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書院教育對當代學校教育有哪些啟示

2021-03-04 00:36:59 字數 5323 閱讀 1150

1樓:監控_小澐

第一,……學術研究和教育教學相結合,是書院教學的乙個最突出的特點。 最早的書院是由官方藏書;校書和私人讀書治學發展為講書或講學的。……私人讀書治學,待學有所得,聞名遐邇,就有人前來問難求教,逐步發展為聚徒講學,……後來的書院差不多都是沿著學術研究與教育教學相結合的道路發展的。

歷史上有名的書院,大多數都既是當時一方教育活動的中心,又是著名學者**學術的勝地。……書院的建立者或主持人,大多是當時一方有名的學者,他們又多為書院的主講,這是書院的傳統……。 第二,書院允許不伺學派相互進行講學,建立了「講會」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百家爭鳴」的精神。

儘管這種「爭鳴」還受到種種限制,但較之只此一家,別無分店的一般學校教育卻自由得多。這是書院區別於一般學校的乙個重要標誌。…… 第三,書院教學實行「門戶開放」的辦法,聽講者不受地域和學派的限制。

乙個書院有有名的學者在講學,其他書院的師生或遠地慕名而來的學子,都可以聽講、求教,而且受到熱情歡迎,並給予周到的安排照顧,打破了一般學校關門教學的風氣,有利於學術交流。 第四,書院的教學多採用問難論辯式;注意啟發學生的思維,培養自學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比一般學校只是先生講,學生聽,呆板、生硬的注入式教學優越得多。

書院教學一般是以學生個人讀書鑽研為主,重視對學生讀書的指導。許多名師都把指導學生自己讀書作為教學的重要任務,他們並將自己的洽學經驗概括為讀書的原則或程式,指導學生應讀什麼書,哪些先讀,哪些後讀,以及如何提高學習的效果等。…… 學生讀書重在自己理解,教師針對學生的難點或疑點進行講解,所以書院教學中十分強調學生讀書要善於提出疑難,鼓勵學生問難論辯。

早在唐代朱弼在任廬山國學主講時,就提倡學生質疑問難,然後再詳加剖析。朱熹特別重視學生提出的疑難。他認為讀書須有疑,「疑者足以研其微」,「疑漸漸解,以致融會貫通,都無所疑,方始是學」。

他在白鹿洞書院時,常常親自與學生質疑問難。呂祖謙在麗澤書院講學時,提出求學貴創造,要自己獨立研究,各闢門徑;超出習俗的見解而有新的發明。他說:

「今之為學,自初至長,多隨所習熟為之,皆不出於窯臼外。惟出窠臼外;,然後有功。」 書院特別強調學生要作讀書:

日記。…… 第五,書院內師生關係比較融洽,師生之間的感情相當深厚。中國數育素有尊師愛生的優良傳統,這是在長期的私人教學中形成的。

書院制度始於私人教學,以後也多屬私人教學的性質,主講書院的名師熱心教席,慕名來學的生徒能虛心求教,所以尊師愛生的優良傳統在書院中也就體現得更為充分。 從事書院教學的名師,由於學識淵博,品德過人,所以能贏得學生的尊敬,此外他們能夠獻身教席,熱心育人,更使其受到學生的愛戴。當然,建立融洽的師生關係,學生還必須能夠虛心求教,立志**。

但是主導方面還在教師。這是書院教學的名師為我們提供的寶貴的啟示。 我以為,其中最值得我們關注的是第

四、五兩點。 賴功敏在《書院教育的「對話」精神及其對人格形成的影響》一文中提出: 「中國書院教育有著乙個重要的內在精神即『對話』。

這種對話具有自然特性,對人格形成實為一種重要的力量;它的實質在於通過對話達到一種真正的人性的覺悟。它充分體現了傳統中國知識分子對道德理想與知識獨立的追求。正是通過對話這種生動而有活力的形式和過程,教育的陶冶力量才自然而然地生髮出來並滲透到心靈的深處,從而最大限度地調動人的潛在特質,使完善人格的形成成為可能。

」這種「對話精神」,不正是我們教育改革追求的方向之一嗎?

中國古代書院的教學管理制度對當今教育的啟示...

2樓:匿名使用者

怎樣認識這種學習bai方式的價du

值和意義,日益成zhi為人們關心的話題。在學習和dao討論的內過程中,我發現容對此進行研究的文章在上朔其淵源時,往往引用國外的例證,常常把中國的傳統教育作為其對立面來討論。

事實是這樣嗎?

