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東皇d太一
《詩經·氓》充滿了對負心人的控訴、怨恨和責難,是詩經棄婦詩中的代表作。《氓》運用多種表現手法,敘事與抒情相結合,巧妙的將事件的過程和棄婦的情感融為一體,在女主人公悔恨地敘述自己戀愛、結婚和婚後**、被棄的遭遇中,表現出剛強自愛、果斷堅決的性格。
首先,詩中多種藝術表現手法的運用,情景交融,使作品富有表現力。
1、現實主義的寫作方法。《詩經》是我國最早的富於現實精神的詩歌,是現實主義詩歌的源頭。《氓》詩是詩人現實生活典型情緒的再現,運用了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敘述自己悲慘的遭遇,起了反映、批判當時社會現實的作用。
詩中女主人公所敘述的是自己的切身經歷、切身感受,都是真情實感。而這種經歷,這種感受,這種情感在階級社會中不是個別的、偶然的,而是帶有普遍性、典型性的。詩人善於抓住女主人公「我」和氓的矛盾,而氓是男權的縮影,夫權的代表,他們從夫妻關係逐漸變為壓迫與被壓迫的關係,男尊女卑、夫權制度的社會現實得以透露、展現。
這一點不僅表現在此,在其後的敘述中,兄弟的取笑,諷刺也體現了這一點。本來那悲慘的遭遇就值得同情與幫助,可等待她的卻是奚落、嘲諷。而這根由就是以男權為中心的夫權制度。
在這樣的現實背景下,苦難女性的悲慘遭遇就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至此,殘酷的封建禮法制度與婦女合法的美好的家庭生活願望的矛盾突顯出來,這也是當時很普遍的現象。總之,氓是乙個自私自利、喜新厭舊的卑賤男子,女主人公則是乙個熱情勤勞、性格剛強的女子。
文中採用對比的手法,將二人的態度變化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最大程度地運用了現實主義的手法,再現了社會現實,對男女不平等進行了強烈控訴,具有很高地欣賞價值。
2、對比的表現手法。如氓在婚前是「言笑晏晏,信誓旦旦」,而在婚後則是「言既遂矣,至於暴矣」,前後不同態度的映襯,描繪出氓虛偽、狡詐的本質。而「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不可說也」這句士與女兩種人對待情感的兩種不同態度,更將氓的負心、虛偽從個別上公升到普遍的意義。
短短幾個字,既將女主人公的怨恨表露無遺,也揭露了封建社會婦女社會地位的低下,被男人玩弄後最終拋棄的男尊女卑的夫權制度的罪惡之深,思想主題在對比中得以昇華。此外,還有不同人物之間思想性格的對比,女主人公的淳樸熱情、勤勞善良與與氓的虛偽冷酷、喜新厭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就更能激起讀者對氓的憤恨和對女主人公的同情。
3、比興的藝術手法。詩中用自然現象來描寫女主人公情感生活的變化,由起興的詩句來引出表達感情生活的詩句,由葉子的鮮嫩到枯黃,來比喻感情生活由幸福到痛苦。「桑之未落,其葉沃若」是起興,比喻年輕貌美的少女初婚的幸福。
「桑之落矣,其黃而隕」也是起興,比喻棄婦面容憔悴與被拋棄的痛苦。而「於嗟鳩兮,無食桑葚」,是對喻,喻下兩句「於嗟女兮,無與士耽」。「淇則有岸,隰則有泮」,是反比,比喻氓的負心是無邊無際不可捉摸的。
這些,對於塑造形象,突出主題,加強詩的思想意義,都起了積極作用。字裡行間處處飽含著女主人公的悔恨、哀怨之情。恨之切,因為負之深。
氓的負心、虛假也流露其間。男女間不平等的婚姻給女性造成了巨大的創傷,更增添了這首棄婦詩的悲的氛圍。
4、頂針修辭的運用。
如「及爾偕老,老使我怨」,「不思其反,反是不思」等,還有蟬聯詞在句中的,如「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以望復關,不見復關」,它們的作用都是加強詩的**性,使詩歌富有節奏感,韻律,豐富了詩的藝術特色,加強了思想內容的表達。
5、嘆辭、疊字的運用。當詩人抒發猛烈的情感或深沉的思想時,經常用一種呼聲或感嘆詞來表達。如當她追敘婚前戀愛生活的時候,感情比較穩定,沒有使用嘆辭。
而譏笑時,情感嘴強烈,連用兩個「於嗟」三個「兮」個「也」,尤其是訴說她被丈夫虐待,被兄弟譏笑時,情感最強烈,連用六個「矣」字,以表達她受虐待,被拋棄的的痛苦、怨恨和面對兄弟的咥笑時所感到的孤獨無援與孤獨無助。最後一章,女主人公毅然決然地寫出「亦已焉哉」!焉哉兩個語氣詞的連用,反襯氓的負心,悲憤之情達到高潮,更好地表現了對氓的憤慨和決絕!
