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對飲食控制有牴觸情緒怎麼辦?

2025-04-02 20:15:17 字數 4024 閱讀 4998

1樓:網友

戴可普降糖專家建議:「對於這種患者,一定要理解他的心情,在用藥的基礎上進行耐心的疏導,只有排除心理障礙,才能取得較好的療效。」

1.改變錯誤的認知。學習和了解一些有關糖尿病的知識、幫助他們認識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加強他們對飲食、運動及科學用藥的重視程度,學會用科學的態度來對待自己的疾病。

2.要敢於面對現實。身處任何困境,都要勇於面對現實,這是生活的真諦。接受現實也需要勇氣。不能因疾則尺乎病而情緒化,學會用理性去對待,建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和希望。

3.構建合理的行為。因疾病產生不良情緒,是人之常情,但不要讓它左右自己。

可用宣洩法使積聚在內心的憂傷、委屈及怒氣發洩掉;用良好的心理暗示激勵自己。京劇表演藝術家袁世海老先生生前也是一位糖尿病患者,由於他樂觀、豁達,古稀之年還活躍在舞臺上。病友應培養個人的興趣孫悉愛好,珍惜每一天的生活。

4.求助心理諮詢。如果真的走不出心裡的困惑,可以做心理諮詢,心理諮詢師會幫你排憂解困。

5.親戚朋友要理解和體貼患者的苦衷,耐心傾聽患者的傾訴,進行心與心的交流,正確對待患者的不正常心理,不能置之不理,更不要施加壓力;經常讓患者接觸到生活中令人快樂、開心的事情,讓其感到生活的樂趣;要多關心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狀況,並有效疏導,讓其感到被重視和關注;利用語言技巧安撫患者的情緒,給患者以支援、鼓勵。也要學點相關的護理知識,適時幫助患者制訂生活作息表,幫助患者樹立信心,轉移其消極情緒。

使患者正視自己的病情困歷,正確對待生活,減輕其心理負擔,給患者營造充滿溫情的家庭生活氛圍,安享晚年。

糖人的飲食和情緒,怎麼開導控制?

2樓:白又又

1.壓力與緊張:糖尿病患者需要在乙個輕鬆自在的休養環境,而當前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患有糖尿病,還在工作中的患者因時刻處於緊張的工作當中,只會使糖尿病的病情加重。

2.抑鬱悲觀:心情抑鬱是糖尿病患者首要心理疾病之一。隨著病情的發展他們的情緒更加容易波動,抑鬱症狀會逐漸加劇。並且長期的抑鬱也容易讓健康的人患有糖尿病。

3.暴躁易怒:由於情緒緊張、焦慮抑鬱,糖尿病患者對周圍的事物和環境很容易感到煩躁。

他們會顯得沒有耐心,遇事容易衝動,特別是對家人愛發火。加上糖尿病本身代謝紊亂對情緒的影響,急躁易怒的症狀就格外的嚴重。如果長期的生氣憤怒,則會誘發高血壓、腦中風等糖尿病併發症,加速患者的死亡。

恐懼憂傷:多數糖尿病患者都會有著無信心、垂頭喪氣、心理灰暗和絕望等悲觀情緒。這些對疾病的過度恐懼和過度憂傷的不正常心理,會消耗人體的「正氣」,讓患者的身體機能喪失對疾病的抵抗能力,導致病情的迅速惡化。

在糖尿病患者中誘發的心理疾病,都是與心情有關的,心態平穩,疾病自然緩解;心態浮動大,疾病自然找上門。

樹立自信心:糖友首先需先要樹立必要信心,認識到該病目前和許多疾病一樣,雖不能**,但並非不治之症,如果控制得當,是可以和正常人一樣地生活、學習和工作的。

積極樂觀心態:面對疾病要有一種正確態度。血糖高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血糖高沒有調整到控制範圍而放任自流,其實糖友的血糖調整好與正常人生活是一樣的,所以要採取積極的態度,繼續做自己患病前可以勝任的事,讓自己的生活過的充實一些。

