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當時學習的時候知道賓語倒置,也就是說文言文中的賓語可以隨意放置,後人翻譯的時候覺得他放前面了就是前置,放到**就是什麼置,具體的這麼多年都忘記了
1、 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碩鼠》:「三歲貫汝,莫我肯顧。」「莫我肯顧」應理解成「莫肯顧我」。
古之人不餘欺也! 《石鐘山記》蘇軾
2、疑問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鴻門宴》:「良問曰:『大王來何操?』」「何操」應理解為「操何」
3、介詞賓語提前: 在現代漢語中,介詞後面跟著賓語,組成介賓結構,用來修飾動詞謂語。在文言文中,介詞賓語往往置於介詞之前,形成一種倒置的現象。例如:
《岳陽樓記》:「臆!微斯人吾誰與歸?」「誰與歸」應理解為「與誰歸」。
4、特殊結構:用"之"、"是"將賓語提前。
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效法哪乙個古代)
宋何罪之有?(宋國有什麼罪過?)
5、普通賓語前置
在一般性的賓語前置中,大家要注意語感
文言文中賓語的位置和現代漢語有什麼不同,歸納文言文中賓語前置的用法。。。。。拜託啦
分析下列句子中賓語的位置和現代漢語有什麼不同歸納文言文中賓語前置的用法。
2樓:
一、下列文言文例句中的賓語位置,與現代漢語不同的用法是:前者賓語的位置在動詞或介詞之前,而後者的賓語位置通常在動詞或介詞之後。即:
1、大王來何操?(《鴻門宴》) 本句原文是疑問句,疑問代詞「何」充當動詞「操」的前置賓語。原文「大王來何操?
」可理解為:「大王來操何?」,其大意為:
大王來時帶了什麼? 2、微斯人,吾誰與歸?(《岳陽樓》) 本句原文是疑問句,疑問代詞「誰」充當介詞「與」的前置賓語。
原文「微斯人,吾誰與歸?」可理解為:「微斯人,吾與誰歸?
」,其大意為:要沒有這樣的人,我又與誰一道呢? 3、古之人不餘欺也。
(《石鐘山記》) 本句原文是否定句,否定副詞「不」表否定,自稱代詞「餘」充當動詞「欺」的前置賓語。原文「古之人不餘欺也」可理解為:「古之人不欺餘也」,其大意為:
古代的人不會欺負我。 4、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張衡傳》) 本句原文是否定句,否定副詞「未」表否定,他稱代詞「之」充當動詞「有」的前置賓語。
原文「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可理解為:「自書典所記,未有之也」,其大意為:自史書典籍記載以來,還沒有像這樣(靈驗)。
二、文言文賓語前置的判斷方法歸類賓語前置是古漢語獨有的語法,而賓語前置在文言文的句子中,主要有兩種,一是動詞或形容詞充當述詞時,與其所帶賓語組合構成的述語短語,可以賓語前置;一是介詞與其所帶賓語組合構成的介賓短語,可以賓語前置。也就是說,在文言文中,只有述賓短語和介賓短語可以構成賓語前置的語法。 1、述賓短語的賓語前置的歸類述賓短語要構成賓語前置的語法,其基本條件是:
所帶的賓語必須由體詞性代詞充當。也就是說,不用體詞性代詞充當述賓短語的賓語,就沒有賓語的前置。其表現為以下三種情況。
1)否定句中體詞性代詞做賓語前置否定句主要由否定副詞「不」、「未」、「無」、「毋」及無定代詞「莫」構成,這些句子中的代詞常前置。例如: ○《論語·先進》:
居則曰:「不吾知也」。 (居則說:
「不了解我」。) 本例中的否定副詞「不」構成否定句,體詞性己稱代詞「吾」充當述語「知」的前置賓語,可理解為「不知吾也」,並構成賓語前置的述賓短語。 ○《戰國策·趙策四》:
王曰:「未之聞也。」 (趙國君王說:
「從未聽過這些道理。」) 本例中的否定副「未」構成否定句,體詞性他稱代詞「之」充當述語「聞」的前置賓語,可理解為「未聞之也」,並構成賓語前置的述賓短語。 ○《國語·楚語上》:
必交修餘,無餘棄也。 (一定要教誨幫助我,不要拋棄我。) 本例中的否定副詞「無」構成否定句,體詞性自稱代詞「餘」充當述語「棄」的前置賓語,可理解為「無棄餘也」,並構成賓語前置的述賓短語 ○《史記·秦始皇本紀》:
天下散亂,莫之能一。 (從前天下(文集)散亂,沒有誰能統一它。) 本例中無定代詞「莫」構成否定句,體詞性他稱代詞「之」充當述語「能一」的前置賓語,可理解為「莫能一之」,並構成賓語前置的述賓短語。
注意:「能一」是由能願動詞「能」,和動詞「一」構成的謂語,「一」在這裡是動詞,可譯為:統一。
2)體詞性疑問代詞充當賓語前置體詞性疑問代詞做賓語一般都要前置。例如: ○《公羊傳·莊公十六年》:
管子曰:「然則君將何求?」 本例中的體詞性疑問代詞「何」述語「求」的前置賓語。
「然則君將何求?」可理解為「然則君將求何?」 ○《荀子·非相》:
聖王有百,吾孰法焉? 本例中的體詞性疑問代詞「孰」充當述語「法」的前置賓語。「吾孰法焉?
