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教學活動是有計畫有目的的活動,具有預設和生成的雙重屬性,預設是生成的前提,生成是對預設的超越和發展,預設和生成是辯證統一的。為了更好地生成,課前的教學設計要從教學目標、內容、過程、方法及評價等方面體現出多樣性、選擇性、靈活性和開放性,為學生個性的發展創造預留更大的空間。
教學目標既要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進行彈性預設,又要根據學科特點考慮到期望目標與實際結果之間可能出現的差異,因人而異,作分層要求,尋找知識的生成點。如教學初中歷史「秦王掃六合」時,我們在課前就設計了**目標,第一級要求學生能掌握秦朝統一的基本內容;第二級要求理解文中的圖表、原始資料報含的歷史事實,並具有讀圖識圖和從材料中獲取有效資訊的能力,同時,能把歷史事件同時間、空間結合起來,形成準確的時空概念。第**是引導他們如何實事求是、史論結合地評價秦始皇的功過。
這樣,目標的層層遞進,有效地調動了各層次同學的學習積極性,保證了每位學生的有效學習,為課堂教學的動態生成提供了生成空間。
什麼是生成性教學
2樓:匿名使用者
「生成性教學」指的是在教學中,充分重視師生生命活動的多樣性和教學環境的複雜性,把每節課都視作是不可重複的激情和智慧型的綜合生成過程的課堂狀態。它強調教師、學生、文字三者之間的互動,即學生在原認識的基礎上,通過與教師、文字的對話交往,實現意義的獲得和提公升。因此,「生成性」是一種動態的教學,是一種多樣化的教學,是一種提公升的教學。
生成性教學也是相對於預設式教學而言的,與預設式教學的被動接受相比,生成性教學更強調學習的自主構建,與預設式教學的靜態預設相比,生成性教學更強調教學的動態生成。可以說,「生成性」是對「接受性」的一種批判和超越,是對「預設性」的補充和修正。生成性教學教學的提出,是對教學教學認識深化的結果,同時也為現代教學設計提供了新的視角。
什麼是課堂生成性資源?
3樓:匿名使用者
1.生成性資源
生成性資源這一表述包含有以下兩個方面的潛在意義:
1)一方面:資源形成的過程是動態生成的,即動態生成性課程資源是在教學動態進行的過程中才生成的,它不是預先計畫和設定的產物:動態生成性課程資源既不是教學前就安排好的,也不能夠預先安排。
從這個意義上來看,動態生成性課程資源區別於教學中的傳統資源如各種教學物質資源,傳統意義上的教學資源是可以在教學前安排選定並明確用途的。這體現了人們在面對課程資源的開放性時所持有的創造性思維。
2)另一方面:資源作用的結果是生成性的、有生命力的,動態生成性課程資源能夠轉化為課程的因素**,而最終有利於課程目標的實現。如師生在教學過程中由於自身的理解而產生的新知識,師生的體驗,師生的行為,師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等都可以成為課程的素材或**。
對之加以合理的利用有利於對知識的理解和把握,有利於創造良好教學氣氛,從而有利於教學生動活潑地,有利於學生的發展。動態生成性課程資源注重通過多種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發展過程,體現了課程的實踐性質和創生取向,不僅僅關注知識和技能的習得,更重要的是使師生在教學過程中創造知識,獲得發展。
2.課堂生成性資源
課堂生成性資源是指在課堂教學現場伴隨著教學過程而產生的能推動教學程序得各種教學條件和因素。在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生成的,能夠推動教學的課程資源,主要是指學生的各種狀態和表現。
3.課堂生成性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我國教學史上有關「動態生成資源」問題的**由來已久,在記錄孔子教育思想的《論語·述而》一篇中就有這樣的話:「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意思是說學生處於求懂而未懂透、想說而說不出的積極思維狀態中時,教師才給予啟發開導,教師舉其一,學生應該「反」其三。
這裡已經蘊涵了教師在「動態生成資源」中的作用,體現了「教學過程要注重動態生成資源」的觀念。而真正提出課堂生成理論的是華東師範大學的博士生導師葉瀾教授。她在《讓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一文中指出:
「從更高的層次——生命的層次,用動態生成的觀念,重新全面地認識課堂教學,構建新的課堂教學觀,它所期望的實踐效應就是:讓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這一理論的提出,目的是為突破傳統教學「特殊認識活動論」的框架。
雖然在此文中並沒有對「課堂生成性資源」做出乙個具體的定義,但是在這個理論的指導下,我們可以把生成性資源理解為:在課堂教學情境中通過積極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在共同思考與共同發展中產生的超出教師教案設計的新問題、新情況,即表現在言語、行為、情緒方式表達中出現的「節外生枝」的情況。它具有動態性,是稍縱即逝的。
準確、及時地捕捉到這些生成性資源並對其加以合理利用,將使課堂不斷湧現精彩、鮮活的畫卷。
4樓:匿名使用者
課堂的生成性資源是指在課堂教學現場伴隨著教學過程而產生的能推動教學程序得各種教學條件和因素。在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生成的,能夠推動教學的課程資源,主要是指學生的各種狀態和表現。
5樓:匿名使用者
舉出乙個在課堂教學實踐中自己利用學生生成性資源的例子,說一說是怎樣處理的,效果如何?
