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利他教育

2021-03-08 16:47:07 字數 4571 閱讀 7864

1樓:捉摸不透丶脀

--利己、利他與教育 最近乙個時期以來,經濟學家論道德的文章多起來了。我想,這並非由於經濟學家們下崗、失業或在尋求第二職業,更不是因為他們不務正業,而是因為在市場經濟大潮衝擊下出現的某些現象,使人們在經濟與道德之間產生某些混亂與困惑,或者說經濟學教育也存在一定的問題,以至於使人們特別是一部分青年對經濟學中的利己主義產生許多誤解。因此,經濟學家有責任站出來論一論經濟與道德的關係。

但是,在我看來,在這許多高論出來以後,利己與利他的性質與**,以及它們同教育的關係似乎仍需**。

經濟學利用利己主義來解釋和發展經濟(嚴格說來是市場經濟),似無可非議。但是,人不僅是「經濟人」,他是更廣泛的社會人。人們面對的不僅有廠商、消費者、投資者、老闆和雇員,而且有****、專家學者、父老鄉親、兄弟姐妹、妻子兒女、同窗好友、先生**及其他因疾病、就業、貧窮、災難、事故等遭遇困難需要救助的人。

人們之間不僅結成一定的經濟關係,而且存在著廣泛的政治關係、學術關係、血緣關係,以及其他感情(親情、友情、恩情、同情等)聯絡。人們不僅從事經濟和商業活動,還要進行政治活動、學術研討、藝術創造、思想交流、感情溝通、相互扶助等。顯然,在上述領域和活動中,利己主義動機是不適用的,不能用功利主義原則取代家庭生活中的「尊老愛幼」、學校生活中的「尊師愛生」、社會生活中的「先公後私」和「人道主義」原則。

人們不能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際、親朋好友處境艱難之時,在日常生活的聯絡中,還要講所謂「等價交換」原則,使用「最小投入最大產出」法則。如果大至服兵役、贍養父母,小至為本宿舍掃一次地、打一壺水,任何一次力所能及的哪怕是微小的付出都要求相等甚至更多的回報,那就不僅會遭到社會譴責、造**際間交往的阻隔,而且不利於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原因就在於經濟領域與經濟領域以外的其他廣泛的社會領域通行著不同的法則。

前者通行利己法則,當然要以利他作為代價;後者通行利他法則,但不能以利己為條件。在市場經濟社會裡,這兩個法則並行不悖。不同的法則應用於不同的領域,決不能倒錯,否則,整個社會秩序就將遭到破壞。

如果在經濟領域利己動機被禁止,那只能是一種缺乏效率的「大鍋飯」經濟;如果在非經濟領域卻被利己之心所統治,那麼,整個人類社會將會變成乙個弱肉強食的「動物世界」(經濟動物)。正如培根所說:如果沒有這種「利人」的美德,「人類就成為一種忙碌的、有害的、卑劣的東西,決不優於一種害蟲」。

利己與利他這是兩種相反的行為規則,同乙個人怎麼可能以這兩種相反的規則來規範自己的行為呢?亞當·斯密做了解釋,他認為這兩種規則都符合人的本性。亞當·斯密既是一位經濟學家,又是一位倫理學家。

人們常常引用他的傳世佳作《國富論》,卻往往忽略他的另一成名之作《道德情操論》。《國富論》的方**是利己主義的,他以利己主**釋人的經濟行為;《道德情操論》則採用利他主義的方法。研究者不斷批評他的方法相互矛盾,是唯心主義的「二元論」。

但在斯密那裡卻愉快相處,原因就在於他把利己和利他都看做人的本性。他在《道德情操論》的一開頭就指出:「無論我們設想乙個人有多大程度的利己主義,他的本性卻顯然是見他人有遭遇便動心」。

他把這種同情心解釋為「憐憫或惋惜以及由於他人的不幸……而給我們引起的各種感覺的**」(轉引自盧森貝:《政治經濟學史》第135頁,三聯書店一九五九年版)。可見,在斯密看來,利己和利他行為統一於人性,但決不意味著統一於人的利己本性,或者把人的利他行為一律歸結為利己主義這個本源。

有人認為斯密「從人們的自利本能推出了道德情操」,顯然是一種誤解。實際上,斯密只是在經濟領域以自利動機推出了利他行為,在道德領域,他是以同情心作為道德本源的。有的學者力圖從人的自利本能尋求利他行為的根源,把利他主義看作是利己主義的擴大和延伸。