此外,詩中用了不少「嗤嗤」、「漣漣」「湯湯」「晏晏」等疊字,不但增強了詩歌的**性,也表達了女主人公那「泣涕漣漣」的痴情、善良,更將氓那「嗤嗤」的假老實,「言笑晏晏」的假溫情,「信誓旦旦」的假忠誠揭露無遺。
6、借代修辭的運用。詩是形象思維,不是抽象的說教,要用具體的事物,書寫抽象的意境。《氓》中用氓住的地方「復關」代表氓,用總角代表幼年,用送行之遠,乘彼垝垣望復關表痴情、多情,用「三歲」表多年,用「二三」表反覆。
這形象的語言,雋永、耐人尋味,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激發讀者的想象,增強詩的可讀性。
此外,這首詩的另乙個亮點,就是塑造了乙個成功的棄婦形象。
《氓》是我國文學史上的第一首棄婦詩。詩中女主人公(即棄婦)自敘了從戀愛、結婚、受虐、被棄的全過程。感情悲憤,態度決絕。
詩中的女主人公是乙個對愛情、婚姻很痴情的女子,在氓「匪來貿絲,來即我謀」的追求下,「送子涉淇」,雖「子無良媒」,但卻安慰他「將子無怒」並同意「秋以為期」。女主人公衝破了當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束縛,表現了她對愛情的自由追求,這在當時是難能可貴的。
「以爾車來,以我賄遷」,雖然氓迎娶時未帶什麼聘禮,但她帶上自己的嫁妝就踏上了迎娶的車子。這可看出她不嫌貧。她還安貧,婚後和氓共同過苦日子。
她辛勤,「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為建立家業,創造幸福而天天早期晚睡,早出晚歸操持家務,從無怨言。她堅貞,遭受丈夫虐待後,還是始終不渝地愛他(女也不爽)。她堅強,被棄後,冷靜理智,仍能「靜言思之」。
她更決絕,看清了氓的醜惡行為後,對待痛心的悲劇結局的態度是「反是不思,亦以焉哉!」,堅決和氓決絕。至此,她已從一位純潔多情的、善良美麗的**到吃苦耐勞忍辱無怨的妻子,再到堅強剛毅、果斷決絕的棄婦。
表現出乙個女子勤勞、善良、堅強、果敢和反抗的精神。她的形象,讓人喜歡與欣賞,敢愛敢恨、追求自由平等的愛情也值得讚揚。而且在那個婦女地位低下的時代,夫權思想濃厚的社會,她的反抗就更偉大,更具有典型意義。
《氓》詩中運用了多種藝術表現手法,使文章形式多樣,內容豐富,主題深刻。在此期間,又把乙個勤勞善良、堅毅果敢和勇於追求自由平等愛情,富有反抗精神的棄婦形象刻畫地活靈活現。
氓中採用了什麼手法?塑造了什麼形象?
