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比較閱讀中考文言文比較閱讀煉鋼

2021-03-05 07:57:56 字數 7380 閱讀 5026

1樓:№yu聰

( 樓下的是看的我的) 比較閱讀是近幾年興起的中考閱讀新題型。比較閱讀是將兩篇或兩篇以上,在內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聯絡的文章,加以對比分析,同中求異,異中求同,深化理解的閱讀方法。在閱讀過程中將其有關內容不斷進行比較、對照和鑑別,這樣既可以開闊眼界,活躍思想,使認識更加充分、深刻,又可以看到差別,把握特點,提高鑑賞力。

比較閱讀可以提高學生遷移思維的能力,可以提高學生語文知識系統化、條例化的梳理水平,提高學生閱讀速度,這對以後課外閱讀中如何很快地處理眾多繁雜的資訊是很有幫助的。隨著中考改革的不斷深入,用比較閱讀的形式考查考生分析理解能力的題目越來越多。在新課程強調培養創造型人才的今天,重視比較閱讀考查具有很好的導向作用。

[考題回放] (浙江省金華市2023年中考題)

三、文言文閱讀(共22分。第20、21題各3分,其他每題4分)

閱讀下面甲乙兩文,完成20—25題。

[甲]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為小門於大門之側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國者從狗門入。今臣使楚,不當從此門入。」儐者更道從大門入。

見楚王,王曰:「齊無人耶?使子為使。

」晏子對曰:「齊之臨淄三百閭,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何為無人?王與曰:

「然則何為使子?」晏子對曰:「齊命使各有所主,其賢使使賢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嬰最不肖,故直使楚矣。

」[乙]高繚仕①於晏子,晏子逐之。左右諫曰:「高繚之事夫子②三年,曾無以爵位而逐之,其義可乎?

」晏子曰:「嬰仄陋③之人,四維④之然後能直。今此子事吾三年,未嘗弼⑤吾過,是以逐之也。

」註釋:⑴仕:舊稱做官為仕。 ⑵事夫子:侍奉晏子。⑶仄陋:狹窄淺薄。⑷維:維繫。引申為輔助。⑸弼:糾正。

20.下面句中加點字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

a. 為小門於大門之側而延晏子(引進) b. 其義可乎(義務)

c. 故直使楚矣(只得,只好) d. 晏子逐之(他,指高繚)

21.下面句中加點的「使」與「齊命使各有所主」中的「使」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 晏子使楚 b. 使狗國者從狗門入 c. 使子為使 d. 不肖者使使不肖主

2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兩個文言句子。

(1) 然則何為使子?

(2) 今此子事吾三年,未嘗弼吾過,是以逐之也 。

23. [甲]文中楚王為什麼說「齊無人耶?使子為使」?

[乙]文中「左右」為什麼認為逐高繚是不義的?

24. [甲]文中晏子為什麼要說自己是乙個「不肖者」?

〔乙〕文文晏子中為什麼要說自己是乙個「仄陋之人」?

25. 從[甲][乙]兩文中可以看出晏子是乙個怎樣的人?

[比較閱讀方法]

比較閱讀的基本方法是「異中求同,同中求異」。異中求同是指通過比較閱讀,進行甄別、篩選和提煉,找出兩文的共同的特點,揭示一般規律;同中求異則是從現象入手,分析、剖析材料,弄清各自表達的內容,找出各自的個性,揭示個性特徵。考生在比較閱讀中可以激發思維的創造性。

比較閱讀是一種相當複雜的積極思維的過程,同學們在考試時可以分三步進行:

1、 認真閱讀文言語段,整體把握文言語段的主要內容。先瀏覽全文,明確文中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和作者的看法。接著排除不需要翻譯的人名、地名、官名等,分析其關係,以便能更準確地理解。

2、 認真分析題目要求和比較的內容,反覆閱讀相關文字,逐項進行「異中求同」,或「同中求異」。比較時要根據文言語段、題目以及作家作品的情況,進行分析。如在回答詞義、句意及用法時,要從與之相關的語句分析和試題的考查點入手,找準答題的切入點。

同時要注意文段的出處、註釋、備選備答項的相互聯絡,尋找突破口。這樣可以化難為易,事半功倍。

3、 聯絡全文,整體分析,按題目要求,將比較閱讀的結果用準確的語言表達出來。答題時盡量用上原文原句。並注意知識的遷移、拓展和創新 。

[解題思路點撥]