帶著這樣的問題,我重溫了中國古代教育的思想和發展線索。我覺得事實好象不是這樣的。你看,作為中國教育的始祖——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本身就帶有現在我們所認識到的有關研究性學習的基本特徵。

再看諸子百家,在那個充滿競爭的時代,如果他們在教學中也是採用後來那種方式,我想是不僅談不上發展,連生存都會有問題。

只是到了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後,到了明清科舉制度日益發達之後,情況才發生了變化。但是,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也不是「鐵板一塊」的。肇始於唐代,繁榮於宋元,普及於明清的書院制度,就是其中與「官學」有著明顯差異的教育教學制度。

中國古代書院教學與管理對當今教育的影響。

3樓:沉沒冰川

我國書院的發展是:萌芽於唐末,鼎盛於宋元,普及於明清,改制與清末。著名書院有:

白鹿洞書院,嶽麓書院,太極書院。對當今教育的影響包括:第一,書院既是教學機構,也是學術研究機構,對學術研究成果的傳播和發展做出重要貢獻;第二,書院注重學術交流和學術自由,開展爭辯,有利於各門學派的進一步發展;第三,書院講學可以自由聽講,老師可以自由講學,不受地域的限制,有利於文化的繁榮;第四,書院的教學以學生的自學為主,十分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注重發展學生的興趣,有利於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對當今教育有重要的啟示;第五,師生關係融洽,以道相交,對傳統的教育形式有很大的影響;第六,名師講學的內容整理為「講義」,學生記錄的為「語錄」,是後世教學中教師講義和學生聽課筆記的由來。

書院的教學有什麼特色,對現代的高等教育有什麼啟示

4樓:最愛秋天的傳說

縱觀整個中國古代教育史,有乙個頗為獨特的現象引起了筆者的關注:在歷代之中,最有活力的教育都是書院型別的私學,而這些私學當發展到高峰的時候,往往因受到**的認可和資助而轉化成官學,而一旦成為官學之後,便往往失之了她的活力,最後趨於衰落,被其它新興的私學取代其地位。

最為典型的是封建社會中後期的書院的發展。

書院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一種綜合型、多層面的文化教育組織模式,是集教育、教學和研究於一身的教育機構,兼具有修書、編書、藏書、傳書等多種社會文化功能。它萌芽於唐,興盛於宋,延續於元,全面普及於明清,清末改制為新式學堂,延綿1000餘年。書院繼承、發揚了中國古代優良的私學教育傳統,又在此基礎上有所突破,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官學之不足。

無論是從書院發展起源的角度,還是從它的思想制度方面,都表現出它獨立、自主、開放、創新等諸多可貴的精神,對我國古代文化教育、學術思想的發展產生過巨大的影響,是中國文化教育史上一道舉足輕重而又幽雅獨特的風景。它在管理和教學方面的特點,至今仍有許多值得我們借鑑的地方。

書院的興起與發展

書院產生於唐末五代十國戰亂頻繁的年代,其性質有官辦和私學兩種,但真正具有聚徒講學性質的書院到五代末期才基本形成。

唐朝「安史之亂」以後,國家由強盛走向衰落,政治腐敗,民不聊生,文教事業也受到嚴重衝擊,官學廢弛,急需諸如書院之類的私學來滿足文人墨客治學求學之需。書院的產生還與佛教禪林講學制度有密切關係,唐代援佛入儒,推行儒釋道三教並舉,儒教徒每就山林名勝之地,建立禪林,作為修道講習之所。於是一些碩學鴻儒紛紛效仿,嚮往到一些清靜、優美的名勝之地讀書治學建立碑林,此後聚徒講學之風逐漸興起,成為了書院的早期雛形。

書院真正興起是在宋朝。

當時統治者仍在忙於軍事征討,無論從精力上還是財力上,國家都無暇顧及辦學,因此,文化傳承的重任便無可選擇的落在書院這種私人講學性質極強的教育組織之上,也因此使書院制度得以進一步發展以至於興盛於全國。書院制度興盛於宋的另乙個重要原因還在於當時統治者開明的文教政策和寬鬆的政治環境。北宋初年的統治者十分注意民力發展教育事業,並通過題寫匾額、贈送書籍及賜予學田等手段將書院置於**控制之下,北宋也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惟一乙個沒有因為政治的原因(政見的分歧)而**知識分子的朝廷,大約也由於這一點,它才得以達到自己在中國封建文化史上的「巔峰地位」。

元明清時書院教育繼續發展,著名的書院不斷湧現,但是明清時期,尤其是清代官府對書院加強思想鉗制失去生氣而變為官學,直至清末改制為新式學堂而退出歷史舞台。

從唐宋至明清,幾經波折的書院教育在每個朝代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扼殺,但這只是書院制度隨著時代的變化而不斷變化,實質上書院的含義仍未發生根本變化,始終保持著一種鮮明的個性和姿態,蘊含著倡導獨立、勇於開拓創新的可貴精神。