3樓:網友

第一,糖尿病會經常飢餓,建議少吃多餐,血糖穩定情緒才會穩定。

第二 ,給他買個血糖計監測血糖,提高他對疾病的意識,告訴他血糖高的危害,慢慢普及知識,一定要讓他自己意識到危險。

第三,如果他堅持吃很多,建議平常多補充益生菌,助消化同時具有調節免疫的作用,可以防止免疫亢進對胰島細胞的損害。

第四,除了飯量和去檢查的勸說以外,平時多和他說話,多關心,陪同和良好的情緒環境會對他的病情有極大的幫助。

希望這些能夠幫助到你,祝你和家人身體健康!

患糖尿病的父母非常抗拒控制飲食該怎麼辦?

4樓:筱雅的殤

患糖尿病的老人真的要控制好飲食。

如果你父母非常抗拒控制飲食的話,那麼就用資料來說明一切。當他們看到自己的血糖越來越高的時候,他們自然就會開始警惕。在他們胡亂飲食之後,看到自己的血糖不斷上公升,他們就會開始控制自己的飲食,他們明白,如果自己再不控制的話,真的會把自己給害了。

資料能夠說服一切問題,他們心裡明白,血糖資料越高,血糖就越高,再不控制就晚了。

如果資料都不能讓他們控制好飲食的話,那麼就讓醫生來說服他們。醫生才是最有力的證據,醫生說什麼他們就會聽什麼。老人家一開始都是很倔強的,等到進了醫院才知道事情的嚴重性,這時候醫生說的任何話他們都會聽,都會放在心裡。

他們明白,如果再不聽醫生的話,自己的命就會危在旦夕,所以說如果他們不控制自己的飲食的話。就讓醫生來說服他們,醫生說什麼他們都會聽。儘量讓醫生說得嚴重點,這樣才能嚇到他們,當他們被嚇到了,才會乖乖地去改正自己的一切飲食習慣。

按照醫生的計劃來重新規劃自己的飲食。

父母已經年邁,為了讓他們的晚年能夠健康一些,能夠多陪伴自己幾年,應該讓他們控制好自己的飲食,如果他們血糖高起來,就很容易有性命之憂。

控制他們的私隱,用資料說話,如果資料沒有力度,就讓醫生來告訴他們事情的嚴重性。相信他們到最後一定會控制好自己的飲食,然後讓自己血糖變得正常。

5樓:國寶

我老姑就是乙個糖尿病患者,他在不吃飯的時候去醫院體檢,血糖可以達到20點多,這是一種非常可怕的現象。但是現在他卻控制得非常好,他說主要是在飲食方面自己能夠控制的住,那麼糖尿病根本也不是很可怕的事情。

如果患有糖尿病的父母抗拒控制飲食的話,你就要從他們的思想方面入手,跟他們講清楚為什麼要控制飲食,因為老人們可能不懂糖尿病會給他們帶來什麼樣的危害。最好家裡能夠被乙個血糖測試儀,或者試紙,時刻監控著老人家的血糖指標。

建議你去醫院弄一些糖尿病的宣傳冊,**上會寫有哪些東西可以吃,哪些東西不可以吃,而且還會寫明糖尿病有哪些併發症。人們都說糖尿病的本身不可怕,但是併發症卻是致命的,跟父母講清楚糖尿病的嚴重性,他們就會為了自己的身體考慮,慢慢的學會控制飲食。

有一種很奇怪的一種現象,父母可能不會聽自己孩子的建議,而對於街坊鄰居所說的一些偏方和不能吃的東西,他們卻很認真的聽取。所以你可以跟父母的朋友們說一下,讓他們來勸說父母控制一下飲食,儘量控制糖尿病的發展,也許會起到更好的效果。

而且上了年紀的老人,就算沒有糖尿病的話,有些食物也是應該控制食用的。如果老人家擔心長時間不吃過糖的食物,會影響自己體質的發展和能量的**,你也可以給他們買一些鈣片和維生素片。

患有糖尿病的人,應該平時怎麼控制飲食

6樓:三在堂

1、飲食控制是必須的措施之一。

以維持標準體重為準,做到「熱量控制,結構調整」。宴灶飲晌衡扮食控制目攔亂標為「二高」(高複合碳水化合物、高粗纖維),「四低」(低糖、低鹽、低脂、低膽固醇),「一平」(蛋白質),「二忌」(忌菸酒)。

情緒也會引發糖尿病嗎?怎麼控制?

