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窟藝術在魏晉南北朝,隋唐及宋時期的風格特徵有何不同

2021-03-23 22:15:08 字數 4861 閱讀 7265

1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古代文化燦爛輝煌,有著五千多年的歷史,石窟藝術是古代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分布廣泛,反映了我國魏晉南北朝及隋唐時期的佛教藝術。我國主要石窟有甘肅敦煌石窟、天水麥積山石窟、山西大同雲岡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四川大足石窟、樂山大佛等。

它們隨山雕鑿、彩繪,形象生動自然,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研究價值。我國石窟藝術儘管時間不同、地域不同,但它們所表現出來的基本特徵是相同的。 概括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結合莫高石窟 大足石窟造像藝術特點,分析佛教造像由魏晉南北朝 隋唐到兩宋時期的風格變化

2樓:菇實

魏晉時期戰亂頻繁,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各族人民起義浪潮此起彼伏,當時壁畫描繪佛前生「捨己為眾生」的故事,宣揚苦修,忍耐,逆來順受,終成正果,以次來麻醉人民,達到維護封建統治的目的,如《屍毗王本生》、《薩陲那太子本生》等,須達那本生皆通過荒誕故事宣揚不擇物件的施捨一切而終成正果的思想,然而妻兒離散弱肉強食正是當時人民普遍之遭遇,本生圖則以宗教的形式和消極的態度進行了顛倒的虛幻的反映。而且塑像尺寸加大。

隋唐是石窟雕塑發展的鼎盛時期,彩塑藝術高度發展。以龍門石窟為例,其造像的價值在於形象的塑造,盧舍那大佛、天王及地鬼等形象表現了各種不同的理想化的典型性格。盧舍那佛慈祥親切的面容,阿難文靜溫順的外貌,菩薩端莊而矜持的表情,天王的威嚴和力士的剛烈,都如同現實中不同階層人物的寫照。

藝術家通過獨具匠心的形象刻畫,完美地營造出神情感人的整體氣氛,成為唐代石窟藝術中的瑰寶。

兩宋時期,社會中上層人物廣泛追求豪華、歡樂、奢侈和享受,對世俗生活逐漸關注,認為不需要繁瑣的宗教儀式和自我修行,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超脫的心靈即可成佛。這些理論就導致不需要一種特殊物件的宗教信仰和偶像崇拜,於是,佛像藝術逐漸呈現世俗化傾向。

希望對你有幫助。

3樓:匿名使用者

- =怎麼那麼像汪滌出的題目。。

中國古代石窟藝術的藝術特徵是什麼? 知道的幫忙解答一下~ 急急急急~~! 10

4樓:匿名使用者

石窟寺雕刻藝術,一般簡稱為石窟藝術。這裡所講的石窟,是指在河畔山崖等處開鑿出來的佛教寺廟。我國佛教石窟造像在三國兩晉時隨佛教的廣泛傳播而盛行,隋唐時與日俱增,一直持續到13世紀,這時期是中國造像藝術的**時代。

石窟藝術包括石雕、泥彩塑和壁畫等內容,從今天遺存的窟群看,其風格可分三個時期:早期是魏晉南北朝時期,中期歷隋唐,晚期是晚唐至兩宋,而我國石窟藝術的發展是沿著由西而東的路線進行的,西起新疆,中經甘肅、寧夏、陝西、山西、河南,復從四川到雲南、廣西,可謂遍布華夏。

就現在所知,我國石窟分布在西起崑崙,東至東海,南抵吳越,北達幽燕的廣大的區域內。按洞窟形制和主要造像的差異,可將全國石窟劃分為新疆、中原北方和南方三大地區。

新疆地區。主要分布在喀什向東的塔里木盆地北沿路線上,其集中的地點又可歸結為三個小區:1、古龜茲區,在今庫車、拜城一帶。

主要石窟有拜城境內的克孜爾石窟,庫車境內的克孜爾朵哈、庫木吐喇和森木塞姆石窟;2、古焉耆區,在今焉耆回族自治縣七個星一帶;3、古高昌區,在今吐魯番一帶,主要石窟有吐峪溝和柏孜克里克石窟。

中原北方地區即新疆以東,黃河流域以北,至長城內外的廣大地區。這個地區石窟數量多,內容多樣,是中國石窟中的主要組成部分。下面又可分為四個小區:

1、河西區,指甘肅黃河以西各縣的石窟,如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玉門昌馬窟,酒泉文殊山石窟和武威天梯山石窟等;2、甘肅黃河以東地區,主要有永靖炳靈寺石窟,天水麥積山石窟,固原須彌山石窟,慶陽平定川石窟和慶陽南北石窟寺;3、陝西區,主要有彬縣大佛寺石窟,耀縣藥王洞石窟,富縣石泓寺石窟,黃陵萬佛寺石窟,延安萬佛洞石窟和志丹縣城台石窟等,陝西是中原北方地區晚期石窟較集中之地;4、晉豫及其以東區,主要包括大同雲岡石窟,洛陽龍門石窟,鞏縣石窟,邯鄲響堂山石窟,太原天龍山石窟,義縣萬佛堂石窟,澠池鴻慶寺石窟,濟南黃花岩石窟,安陽寶山石窟,益都雲門山與駝山石窟,內蒙巴林左旗洞山石窟,前後昭廟石窟,鄂托克旗百眼石窟,平順寶頂寺石窟等。

