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社會學校教育分為官學和私學,有利於針對不同學生因材

2021-03-26 06:18:32 字數 3145 閱讀 5887

1樓:匿名使用者

你這題只是個簡單的判斷題?官學和私學都是分層教學,分層教學也就是根據教學者的能力把學生集中在一起教學,體現在不同水平上,所以不是因材施教。我亂答的。

古代社會教育主要特點

2樓:匿名使用者

(1)階級性。學校成為統治階級培養人才的場所;(2)等級性。統治階級內部不同階層的人接受不同的教育,勞動人民的子女不能接受教育;(3)道統性。

(反應統治階級政治思想和倫理道德思想,天道,神道和人道為一體);(4)**型。固定為某一階層服務 政教合一的官學體系決定了教育帶有**型;(5)刻板性。指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6)象徵性。

佔主導地位,接受教育是社會地位的象徵;(7)教育與生產勞動相脫離。

3樓:匿名使用者

①出現了專門的教育機構和專職的教育人員。

②鮮明的階級性和嚴格的等級性。

③教育與生產勞動分離。

④教育內容的日漸豐富,提高了教育職能。

⑤教育方法崇尚書本,呆讀死記,強迫體罰,棍棒紀律。

⑥教學組織形式主要是個別施教。

4樓:匿名使用者

一,學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養適合統治階級所需要的官吏、牧師或騎士。在封建中國,學校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傳播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和治國方略,培養能夠維護和鞏固封建統治的官吏。在歐洲封建時代,世俗封建教育主要是培養能夠忠於世俗封建主的「騎士」,而僧侶封建教育主要是培養能夠忠於教權的「教士」或「牧師」。

歐洲封建社會的學校教育基本上是由教會來控制。

第二,學校教育既具有鮮明的階級性,又具有嚴格的等級性或濃厚的宗教性。教育的等級性就是指在封建統治階級內部,不同官職出身的人的子弟接受不同等級的教育。如在我國唐朝的官學體系中,設有「六學二館」,即弘文館、崇文館、國子學、太學、四門學、書學、算學、律學。

教育的宗教性主要是歐洲封建教育而言的,教育的宗教性體現了教育的階級性。

第三,教育的內容主要是以道德文章或宗教經典為主。在中國,封建學校教育的主要內容就是「四書五經」等儒家經典以及根據這些經典所編撰的一些啟蒙讀物,如《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女兒經》等。在西方,其主要內容就是宗教教義及與之相產的內容,如《聖經》,教父著作,經院哲學家的著作,各種祈禱書、讚美詩、聖詩等。

不過,也存在著一些少量的科技教育的內容。例如中國增加一些算學、天文學、醫學等方面的內容。到了唐代,各地建立起一些專科性學校,同時在一些**部門,如太醫署、太僕寺、司天臺等,也設科招生,培養一些專門人才,達到一定的規模,這在世界範圍內也是最早的。

第四,教育教學方法主要以嚴格的紀律約束為主,輔以個人自學和修行。機械記憶、背誦、體罰是常用的教育教學及管理措施,與此同時,教育者們也非常強調個人的體會和自覺踐行。

第五,形成了比較系統的教育體系,積累了比較豐富的教育經驗,提出了比較豐富的教育教學思想。中國在漢代就建立了從**到地方的官學體系,還有私學系統,私學不僅有啟蒙教育,而且還有高等教育。在官學和私學之外,還有書院和社學。

在中世紀的歐洲,教會也創辦了大量的、各種層次和型別的的學校,如教區學校、主教學校、修道院學校以及教會大學。在這一時期,出現的專門論述教育問題的文章和專著有:我國的《學記》、顏之推的《顏氏家訓》、韓愈的《師說》和《進學解》、程端禮的《程氏家塾讀書分年日程》和黃宗羲的《學校》等等。

西方的傑羅姆的《致萊塔的信》、本篤的《本篤規程》、伊西多的《辭源》等。

5樓:學下的如此唯美

不是有7個特徵的嗎?