其基本邏輯是,乙個人從自利本能出發,首先他愛自己,進而愛自己的親人,然後又「從對自己親人的愛出發,經過若干中間環節,人們最終可以愛相隔萬里、素不相識的人」。這裡的關鍵是「愛」,「由於有了愛,乙個人的成本和收益,就可能投射到另乙個人身上」(盛洪:《道德、功利及其他》,《讀書》一九九八年七期)。

愛自己和愛親人基本上屬於利己範疇(如果只愛自己,不愛親人,可歸為極端利己主義),但是,「愛相隔萬里、素不相識的人」,「在乙個更大的範圍內,無論是社群還是全人類,發現自己生命的意義」,能夠為全民族、全人類「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卻屬於典型的利他主義範疇。愛自己和愛全人類,這是兩種不同的愛,人們怎樣從第一種愛跳到第二種愛呢?愛自己、愛親人可以用人的自利本能去解釋,問題在於愛全人類的「愛」是如何產生的?

由於愛自己、愛親人,所以就會愛全人類,這個邏輯是不能成立的。從利己出發,無論如何是推不出利他主義道德的。有人說,在現實生活中,某些所謂利他行為也可能**於利己動機,例如,由於期待他人的回報,從而做出對他人有利的某件事情;由於設身處地,將心比心,從而同情別人的遭遇,樂於助人而不損害他人。

這是兩種不同情況。前者並沒有從利己走向利他,他以利益的交換為條件,否則,他是絲毫不肯利他的。這同市場經濟中的經濟人沒有兩樣,每個人都從利己動機出發來規範自己的投入產出行為。

後者確實跳出了利己的圈子,但不是由於利己本能,而是因為接受了「將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這些信條的教育所致,儘管可能是潛移默化的教育。

看來,在廣泛的社會領域,從人的自利本能直接推演出利他動機和道德情操是困難的。頂多在經濟領域,從利己動機中可產生出有限的利他行為(以等價交換或邊際成本=邊際收益為限)。那麼,在精神領域,人的利他本性的源泉何在呢?

人的利他本性與利己本性具有不同的性質,從而有著不同的起源。人的利己性如同人的食慾(不同於美食學)、性慾(不同於愛情)一樣,是天生的,屬於人的自然屬性。人的利他本性是後天的,是社會屬性,是從社會實踐中來的,是從教育中獲得的。

我們不能否認,就人類整體而言,確實具有利他本性。但這種利他本性的獲得卻是不易的,它依賴於人們對自然和社會環境的認識、知識的積累和人們的自我修養。由於人們不斷遭到大自然的懲罰,才逐步認識到保護人類環境的重要性,由於人們經常的社會交往,才漸漸習慣於遵守公共秩序。

利他主義行為規則代表著人們的全域性和長遠利益,它不像人們的生理慾望和眼前利益那樣一目了然,可以立即為人們所認識。人們樹立利他本性的難度不僅在於此,還在於必須在一定條件下克己,抑制個人利益。正因為如此,人的利他本性的獲得不是先天的,它的形成需要教育、從外部灌輸、參與社會實踐和自我修養。

如果說利己本性是一種本能,屬於感性,可以生而知之,那麼,利他本性則屬於理性,非有教育的介入不可,不管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還是社會教育。利他本性不可能像人的利己本性那樣與生俱來,只有充分發揮教育功能,才能使人們認識到他人的利益和社會的利益高於個人的狹隘利益。從而,在精神道德領域,養成約束自己、維護公共利益的習慣。

總之,從利己主義到利他主義決不是簡單地、自動地在人們頭腦中的邏輯推演過程,而是人性的一種飛躍和昇華,不經過一定的教育、實踐與修養是不可能的。至於那種「大公無私」、「捨己為人」、「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英雄主義行為的培養,就更加如此。

顯然,這裡所說的教育不是指專業教育,而是道德教育,乃至人生觀教育。如果我們的教育物件只重視專業教育(例如經濟學專業教育),而無視道德和正確的人生觀教育,那麼,即使他是受過高等教育,甚至獲得了碩士或博士學位,他也可能仍然是乙個沒有道德、沒有脫離低階趣味、自私自利的庸人。所以,在我們的教育體系中,精神文明教育是絕對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種教育把人類社會所積累的社會知識、人際交往的規律性和公共秩序規則傳授給學生和社會上的每乙個人。這樣才使人們的利他性成為一種習慣和內在要求,成為人類的一種本性。當然,教育者也需要受教育。