7樓:掌厹煦

問題分析:

你好朋友,很高興為你,您好一般情況是不會的,但是糖尿病患者情緒不穩容易導致血糖公升高,人要是想不得糖尿病,至少要做到「四個點兒」,那就是「多學點兒、少吃點兒、勤動點兒、放鬆點兒」,這是國際上公認的預防糖尿病的措施。

意見建議:你好,多學點兒就是要多看看有關糖尿病的書籍、報刊、電視,多聽聽有關糖尿病的講座和廣播,增加自己對糖尿病的基本知識和糖尿病防治方法的瞭解;少吃點兒就是減少每天的熱量攝取,特別是避免大吃大喝,肥甘厚味,吸菸喝酒等等;勤動點兒就是增加自己的體力活動時間和運動量,保持體形的健美,避免肥胖的發生;放鬆點兒就是力求做到開朗、豁達、樂觀、勞逸結合,避免過度緊張勞累。如果乙個人能夠長期做到這「四個點兒」,糖尿病發病率至少能減少50%。

不良情緒可誘發糖尿病嗎?拜託了各位 謝謝

8樓:曌哥

處於緊張、焦慮、恐懼或受驚嚇等應激狀態時,交感神經的興奮將抑制胰島素的分泌;同時,交感神經還將作用於腎上腺髓質,使腎上腺素的分泌增加,間接地抑制胰島素的分泌、釋放。如果這種不良心理因素長時期存在,則可能引起胰島β細胞的功能障礙,使胰島素分泌不足的傾向性最終被固定下來,進而導致糖尿病。想想高中那時候就是這樣的感覺,緊張\焦慮還有生活沒有規律,吃飯不規律,長時間就。

9樓:風情

說得很有道理!這可能也是1型糖尿病的致病原因之一。:handshake :cool: 檢視原帖》

糖尿病人如何飲食,糖尿病人飲食要注意什麼?

糖尿病人主食怎麼吃?哪些食物不會公升高血糖呢?糖尿病患者吃飯時,做好這5點,穩定血糖,遠離併發症。糖尿病人是可以在兩餐之前或作為加餐來吃水果的,下面就來推薦一些最適合糖尿病人吃的水果。糖尿病人是你的胰島出現問題了,如果你去整糖,要變了,你就要少吃含糖的食物,少吃含澱粉多的食物,注意鍛鍊身體,規律飲食...

番石榴茶喝了對糖尿病人有好處嗎,糖尿病人飲用番石榴茶有什麼好處?

番石榴中含有多種人體所需的營養成分和有益物質,如含有果糖 葡萄 蔗糖 谷氨酸等。此外,還因含豐富維生c而備受人們 青睞,它可以及時地補充人體對維生素c的需要量,能有效地避免由於維生素c缺乏而引起的疾病。不僅如此,番石榴還廣泛應用於食品加工業,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增加食品維生素c的含量,使食品的營養得以強...

關於糖尿病的飲食,糖尿病人應多吃什麼食物

糖尿病人不要吃肥肉,動物內臟,少食油炸食品,少喝稀飯,糊塗飯,胡辣湯,少食堅果類如黑桃花生瓜子等,少食含糖量高的水果如香蕉,幹棗等 糖尿病患者吃飯時,做好這5點,穩定血糖,遠離併發症。高血糖飲食注意 一 控制總熱量 要根據病人的營養狀況 體重 年齡 性別和體力活動情況來確定總熱量,原則是使病人體重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