」可理解為「吾法孰焉?」 3)體詞性指示代詞「是」、「之」復指賓語前置名詞性詞語的後面用體詞性指示代詞「是」、「之」復指,常構成賓語前置。 注意1:
用「是」復指的前置賓語通常是名詞性詞語,用在「是」的前面;有時前置賓語也可以是代詞。在前置的名詞性詞語和「是」之間一般沒有停頓,有時在前置賓語和「是」之間有間隔。例如:
○《左傳·昭公二十三年》:今吳是懼而城於郢。 (當前害怕吳國而在楚國的郢築城) 本例中體詞性指示代詞「是」復指名詞賓語「吳」前置,名詞賓語「吳」在代詞「是」之前。
「今吳是懼而城於郢」可理解為:今懼吳而於郢城。 ○《論語·季氏》:
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
」 (孔子說:求!恐怕要責備你們了吧?
) 本例中指代「是」復指代詞賓語「爾」前置,代詞賓語「爾」在指代「是」之前。「爾是過」可理解為:過爾。
注意2:用「之」構成的復指時,前置賓語經常是名詞性詞語,也可以是代詞,有時還可以是謂詞性詞語。例如:
○《論語·先進》:吾以子為異之問,曾由與求之問? (我以為你問別人呢。
原來是問仲由和冉求啊?) 本例中名詞性詞語「由與求」做賓語前置,並與指代「之」構成復指短語。而短語「曾由與求之問?
」,可理解為「曾問由與求?」 ○《論語·公冶長》:吾斯之未能信。
(我恐怕未能做好這件事。) 本例中代詞「斯」做賓語前置,並與指代「之」構成復指短語。而短語「吾斯之未能信」,可理解為「吾未能信斯」。
2、介賓短語的賓語前置的歸類一般地說,介詞中的「以」、「為」、「與」的動詞性較強,所以它們較常帶前置賓語。 1)體詞性疑問代詞較常給介詞「以」、「為」做前置賓語,也給「與」做前置賓語。例如:
○《左傳·文公六年》:釋此三者,何以事夫子? (捨棄了這三條,用什麼去事奉他老人家?
) 本例中的體詞性疑問代詞「何」作介詞「以」的賓語前置,可理解為:「以何」。以賓短語「何以」作動詞「事」的工具狀語。
○《韓非子·外儲說左下》:今子何為中門而立? (現在你為什麼站在大門的中間呢?
) 本例中的疑問代詞「何」作介詞「為」的賓語前置,可理解為:「為何」。為賓短語「何為」作動詞「立」的原因狀語。
2)代詞「是」最常單獨給介詞「以」做前置賓語。例如: ○《論語·公冶長》: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為之文也。 (聰明好學,不恥下問,因此叫他為「文」。) 本例中的代詞「是」作介詞「以」的賓語前置,可理解為;「以是」。
以賓短語「是以」作動詞「為」的狀語。 ○《左傳·僖公十五年》:三施而無報,是以來也。
(君侯受到秦國三次恩惠而沒有一次報答,因此(秦軍)來(征伐晉國。)) 本例中的代詞「是」作介詞「以」的賓語前置,可理解為:「以是」。
以賓短語「是以」作動詞「來」的狀語。 3)「為」可以用「是」、「之」復指構成賓語前置,有時「與」、「自」也可以這樣用。例如:
○《左傳·僖公四年》:齊侯曰:「豈不谷是為?
先君之好是繼,與不穀同好,如何?」 (齊桓公說:「難道是為了我嗎?