第20題和第21題都是積累題,考查平時積累的文言知識,理解文言實詞的意思。解釋文言實詞,必須考慮詞的古今異義和一詞多義,並聯絡上下句來理解。這兩題都是選擇題,要學會先運用排除法排除不符合要求的選項。

第22題是翻譯題。文言文的翻譯要遵循三個原則:「信」(忠於原文的內容和每個句子的含義)、「達」(翻譯出來的現代文表意通要明確、語言要流暢、語氣不走樣)、「雅」(用簡明、優美、富有文采的現代漢語把原文的內容、形式以及風格準確表達出來)。

翻譯的方法有①「留」(保留專有名詞、國號、年號、人名、物名、地名、職稱等照錄不翻譯)、②「補」(增補應補出的省略成分)、③「刪」(刪除不譯的詞)、④「換」(把古詞換成現代詞)、④「調」(翻譯時,有些句子的詞序需要調整)等文言文翻譯的基本方法。

第23、24題都是閱讀理解題,考查對文段中重點句子和重點詞語的理解。理解文段中某個詞或某句話究竟為何意,一定要緊扣全文的題旨,弄清作者的寫作意圖,明確說話者說話的語境和的目。如第23題[甲]楚王說話的語境是:

楚王想讓晏子從小門入從而羞辱晏子的計謀失敗後,對眼前的身材矮小的晏子說的。再聯絡當時楚國強齊國弱的背景,答題的準確率就高。能用原文原句回答的,盡量用原文原句回答,如第23題的[乙]題。

第25題閱讀評價題,是對文中人物的評價。評價人物必須結合人物的言行,篩選文段中的重要資訊,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觀點和態度。顯然,甲乙兩文的作者對晏子的言行都持肯定態度,表達讚美之情。

甲文重於晏子「對外」的說話藝術,乙文重於晏子「對內」的用人藝術。

[參***]20.b 21.c 22.

(1)既然這樣,那麼為什麼會派你當使臣呢?(2) 現在他侍奉我已經三年了,還沒有糾正過我的過失,所以要辭退他。 23.

[甲]文:楚王意在惡意侮辱齊國和晏子。[乙]文:

事夫子三年,曾無以爵位。24. [甲]文:

說楚王德才不好(或批駁、羞辱楚王)。 [乙]文:意在指責高繚未好好扶助自己(或為了說明辭退高繚的原因)。

25. 是乙個能言善辯,足智多謀,賞罰分明,任免有方的人。

[能力提公升操練]

閱讀下面兩段文字,完成1—6題

[甲]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韓愈《馬說》)

[乙] 人有賣駿馬者,此①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見伯樂,曰:「臣②有駿馬欲賣之,比三旦立於市,人莫言。願子還③而視之,去而顧之,臣請獻一朝④之賈。」

伯樂乃還而視之,去而顧之。一旦而馬價十倍。

(《戰國策·燕策二》)

[註釋]①比:連續,接連。②臣:先秦時代,普通人之間有時也謙稱自己為「臣」。

③還:音義同「旋」圍繞,繞圈子。④朝(zhao )早晨,也指一天。

1. 解釋下列句中加「△」的詞語。

(1) 才美不外見( ) (2)願子還而視之 ( )

△ △(3)不以千里稱也 ( ) (4)去而顧之 ( )

△ △2. 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 其真不知馬也。

(2),比三旦立於市,人莫言。

3. [甲]文第二段交代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的一句話是

[乙]文介紹這匹駿馬「一旦而馬價十倍」的原因的一句話是

實際上這都證明了[甲]文提出的 這一觀點,說明了伯樂的重要性。

4. 我們常以「千里馬」比喻 。

5. 這兩則短文中,你得到了什麼啟示?請談談你感受最深的一點。

[參***] 1、(1)通「現」,顯現 (2)您(你) (3)用 (4)代「駿馬 」 2、(1)(其實是)他不識千里馬啊。 (2)連續三天呆在集市上,沒有人來過問過。 3、[甲]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乙] 伯樂乃還而視之,去而顧之。/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4、有才能的人。

或人才 6、說明要善於發現人才,善於選用人才;說明權威的重要;不可盲目崇拜權威,要注重實踐等等。

2樓:匿名使用者

[考題回放] (浙江省金華市2023年中考題)

三、文言文閱讀(共22分。第20、21題各3分,其他每題4分)

閱讀下面甲乙兩文,完成20—25題。

[甲]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為小門於大門之側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國者從狗門入。今臣使楚,不當從此門入。」儐者更道從大門入。

見楚王,王曰:「齊無人耶?使子為使。

」晏子對曰:「齊之臨淄三百閭,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何為無人?王與曰:

「然則何為使子?」晏子對曰:「齊命使各有所主,其賢使使賢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嬰最不肖,故直使楚矣。

」[乙]高繚仕①於晏子,晏子逐之。左右諫曰:「高繚之事夫子②三年,曾無以爵位而逐之,其義可乎?

