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建安七子指東漢末建安時期曹氏父子之外的七位著名詩人。他們是: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七子」之稱~
2樓:匿名使用者
建安七子是建安年間(196~220)七位文學家的合稱,包括: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
3樓:匿名使用者
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
建安七子是哪七個人?
4樓:匿名使用者
1、王粲
王粲(177~217),字仲宣。東漢末文學家。山陽高平(今微山縣兩城)人,「建安七子」之一。
少有才名。漢獻帝初平元年(190),董卓劫持漢獻帝遷長安,其父時任大將軍何進長史,王粲隨父西遷,在長安見當時著名學者蔡邕,深為蔡邕所賞識。
2、徐幹(171-217),字偉長,北海(今山東濰坊市)人,建安七子之一。少年勤學,潛心典籍。漢靈帝末,世族子弟結黨權門,競相追逐榮名,徐幹閉門自守,窮處陋巷,不隨流俗。
建安初,曹操召授司空軍師祭酒掾屬,又轉五官將文學。
3、阮瑀
阮瑀(約165-212) ,字元瑜,陳留尉氏(今河南開封)人,建安七子之一。所作章表書記很出色,名作有《為曹公作書與孫權》。年輕時曾受學於蔡邕,蔡邕稱他為「奇才」。
所作章表書記很出色,當時軍國書檄文本,多為阮瑀與陳琳所擬。後徙為丞相倉曹掾屬。詩歌語言樸素,往往能反映出一般的社會問題。
4、應瑒
應瑒(177-217) ,字德璉,漢汝南南頓縣(今河南省項城市南頓鎮)人,建安七子之一。擅長作賦,代表性詩作《侍五官中郎將建章臺集詩》。
初被魏王曹操任命為丞相掾屬,後轉為平原侯庶子。曹丕任五官中郎將時,瑒為將軍府文學(掌校典籍、侍奉文章),著文賦數十篇。詩歌亦見長。
5、孔融
孔融(153-208),字文舉。魯國(治今山東曲阜)人。漢末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家學淵源,是孔子的二十世孫,太山都尉孔宙之子。
少有異才,勤奮好學,與平原陶丘洪、陳留邊讓並稱俊秀。
6、陳琳
陳琳,字孔璋,廣陵射陽(今江蘇寶應,一說鹽城鹽都區大縱湖)人。漢末著名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生年無確考,惟知在「建安七子」中比較年長,約與孔融相當。
漢靈帝末年,任大將軍何進主簿。
7、劉楨
劉楨,東漢名士,建安七子之一。字公幹,東平寧陽(今寧陽縣泗店鎮古城村)人。博學有才,與魏文帝友善。
後以不敬罪被刑,刑後署吏。所作五言詩,風格遒勁,語言質樸,重名於世,今有《劉公幹集》。
5樓:孝昕聖飛翮
建安七指東漢末建安
期曹氏父
外七位著名詩
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
6樓:手機使用者
建安七子
建安七子指東漢末建安時期曹氏父子之外的七位著名詩人。他們是,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七子」之稱,始於曹丕所著《典論·**》:
「今之文人,魯國孔融文舉,廣陵陳琳孔璋,山陽王粲仲宣,北海徐幹偉長,陳留阮瑀元瑜,汝南應瑒德璉,東平劉楨公幹。期七子者,於學無所遺,於辭無所假,鹹以自騁驥錄於千里,仰齊足而並馳。」七子中除了孔融與曹操政見不合外,其餘六家人雖然各自經歷不同,但都親身受過漢末離亂之苦,後來投奔曹操,地位發生了變化,才有了安定、富貴的生活。
他們多視曹操為知已,想依賴他幹一番事業。故爾他們的詩與曹氏父子有許多共同之處。因建安七子曾同居魏都鄴中,又號「鄴中七子。
」宋嚴羽《滄浪詩話》:「建安體,漢末年號,曹子建父子及鄴中七子之詩。」這一時期,三曹、七子、蔡琰等人並出,詩風「慷慣以任氣,磊落以使才,造懷指事,不求纖密之巧,驅詞逐貌,唯取昭晰之能。
」(《文心雕龍·明詩》)後世稱這種風格為「建安風骨」、「漢魏風骨」,又稱為「建安體。」北齊邢邵《廣平王碑文》:「方見建安之體,復用正始之音。
」「七子」中,各人又都有並稱。曹植與王粲、劉楨並稱「曹王」、「曹劉」。南朝肖綱《與湘東王書》:
