景語,皆情語也」。因此,「意」與「境」的交融,不管它是情隨境生,還是移情入境,總之要在一首詩中和諧、完美,達到情與景的交融,方能夠成好詩詞。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不失為具有完美意境的典範,他把春江花月夜的景色和抒發遊子思婦的離愁別恨交融在一起,使之渾然一體了。

難怪聞一多稱這首詩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再如歐陽修的閨怨詞《蝶戀花》中的「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二句,意境曲折,層層深入而渾然一體,前人評價頗高。該詞中閨中怨婦借暮春景象,感嘆青春消逝和精神上的孤寂形象躍然紙上,栩栩如生。

所以王國維說:「境非獨謂景物也。」

第四,掌握一些關於詩歌意境分析的必要的常識和方法。

(一)熟悉一些典型的傳統意象

詩歌意境的形成離不開對客觀景物的描寫,這些客觀的景物,一旦滲透詩人之主觀情感,即為詩歌之意象,可見詩歌意境的形成是離不開意象的。那些在詩歌中經常出現的典型傳統的意象,代表了民族和人類共同的情感體驗,因而這些意象有較為固定的意義。作為高三學生,熟悉這些傳統意象,有助於我們對詩歌意境的理解。

如「梅」,由於古代詩人的反覆運用,這一意象已經固定地帶上清高芳潔,傲雪凌霜的意趣。「鳥」的意象往往和男女戀情及婚嫁有關。日落、夕陽、秋天、流水等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暫,時光的流逝等。

月能思鄉,星能傳恨,水喻愁多;松喻堅貞,荷、蘭喻高潔,菊喻隱逸,竹多勁健;松傲雪鬥霜、有凌雲之志,梧桐是淒涼、悲傷的象徵;桃花象徵美人,楊花多有離散漂泊之意;柳有柔情之意,又顯輕薄,更表惜別懷遠等。

(二)聯想想象

中國古典詩詞意象的組合,借助了漢語語法意合的特點,詞語與詞語之間,意象與意象之間可以直接拼合,甚至可以省略起連線作用的詞語。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借助聯想和想象更好地去賞析詩歌的意境。例如辛棄疾「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用的是「明月」、「清風」這樣慣熟的詞語,但是,當它們與「別枝驚鵲」和「半夜鳴蟬」結合在一起之後,便構成了乙個聲色兼備、動靜咸宜的深幽意境。

「月」和「驚鵲」、「風」和「鳴蟬」並非事物的簡單羅列,而是有著內在聯絡和因果關係的。再如歐陽修的《蝶戀花》:「雨橫風狂三月暮。

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門掩」和「黃昏」之間省去了聯絡詞,可以理解為黃昏時分將門掩上,也可理解為將黃昏掩於門外,又可理解為,在此黃昏時分,將春光掩於門外,或許三方面的意思都有。反正**有乙個關門的動作,時間又是黃昏,這個動作就表現了她的寂寞、失望和惆悵。

(三)明確答題思路

不同的命題形式有不同的答題方式。如果是籠統地簡要分析意境,必須遵循答題的一般思路:①描述詩歌的意境。②概括意境的特點。③理解意境中作者寄託的感情。如:

絕句二首(其一)  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請簡要分析本詩的意境。

答:此詩描繪了一派美麗的初春景象:春天陽光普照,四野青綠,江水映日,春風送來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溼,燕子正繁忙地銜泥築巢,日麗沙暖,鴛鴦在沙洲上靜睡不動。

(步驟①)這是一幅明淨絢麗的春景圖。(步驟②)表現了詩人結束奔波流離生活安定後愉悅閒適的心境。(步驟③)

現代詩歌應該如何賞析?

4樓:可以叫我表哥

現代詩歌賞析方法

一、利用已知,調動儲存

「已知」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試題提供的,如題幹要求、標題、作者、寫作題材範圍、寫作時間、註釋等;二是考生個人的,如對作者這一作品和其它作品的閱讀經驗,對所寫的題材、寫作背景的了解,以及修辭知識、寫作知識,直接抒情、間接抒情,象徵、對比、襯托等手法的理解,詩歌的傳統、風格、流派、典故等已知的經驗。

目前現代詩歌鑑賞題題幹要求多是逆選,這有助於考生利用三項正確選項理解詩意;標題、作者、時代、題材、心境及各種有關知識這一「已知」要密切聯絡課本學過的內容(如99年《我愛這土地》,就應聯絡《大堰河——》),教師補充的內容,自己課外學過的內容。這樣積極把自己的經驗儲存調動起來,為下一步仔細體味作準備。

二、把握意象,體味詩情

「意」是作者表達的中心,寄託的思想、情感;「象」是具象,具體可感的事物。「意象」合指作家頭腦中所形成的客觀形象和主觀情趣的有機融合,也指表現在作品裡的、包含著主觀思想情趣的具體形象。如《我愛這土地》中的「鳥」、「土地」、「河流」、「風」、「黎明」等就是寄予作者豐富的思想感情的具體可感的事物,即為意象。