如何達到課堂教學的生成性
6樓:匿名使用者
一、何謂生成性教學
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與實施,目前有一種針對課堂教學的說法很流行,即課堂教學要注重生成性。於是生成性的課堂教學也就成了一種呼聲,盛行於大江南北。這就給人們一種心裡趨勢,如果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沒有採取生成性的教學方式,那麼這種教師就還是在實施傳統教學,他們根本就沒有落實課改精神,而是在做掛羊頭買狗肉之類的事。
這樣一來,這種教師就會受到社會不公正的指責。為了避免指責事件的發生,許多不懂生成性教學內涵的教師就會扭曲「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將課堂教學變成了類似「非常6+1」的電視節目。像這樣的「生成性教學」其實質是做秀,而非學術界的生成性教學。
靖國平教授在《生成性課堂何以可能》一文中強調:生成性教學具有過程性、互動性、非預料性和價值性等特點。關於生成性課堂的價值,靖教授總結了四點。
其一、課堂教學關注生命成長,關注學生人格成長。其
二、關注學生內心想法的表達。其
三、關注課堂教學中豐富的差異性。其
四、讓學生產生個性化的表達。
因此,可以將生成性教學理解為:生成性教學是相對於傳統預成性教學而言的,它是指在彈性預設的前提下,師生在課堂中根據不同的情景,建夠的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交流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創造性得以培養,靈感性得以發揮,教師對學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激勵作用和引導作用。
也就是說,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於學生生成的問題要給予高度重視,要與學生一起**、分析問題,以引起學生的求知慾和好奇心,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
二、生成性教學與預成性教學的關係
關於課堂教學究竟是採取生成性教學好還是採取預成性教學好,這是在現實教學中很多一線教師遇到的難題。由此課堂教學就開始了生成性教學和預成性教學之爭的局面。有一種觀點認為,預成性教學是預成性思維的展現,它突出的是「律令性教學」。
律令性教學注重規律和規則,並受其控制和影響。它將教學過程看作是教案的執行過程,對具體的教學情景不與重視。對學生生成的某些問題看作是擾亂教學秩序、無理取鬧和譁眾取寵而給予鎮壓、忽視。
於是很多人就認為預成性的教學扼殺了學生的求知慾和創造靈感,而生成性教學恰好有助於學生的求知慾和創造靈感的培養。因此生成性教學和預成性教學就成了二元對立的兩種課堂教學方式。
像這樣將二者對立的觀點是非常極端的思維,是教條主義的經典表現。預成性教學是基於結果的預成,其假設前提是好的結果**於好的預設。但是,好的預設未必會有好的結果。
也就是說原因和結果並不是一一對應的關係,有一因一果、多因一果、多因多果、一因多果的關係。因此,要取得好的結果,沒有好的預設是不行的;但只有好的預設也是不行的,預設只是結果的一種原因。也就是說要取得好的結果,除了需要好的預設之外,還需要注重取得好結果的過程。
在這一過程中可能存在著許多原因,而這些原因對結果的好與壞可能又有很大的關聯。
對過程的關注恰好是生成性教學的乙個特性,生成性教學是基於動態過程的調節,其假設前提是過程決定結果。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細節決定成敗」,同樣,在教學過程中很多環節和細節也決定著教學結果。這些環節是可以預設的,但環節下面的很多細節則是不能預設的。
因此我們可以看出生成性教學和預設性教學是導致好的教學結果的兩種不同策略,這兩種策略是互補的而非對立的。
三、怎樣看待生成性教學
在上面對什麼是生成性教學的解釋中,我們可以知道,生成性教學特別注重過程、生成的問題和互動交流。那麼在實際教學中應怎樣去把握和操作呢?
