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式教學策略中的臉色扮演,有哪兩種不同形式

2025-04-09 11:10:35 字數 1259 閱讀 9727

教學策略的基本型別

1樓:秒懂百科精選

科普中國·科學百科 教學策略。

方法和策略有什麼區別?謝謝:)

2樓:伶仃河裡嘆零丁

方法是為達目的所採取的方式、手段。

策略是你達成目標所採取的方式、方法、**的總和。

舉個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的例子:

在老師們使用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的時候,我感覺經常會出現將一些兩者混淆的地方。

1、教學方法是指「為了完成一定的教學目的和任務,師生在共同活動中所採用的方式、手段。既包括教的方法,也包括學的方法,是教法與學法的統一」。

一般的教學方法應該有以下的幾種:講授法、演示法、討論法、訓練和實踐法、合作學習法、示範模仿法、強化法、實驗法、練習法等。

2、教學策略是指「在不同的教學條件下,為達到不同的教學結果所採用的方式、方法、**的總和」 。如先行組織者教學策略、掌握學習教學策略、情境-陶冶教學策略、示範-模仿教學策略;

再如建構主義中的自主學習策略包括:支架式教學策略、拋錨式教學策略、隨機進入教學策略、啟發式教學策略、自我反饋式教學策略、基於internet的探索學習策略;還有協作式教學策略包括:課堂討論、角色扮演、競爭、協同和夥伴等。

還有**型教學策略等等。

3樓:

上面的答案讓我豁然開朗贊乙個。

4樓:網友

方法是好的技巧,策略是是好的計謀。

教學互動的常用形式有哪些

5樓:angela韓雪倩

有效互動不是任由教師控制、單向影響的活動。從師生互動的資訊傳遞方式來看,有效的教學互動有以下三種形式:

1.雙向型。

在這種互動方式中,師生之間資訊互送、互收、互相反饋。在課堂上主要表現為師問生答或生問師答等的師生對話形式。

2.多向型。

這種互動形式與雙向型互動不同的是,互動過程中除了師生之間有相互作用之外,學生之間也有相互作用和資訊的雙向流通。它強調資訊的多向傳遞反饋。在課堂上的常見形式是:

同桌討論、小組合作學習、小組競賽等。

3.網狀型。

在這種互動中,學生和教師構成一張緊密聯結的網,每位學生、每個老師都是這張網的乙個結點。能夠牽一點而動全網,互動的輻射範圍非常廣。這種互動強調師生平等參與學習活動,資訊全面開放,教師不再是唯一的學習源。

這種互動的載體往往是大型的數學遊戲或藉助現代資訊科技的網上互動活動。

如何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小組合作學習教學策略

俗話說 眾人拾柴火焰高 小組合作學習以它的優勢越來越受到老師們的青睞,那麼如何調動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的積極性呢?為此,我學習了分鄉初中的方法經驗,也學習了很多採用小組合作學習很成熟的名校的經驗。同時,我給我的學生也做了問卷調查,請同學們寫寫什麼樣的方法更能激起同學們合作學習的慾望。現在,我將他校...

什麼叫策略?一堂課的教學策略怎麼寫

教學策略是對完成特定教學目標而採取的教學活動程式 方法 形式和 等因素的總體考慮.它離不開特定的教學目標.這是區別 教學策略 與 教學方法 兩個概念的標誌.怎樣操作才能使教學取得更好的效果,這是教學策略所追求的目標.新課程實施離不開對教學策略的研究.實施新課程後,教學上開始面對一些新的課題,如 如何...

教學模式和教學策略的有效性,最重要的判斷點是什麼

不知道你是教什麼的,我覺得情境教學很重要,給學生創造乙個真實的環境更加有利於他們的學習。效果當然好了,你去試試吧,很多方法在實踐中會摸索出來。教學模式和教學策略的有效性,最重要的判斷點是什麼 建立在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認識上,教學的基本規律決定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終身教育的推行和現代教育的資訊化等等,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