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王陽明的評價,王陽明到底有多牛,如何評價王陽明?

2022-03-19 07:05:03 字數 2664 閱讀 8542

1樓:時凡白

頂!!!!!!!

心學創始人陽明是很牛叉的人物!!!!!!

2樓:匿名使用者

我就不多說了,我是餘姚人啊,哈哈,我常常去王陽明的故居啊。lz不會也是餘姚人吧?

王陽明到底有多牛,如何評價王陽明?

3樓:手機使用者

王陽明有多牛,有歷史評價為證:明穆宗朱載??評價他:

兩肩正氣,一代偉人,具撥亂反正之才,展救世安民之略。曾國藩評價:王陽明矯正舊風氣,開出新風氣,功不在禹下。

孫中山為探索救國之路曾潛心研究王陽明的心學。還有人說王陽明是中國五百年來第一等人物,他不僅是哲學家、思想家,同時還是教育家,政治家,軍事家。

作為思想家,他開創了儒學新天地,成為一代心學宗師,立言為後人留下思想學識。他的心學思想融合了儒、釋、道三家之精髓,是心學之集大成者,與孔子、孟子並稱為聖人。

作為軍事家,他立下不世之功,彪炳史冊。平定廣西內亂,平定寧王之亂,剿滅南贛盜賊,用孝道感化少數民族頭領歸服。無過便是功,無怨便是德,對於平叛大功,由於奸佞劉瑾干政,王陽明沒有得到朝廷賞賜,更沒有加官進爵,而是稱病回家,朝廷用人,帶病堅持,最後死於征途。

他在立德、立功、立言上皆居絕頂,成就『』真三不朽『』,實現了古今聖賢的最高人格理想。其獨具一格的心學思想流傳至今,欲以仁而覆蓋天下蒼生,欲立德而利益世間人民,成為世人的精神楷模,在中國、日本以及東南亞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宋代大學者張載曾說:為天地立心,為生命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用這話來形容王陽明亦不為過。

縱觀王陽明的生命歷程,雖然一路坎坷,但他懷著救世惠民的抱負,以天下蒼生為已任,創下了令人矚目的顯赫功勳,提出了振聾發聵的思想學術。成為中國歷史上在立德、立功、立言三方面都有顯著成就的大家。

王守仁是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人,因曾在會稽山陽明洞講學,桃李滿天下,人們對他由衷的佩服,故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王陽明的思想,大致有:心即是理的人生論,知行合一的認識論,致良知的修養論。

首先是:心即理,告訴我們要自己觀照自心,覺悟自心,達到明心見性,王陽明悟道: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天理之心即聖人之道,良知之心就是天理之心,是君子之心,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仁義禮知是性之本質,聰明睿智是性之資質,喜怒哀樂是性之情感。心是宇宙的本體,萬物的主宰,是安身立命的根據,衡量是非的標準,天地間諸事諸物,舉凡綱常倫理,言行舉止,成敗榮辱,皆不出我心。王陽明認為心是人的根本問題,是產生善與惡的源頭,任何外在的行動都受思想的支配,一切統歸於心,為聖之道只需向自己內心深處去挖掘和尋找。

王陽明說: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便是意,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噁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知行合一,王陽明的著名思想知行合一說明,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而不行是未知,行之明覺精察處便是知,知之真切篤實處便是行。知行合

一、格物致知也就是理論聯絡實際,理論指導實踐,實踐完善理論。

致良知,就是從良知出發,喚醒人的本體意識,樹立自覺正確思想,提高自我人生修養,規範自我生活行為,實現自我社會價值。明德格物,立己達人。自立而立人,自達而達人。

心存良知,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明德致知,意誠心正,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王陽明的心學思想,旨在呼喚人的本性意識,著重強調個體本身價值和自我人性修養。強調內心的力量,良知人人都有;強調以高度自信的姿態屹立於世間。直面當下,對改善現代人的精神狀態有著積極作用,是啟發現代人修養身心的指導思想。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斷言:二十一世紀是王陽明的世紀。

王陽明到底有什麼功績,為什麼史上對他評價很高

4樓:匿名使用者

王守仁(2023年10月31日—2023年1月9日),漢族,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

個人功績

正德十三年(2023年),王守仁恩威並施,平定為患江西數十年的民變禍亂。

正德十四年(2023年),王陽明在鄱陽湖中仿效赤壁之戰,平定洪都的寧王朱宸濠之亂。

嘉靖七年(2023年),平定西南部的思恩、田州土瑤叛亂和斷藤峽盜賊。

(日本名將東鄉平八郎曾說:「一生俯首拜陽明。」)

個人作品

文學《古文觀止》中收錄有王守仁的名篇《瘞旅文》、 《教條示龍場諸生》。王守仁早年作詩刻意求工整,晚年融會哲理。

書法王守仁 草書七言詩 立軸 水墨紙本

王守仁在書法作品以行草為主。王守仁將心學融入書法,豐富了中國的書法理論。

思想陽明學,又稱王學、心學,作為儒學的一門學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是由王守仁發展的儒家學說。根據王守仁一生中的經歷,其受到道家的影響明顯多於佛家,但其終究不離儒學本質,王守仁繼承陸九淵強調「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對程頤朱熹通過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為事理無窮無盡,格之則未免煩累,故提倡「致良知」,從自己內心中去尋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萬物,人秉其秀氣,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與行的關係上,強調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謂「知行合一」,二者互為表裡,不可分離。

知必然要表現為行,不行則不能算真知。

陽明學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學說之一,後傳於日本,對日本及東亞都有較大影響。

5樓:胡斯鵝黃

他是個文武全才,能在劉瑾手下倖存,還建功立業,大儒兼軍事家的,中國歷史上不多。他有很多大佬粉絲,包括***和蔣介石,這就夠了!

是否推薦讀王陽明?對此人有何評價?

當然推薦了,千聖皆過影,良知乃吾師。陽明先生的,致良知,不過是喚醒人們心中的那個真實自我,就像佛家所說的人人皆可為佛,陽明先生也說人人皆可為聖賢,只不過我們的良知被外在所汙染,現在要找回自己,凡事尊尋自己的內心感受,你是什麼樣的感受,再在掩蓋在好,也欺騙不了自己內心感受。遵循自己的良知行事,這就是知...

憑藉王陽明學問上的成就,他到底有沒有資格進孔廟?

有資格,王明陽在心學上的成就是一派祖師的地位,光從學問成就上來看王明陽和孔夫子地位對等。沒有資格進孔廟。王陽明作為詩詞大家確實深得大眾喜愛,但是能夠進孔廟的人一般都是博學多識的聖人,而王陽明的學術造詣遠遠不夠。憑藉王陽明學問上的成就,他是有資格進孔廟的。但是,孔廟從祀,不僅是乙個學術問題,更是乙個政...

朱熹與王陽明把握明理的途徑有什麼差異

不同點的分歧在於 朱熹空談理論,而王陽明是實踐精神,明朝很多人空談仁義而口是心非,所以朱熹的理論就給了這些人乙個把柄,說起來一套,說起來一套,導致官場的覆敗。與朱熹同時代的陸九淵,王陽明的思想是更傾向於陸九淵,而朱熹是道問論,而陸九淵是提倡尊德性,這就好比乙個人,朱熹要的是學問,陸九淵要的是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