1.等級性

2工具性

3.**性

4.道德性

5.象徵性

6.刻板性

7教育與生產勞動相脫離

古代教育的基本特徵是什麼?

6樓:匿名使用者

主要有階級性、道統性、**性、刻板性和象徵性功能(廈大2010漢碩真題)。

7樓:匿名使用者

階級性,道統性,**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徵性功能佔主導地位

與原始社會教育和古代學校教育相比,現代教育呈現哪些特點

8樓:匿名使用者

現代教育的特點:1教育的終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的現代化

口訣「全民多現身」

中國封建社會的學校主要那兩種

中國古代教育史

9樓:_夢遊武林

一、中國古代教育發展概述

1. 春秋時期:孔子興辦私學,「有教無類」。突破了官府對文化教育的壟斷,擴大了教育物件的範圍。

2. 西漢武帝時期:推行儒學教育,在長安興辦太學,還令天下郡國設立學校,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統。

3. 隋唐時期:科舉制度的完備推動了教育事業的發展,從**到地方,建立了一整套學校體制。

4. 宋代:學校制度更為完備,在**有太學、國子學等,宋代私人講學的書院興起。

書院注重依照封建倫理觀念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行,在學習方法上也鼓勵討論、辯難和讓學生自講心得,風氣比較活躍。

5. 明朝:強化了前代的科舉制度。為了嚴厲控制士人的思想,實行八股取士,這體現出君主**的強烈色彩。明代中期以來,書院比較興盛,明朝後期東林書院以其評識朝政的活動而著名。

6. 清朝:前期的科舉和學校,基本承襲明代的制度,在教育方面進一步加強思想控制和文化**。

二、對中國古代教育的幾點認識

1. 孔子的「私學」,使「學在官府」發展到私人講學,反映了奴隸制教育制度的崩潰以及新萌芽教育制度的發展。

2. 從漢武帝到隋唐、宋元、明清,**到地方的官辦教育體系經歷了建立、完善、衰敗的發展過程。漢武帝儒學教育加強了**集權,隋唐教育和科舉擴大了封建統治基礎;明清教育則具有強烈的君主**色彩。

3. 封建教育與科技發展的關係。教育的發展,知識的傳播必然為科技進步創造條件。

但在中國封建社會,由於中國封建教育是以培養封建官吏,適應封建統治需要為目的的,「學而優則仕」,所以事實上對科技的進步作用,是極為有限的,甚至到了封建社會晚期,教育與學風對科技進步起了反作用。但封建社會繁榮時期至宋元專業教育的貢獻是較突出的,則應予以肯定。

教育教學原理

整體教育原理包涵哪些方面?

教育學中教育原理是什麼

古代教育的特徵,古代學校教育的特徵有哪些?

古代社會教育的特點有 1 官學和私學並行的教育體制 2 鮮明的階級性和嚴格的等級性 3 教育方法崇尚書本,呆讀死記 4 教育與生產勞動的分離和對立 古代只有私塾,沒有名義上的學校。真正的學校是國家辦的。數量很少。一般是貴族才能進去。比如說 國子監 國子寺 國子學等。所以一般的平民百姓是無法獲得教育的...

古代書院教育對當代學校教育有哪些啟示

第一,學術研究和教育教學相結合,是書院教學的乙個最突出的特點。最早的書院是由官方藏書 校書和私人讀書治學發展為講書或講學的。私人讀書治學,待學有所得,聞名遐邇,就有人前來問難求教,逐步發展為聚徒講學,後來的書院差不多都是沿著學術研究與教育教學相結合的道路發展的。歷史上有名的書院,大多數都既是當時一方...

什麼是我國近代正式公布的學校教育制度

春秋時,孔子興辦私學,廣收門徒,主張 因材施教 並培養了72個著名 6261696475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363353736。西漢時為鞏固 政權,漢武帝大力推行儒家教育,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在長安興辦太學,漢武帝還在郡國設立學校,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統。魏晉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