那麼,教育者所受的教育從**來呢?歸根結底只能從社會實踐中來。但這並不妨礙教育在人類利他本性形成過程中的決定性地位。

這一論斷的真理性許多思想家都是承認的。休謨把正義行為看做利他行為,他強調正義不是從人的自然本性發生的,而是由教育得來的。他在《人性論》一書中指出:

對私人的慈善「在很多人中間(或者說在大多數人中間),必然是根本沒有的。因此,對私人的慈善並不是正義的原始動機」。「正義和非正義的感覺不是由自然得來的,而是人為地(雖然是必然地)由教育和人類的協議發生的。

」中國古代也很注重教育在使人向善中的作用,東漢許慎曾對教育的含義做如下解釋:「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子使作善也。」(《說文解字》)

當然,教育不是萬能的。如上所述,並非每乙個人都能真誠接受倫理道德教育和民族優秀傳統教育的,這取決於他的特殊個性和特殊環境。但對於人類的大多數還是可以接受那樣的教育的,因為只有如此,才順乎潮流,合乎規律。

這裡所說的教育,寬泛一點說,還應包括自我教育,即結合實際反省自己,進行所謂「吾日三省吾身」、「日行一善」那樣的修養。正因為人類大多數都能接受教育,並以道德規範來約束自己的行為,利他性才成為人類的本性。儘管利他性的廣度和深度在人類各個歷史時期各不相同,但它始終是人類的社會本性。

誠然,教育也不是無條件的,經濟的一定發展,不斷的社會實踐,法律和國家的引導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條件。孤立的教育往往難見成效。所以,當我們說教育是人的利他本性的**時,決不是要把教育萬能化,也不是要把它孤立起來。

我們強調人的利己性與利他性分屬於不同的活動領域,具有不同的性質和**,決不是要把它們對立起來和割裂開來。相反,利己和利他都是人的本性,它們統一於乙個人自身,乙個健全的人不可能只有其中的一面性。我們不能抽象地肯定或否定人的利己性,反之亦然。

人的利己性和利他性都有其存在的理由,沒有正確與錯誤之分。問題是它們的作用領域,如果在非經濟領域,人們不實行利他法則,而利己本性卻放肆地、不加約束地自由活動,或者在經濟領域壓抑人的利己本性,這都是違反人的行為規則的,因而是錯誤的。其標準就是它對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負效應。

所謂人的利己性和利他性分屬於不同領域,也不是絕對的。在經濟領域,人們主要實行利己法則,但並非沒有利他行為。在精神道德領域,利他法則為主,在通常情況下,人們也不可能完全拋開個人利益,至少在幫助他人和貢獻社會時要量力而行,只有在最必要時才可能獻出一切,乃至自己的生命

佛經中自利利他什麼意思,自利則生,利他則久。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佛法都是自利利他,乙個人持五戒受三皈依,此世生活平安,富足,心情愉快,無有恐怖,他持五戒,也不會去害人,豈不是利他?再比如他宣傳因果報應,畏懼惡報,端正自己的行為,也為親友宣傳,使親友能夠端正行為,這個也是自利利他。小乘講解脫,他學了這個法,為別人宣講,不但自己得解脫也使他人能夠解除生老病死,三災八...

「夏海倫老師無私發揚國學周易,無我利他」是真的嗎

周易是對世間萬物的解析,即談世間萬物,何來無我?國學周易真的是有用的嗎?這是國學的一種,國家並不反對並且也不是封建迷信,迦藍道通過與現代技術的結合,已經有了相當大的資料庫,可以做精準分析。傳統 國學經典 周易 的發展歷程 易學發展歷程 易術 易德 易道 易學是以 易經 發其端緒的。易經 是我國最早的...

男子每天從超市塞豬肉進衣褲獲利,他是如何獲利的?

他利用自己在超市上班的便利身份,將超市內的鮮豬肉,用黑色膠袋包裝好後,帶出超市低價轉賣給自己的好友和鄰居。該男子每天逛超市的時候,都會將豬肉塞進衣褲當中,沒想到竟然獲利萬元左右,這樣的行為就應該受到法律的嚴懲。他將超市裡面的豬肉塞進自己的褲子裡面,然後再低價賣給自己的朋友,用這種方式自己賺錢。該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