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訴我
作為大國崛起唯一不可或缺的無形要素,道德性崛起或國際道德價值體系的建構應該在什麼時間段成為大國崛起的核心追求呢?筆者認為,大國的經濟性崛起並不是、也不能保證其全面崛起。經濟性崛起要成功轉換為戰略性乃至思想性影響,必須要有堅實的道德價值體系支撐;換句話說,在實現經濟性崛起之後和軍事性和制度性崛起之前,大國需要確保道德性崛起。
建構國際道德價值體系的核心作用在於,使一國不斷增長的經濟能力的使用取得合法性或道德高地,其最理想狀態是實現對合法使用國際暴力手段的壟斷。例如,儘管有所反覆,但在國際道德權威的地位得以確立之後,美國作為世界中「確保善的力量而行使惡的手段來維護和促進善」便是合理的,進而諸如賄賂外國**、暗殺外國元首、推翻外國**、實施軍事幹涉等便都成為合法的。[2]換句話說,擁有國際道德高地可賦予相應的大國壟斷合法使用國際非道德力量的特權,如同國家壟斷在國內的暴力合法使用權一樣。
建構中國特色國際道德價值體系的目的,如果不說是要實現對國際暴力合法使用的壟斷,至少也應參與此類壟斷。否則,中國的經濟性崛起和軍事性崛起只能被視為國際體系的威脅而非保證力量,中國特色國際道德價值體系的建構可為中國的最終崛起提供一種「再保證」,同時也向國際社會提供一種有關中國將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再保證」。
什麼是道德灌輸?
2樓:中地數媒
從業者對於現代職業道德需要認知。因此我們可以用傳授知識的教學方法進行職業道德教育。這也可以稱為職業道德灌輸。
因為理論知識不可能自發產生,資訊必須輸入。職業道德理論教學的方法與一般的教學方式並無什麼不同,區別的僅僅是內容的差異。職業道德認知至少應當包括如下四個方面:
其一,馬克思主義道德觀。使從業人員對現代倫理學有乙個簡約的,明晰的認識,形成現代的道德觀念,其二,社會主義職業道德。使從業人員對現代職業道德的基本原則、基本規範,以及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各自的職業道德的特點有所認識。
並且在學校道德、學校家道德和職業道德的不同方面有明晰的理解,對典型的崗位職務中的具體表現形式有所瞭解。其三,職業生活中的美學原則。使從業者不僅從認知的角度,而且從審美的角度理解能力和人格的完善。
以便克服單純認知以求完善道德人格的片面性。其四,職業道德建設。使從業人員知道職業道德建設的正確方法,懂得正確地進行自我道德修養和參與職業道德建設。
對道德灌輸的看法和理解
3樓:擺渡人灬度人
這是個很大的問題啊。而且每個人的價值觀都有所差別,所以從價值觀角度對道德的理解當然也有所不同,所以每個人的理解和解釋也不同了。
就我個人來說,我的價值觀是建立在三個條件上的:
1)辯證法——事物皆有兩面性,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只有變化是永恆的。
2)唯物主義——世界的執行是基於現實存在的事物,並不以人的意志而轉移。
3)廣義演化論——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所以我對道德的理解也有三條:
1)道德是相對的。
即在任何地區、時代、人群都適用的「普世道德」、「絕對道德」是不存在的;不同人群的道德是不同的、隨著時代變化而變化的。
所以不能不顧現實地遵循某些已經不適用的道德信條,需要因時因地因人而異,因為它們很可能是有害的。
2)道德是是一定範圍和時期的人群的共同想象。
道德本身只存在於人群的想象中,是唯心的。但道德又能通過人群的行為來間接影響世界,所以它也是「真實存在」的事物。
本質上,道德和宗教、文化、民族、國家、貨幣、黨派等是乙個性質的東西。
3)道德的存在對人群的生存與繁衍是有益的(或者曾經是有益的)。
因為某種道德信條如果對人群的生存與繁衍是有害的,那麼持這種信條的人群就會逐漸在競爭中被淘汰掉。所以可反證現存的道德應該對人群的生存與繁衍是有益、或曾經是有益的。
4樓:訾鳳憶槿
我覺得對於道德的灌輸的看法可能有自己的個人偏頗吧,因為我覺得乙個人就應該需要有道德感,有道德心,而且要秉持著一顆善心。
5樓:心的距離
文化是為政治經濟服務的,所以說任何乙個國家的文化教育都會灌輸這個國家倡導的道德理念和價值觀。
倫理道德的名詞解釋是什麼,倫理道德的定義是什麼?
倫理道德是一種規範 堯新瑜在 倫理學研究 2006年第4期撰文指出,倫理 與 道德 是倫理學或道德哲學中的兩個核心概念,但二者長期處於概念模糊和邏輯混亂狀態,導致倫理學和道德教育 名不正而言不順 作者通過對這兩個概念進行以詞源學為基礎的三重比較 漢語言文化中的比較 英語文化中的比較 中西文化中的比較...
道德的起源,什麼是道德的起源
在馬克思主義產生以前,關於道德起源的觀點,要麼是主觀唯心主義,要麼是客觀唯心主義,要麼是舊唯物主義形上學的分析,均無法正確揭示道德的起源。馬克思主義道德觀認為,道德的起源問題必須從 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 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 這一實際出發來認識和把握。第一,勞動是道德起源的首要前...
什麼是道德道德與法律的關係是什麼
法律與道德的交叉與滲透,有兩個重要表現 一是法律意識與道德觀念具有同一屬性而相互聯絡,二是法律規範與道德規範的調控範圍有所重疊而相互包容。一般來說,凡是法律所禁止和制裁的行為,也是道德所禁止和譴責的行為 凡是法律所要求和鼓勵的行為,也是道德所培養和倡導的行為。反言之,許多道德觀念也體現在法律之中,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