」晏子曰:「嬰仄陋③之人,四維④之然後能直。今此子事吾三年,未嘗弼⑤吾過,是以逐之也。

」註釋:⑴仕:舊稱做官為仕。 ⑵事夫子:侍奉晏子。⑶仄陋:狹窄淺薄。⑷維:維繫。引申為輔助。⑸弼:糾正。

20.下面句中加點字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

a. 為小門於大門之側而延晏子(引進) b. 其義可乎(義務)

c. 故直使楚矣(只得,只好) d. 晏子逐之(他,指高繚)

21.下面句中加點的「使」與「齊命使各有所主」中的「使」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 晏子使楚 b. 使狗國者從狗門入 c. 使子為使 d. 不肖者使使不肖主

2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兩個文言句子。

(1) 然則何為使子?

(2) 今此子事吾三年,未嘗弼吾過,是以逐之也 。

23. [甲]文中楚王為什麼說「齊無人耶?使子為使」?

[乙]文中「左右」為什麼認為逐高繚是不義的?

24. [甲]文中晏子為什麼要說自己是乙個「不肖者」?

〔乙〕文文晏子中為什麼要說自己是乙個「仄陋之人」?

25. 從[甲][乙]兩文中可以看出晏子是乙個怎樣的人?

[比較閱讀方法]

比較閱讀的基本方法是「異中求同,同中求異」。異中求同是指通過比較閱讀,進行甄別、篩選和提煉,找出兩文的共同的特點,揭示一般規律;同中求異則是從現象入手,分析、剖析材料,弄清各自表達的內容,找出各自的個性,揭示個性特徵。考生在比較閱讀中可以激發思維的創造性。

比較閱讀是一種相當複雜的積極思維的過程,同學們在考試時可以分三步進行:

1、 認真閱讀文言語段,整體把握文言語段的主要內容。先瀏覽全文,明確文中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和作者的看法。接著排除不需要翻譯的人名、地名、官名等,分析其關係,以便能更準確地理解。

2、 認真分析題目要求和比較的內容,反覆閱讀相關文字,逐項進行「異中求同」,或「同中求異」。比較時要根據文言語段、題目以及作家作品的情況,進行分析。如在回答詞義、句意及用法時,要從與之相關的語句分析和試題的考查點入手,找準答題的切入點。

同時要注意文段的出處、註釋、備選備答項的相互聯絡,尋找突破口。這樣可以化難為易,事半功倍。

3、 聯絡全文,整體分析,按題目要求,將比較閱讀的結果用準確的語言表達出來。答題時盡量用上原文原句。並注意知識的遷移、拓展和創新 。

[解題思路點撥]

第20題和第21題都是積累題,考查平時積累的文言知識,理解文言實詞的意思。解釋文言實詞,必須考慮詞的古今異義和一詞多義,並聯絡上下句來理解。這兩題都是選擇題,要學會先運用排除法排除不符合要求的選項。

第22題是翻譯題。文言文的翻譯要遵循三個原則:「信」(忠於原文的內容和每個句子的含義)、「達」(翻譯出來的現代文表意通要明確、語言要流暢、語氣不走樣)、「雅」(用簡明、優美、富有文采的現代漢語把原文的內容、形式以及風格準確表達出來)。

翻譯的方法有①「留」(保留專有名詞、國號、年號、人名、物名、地名、職稱等照錄不翻譯)、②「補」(增補應補出的省略成分)、③「刪」(刪除不譯的詞)、④「換」(把古詞換成現代詞)、④「調」(翻譯時,有些句子的詞序需要調整)等文言文翻譯的基本方法。

第23、24題都是閱讀理解題,考查對文段中重點句子和重點詞語的理解。理解文段中某個詞或某句話究竟為何意,一定要緊扣全文的題旨,弄清作者的寫作意圖,明確說話者說話的語境和的目。如第23題[甲]楚王說話的語境是:

楚王想讓晏子從小門入從而羞辱晏子的計謀失敗後,對眼前的身材矮小的晏子說的。再聯絡當時楚國強齊國弱的背景,答題的準確率就高。能用原文原句回答的,盡量用原文原句回答,如第23題的[乙]題。

第25題閱讀評價題,是對文中人物的評價。評價人物必須結合人物的言行,篩選文段中的重要資訊,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觀點和態度。顯然,甲乙兩文的作者對晏子的言行都持肯定態度,表達讚美之情。

甲文重於晏子「對外」的說話藝術,乙文重於晏子「對內」的用人藝術。

[參***]20.b 21.c 22.