討論我國古代的書院制度及其教學特點對今天民辦教育有哪些啟示。 5

5樓:應祺辰

將知識的教育和言行的教育合一 將一些必要的道德融入人的基本情感心理中 知行合一 行比知更重要 要重視實踐性

6樓:匿名使用者

書院既是教育和教學組copy

織,又是學術研究bai機構,這是書du

院教學的乙個最zhi突出的特點,也是我國古dao代書院教學制度的精華所在。教學上只講明義理,重在啟發,教學不是死板說教,一辯論完成;治學上重求實、創新,兼收幷蓄,百家爭鳴;師生關係融洽,亦師亦友,教師宗旨是「親其師,信其道」。當然,我認為,這些優點大多源於儒家老祖孔子。

這些教學理念在二十世紀初期的大學中多有體現,最成功者莫過於蔡元培先生,也為我國培養出大批尖端人才!斯人漸遠矣,可堪回首!今之教學徒有秦老先生三問,又怎能有所改觀。

中國尖端人才漸稀之勢不久將現。

7樓:匿名使用者

送東陽馬生序。看了就知道了:

今諸生學於太學,縣官日有廩稍之供,父母歲有內裘葛之遺,無凍餒之患容矣;坐大廈之下而誦《詩》《書》,無奔走之勞矣;有司業、博士為之師, 未有問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書皆集於此,不必若余之手錄,假諸人而後見也。

看這些就知道對今天的啟示。

古代書院對現代教育的影響作文

8樓:匿名使用者

對中國現代教育制度的看法

「我們的學校為何培養不出傑出人才」這就是著名的錢學森之問。在考慮這個問題的同時,我想,關於對中國當代教育制度的思考與分析是必不可少的

我覺得中國的教育制度雖然比我國以前古代科舉考試大有進步並且現在也在學習西方先進教育的制度與體制,但是我們的教育制度存在很大的缺陷與不足。

首先,我們的教育理念貌似是以培養全能學生為目標,總想著要以後的孩子什麼都行。這就給兒童教育時期的他們帶來了很大的負擔,他們沒有快樂的童年,沒有自由的青春,有的只是家長,老師,學校給安排的一次次輔導與考試。還無法辨別對錯的他們在千萬父母鋪就的相似道路上跌跌撞撞的過了小學,過了中學,然後他們大多數離開了父母,來到了寄宿的高中,遠離父母的他們絲毫得不到清閒,他們又被賦予了高考的重任,在書本摞成的教室裡掌握做題技巧、考試方法,然後高考,在有地域保護這個不公平的條件下,有的人去了清華,有人進了專科。

不公平的教育條件下又有不公平的選拔制度,造就了一部分人去了天堂一部分人下了地獄。

另外,伴隨著大學的擴招,大學的教育方法和理念的缺點也暴露無疑。讓我們來看一下現代大學生的學習狀況和生活狀況。現在大學生的學習出發點就不對——學習就是為了考試,與考試有關的就學,與考試無關的就不學;還有的同學乾脆就沒學,天天沉迷在遊戲中,浪費時間,浪費生命;大學生在考場上作弊成風,每次考完試,地上總是撒滿了縮印版的小抄——現代科技為廣大學子們「造福」啊!

有一大部分學生沒有踏踏實實的將自己本專業的學識與技能學好,而是靠著渾水摸魚,投機取巧通過考試,而且大學也沒有多少活動鍛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務實精神。

評述我國古代的書院教育制度,古代書院教育的利弊

要能流傳到今天 未必就不如劍橋 牛津啊 古代書院教育的利弊 1 教育管理活動的特殊性表現在哪些方面?2 簡述我國古代書院的教育管理實踐 3 教育管理學研究的發展趨 1.特殊性 一。管bai理手段的多du樣化。如 經濟zhi手段,行政手 dao段,師資的條件和考核進修制度內。二。教容導與輔導。重視教學...

古代教育的特徵,古代學校教育的特徵有哪些?

古代社會教育的特點有 1 官學和私學並行的教育體制 2 鮮明的階級性和嚴格的等級性 3 教育方法崇尚書本,呆讀死記 4 教育與生產勞動的分離和對立 古代只有私塾,沒有名義上的學校。真正的學校是國家辦的。數量很少。一般是貴族才能進去。比如說 國子監 國子寺 國子學等。所以一般的平民百姓是無法獲得教育的...

中國古代書院教學與管理對當今教育的影響

我國書院的發展是 萌芽於唐末,鼎盛於宋元,普及於明清,改制與清末。著名書院有 白鹿洞書院,嶽麓書院,太極書院。對當今教育的影響包括 第一,書院既是教學機構,也是學術研究機構,對學術研究成果的傳播和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第二,書院注重學術交流和學術自由,開展爭辯,有利於各門學派的進一步發展 第三,書院講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