2樓:東皇d太一
《詩經·氓》充滿了對負心人的控訴、怨恨和責難,是詩經棄婦詩中的代表作。《氓》運用多種表現手法,敘事與抒情相結合,巧妙的將事件的過程和棄婦的情感融為一體,在女主人公悔恨地敘述自己戀愛、結婚和婚後**、被棄的遭遇中,表現出剛強自愛、果斷堅決的性格。
首先,詩中多種藝術表現手法的運用,情景交融,使作品富有表現力。
1、現實主義的寫作方法。《詩經》是我國最早的富於現實精神的詩歌,是現實主義詩歌的源頭。《氓》詩是詩人現實生活典型情緒的再現,運用了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敘述自己悲慘的遭遇,起了反映、批判當時社會現實的作用。
詩中女主人公所敘述的是自己的切身經歷、切身感受,都是真情實感。而這種經歷,這種感受,這種情感在階級社會中不是個別的、偶然的,而是帶有普遍性、典型性的。詩人善於抓住女主人公「我」和氓的矛盾,而氓是男權的縮影,夫權的代表,他們從夫妻關係逐漸變為壓迫與被壓迫的關係,男尊女卑、夫權制度的社會現實得以透露、展現。
這一點不僅表現在此,在其後的敘述中,兄弟的取笑,諷刺也體現了這一點。本來那悲慘的遭遇就值得同情與幫助,可等待她的卻是奚落、嘲諷。而這根由就是以男權為中心的夫權制度。
在這樣的現實背景下,苦難女性的悲慘遭遇就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至此,殘酷的封建禮法制度與婦女合法的美好的家庭生活願望的矛盾突顯出來,這也是當時很普遍的現象。總之,氓是乙個自私自利、喜新厭舊的卑賤男子,女主人公則是乙個熱情勤勞、性格剛強的女子。
文中採用對比的手法,將二人的態度變化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最大程度地運用了現實主義的手法,再現了社會現實,對男女不平等進行了強烈控訴,具有很高地欣賞價值。
2、對比的表現手法。如氓在婚前是「言笑晏晏,信誓旦旦」,而在婚後則是「言既遂矣,至於暴矣」,前後不同態度的映襯,描繪出氓虛偽、狡詐的本質。而「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不可說也」這句士與女兩種人對待情感的兩種不同態度,更將氓的負心、虛偽從個別上公升到普遍的意義。
短短幾個字,既將女主人公的怨恨表露無遺,也揭露了封建社會婦女社會地位的低下,被男人玩弄後最終拋棄的男尊女卑的夫權制度的罪惡之深,思想主題在對比中得以昇華。此外,還有不同人物之間思想性格的對比,女主人公的淳樸熱情、勤勞善良與與氓的虛偽冷酷、喜新厭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就更能激起讀者對氓的憤恨和對女主人公的同情。
3、比興的藝術手法。詩中用自然現象來描寫女主人公情感生活的變化,由起興的詩句來引出表達感情生活的詩句,由葉子的鮮嫩到枯黃,來比喻感情生活由幸福到痛苦。「桑之未落,其葉沃若」是起興,比喻年輕貌美的少女初婚的幸福。
「桑之落矣,其黃而隕」也是起興,比喻棄婦面容憔悴與被拋棄的痛苦。而「於嗟鳩兮,無食桑葚」,是對喻,喻下兩句「於嗟女兮,無與士耽」。「淇則有岸,隰則有泮」,是反比,比喻氓的負心是無邊無際不可捉摸的。
這些,對於塑造形象,突出主題,加強詩的思想意義,都起了積極作用。字裡行間處處飽含著女主人公的悔恨、哀怨之情。恨之切,因為負之深。
氓的負心、虛假也流露其間。男女間不平等的婚姻給女性造成了巨大的創傷,更增添了這首棄婦詩的悲的氛圍。
4、頂針修辭的運用。
如「及爾偕老,老使我怨」,「不思其反,反是不思」等,還有蟬聯詞在句中的,如「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以望復關,不見復關」,它們的作用都是加強詩的**性,使詩歌富有節奏感,韻律,豐富了詩的藝術特色,加強了思想內容的表達。
5、嘆辭、疊字的運用。當詩人抒發猛烈的情感或深沉的思想時,經常用一種呼聲或感嘆詞來表達。如當她追敘婚前戀愛生活的時候,感情比較穩定,沒有使用嘆辭。
而譏笑時,情感嘴強烈,連用兩個「於嗟」三個「兮」個「也」,尤其是訴說她被丈夫虐待,被兄弟譏笑時,情感最強烈,連用六個「矣」字,以表達她受虐待,被拋棄的的痛苦、怨恨和面對兄弟的咥笑時所感到的孤獨無援與孤獨無助。最後一章,女主人公毅然決然地寫出「亦已焉哉」!焉哉兩個語氣詞的連用,反襯氓的負心,悲憤之情達到高潮,更好地表現了對氓的憤慨和決絕!