「遠則揚馬、曹王,近則潘陸、顏謝。」鍾嶸《詩品》:「昔曹劉殆文章之聖。
」王榮與劉楨並稱「王劉」。胡應麒《詩藪·內篇》:「王劉以降,敷衍成篇。」
7樓:
孔融、應瑒、阮瑀、徐幹、陳琳、劉楨、王粲
8樓:水瓶刨冰機
建安七子是指東漢末年漢獻帝年間的7位文學家:
孔融 陳琳
王粲 徐幹
阮瑀應瑒
劉楨 7人中,除孔融外,其他6人都依附於曹操父子。
9樓:匿名使用者
孔融 陳琳 王粲 徐幹 阮瑀 應瑒 劉楨 當然還有曹氏父子
曹操 曹丕 曹植
10樓:匿名使用者
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孔融,陳琳,劉楨
曹操三父子不是
11樓:可愛的波波哥哥
建安七子是東漢建安年間王粲、孔融、陳琳、阮瑀、劉禎、徐幹、應瑒七位文學家,
12樓:四度遊戲
建安七子」是建安年間(196~220)七位文學家的合稱。包括: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
「建安七子」之稱,始於曹丕所著《典論·**》:「今之文人,魯國孔融文舉,廣陵陳琳孔璋,山陽王粲仲宣,北海徐幹偉長,陳留阮瑀元瑜,汝南應瑒德璉,東平劉楨公幹。期七子者,於學無所遺,於辭無所假,鹹以自騁驥錄於千里,仰齊足而並馳。
」,這七人大體上代表了建安時期除曹氏父子而外的優秀作者,所以"七子"之說,得到後世的普遍承認。七子中除了孔融與曹操政見不合外,其餘六家雖然各自經歷不同,但都親身受過漢末離亂之苦,後來投奔曹操,地位發生了變化,才有了安定、富貴的生活。他們多視曹操為知己,想依賴他幹一番事業。
故爾他們的詩與曹氏父子有許多共同之處。因建安七子曾同居魏都鄴(今邯鄲臨漳)中,又號「鄴中七子」
13樓:愛吃的小胖子哦
建安七子是孔融,陳琳,王璨,徐幹,阮瑀,應瑒,劉楨。他們都是建安時期優秀的作者,擅長作詩,辭賦等。他們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代表作。
14樓:匿名使用者
孔融,應埸。王粲,劉楨,阮瑀,徐幹,陳琳
15樓:第二天堂的殺手
建安七子包括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他們是當時除了曹操父子之外的大文學家,後世為了紀念他們,將他們歸攏在一起,稱之為建安七子
16樓:曹光義王莉
是,除了曹氏還有孔融,陳林,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
17樓:輕靈觸動
建安七子是漢朝建安年間生活的7位文學家的合稱,包括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
,這7個人就基本上代表了漢朝建安年間,除了曹操父子以外的文學成就,後世文學當中的建安風骨說的也是這個時期他們的文學作品特點。
一、建安七子建安七子是漢代建安年間最出名的一批文學家,這批人除了孔融以外,其他人都是依附於曹操的麾下,生活基本上都過得很不錯。這個時候儒家已經完全發展起來,而道家思想也在不斷發展,很多學者都受道家思想影響,提出了許多非常出色的文學觀念。建安七子的作品也非常注重抒發自身情懷。
這7個人中孔融是被曹操所殺,阮瑀英年早逝,剩下的5個人在建安22年的瘟疫中死亡,建安七子也就只剩下了傳說。
二、孔融孔融就是孔融讓梨的那個孔融,我們現在兒童啟蒙所學的三字經中就有他的故事。他是孔子的後人,也是當時的一代俊秀。漢獻帝即位以後,他擔任虎賁中郎將,而在曹操掌權以後,他和曹操在政治方面有很多的衝突,最終惹怒了曹操,被曹操下令處斬。
據說曹操在抓捕孔融以後還去孔融家裡抓他兩個年幼的兒子,孔融本來希望能夠保全他的兩個孩子,但是他的兒子卻說: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意思是傾覆的鳥巢下面哪還能有完整的鳥蛋。
三、阮瑀阮瑀是陳留人士年輕時拜蔡邕為師,文章寫的很好,曹操聽說他很有才華就派人去徵召他,但是他卻不答應,曹操多次派人去找他,他受不了就逃往深山,曹操又命人放火燒山,他就只能答應曹操。後來曹操見到了他的才華,曹操南征北戰時用的那些征討檄文,基本上都是出自他和陳琳之手。
18樓:匿名使用者
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
」建安七子」指哪七個人??
