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與王陽明把握明理的途徑有什麼差異

2022-04-09 10:49:13 字數 3678 閱讀 8892

1樓:匿名使用者

不同點的分歧在於 ,朱熹空談理論,而王陽明是實踐精神,明朝很多人空談仁義而口是心非,所以朱熹的理論就給了這些人乙個把柄,說起來一套,說起來一套,導致官場的覆敗。與朱熹同時代的陸九淵,王陽明的思想是更傾向於陸九淵,而朱熹是道問論,而陸九淵是提倡尊德性,這就好比乙個人,朱熹要的是學問,陸九淵要的是思想境界的善良,道德品質的閃閃發光。所以王陽明是尊重人心的良知,而朱熹是推行學問,這在教育上有著重大的分歧。

2樓:匿名使用者

守仁是學以致用,理論作用到實際。

依據材料二說明朱熹和王守仁關於貫通明理的途徑有何差別

3樓:匿名使用者

朱熹主張「格物致知」,即通過實踐、學習明事理;王守仁主張「致良知」,即通過自我反思。經世致用。

哲學流派:朱熹是客觀唯心主義,王守仁是主觀唯心主義。

朱熹和王陽明的學說本質上有什麼區別?

4樓:澀錦無弦

朱熹和王陽明的學說本質上有根本和主動力的區別。

一、根本不同

王陽明和朱熹認為的根本有不同之處,就是在於他沒有把心分開兩節,沒有分人心和道心。而是認為此心即是天理,在王陽明看來,就是你當下能夠直接體驗這個心,就能這個能視聽言動的心,便是天地萬物的本體,便是超越時空的宇宙本源。

在朱熹的語境中,天理是外在於我的普遍道德規範,所以人格基礎並不是根植於內心的,即便是被教導成要當聖賢,也只是被動服從於既定的人生價值觀。而在王陽明看來,成為聖賢的潛能和動力,都在於自己的生命之中。

朱熹認為的理是抽象的,無形得超乎個體,而並不是人心從當下能夠體認的,所以要格物窮理,到事物中把心理找出來。

二、主動力不同

王陽明和朱熹對於心學的乙個理解,有乙個主動力的區別。朱熹認為,天理是外在於我的普遍道德觀規範,所以人格完善的基礎,並不是根植於內心,主動力較低。即便被教導成聖賢,也是被動服從於既定的社會價值觀。

而在王陽明看來,成聖成賢的潛能和動力,都在於生命之中。因此人格完善和自我實現便是與生俱來的責任,因為是金礦,所以必須要成為金子。同時又是自我的一種天賦,權利,而人的主動性,自信心和創造力,也都在這裡顯露無疑。

擴充套件資料

宋明理學家,包括朱熹和王陽明,都有乙個共同的追求,那就是去發現宇宙的終極真理。那宇宙的終極真理到底是什麼,如何才能找到它,朱熹和王陽明給出了不同的回答。朱熹認為「性即理」,而王陽明認為「心即理」。

而朱熹和王陽明的學說本質上相同點如下:

2、思想主張:都強調意識(理或心)第一,物質第二,都屬於唯心主義;都是高調的道德主義。 都是儒學的表現形式,都繼承了孔孟「仁」「禮」的思想,都認為世界本原是「理」。

3、根本目的:都要求人們克服私慾,以「仁」的思想規範個人行為,從而維護社會秩序。

4、地位:都是儒學發展的重要階段,是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重大成就。都有助於統治者維護(專)(制)統治,都壓制、扼殺人們的自然欲求;理學重視主觀意志力量,強調人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對塑造中華民族的性格都起了積極影響。

5樓:匿名使用者

朱熹是程朱理學的代表人物。

在他看來,「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萬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則,「理」體現社會上儒家道德倫理。

他認為把握「理」就要通過格物致知的方法,就是通過接觸世間萬事萬物,體會各種知識的基礎上加深對先天存在的「理」的體驗,最終目的在於,融會貫通而明「理」。並不是對客觀規律和真理的探索。

他提出「存天理,滅人欲」

王陽明。就是王守仁,因世稱陽明先生,故又稱王陽明。

王陽明以心學來更新理學,因此形成「陽明心學」

他的思想核心是「致良知」他認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人天生具有良知,因此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慾。回覆良知就能成為聖賢。

這點與朱熹提出的格物致知不同。

他們本質上對儒學的理解不同,儒學發展到宋明時期,漸漸的由理學轉到心學這就是不本質的區別把

6樓:

我們十月一做的這套歷史題中也有這個題,我覺得答案是

以「理」為主與以「心」為主便是它們的本質區別。

7樓:週一用

朱熹的理氣論是客觀唯心主義學說,王陽明的心學是主觀唯心主義學說。

以「理」為主與以「心」為主便是它們的本質區別。

8樓:呆呆老牛

朱熹是理學,王陽明是心學

9樓:匿名使用者

朱熹的學術成就很有限,他喜歡幹的事是篡改經典曲解義理,而把他推向神壇的是『認祖歸宗』的朱元璋,南宋末年以前,民眾還是很有血性的,自『崖山之後無華夏』以後,明清以來幾百年間民眾猶如牛羊,雖然不是朱熹的過,但『因』是出在他的學說身上。

王陽明的學說思想應該更靠向孔子的人文理念,心學概括的說就是『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

王陽明與朱熹主要思想差異是什麼?

