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九九的魚
律人先律己
克人克己
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
文言文是以古漢語為基礎經過加工的書面語。最早根據口語寫成的書面語中可能就已經有了加工。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言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書面語。
春秋戰國時期,用於記載文字的物品還未被發明,記載文字用的是竹簡、絲綢等物,而絲綢**昂貴、竹簡笨重且記錄的字數有限,為能在「一捲」竹簡上記下更多事情,就將不重要的字刪掉。後來當「紙」大規模使用時,統治階級的來往「公文」使用習慣已經定型,會用「文言文」已經演變成讀書識字的象徵。文言文是相對白話文而來的,其特徵是以文字為基礎來寫作,注重典故、駢驪對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詩、詞、曲、八股、駢文古文等多種文體。
現代書籍中的文言文,為了便於閱讀理解,一般都會對其標註標點符號。
有一段文言文句子大概意思是先做好自己,再管別人
2樓:匿名使用者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出自《孟子》的《盡心章句上》。
有句古文意思是先管好自己再去管別人的嗎
3樓:儒雅的漠然
彼說長 此說短 不關已 莫閒管.
唯正己可以化人,惟正心所以修身。
正人先正己,正己先正心。
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4樓:匿名使用者
律人先律己
克人克己
嚴於律己,寬以待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
5樓:夢斷華容道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6樓:匿名使用者
其身正,不令而行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
7樓:依樓人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8樓:xx人人子一
最後一句應該在家吵架,還有,為什麼沒有標點?
古文"要想管我別人,先要管好自己"的話怎麼說來著?請教!!!
9樓:翹翹悄悄瞧
其身正,不令而行
欲取之必先與之
愛恆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已所不欲勿施於人
10樓:秋水向長天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11樓:憐蝶
最常用的就是這句話」己所不欲,勿施與人"了.
12樓:
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
13樓:匿名使用者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文言文中形容「管好自己」的句子有哪些?
14樓:送溫暖的快遞員
1、律人先律己。
2、克人克己。
3、嚴於律己,寬以待人。
4、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5、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
15樓:蒙
文言文中形容「管好自己」的句子有哪些?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付不習乎。
《三國志·蜀書·先主傳》: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禮記·大學》: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
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
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先把自己做好,再去教育別人的古文
16樓:花梔丨
行下效嚴於律己律己律人以身作則身先士卒為人師表言必行,全靠車頭帶,行必果。正人先正己寬於待人。言行一致表裡如一火車跑得快,嚴於律己
律人先律己 克人克己 嚴於律己,寬以待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
17樓:我胥壩鄉文興村
((智。))
城山海德亞君龍,
師輩雙李萬言金:。
智學難春優捲風,
鬼煙詩魂徵春揉。琴簫。
文言文中形容管好自己的句子
18樓:新開鋪
《三國志·蜀bai書·先主du傳》:勿以
zhi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dao而為之。回
《禮記·大學》:古之欲明答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
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
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
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
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19樓:我要感動中古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付不習乎。
先充實自己再教育別人,古文最好表達的是哪一篇
20樓:匿名使用者
古文:①五四以前的文言文的統稱(一般不包括『駢文』)。②漢代通行隸書,因此把秦以前的字型叫做古文,特指許慎《說文解字》裡的古文。
形容人要自己先做好才有資格講別人的成語或古文
21樓:魔力show集團
上行下效
嚴於律己
律己律人
以身作則
身先士卒
為人師表
言必行,行必果。
言行一致
表裡如一
這些都是
22樓:匿名使用者
以身作則:yǐ shēn zuò zé
解釋則:準則,榜樣。以自己的行動作為榜樣。
以身作則的小故事:楚威王問莫敖子華:「從先君楚文王迄於今,有不是為了進爵加俸而為 國擔憂的人嗎?
