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想象力

2021-03-04 04:05:04 字數 5329 閱讀 1332

1樓:匿名使用者

早在古希臘時代,亞里斯多德就指出:「想象力是發現、發明等一切創造力的源泉。」沒有想象就沒有創造。這正如阿基公尺德說的:「給我乙個支點,我可以把地球撐起來!」

語文是一門極富情感、極具個性、極易激發想象的學科,它在培養學生創造意識、創新能力方面具有獨特的作用。《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在總目標中也明確指出:「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

」小學語文的教學任務是在聽說讀寫等語言文字訓練的過程中,發展學生的智力,而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則是發展智力的重要途徑。

怎樣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呢?

一、課前熱身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因此,我經常利用上課之前的兩三分鐘讓學生做些熱身運動,活躍氣氛,營造寬鬆氛圍,使學生的思維動起來,想象飛起來,語言活起來。

有一次,我在黑板上畫了一條波浪線,問學生:「看到這條波浪線,你會聯想到什麼?」學生的回答可謂是多種多樣、應有盡有:

可口的速食麵、起伏的高山、歡快的浪花、彎彎的山路、爬動的蟲子、衣服上的拉鍊……真沒想到孩子們的想象是這麼的豐富。正如魯迅先生讚嘆的:「孩子是可以敬佩的,他們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昆蟲的語言,他想飛上天空,他要鑽入蟻穴……」

二、在識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哲學家康德認為:「想象力是乙個創造性的認識功能;它有本領,能從真正的自然界所供的素材裡創造出另乙個想象的世界。」漢字中表意字不少,了解字義的過程給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想象空間。

如:學習「沙」字時,我啟發學生這樣記憶:「沙漠裡水少。

」通過乙個階段的示範,學生便能舉一反三了。如:學「甜」,學生能聯想到「舌頭舔著甘蔗真甜」;學「夢」字,能想象到「林下晚上好做夢」……這種根據漢字特點合理聯想的方法既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了字義,又有效地訓練了學生的想象力和理解能力。

三、在詞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在教學一年級識字5時,我讓同學們朗讀全文詞串,邊讀邊在腦海裡想象與這些詞相關聯的事物。孩子們搖頭晃腦地讀完後,我問他們:「讀的時候,你們想到了什麼?

「讓人驚喜的是,每個孩子都能滔滔不絕地說。有的說,他彷彿在乙個盛夏,躲在樹下聽著知了唱歌、聞著茉莉花的香味,美美地睡著覺。有的說,自己躲在家裡,看著窗外傾盆大雨、刮著大風、打著雷、閃著電、轟隆隆……這樣,孩子們的想象力在朗讀中,在教師的點撥下,在詞串教學中得到了充分的培養。

四、在古詩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例如,《遊子吟》一詩的教學,我借助課件指導學生反覆吟詠,邊讀邊想象詩人準備外出前,看到慈母藉著微弱的燈光為自己縫製衣服的情景,通過影象給學生帶來情感上的震撼,體會偉大的母愛,最後發出由衷的讚嘆——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在此基礎上,學生進行課後練筆,描寫母子依依惜別的情景就不困難了。又如《泊船瓜洲》一詩,我引導學生抓住「綠」字,想象春姑娘有一次給江南的原野披上綠裝,讓學生彷彿進入桃紅柳綠、鳥語花香、生機勃勃的景象。

如此再三誦讀,就不難體會詩人對江南春景的喜愛了。這樣,學生就很自然地與詩人產生感情上的共鳴——思鄉。

五、立足文字,在課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合理的想象理解意境。學生頭腦中想象的畫面越清晰,形象越具體,對文章內容、中心思想的理解也就越深,比如教學《飛奪瀘定橋》一文是,啟發學生通過想象,入情入境,體會到奪橋的「難」,紅軍的「勇」。在「搶時間」和「攻天險」的過程中,可啟發想象:

紅軍在白天一邊趕路一邊與阻擊的敵人打仗,到了夜晚還得冒雨行路,飢餓、困乏,同時山路陡窄、路滑難走,伸手不見五指,是怎樣的情景?英雄們拿著馬刀,帶著手榴彈,冒著敵人密集的槍彈,攀著鐵鍊向對岸衝去又是怎樣的情景?通過這些想象,同學們很容易從紅軍戰士的英雄形象中受到教育和感染。

在想象訓練中,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也隨之產生、發展。

六、延伸文字,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想象是創造的源泉,想象是發明的雛形。」在教學中,應盡量喚起學生腦中儲備的有關知覺表象,加以加工、組合;再引導學生或延伸故事情節,或補充課文內容,或創造新的自然、社會環境,從而加速他們的再造想象向創造想象的轉化。有不少課文的結尾沒有把事情的結果明確寫出來,給讀者留下了思考的餘地,這就是課文結尾的空白。

例如,教學《凡卡》的時候,我引導學生想象:凡卡滿懷希望把信寄出後,做了乙個美夢。是什麼美夢?