10樓:龍雲傲霧

朱熹其哲學思想概括: 存天理 去人欲。朱熹提出明天理滅人欲:即人性本似明珠,與天理一致,但為後天的慾望所蒙蔽,所以要「明天理,滅人欲」。

而王守仁則認為「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王守仁的核心思想是「致良知」。他解釋說:

「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悌,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此便是良知。」由此推斷,良知是人先天固有的善性,是存在於人心中的天理。但良知常被私慾所侵蝕,故需去除人欲,恢復良知。

朱熹主張人性是本惡的,把善的歸屬放到了天道和倫理道德上,主張人不能隨心所欲。

王守仁開啟了乙個新的研究課題:心學。主張天道自在人心,惡由人心而生,善也由人心而生。

所以我覺得:在人生修養上,朱熹注重:克欲順天。

而王守仁注重:修心養性。

比較來說的話,小朱同學的理論更適合管制人民發展社會。而小王同學看的境界更高更透徹一些,但是不符合動盪中的政權建立威信。

11樓:匿名使用者

朱熹主張「存天理滅人欲」,他認為天理和人欲是相悖的,人必須時時刻刻警醒自己,嚴格按照禮教規定行事,才能走上正道。

王陽明則主張「致良知」,他認為天道在人心,只有認真順從人性中固有的善良和美好,才是順應天理。

王陽明與朱熹主要思想差異是什麼?

朱熹與王陽明的格物致知看法有何不同

12樓:影子愛蟲蟲

朱熹主張:存天理去人欲;認為人要拋棄慾望;一切效法自然。

王陽明主張:格物致知;知行合一。認為天人合一、天理與人欲並存。從實踐中得出經驗,再把經驗與實踐結合。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噁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朱熹對於格物致知的理解,應該是承接司馬光尤其是程頤而來。人內在固有的知識,要通過格外物來激發,來獲取。指出:格物致知,便是要知得分明;誠意、正心、修身,便是要行得明白。

王陽明通過七天的莫名其妙的「格竹」,否定了朱熹的格物致知,他覺得朱熹此路不通。他將朱熹的格外物,轉而走向內心,他說,天下之物本無可格之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

13樓:33啊鵬

朱熹主張存天理去人欲 認為人要拋棄慾望 一切效法自然陽明是 格物致知 知行合一 認為天人合一 天理與人欲並存 從實踐中得出經驗,再把經驗與實踐結合

明陽臨死說的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噁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14樓:臺詩霜

乙個通過物體思考道理,乙個憑空想思考道理

王陽明主張存天理滅人欲嗎,王陽明與「存天理滅人欲」什麼關係

一生都在幫助別人的人 對路人的幫助。人心冷漠至此,我們永遠也不願看到叢飛眼角那滴英雄淚 對朋友的幫助,每顆心都得著光明,像極了我們的心。當他們拿到那一筆筆捐款時,與我們認識的人很少。林清玄曾說 別人幫助了我,即使風沙侵襲,支援著我們的生命?他們的靈魂難道沒有受到一次次強有力的撞擊。但無論熟悉還是陌生...

王陽明心學的良知是什麼,王陽明心學中的良知是什麼?

王守仁的所謂 致良知 則是心之本體,也就是天地萬物的最高本體。王陽明心學中的良知是什麼?這個問題已經被人討論了幾百年,這裡我介紹一種比較常見的解釋說法 良知 思想是王陽明心學體系的理論核心 良知 說起源於 孟子 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 也 所不濾而知者,其良知也.在孟子那裡 良知 是一種不經後天學...

王陽明看竹子看出的道理,王陽明靜坐格竹子是怎麼回事?

有人說通過這個案例會不免有偏頗之嫌 看出了格物不是這麼格的 馬克思認識論看王陽明看竹子 認識的方法抄各有不同,儘管我們或襲許會取笑王陽明端坐數日靜觀竹子.馬克思及其夥伴聲稱自己是認識論專家 科學家 預言家 思想家等等,聲稱資本主義行將枯朽,自己的理論是科學,是真理,將橫行全球,可是今天資本主義還是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