此外,詩中用了不少「嗤嗤」、「漣漣」「湯湯」「晏晏」等疊字,不但增強了詩歌的**性,也表達了女主人公那「泣涕漣漣」的痴情、善良,更將氓那「嗤嗤」的假老實,「言笑晏晏」的假溫情,「信誓旦旦」的假忠誠揭露無遺。
6、借代修辭的運用。詩是形象思維,不是抽象的說教,要用具體的事物,書寫抽象的意境。《氓》中用氓住的地方「復關」代表氓,用總角代表幼年,用送行之遠,乘彼垝垣望復關表痴情、多情,用「三歲」表多年,用「二三」表反覆。
這形象的語言,雋永、耐人尋味,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激發讀者的想象,增強詩的可讀性。
此外,這首詩的另乙個亮點,就是塑造了乙個成功的棄婦形象。
《氓》是我國文學史上的第一首棄婦詩。詩中女主人公(即棄婦)自敘了從戀愛、結婚、受虐、被棄的全過程。感情悲憤,態度決絕。
詩中的女主人公是乙個對愛情、婚姻很痴情的女子,在氓「匪來貿絲,來即我謀」的追求下,「送子涉淇」,雖「子無良媒」,但卻安慰他「將子無怒」並同意「秋以為期」。女主人公衝破了當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束縛,表現了她對愛情的自由追求,這在當時是難能可貴的。
「以爾車來,以我賄遷」,雖然氓迎娶時未帶什麼聘禮,但她帶上自己的嫁妝就踏上了迎娶的車子。這可看出她不嫌貧。她還安貧,婚後和氓共同過苦日子。
她辛勤,「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為建立家業,創造幸福而天天早期晚睡,早出晚歸操持家務,從無怨言。她堅貞,遭受丈夫虐待後,還是始終不渝地愛他(女也不爽)。她堅強,被棄後,冷靜理智,仍能「靜言思之」。
她更決絕,看清了氓的醜惡行為後,對待痛心的悲劇結局的態度是「反是不思,亦以焉哉!」,堅決和氓決絕。至此,她已從一位純潔多情的、善良美麗的**到吃苦耐勞忍辱無怨的妻子,再到堅強剛毅、果斷決絕的棄婦。
表現出乙個女子勤勞、善良、堅強、果敢和反抗的精神。她的形象,讓人喜歡與欣賞,敢愛敢恨、追求自由平等的愛情也值得讚揚。而且在那個婦女地位低下的時代,夫權思想濃厚的社會,她的反抗就更偉大,更具有典型意義。
《氓》詩中運用了多種藝術表現手法,使文章形式多樣,內容豐富,主題深刻。在此期間,又把乙個勤勞善良、堅毅果敢和勇於追求自由平等愛情,富有反抗精神的棄婦形象刻畫地活靈活現。
《牽手春天》採用了什麼修辭手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運用連續反覆和擬人的修辭手法,突出 盼 春.通過描寫春天的景物,表現了作者看到春天到來的喜悅心情,構造了人與自然的和諧。採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這是乙個典型的殘疾問句。提問題,話都沒有說完。所提的真正問題都沒有 出場 因此,沒有採用任何的修辭方法,也沒有表現詩人的任何思想,感...
蟋蟀的住宅全文主要採用了什麼手法
擬人的寫作方法 把蟋蟀比作人,把它的巢穴比作人的住宅,把它的活動比作人的活動。如 專家 主人 大廳 臥室 彈琴 唱歌 修理 休息 等。這樣可以使語言形象生動,增強文章的感染力,也便於表現作者對蟋蟀的喜愛 讚美之情。蟋蟀的住宅主要採用什麼寫作方法 蟋蟀的住宅主要採用比喻和擬人的寫作方法。作者在文章中大...
地之子的閱讀答案是什麼,採用了什麼手法?什麼語言特色
1 表達了作者對祖疆土地的火熱感情,充溢了對土地的愛戀和感恩。反映了他初期構成的理想主義人生觀念。2 比照。把 天國 與 大地 對照,在比照之中抒寫土地的堅實。天國 固然好,但住在天國便失去了,而且失掉生命的所繫所依 土地,母親。3 鄉土氣息。全詩言語平實,作者直抒胸臆,如大地一樣本性 真實,但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