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常識教案學會剝蛋,教幼兒剝雞蛋的方法

2025-04-11 08:55:36 字數 1842 閱讀 9855

教幼兒剝雞蛋的方法

1樓:俎懷思

剝雞蛋也有技巧,準備過程非常重要,因為這決定了蛋殼好不好剝,剝得是否完整。孩子剝雞蛋一開始可能比較笨拙,這是孩子慢慢發育的乙個過程。以下5秒剝雞蛋的方法家長可以先給孩子演示一遍,多剝幾次後孩子便能慢慢掌握其中訣竅。

剝雞蛋之前的準備工作:安全起見,這一步需要家長來執行。

為什麼有些雞蛋好剝開,有些雞蛋不好剝,其中門道是這樣的:將洗乾淨的雞蛋放入鍋中,加水加少許鹽;煮開後用中小火煮熟;再將煮好的雞蛋和水放置到溫熱狀態,就可剝了(切忌不要立即用涼水衝,會導致營養流失)。

先「磕」後輕輕碾壓雞蛋。

第一步準備工作做好之後,接下來就可以讓孩子來做了。讓孩子把雞蛋放在地面或桌子上磕一下,然後把雞蛋平放著用手心來回輕輕碾壓雞蛋。這個過程中力氣不要過大,當聽到碾壓時有蛋殼破碎的聲音即可,碾壓完成後可看到雞蛋全身滿是裂痕。

扣雞蛋的「腰」

接下來就是剝蛋殼的時間了,一般來說前兩步做到位的話,只需要幾秒就能將蛋殼剝掉。讓孩子在雞蛋的腰部扣乙個口,然後順著口向兩邊拉扯,三步蛋殼就直接被扯掉了。

幼兒園教師教育筆記有趣的蛋中班活動重點

2樓:中公教育

本活動功能:

此活動在中班下學期的《這是什麼蛋》中分題4中。

二、設計意圖:

在本活動「《這是什麼蛋》」這個主題中,使。

我瞭解到「蛋」在孩子們眼裡是乙個神秘的世界,它是乙個謎,是乙個講不完的故事。我深深為孩子們的主動探索精神所感動,也領悟到每個孩子都有兆核無限的發展潛。

能,於是我把「《有趣的蛋》」這個小分題的目標又重新改變了一下,從而進一步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三、學習網:

四、活動設計:

1、動內容:有趣的蛋。

2、活動目標:

1)、探索不同卵生動物的蛋。

2)、認識蛋的結構。

3)、在瞭解蛋的過程中培養幼兒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4)、在品嚐蛋製品的過程中,享受生活的樂趣。

5)、能利用廢舊蛋殼製作工藝品。

2、活動形式:分組或集體。

3、活動準備:

1)鴨蛋、雞蛋、鵪鶉蛋、鵝蛋、鴿子蛋等若干,蛋製品(蛋糕、蛋卷、茶葉蛋等)若干。

2)識字卡「蛋」。

3)每人乙個碗、一把勺子、乙隻蛋、擦部、電飯鍋、植物油。

4)碎蛋殼(一頭只開乙個小氏晌洞的蛋殼)。

5)**磁帶。

4、活動過程:

1)讓幼兒討論鴨蛋、雞蛋、鵪鶉蛋、鵝蛋等不同卵生動物蛋是從**來,蛋的名稱,蛋的外形,顏色。

2)出示識字圖卡「蛋」。

3)事先把蛋洗淨晾乾,然後把不同的蛋分給每個幼兒,讓幼兒摸一摸、看一看它的蛋跟別人的蛋有什麼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4)請幼兒自己動手打雞蛋,發現蛋殼裡的秘密,認識蛋的結構。

5)老師總結:任何卵生動物的大殼裡都有「蛋黃和蛋清。」

6)提問幼兒是否每天吃蛋,為什麼?認識蛋的營養價值。

7)幼兒討論蛋的用途:例如:炒菜、做點心等。

8)利用幼兒開啟的雞蛋,做西紅柿炒雞蛋,供幼兒品嚐。

與幼兒討論蛋的儲存方法。

請幼兒利用廢舊的蛋殼製作出不同的工藝品,例如:不倒翁等等。

5、總結分享:

請幼兒說說吃的蛋是什麼味道?最喜歡吃蛋做的那種食物。

6、動評價:

1)能認讀「蛋」。

2)鍛鍊了幼兒的觀察力、語言表達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3)能利用廢舊蛋殼製作出工藝品。

4)在優美的**中吃自助餐,給了幼兒美的享受,從中體會到生活的樂趣。

7、活動延伸:

請幼兒探索如何讓蛋浮起來?

小班小熊吃蜜糖教案,獵人找小熊小班教案

活動目標 1 感受歌曲的活潑 歡快,學習鴨子的基本動作。2 體驗與同伴說悄悄話的樂趣,體驗歌表演的快樂。表演時注意與同伴保持適當的空間距離。活動準備 1 小鴨頭飾若干。小班 小熊吃蜜糖 教案 活動目標 1 辨聽 能用肢體動作表現小蜜蜂長大 飛舞和採蜜的動作。2 在 情境中體驗小蜜蜂愉快的情緒。活動準...

幼兒小班語言蚊子和青蛙教案,小班語言教案小青蛙和荷花

活動目標 1 欣賞故事 小青蛙聽故事 懂得聽故事的時候要安安靜靜的。2 理解新詞彙 靜悄悄 安安靜靜 又蹦又跳 一聲不吭。3 在活動中願意大膽地用完整的句子表達自己的想法,並願意在集體面前發言。準備活動 1 多 教學課件,月亮 小魚兒 小青蛙 2 幼兒畫冊 人手 一本。活動過程 一 以謎語引出課題。...

小班古詩草教案,編寫小班古詩教案《草》要注意什麼?

活動目標 培養幼兒朗讀古詩的興趣。幼兒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的畫面美和語言美。材料準備 編寫小班古詩教案 草 要注意什麼?培養幼兒朗讀古詩的興趣。幼兒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的畫面美和語言美。活動流程 一 初步感知理解古詩內容,激發幼兒學習興趣1 出示電腦課件,討論 畫面裡都有什麼?2 教師有感情地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