凡卡的信爺爺能不能收到呢?要是凡卡不寫錯位址,爺爺收到信後將會怎樣?又如《窮人》一文,文章結尾寫漁夫叫桑娜快去抱回西蒙留下的兩個孩子,妻子桑娜卻坐在那兒一動不動,這是為什麼?

當桑娜告訴他孩子已經抱回來時,他會有什麼表情?會說些什麼?請你想象的翅膀,說說漁夫一家今後的日子將怎麼過?

漁夫能否把西蒙的兩個孩子養大**呢?

七、在說話、寫話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想象是創作的原始動力,思維是由想象培養創新的再創過程,發展學生的想象也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乙個重要途徑。在教學中,應不拘形式,隨時點撥,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只有想象力得到了拓展,學生才能開闊思維的空間,使思維的方式更加靈活,才能突破現有單向思維的定勢,才會多角度地思考問題,在實際運用中才會尋求問題的多種設想、方案和結論,達到創新的目的。

在一次看圖寫話練習時,畫面上是青蛙、池塘、荷葉,許多孩子都寫了青蛙捉害蟲等,唯獨有個孩子寫道:「青蛙媽媽要生孩子了,青蛙爸爸在一旁焦急地等待著。」多麼富有生活氣息的話!

那是孩子的獨特想象,充滿親情、溫馨和童真。

想象是取之不盡的寶藏,只要我們能夠潛心挖掘教材中的想象因素,運用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恰到好處地為學生大膽想象提供催化與導向,激發學生豐富的情感,學生就能夠暢想的翅膀,翱翔在創新的天空中。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想象力

2樓:匿名使用者

早在古希臘時代,亞里斯多德就指出:「想象力是發現、發明等一切創造力的源泉。」沒有想象就沒有創造。這正如阿基公尺德說的:「給我乙個支點,我可以把地球撐起來!」

語文是一門極富情感、極具個性、極易激發想象的學科,它在培養學生創造意識、創新能力方面具有獨特的作用。《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在總目標中也明確指出:「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

」小學語文的教學任務是在聽說讀寫等語言文字訓練的過程中,發展學生的智力,而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則是發展智力的重要途徑。

怎樣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呢?

一、課前熱身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因此,我經常利用上課之前的兩三分鐘讓學生做些熱身運動,活躍氣氛,營造寬鬆氛圍,使學生的思維動起來,想象飛起來,語言活起來。

有一次,我在黑板上畫了一條波浪線,問學生:「看到這條波浪線,你會聯想到什麼?」學生的回答可謂是多種多樣、應有盡有:

可口的速食麵、起伏的高山、歡快的浪花、彎彎的山路、爬動的蟲子、衣服上的拉鍊……真沒想到孩子們的想象是這麼的豐富。正如魯迅先生讚嘆的:「孩子是可以敬佩的,他們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昆蟲的語言,他想飛上天空,他要鑽入蟻穴……」

二、在識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哲學家康德認為:「想象力是乙個創造性的認識功能;它有本領,能從真正的自然界所供的素材裡創造出另乙個想象的世界。」漢字中表意字不少,了解字義的過程給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想象空間。

如:學習「沙」字時,我啟發學生這樣記憶:「沙漠裡水少。

」通過乙個階段的示範,學生便能舉一反三了。如:學「甜」,學生能聯想到「舌頭舔著甘蔗真甜」;學「夢」字,能想象到「林下晚上好做夢」……這種根據漢字特點合理聯想的方法既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了字義,又有效地訓練了學生的想象力和理解能力。

三、在詞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在教學一年級識字5時,我讓同學們朗讀全文詞串,邊讀邊在腦海裡想象與這些詞相關聯的事物。孩子們搖頭晃腦地讀完後,我問他們:「讀的時候,你們想到了什麼?

「讓人驚喜的是,每個孩子都能滔滔不絕地說。有的說,他彷彿在乙個盛夏,躲在樹下聽著知了唱歌、聞著茉莉花的香味,美美地睡著覺。有的說,自己躲在家裡,看著窗外傾盆大雨、刮著大風、打著雷、閃著電、轟隆隆……這樣,孩子們的想象力在朗讀中,在教師的點撥下,在詞串教學中得到了充分的培養。

四、在古詩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例如,《遊子吟》一詩的教學,我借助課件指導學生反覆吟詠,邊讀邊想象詩人準備外出前,看到慈母藉著微弱的燈光為自己縫製衣服的情景,通過影象給學生帶來情感上的震撼,體會偉大的母愛,最後發出由衷的讚嘆——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在此基礎上,學生進行課後練筆,描寫母子依依惜別的情景就不困難了。又如《泊船瓜洲》一詩,我引導學生抓住「綠」字,想象春姑娘有一次給江南的原野披上綠裝,讓學生彷彿進入桃紅柳綠、鳥語花香、生機勃勃的景象。