(1)既然這樣,那麼為什麼會派你當使臣呢?(2) 現在他侍奉我已經三年了,還沒有糾正過我的過失,所以要辭退他。 23.

[甲]文:楚王意在惡意侮辱齊國和晏子。[乙]文:

事夫子三年,曾無以爵位。24. [甲]文:

說楚王德才不好(或批駁、羞辱楚王)。 [乙]文:意在指責高繚未好好扶助自己(或為了說明辭退高繚的原因)。

25. 是乙個能言善辯,足智多謀,賞罰分明,任免有方的人。

[能力提公升操練]

閱讀下面兩段文字,完成1—6題

[甲]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韓愈《馬說》)

[乙] 人有賣駿馬者,此①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見伯樂,曰:「臣②有駿馬欲賣之,比三旦立於市,人莫言。願子還③而視之,去而顧之,臣請獻一朝④之賈。」

伯樂乃還而視之,去而顧之。一旦而馬價十倍。

(《戰國策·燕策二》)

[註釋]①比:連續,接連。②臣:先秦時代,普通人之間有時也謙稱自己為「臣」。

③還:音義同「旋」圍繞,繞圈子。④朝(zhao )早晨,也指一天。

1. 解釋下列句中加「△」的詞語。

(1) 才美不外見( ) (2)願子還而視之 ( )

△ △(3)不以千里稱也 ( ) (4)去而顧之 ( )

△ △2. 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 其真不知馬也。

(2),比三旦立於市,人莫言。

3. [甲]文第二段交代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的一句話是

[乙]文介紹這匹駿馬「一旦而馬價十倍」的原因的一句話是

實際上這都證明了[甲]文提出的 這一觀點,說明了伯樂的重要性。

4. 我們常以「千里馬」比喻 。

5. 這兩則短文中,你得到了什麼啟示?請談談你感受最深的一點。

[參***] 1、(1)通「現」,顯現 (2)您(你) (3)用 (4)代「駿馬 」 2、(1)(其實是)他不識千里馬啊。 (2)連續三天呆在集市上,沒有人來過問過。 3、[甲]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乙] 伯樂乃還而視之,去而顧之。/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4、有才能的人。

或人才 6、說明要善於發現人才,善於選用人才;說明權威的重要;不可盲目崇拜權威,要注重實踐等等。

文言文閱讀,蜀僧文言文閱讀答案

你好,不好意思,讓你久等了。1.解釋詞語 1 非自成己而已也 已 止,罷了 2 性之德也 德 品德 3 合外內之道也 道 道理 2.翻譯下列句子 1 是故,君子以誠之為貴。譯文 正因為如此,君子以誠為貴。2 成己,仁也 成物,知也。譯文 自我完善,是仁義的表現 成就萬物,是智慧型的體現。3 故時措之...

誰會這道題文言文閱讀,誰會這道題文言文閱讀,完成下面

1 宋 北宋 2 1 傾瀉 傾注或快速地流 2 離開3 圍繞 與民同樂 回答即可。4 滁州百姓生活安樂,太平,富足 太守治理有方。誰會這道題 文言文閱讀 1 1 回答 2 幾 3 於是 4 就 2 1 太史公是漢代的太史,不是現在回的進士。2 也不見得有什麼答好,讀它有什麼用處呢?意對即可 3 遂取...

閱讀下列文言文,回答問題,閱讀下列文言文,回答問題。《宋代藏書》(宋)沈括(15分)前世藏書分散數處,蓋防水火散亡也。今三館

1 在同乙個 園子 一起 2 試過,有一次2.管寧還是像沒聽到一樣在讀書,但華歆卻放下了書本出去 3.因為華歆見到金子,管寧不管,但是卻華歆撿過來扔了,有人乘軒冕路過,管寧不受外物侵擾,而華歆去出門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要找適合的同伴 5.容易受外物所侵擾,這樣做事是很難達到自己的理想的,做人要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