」莫敖子華向他列舉了歷史上各式各樣為國擔憂的人。楚威 王聽後,長嘆了一口氣說:「這些都是古時候的人了。
現在,怎麼能得到這 樣的人呢?」
莫敖子華回答說:「從前,先君楚靈王喜歡腰細的人,楚國的士人就少 吃食物,弄得身體很虛弱,依靠著東西才能站立,扶著東西才能起來。吃飯是正常的慾望,卻忍而不吃;死亡是人們憎惡的,也要就死而不躲避。
我聽 說,國君愛好射箭,他的鉅子就學習射箭。大王只是不好賢罷了,如果大王 果真好賢,這五種臣,都能夠招來。」
23樓:課文你來說
1、相關的成語:以身作則、言傳身教、不言之教。
以身作則:指用自己的行動做出榜樣。
言傳身教:一面口頭上傳授,一面行動上以身作則,指言語行為起模範作用。
2、相關的古語:
《論語·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莊子·天道》:「語之所貴者意也,意有所隨。意之所隨者,不可以言傳也。」
24樓:匿名使用者
目不見睫 自己的眼睛看不到自己的睫毛。比喻沒有自知之明。也比喻只見遠處,不見近處。
出處:《韓非子·喻老》:「智如目也,能見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見其睫。
」 自知之明 自知:自己了解自己;明:看清事物的能力。
指了解自己的情況,對自己有正確的估計。出處:《老子》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 五十步笑百步 作戰時後退了五十步的人譏笑後退了百步的人。比喻自己跟別人有同樣的缺點錯誤,只是程度上輕一些,卻毫無自知之明地去譏笑別人。
出處:《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癩**想吃天鵝肉 比喻人沒有自知之明,一心想謀取不可能到手的東西。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十一回:「平兒說道:『癩**想吃天鵝肉』,沒人倫的混賬東西,起這樣念頭,叫他不得好死!」
25樓:好好往下過
行下效嚴於律己律己律人以身作則身先士卒為人師表言必行,全靠車頭帶,行必果。正人先正己寬於待人。言行一致表裡如一火車跑得快,嚴於律己
26樓:匿名使用者
正人先正己
身教重於言教
上行下效
嚴於律己
律己律人
以身作則
身先士卒
為人師表
27樓:坐在碉樓看風景
1、《論語·子路》篇記載:「子曰:『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2、《論語·子路篇》: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3、正身率下:成語,端正己身,做下屬的表率。
4、正人先正己:想要糾正別人就要先匡正自己。
28樓:快樂無限
成語:【不言之教】:教:
教育。不以語言為主而進行的教育。指以身作則起到的教育作用。
【曾子殺彘】:彘:豬。
曾子殺豬。比喻教育子女要以身作則。【上樑不正】:
上梁:指上級或長輩。比喻在上的人行為不正,不能以身作則。
【身教重於言教】:以身作則比口頭上的教育更為重要。
古文: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譯文】孔子說:「自己行為端正,就是不發布命令,人民也會服從;自己的行為不端正,釋出了命令也沒有人遵從。」
子曰:「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 【譯文】孔子說:「真能端正了自身的行為,從政治理又有什麼難的呢?不能夠端正自身的行為,又怎麼去使別人端正呢?」
29樓:多元老人
多元輸入法(多元漢字與圖形符號輸入法)自帶有九萬條詞彙,每打出一字,即見大量以此字開頭的詞彙,從中可選打出符合題意的成語來。例如:
【身先士卒】;【身教重於言教】;【為人師表】;【嚴以律己】;【嚴於律己】;【嚴格要求】;【正人君子】;【正人先正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言必信,行必果】;【不言自明】;【不言而喻】;【不恥下問】;【不留後路】『【不咎既往】;【不負眾望】;【不受苦中苦,難為人上人】;【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不貴於無過,而貴於能改過】;【不精不誠,不能動人】;【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惡】;……。
30樓:我向橫刀自天笑
【不言之教】:教:教育。
不以語言為主而進行的教育。指以身作則起到的教育作用。【曾子殺彘】:
彘:豬。曾子殺豬。
比喻教育子女要以身作則。【上樑不正】:上梁:
指上級或長輩。比喻在上的人行為不正,不能以身作則。【身教重於言教】:
以身作則比口頭上的教育更為重要。
古文: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譯文】孔子說:「自己行為端正,就是不發布命令,人民也會服從;自己的行為不端正,釋出了命令也沒有人遵從。」
子曰:「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 【譯文】孔子說:「真能端正了自身的行為,從政治理又有什麼難的呢?不能夠端正自身的行為,又怎麼去使別人端正呢?」
31樓:菀蘭隱雪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譯文】孔子說:「自己行為端正,就是不發布命令,人民也會服從;自己的行為不端正,釋出了命令也沒有人遵從。」
32樓:精神佈道者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33樓:匿名使用者
以身作則,率先垂範,為人師表,身體力行
34樓:匿名使用者
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
己所不能 勿責於人
35樓:朱卡爾晶
其身正不令則行,身不正雖令則不從。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36樓:陳再雨露姬
這是你的想法,古人大概沒想到,古人大多很刻板並迂腐
37樓:佛擋殺佛方法
f two blue books
38樓:孤寂丶殤忄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望採納
39樓:新小萌秀
五十步笑百步
內聖外王
文言文中再字用法,以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表第二次 如 一鼓作氣,再而衰 數 第二次。滕王閣序 勝地不常,盛筵難 曹劌論戰 一鼓作氣,而衰,三而竭。數 兩次。送東陽馬生序 日 食。促織 問者爇香於鼎,拜。副 連線兩個動作,表示先後關係。活板 用訖 火令藥熔。注 在古代漢語中。再 不是 再一次 的意思。如 三年再會 是說 三年之內會面兩次 不...
文言文中,那個字的意思是不能,在文言文中,哪個字可以代表什麼的意思?
弗,拼音 f 注音 部首 弓,部外筆畫 2,總筆畫 5 五筆86 98 xjk 倉頡 lln 鄭碼 yznd 筆順編號 51532 四角號碼 55027 unicode cjk 統一漢字 u 5f17 1 編輯本段漢字釋義 基本字義 不 去。許。自愧 如。1 詳細字義 動 1 古文形體 象形。甲骨文...
以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以」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什麼?
以 1 因為,由於 例 此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臣是以無請也。惟三保勇而多藝,推為長。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而安陵以五十裡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以吾郡這發憤一擊,不敢復有株治。不賂者以賂者喪。以心中有足樂者。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懷王以不知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