如此再三誦讀,就不難體會詩人對江南春景的喜愛了。這樣,學生就很自然地與詩人產生感情上的共鳴——思鄉。

五、立足文字,在課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合理的想象理解意境。學生頭腦中想象的畫面越清晰,形象越具體,對文章內容、中心思想的理解也就越深,比如教學《飛奪瀘定橋》一文是,啟發學生通過想象,入情入境,體會到奪橋的「難」,紅軍的「勇」。在「搶時間」和「攻天險」的過程中,可啟發想象:

紅軍在白天一邊趕路一邊與阻擊的敵人打仗,到了夜晚還得冒雨行路,飢餓、困乏,同時山路陡窄、路滑難走,伸手不見五指,是怎樣的情景?英雄們拿著馬刀,帶著手榴彈,冒著敵人密集的槍彈,攀著鐵鍊向對岸衝去又是怎樣的情景?通過這些想象,同學們很容易從紅軍戰士的英雄形象中受到教育和感染。

在想象訓練中,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也隨之產生、發展。

六、延伸文字,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想象是創造的源泉,想象是發明的雛形。」在教學中,應盡量喚起學生腦中儲備的有關知覺表象,加以加工、組合;再引導學生或延伸故事情節,或補充課文內容,或創造新的自然、社會環境,從而加速他們的再造想象向創造想象的轉化。有不少課文的結尾沒有把事情的結果明確寫出來,給讀者留下了思考的餘地,這就是課文結尾的空白。

例如,教學《凡卡》的時候,我引導學生想象:凡卡滿懷希望把信寄出後,做了乙個美夢。是什麼美夢?

凡卡的信爺爺能不能收到呢?要是凡卡不寫錯位址,爺爺收到信後將會怎樣?又如《窮人》一文,文章結尾寫漁夫叫桑娜快去抱回西蒙留下的兩個孩子,妻子桑娜卻坐在那兒一動不動,這是為什麼?

當桑娜告訴他孩子已經抱回來時,他會有什麼表情?會說些什麼?請你想象的翅膀,說說漁夫一家今後的日子將怎麼過?

漁夫能否把西蒙的兩個孩子養大**呢?

七、在說話、寫話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想象是創作的原始動力,思維是由想象培養創新的再創過程,發展學生的想象也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乙個重要途徑。在教學中,應不拘形式,隨時點撥,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只有想象力得到了拓展,學生才能開闊思維的空間,使思維的方式更加靈活,才能突破現有單向思維的定勢,才會多角度地思考問題,在實際運用中才會尋求問題的多種設想、方案和結論,達到創新的目的。

在一次看圖寫話練習時,畫面上是青蛙、池塘、荷葉,許多孩子都寫了青蛙捉害蟲等,唯獨有個孩子寫道:「青蛙媽媽要生孩子了,青蛙爸爸在一旁焦急地等待著。」多麼富有生活氣息的話!

那是孩子的獨特想象,充滿親情、溫馨和童真。

想象是取之不盡的寶藏,只要我們能夠潛心挖掘教材中的想象因素,運用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恰到好處地為學生大膽想象提供催化與導向,激發學生豐富的情感,學生就能夠暢想的翅膀,翱翔在創新的天空中。

怎樣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審美能力,語文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就是要多進行閱讀,並且樹立自己獨立的觀點和間接,並且明確自己對美的評價與觀念。多讀書,多練習 望採納,謝謝 語文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可以通過下面幾種方法 1.激發學生的興趣 2.樹立自學的信心 3.教給學生自學的方法 4.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 5.及時複習的...

在語文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

一 匯入環節 激情匯入,如背誦幾句歌頌父母的歌詞,作一兩句感人的點評,讓學生滋生感恩的心。二 問題設計 破陣子 這首詞,最能體現詞人的什麼闊大情懷?背影 作者是怎樣表現他疼父憐父的柔軟情懷的?三 過渡語 藤野先生 一文中,匿名信事件 看電影事件,魯迅對日本學生的歧視的憤慨,對國人甘當看客的麻木的憤慨...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語感

一 以讀為本,培養語感 讀 注於目,出於口,聞於耳,記於心 是多種感官參與的以聲釋義的活動,是把文字元號轉化成聲音,直接感受語言 訓練語感的基本方式,是在語感習得過程中乙個最有效的言語實踐方式。既是理解語言 積累語言的有效手段,更是培養學生語感的必經之路。古人云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 讀 是我國傳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