1. 注重教學過程,關注學生身心發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也是學生身心發展的過程。
學生身心能否健康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引導和啟迪。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僅關注於知識的傳遞,而且還要關注學生心智的轉變。心智的轉變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乙個漫長的動態過程的。
葉瀾教授對過程教學非常關注,她說過這樣的話:「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的狀態,包括他們的學習興趣、積極性、注意力、學習方法與思維方式、合作能力與質量、發表的意見、建議、觀點,提出的問題與爭論乃至錯誤的回答等等,無論是以言語,還是以行為、情緒方式的表達,都是教學過程中的生成性資源。」因此,要達成學生心智的轉變,必須注重教學過程。
一旦離開了過程教學這一平台,師生的交流就會失去實質意義。
2.注重課堂教學中生成性的問題,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現在的社會已經不同與以前的社會了。在以前教師掌握著豐富的資料,學生只能通過教師來了解社會。
而今學生可以通過網路、新聞**等多種途徑來獲得資訊。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隨著新知識的引入,學生可能在一瞬間獲得靈感而發出有創造性的火花。對於這類突發性的事件,教師應該給予高度重視,要抓住機會,激勵學生思考。
對這類非預設性的問題和情景,教師若處理的很好的話,也就真正達到了教學相長的境界。
3.注重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的交流互動。生成性的教學特別強調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交流互動。這與以前的「師——生」或「生——師」單線交流不同,它採取的是一種集思廣益的方式,搭建了三維立體的交流平台。
通過這個平台,教師可以轉移部分解答權給學生,由學生回答學生提出的某些問題。這樣一來,教師可以樹立學生榜樣,以激勵其他學生的求知如。也可以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覺得問題的解決是自己和教師共同完成了,從而也培養了學生的成就感。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種交流互動中,教師應該判斷交流問題的價值和意義。對於有些問題如果沒有交流價值,教師要點到為止而不應為了互動來交流。像這樣的交流只是一種形式交流,對學生和教師本身不但並沒有多大的幫助,而且還浪費了課堂寶貴時間。
因此,對於課堂的互動交流,應該是學生和教師圍繞著問題而的心靈與心靈的交流。通過這種交流,學生不僅只是獲得了問題的解答,更重要的是獲得了思維的進展和心靈的提公升。
課堂教學中「匯入」有什麼功能,課堂教學匯入的方式有哪些?
一 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二 激發興趣,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 三 複習相關知識,引向新的學習內容 四 明確本次課的教學目標 五 渲染氣氛,創設情境 整理的人家的,需要的話還可以再摘點詳細的 課堂教學的匯入環節,是指上課之初教師為使學生盡快適應新的教學活動而進行的一定的教學組織引導工作過程。匯入環節通常用時...
課堂教學設計的含義是什麼,教學設計的意義是什麼
1 課堂教學設計是為課堂教學活動制訂藍圖的過程 課堂教學設計規定了課堂教學的方向和大致進展,是師生課堂教學活動的依據。課堂教學活動的每個步驟 每個環節都將受到課堂教學設計方案的約束和控制。2 課堂教學設計的基本方法是系統的方法 系統的方法是指把物件放在系統當中,從系統和要素 要素和要素之間的相互聯絡...
什麼樣的課堂教學模式是好模式,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是什麼
課堂教學 模式是教師的教學理念 教學方法 教學手段 教學藝術的綜合體現。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老師們都積極開展各種各樣的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但是一些老師的課堂教學還是沒有發生實質性的變化。我在想,什麼樣的課堂教學模式算是好模式,聽了一些老師的課我有很多感想,我認為好的課堂教學模式應在以下幾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