是為了繼承先君的友好關係,你們楚國也同我建立友好關係,怎麼樣?」) 本例中的代詞「是」與代詞「不穀」構成復指作介詞「為」的賓語前置,可理解為:「豈為不穀」。
為賓短語「不穀是為」作動詞「繼」的原因狀語。 ○《左傳·襄公二十八年》:我一人之為,非為楚也。
(我們是為了乙個人,不是為了楚國。) 本例中的代詞「之」與數量短語「一人」構成復指,作介詞「為」的賓語前置,可理解為:「為一人」作謂語「非為楚也」的原因狀語。
4)處在介詞之前的名詞,也可以認為是賓語前置。例如: ○《左傳·僖公四年》:
君若以力,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雖眾,無所用之。 (您若單靠用武力的話,楚國就拿方城當作城牆,拿治水當作護城河,你們的軍隊雖然眾多,恐怕也沒有用處!) 本例中名詞「方城」、「漢水」可以認為是賓語前置,可理解為:
「以方城」或「以漢水」。以賓短語分別做動詞「為」的工具狀語。這些前置賓語經常是話題,在句子中表現得尤為明顯,所以也有人認為是主語。
○《左傳·成公十五年》:信以守禮,禮以庇身,信、禮之亡,欲免,得乎? (用信用保持禮義,用禮義保護生存,信用、禮義都滅亡了,想要免於禍難,行嗎?
) 本例中的名詞「信」、「禮」可以認為是賓語前置,可理解為:「以信用」或「以禮儀」。以賓短語「信以」、「禮以」分別做動詞「守」和「庇」的工具狀語。
這些前置賓語經常是話題,在句子中表現得尤為明顯,所以也有人認為是主語。
文言文中的「賓語前置」是什麼意思?
3樓:
文言文中所謂賓語前置,就是通常作賓語的成分,置於謂語動詞的前面,以示強調。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賓語。
賓語前置的幾種情況:
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
這類賓語前置,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賓語必須是代詞;二是必須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詞表示。在這種情況下,代詞賓語要放在動詞之前和否定詞之後。
疑問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問代詞「誰」、「何」、「奚」、「安」等做賓語時往往放在動詞的前面。
介詞賓語提前:
在文言文中,介詞賓語往往置於介詞之前,形成一種倒置的現象。
特殊結構:用"之"、"是"將賓語提前。
普通賓語前置:
在一般性的賓語前置中,大家要注意語感。
賓語前置總結 :
文言文中,動詞或介詞的賓語,一般置於動詞或介詞之後,但在一定條件下賓語會前置。
例句:是以必得躬歷山川。介賓短語「是以」中「是」是「以」的賓語,賓語前置。正常的語序應該是「以是必得躬歷山川」。譯文:因此一定要親自登山涉水……《治水必躬親》
現代漢語美好的在古文中是哪個字,文言文中最常用的是哪幾個字?越多越好???
妍 一般解釋為美麗,如 妍媸 美好和醜惡 百花爭妍。例如 浪跡無妍蚩。江淹 雜體詩 注 猶美惡也。妍蚩好噁,可得而言。陸機 文賦序 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明 李漁 閒情偶寄 種植部 又如 妍花 嬌美的花 妍森 美麗茂盛 妍度 美麗的外表 妍芳 美麗的花卉 妍狀 美麗的形態 妍美 美麗 妍倩 美麗 妍影...
文言文中的其,翻譯成現代漢語中「極,甚」的意思的文言文句子,然後再把這個句子翻譯一下
同學你語文老師布置的那堆文言文還沒看完啊?助詞,附著於形容詞前 後,起加強形容的作用。例 北風其涼,雨雪其雰。詩 邶風 譯文北風寒冷猛吹到,大雪飛揚滿天飄。文言文中的其,翻譯為現代漢語中 極,甚 的意思的文言文句子,然後再把這個句子翻譯一下 其 一般用作代詞,還有加強反問語氣。如 愚公移山 其妻獻疑...
高中階段的文言文中的賓語前置有哪些
一 否定句賓語前置 在否定句中,有否定副詞 不 毋 無 未 弗 和否定性無定代詞 莫 等修飾動詞,且代詞作賓語,這個代詞賓語一般放在動詞前。如 1 忌不自信 現代漢語語序應為 忌不信自 鄒忌諷齊王納諫 2 毋吾以也 現代漢語語序應為 毋以吾也 子路 曾皙 冉有 公西華侍坐 3 未之有也 現代漢語語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