南方地區,即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這個地區石窟數量不多,分布也比較分散,除個別地點外,摩崖龕雕像多於開洞窟造像。主要有南京棲霞山千佛岩石窟,杭州西湖附近窟龕,新昌寶相寺大像和廣元皇澤寺、千佛崖窟龕,以及大足龍崗山石窟、佛灣石窟,大理劍川石鐘山石窟等。

這些石窟造像中,最著名的有大同雲岡石窟、洛陽龍門石窟、敦煌莫高窟、四川大足石刻。

大同雲岡石窟 坐落在大同城西16公里的武州山南麓武州川峽谷北岸的斷崖上。它依山開鑿,東西綿延約一公里。現存主要洞窟分成東、中、西三區共45個。

此外還有許多小型洞窟,共計1100多個,大小造像5.1萬餘尊。主要造像是曇曜王造像,是北魏前期的代表作品,這尊造像軀體偉岸,氣魄深厚,已成為雲岡石窟的象徵。

曇曜王造像的風格仍有著犍陀羅式、中印度樣式和西域樣式的氣息。雲岡石窟是中國北方地區開鑿年代較早,又是以北魏石窟群為主體的石窟,為中國石窟造像的早期代表,因此,它對周圍各地區石窟有很大影響。與龍門石窟、敦煌石窟並稱中國「三大窟」。

洛陽龍門石窟 位於洛陽城南13公里的伊水兩岸,南北長約一公里許,現存窟龕2100多個,其中大型窟29個,造像10萬多尊,題記碑刻3600多件,佛塔50多座。龍門石窟始鑿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公元494年)前後,後來的東魏、西魏、北齊、隋、唐、北宋等朝代都繼續有所雕鑿。龍門石窟的開窟造像可分北朝和隋唐五代兩個時期。

造像連續時間最長、造像規模最大、題材內容最豐富的時期是唐朝。這時的造像佛像儀態端莊,雍容安詳,菩薩神態瀟灑飄逸,風格已接近南方漢民族的審美形態了。龍門石窟的特點是洞窟多、雕像多、題記多,堪稱河洛瑰寶,中原一絕。

敦煌莫高窟 包括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等,以莫高窟為主。莫高窟位於敦煌縣東南約25公里的鳴沙山。據史記載,始建於前秦苻堅建元二年(公元366年),經過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諸代1600餘年的不斷開鑿,方才建成了留傳至今的巨大窟群,在莫高窟的數百石窟中,共有造像2400餘尊,大的高達16公尺以上,小的僅有幾厘公尺。

隋唐時期是莫高窟的全盛時期,現在留存下來的隋唐時期洞窟多達300多個,佔洞窟總數60%以上。其中隋代達七八十個,比以前200年開窟總數還多一倍,可見隋時佛教興盛情況。隋唐時期,尤其到初唐盛世,莫高窟壁畫從內容到形式都有了劃時代的變化。

這時壁畫的題材豐富,場面巨集偉,色澤絢麗。各類人物造型、敷彩暈染、線描技巧等,都達到了空前的水平。隋唐時代的敦煌彩塑代表著中國彩塑造像的最高成就。

隋代以來,佛像的塑造手法向寫實化的方向發展,脫俗的氣氛有所淡化。唐代的彩塑菩薩被表現為美麗動人的女子形象,造型富麗典雅,體現了唐代的時代精神。

在西夏、元近300年間,莫高窟雖處在衰微時期,新開窟較少,但修建、重修活動一直未斷。這時期莫高窟修建洞窟約80多個,其中有70餘個是舊洞窟,其壁畫(區域性或全部)在西夏時被重新描繪,因而遺存的西夏壁畫數量十分可觀。敦煌莫高窟遺存除了洞窟、塑像、壁畫外,還有乙個重要部分就是藏經洞及其文書。

這個藏經洞是在清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由道士王圓籙偶然發現的,這個洞編號為17洞。洞中藏有大量寫經、文書和文物,共計約五萬餘件。

四川大足石刻和樂山大佛 「安史之亂」後,佛教藝術中心漸從洛陽、長安向南方轉移,四川遂成為佛教造像活動最活躍的地區。其中大足北山石刻造像技法靈活多變,標誌中國造像技法達到了乙個新水平。大足石刻在題材上有明顯變化,菩薩造像數量很多,其風格含著更多的世俗成分,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

