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絳善諫文言文翻譯,說苑卷十七雜言文言文翻譯

2025-04-19 21:50:40 字數 1045 閱讀 3829

說苑卷十七雜言文言文翻譯

1樓:正香教育

原文:說苑 雜言》

朝代:西漢。

孔子之宋,匡簡子將殺陽虎,孔子似之。甲士以圍孔子之舍,子路怒,奮戟將下鬥。孔子止之,曰:

何仁義之不免俗也?夫詩、書之不習,禮、樂之不修也,是丘之過也。若似陽虎,則非丘之罪也,命也夫。

由,歌予和汝。」子路歌,孔子和之,三終而甲罷。

譯文:孔子到宋國,匡簡子想要殺陽虎,孔子長得很像陽虎,子路很憤怒,提起戟就要下去和他們搏鬥,孔子阻止他說:「多麼講究仁義的人也不能避免世俗習氣啊!

如果不學習《詩》、《書》,不加強禮樂的修養,這是我孔丘的過錯。」悉洞。

至於我長得像陽虎,那就不是我的過錯了,這是天命啊!你來唱歌,我來配合你。」於是子路唱起歌來,孔子跟著唱,唱完三遍,士兵就解散了。

丞相李善長再諫不納翻譯

2樓:好人好報的吧

丞相李善長再諫不納」的翻譯:丞相李善長兩次進諫(要求不派御史),皇帝都沒有接受。出自《明史·熊鼎傳》:

吳元年召議禮儀,除中書考功博士。遷起居注,承詔蒐括故事可懲戒者,書新宮壁間。舍人耿忠使廣信還,奏郡縣官違法狀,帝遣御史廉之。

而時已頒赦書,丞相李善長再諫不納,鼎偕給事中尹正進曰:「朝廷布大信於四方,復以細故煩御史,失信,且褻威。」帝默然久之,乃不遣物史。

白話譯文:吳元年(1367年),皇帝召他來討論禮儀,任命他為中書考功博士。後來公升任起居注,奉詔搜求可引以為戒的舊事例,寫在新宮殿的牆壁上。

舍人耿忠出使廣信回來,將郡縣**違法的情況上奏皇帝,皇帝要派御史去察訪。而當時已經頒發大赦令,丞相李善長兩次進諫(要求不派御史),皇帝都沒有接受。熊鼎偕同給事中尹正一起進言說:

朝廷廣佈信用於四方,又因小事派出御史,會失去信用,而且褻瀆天威。」皇帝沉默了好久,終於沒有派出御史。

明史》是二十四史中的最後一部,共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紀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傳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它是一部紀傳體斷代史,記載了自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西元1368年)至明思宗朱由檢崇禎十七年二百七十六年的歷史。

螳螂捕蟬文言文翻譯(《說苑》),螳螂捕蟬,文言文翻譯及註釋

吳王要進攻楚國,向左右大臣警告道 如有人敢於進諫,就叫他死!有一位舍人名叫少孺子,想諫又不敢,他就懷揣彈弓到後花園去,露水灑溼了衣裳,這樣過了三個清晨。吳王知道後說 你來,何苦把衣裳淋濕成這個樣子?少孺子回答道 園子裡有樹,樹上有蟬,蟬在高高的樹枝上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就在它的身後。螳螂俯著身子向前爬...

文言文翻譯宋史列傳第103卷翻譯之李周

原文 李周,字純之,馮翊人。登進士第,調長安尉。歲飢,官為粥以食餓者,民坌集不可禁,縣以屬周,周設梐枑 間老少男女,無一亂者。轉洪洞令。民有世絕而官錄其產者,其族晚得遺券,週取以還之。郡吏咎周,周曰 利民,所以利國也。縣之南有澗,支流溢入,歲賦菑楗 調徒遏之,周始築新堤,民不告病。通判施州。州介群獠...

文言文翻譯白話文 李勉埋金,李勉還金文言文答案

原文 唐時有書生旅宋州 時李勉 少年貧苦,與書生同店 不旬日,書生疾作 發 遂至不治,臨絕 死 語勉曰 我洪州 人也,將於 到 北都 求官。於此得疾而死,其 命也。因出囊 袋子 金百兩遺 w i 送 勉,曰 足下 對同輩 朋友的敬稱,為我畢死事,餘金奉之。勉許 答應 為辦事,餘金乃 就 密置於墓中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