詩歌是抒情的,除了少數直接抒情,大多數都要為情感抒發找個可代表、可象徵、可寄託的具體的「象」。要體味詩情就必須解開意象。因此把握意象是真正解讀詩歌的第一步。

把握意象,必須在利用已知的基礎上初步把握詩歌的風格、情感基調。詩人描寫的圖景是與其思想感情和-諧統一的,美景當然流露喜愛之情,但情哀之時美景含淚,如「感時花濺淚」;心涼之時美景卻又倍受詰問,如「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這裡的意象「花」「紅藥」所含的情感就是很清楚的了。

體味詩情,首先要充分運用聯想和想象。從想象中體味形象,對詩人的想象活動進行再經歷和再體驗。讀《我愛這土地》,順著詩句,把自己想象成乙隻小鳥,體味喉嚨為什麼會「嘶啞」,愛國者的形象即可清晰地浮現在眼前。

因為這首詩的形象的核心是乙隻不懈地為土地、河流、風和黎明歌唱,死後連羽毛都奉獻給土地的多情鳥。讀詩的全過程,想象活動都是圍繞著這只鳥的形象的,對於詩歌中的愛國主義激-情的把握,是通過對這只熱愛土地的鳥的想象而獲得的,離開了想象將一無所獲。

體味詩情,還要善於在詩歌的抒情中寄託情思。詩歌的抒情多是含蓄的,要深入詩情,就要把詩歌所提供的含蓄的東西「泡」出來。就是說,要把詩人由繁雜的生活現象加以精煉概括的東西,還原到它原來的狀態中去。

如《金黃的稻束》中的「沉思」的內容就需要好好挖掘。

體味詩情,要能從含蓄中咀嚼出真味。優秀的詩歌總是避免這鋪直敘。詩人只是含蓄的點撥你,然後給你以天女散花般的想象的自由。

要善於咀嚼、尋找並最後判斷詩人所提供的形象背後所蘊含的情思,鑑賞活動不可停留在表面意思的理解上。《**的稻束》是寫母親的美麗還是寫母親的疲倦?咀嚼出這一點對第10題的d項的判斷有很大的作用。

最後,體味詩情,不可忽視詩歌感情的兩個作用。一是動力作用,詩人把最真、最美的濃烈情感融入詩中,使詩歌產生震撼人心的力量,如2023年春京皖卷的《雷》。二是線索作用,當然要準確的把握意象、體味詩情,還要利用選項進行推敲。

三、品味語言,挖掘詩美

詩歌難於解讀,首先含蓄在意象上,其次含蓄在語言上。詩歌的語言不同於一般的記敘描寫性語言,更不同於一般的議論說明性語言。詩歌的語言是高度個性化的,比一般的語言更含情,它的表達往往是非直陳式的、反常化的。

非直陳式的,是指詩歌語言多通過比喻、用典、象徵等方式表達語意,從而使人感到含蓄、朦朧、多義。如《就是那乙隻蟋蟀》就用《詩經》的典,「蟋蟀不僅是客觀自然中的物體,更深的寓意是反映我們民族共同的心理狀態,反映我們中國人共同的血緣和共同的文化」。

反常化主要指詩歌語言的跳躍使得句與句不像其它文體一樣連貫、符合語法規範與邏輯思維規律。《金黃的稻束》對中心意象「金黃的稻束」在視覺與聽覺兩種感受截然不同的描寫,就體現了語言的反常化。

鑑於詩歌語言以上的特點,在品味時就要善於從簡約中猜測主題,從跳躍中填補奧妙。

四、了解設題,發現障礙

這種方法主要針對逆選題錯誤項的設題技巧而言。歸納此類題的一般設題技巧,及早發現選項障礙,對於答題是有幫助的。一般說來,此類題設題障礙主要有:

曲解字句;無中生有;張冠李戴;無限拔高;魚目混珠;故意反說。

什麼是詩歌的意境,語文詩歌中意境是什麼?

意境,bai顧名思義,意du 就是情意 就是主zhi觀的思想感情 分析詩歌中的意象和意境 那是詩人借助一組特別選擇的意象組合來創造的表達特別情感的一種氛圍 所謂詩歌的意境就是指作者憑藉自己的體悟能力呼叫所有的感官來傳達出自己所領悟的那個象徵性境界,他在描繪的過程中,你與他能否發生共鳴,就只能取決於你...

詩歌中的意境和意象的具體解釋,詩歌中的意境和意象是什麼?該怎麼樣回答?說說步驟

意象,是以表達哲理觀念為目的 以象徵性或荒誕性為基本特徵以達到人類理想專境界的表意之象,屬即為藝術典型。根據這個界定,我們可得出以下幾點 首先,意象是乙個個表意的典型物象,是主觀之象,是可以感知的,具體的 意境是一種境界和情調,它通過形象表達或誘發,是要體悟的 抽象的。其次,意象或意象的組合構成意境...

中國古典詩歌的意境是怎樣形成的

不妨讀讀王國維的人間詞話 一 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 北宋之詞所以獨絕者在此。二 有造境,有寫境,此 理想 與 寫實 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頗難分別,因大詩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寫之境亦必鄰於理想故也。三 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 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