我國佛教題材的石雕造像,除了石窟而外,單體石雕也有很突出的成就,而樂山大佛可謂佛雕之最。樂山大佛刻於四川省樂山市南岷江東岸凌雲山西壁,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合處。大佛是利用凌雲山棲鸞峰斷崖開鑿成的一尊彌勒坐佛,所以,又稱之為凌雲大佛。

大佛始鑿於唐玄宗開元元年(公元713年),完成於唐德宗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歷時近90年。佛像頂上覆蓋有13層重樓。名曰「大像閣」,改名為「天甯閣」,明朝末年毀壞。

大佛頭部與山頂齊,腳踏大江,從頭頂到腳底的高度為58.85公尺。僅頭上的髮髻就有1200多個。

樂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最高的石刻佛像。「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雍容大度,氣魄雄偉。

魏晉南北朝時期和隋唐時期石窟造像藝術的不同之處

5樓:暮靜雨

整體來看,魏晉南北朝時期,佛造像從深受印度犍陀羅風格和笈多藝術的影響逐漸向漢地風格轉變。從北魏遷都洛陽之前的雲岡模式逐漸過渡到後來的「秀骨清像」風格。明顯是分別受印度與漢族地區陸探微畫風的不同影響。

雲岡模式時期,造像粗獷,氣勢雄渾,風格古樸,神態安靜內斂,到後期的秀骨清像時期,則面相較瘦,削肩體長,形象俊秀,風格飄逸。這與北魏後期的社會風氣與大環境有直接關係。

過渡到東西魏和北周北齊時期,則風格多變,但整體由秀骨清像開始向敦厚樸實過渡,為隋唐佛造像藝術的發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但由於連年戰亂且幾次滅佛運動,這一時期的佛造像整體質量下滑頗多。

及至隋唐時期,延續南北朝時期的佛造像,因由隋唐盛世的開啟,佛造像開始呈現出典型的理想化和自我發展階段。整體來說,面相方圓適度,廣額豐頤,造型雄渾豐滿,比例適度,神態端莊優美,高度理想化的審美及經濟政治文化的高度發達造就了這一時期圓滿無礙的佛造像藝術。堪稱中國佛造像藝術的巔峰時期。

什麼是石窟藝術?怎樣評價我國的石窟藝術

6樓:盛者星辰

1.石窟藝術:顧名思義,是指在石窟(建在岩石、山崖上的寺院)上進行創作的藝術,在我國多通過繪畫或雕刻的方式。

中國四大石窟包括甘肅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山西大同雲岡石窟以及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其中敦煌莫高窟以壁畫最具價值,後三者則是雕塑。中國石窟藝術大致經歷三個時期,前期為魏晉南北朝,中期為隋唐,後期則為晚唐至宋,元明清以來石窟藝術發展很有限。

2.評價:整體來說,我國的石窟藝術題材多與佛教相關,風格與源地印度存在相似性;但是中國藝術的一大特點即化歸己用,故中國的石窟藝術具有濃郁的中國特色,如世俗化、人情味等,而這也隨著時間日益加強,如在雲岡石窟中早期的石窟雕塑與後來的雕塑便存在一定的不同。

具體而言,每個石窟因為時代、地點、文化傳承等原因不同而存在較大差異,不能統一概述,要根據其特色進行分析;但是不同石窟的價值高低分析也有一定的共性,如工匠技法水平的高低、藝術規模等。

魏晉南北朝舞蹈是怎樣發展的,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舞蹈發展有怎樣的特點

魏晉時期,在聲色迷離的宮廷樂舞之外,各地域的民間樂舞活動也十分活躍。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五塔寺上就有淺浮雕的樂舞影象,一北方服飾裝扮的舞人正弓步回頭,逗引乙隻獅子,這顯然是 獅子舞 由於戰亂不斷,人們習武風氣很盛,也直接影響了樂舞藝術。在三國時期的文物上我們就能夠見到兒童對舞花棍的形象。特別是南北朝時期...

魏晉南北朝繪畫的變化和影響,魏晉南北朝繪畫藝術對隋唐繪畫的影響

純手打。此前繪畫主要由下層的畫工承擔,作品不署名,也沒有風格體系。魏晉南北朝時期繪畫的人文情趣方面逐漸被文人重視,所以地位上公升,也湧現了一批專身於繪畫的上層文人 如顧愷之 鍾繇 於是這一時期中國繪畫藝術初步成熟。尤其是人物畫。魏晉南北朝繪畫藝術對隋唐繪畫的影響 三國魏晉南北朝的歷史,是由統一而 的...

魏晉南北朝時期魏晉南北朝時期文學作品有哪些

比較喜歡魏晉時期的哈,鄴下風流很令人神往的.王粲的 登樓賦 曹植的 洛神賦 白馬篇 禰衡的 鸚鵡賦 曹操 述縣自明本志令 陳琳的檄文.竹林七賢 嵇康的 聲無哀樂論 養生論 與山巨源絕交書 向秀的 莊子注 思舊賦 阮籍的 詠懷 八十二首,大人先生論 劉伶的 酒德頌 都是絕世的經典.至於南北朝文學,我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