19樓:只跳芭蕾
建安七子
建安七子指東漢末建安時期曹氏父子之外的七位著名詩人。他們是,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七子」之稱,始於曹丕所著《典論·**》:
「今之文人,魯國孔融文舉,廣陵陳琳孔璋,山陽王粲仲宣,北海徐幹偉長,陳留阮瑀元瑜,汝南應瑒德璉,東平劉楨公幹。期七子者,於學無所遺,於辭無所假,鹹以自騁驥錄於千里,仰齊足而並馳。」七子中除了孔融與曹操政見不合外,其餘六家人雖然各自經歷不同,但都親身受過漢末離亂之苦,後來投奔曹操,地位發生了變化,才有了安定、富貴的生活。
他們多視曹操為知已,想依賴他幹一番事業。故爾他們的詩與曹氏父子有許多共同之處。因建安七子曾同居魏都鄴中,又號「鄴中七子。
」宋嚴羽《滄浪詩話》:「建安體,漢末年號,曹子建父子及鄴中七子之詩。」這一時期,三曹、七子、蔡琰等人並出,詩風「慷慣以任氣,磊落以使才,造懷指事,不求纖密之巧,驅詞逐貌,唯取昭晰之能。
」(《文心雕龍·明詩》)後世稱這種風格為「建安風骨」、「漢魏風骨」,又稱為「建安體。」北齊邢邵《廣平王碑文》:「方見建安之體,復用正始之音。
」「七子」中,各人又都有並稱。曹植與王粲、劉楨並稱「曹王」、「曹劉」。南朝肖綱《與湘東王書》:
「遠則揚馬、曹王,近則潘陸、顏謝。」鍾嶸《詩品》:「昔曹劉殆文章之聖。
」王榮與劉楨並稱「王劉」。胡應麒《詩藪·內篇》:「王劉以降,敷衍成篇。
」建安文學與建安七子
曹操倡導「尚刑名」,「尚通脫」,又善屬文,愛文士。
建安九年(204年),曹操佔據鄴城後,在中國北部創造了乙個以鄴城為中心的相對穩定的政治局面。許多文士在飽經戰亂之苦後,如百川赴海,相繼奔往鄴城,歸附到曹氏周圍。在這裡形成了以「三曹」為領袖,以「七子」為代表的,龐大的鄴下文人集團。
他們戰時大多隨軍,歸來習文作詩,**文學,****,抒發情懷,寫征戰之苦,述社會之亂,相互批評、磋商,共同提高寫作水平,發展並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後人留下了「建安風骨」這一寶貴的精神財富。建安文學在中國文學發展史上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建安」是東漢末年獻帝劉協的乙個年號,東漢末,董卓亂後,軍伐割據,戰事頻仍。長安、洛陽皆廢毀。獻帝從長安到洛陽,又被曹操迎接到許昌。這一年(即196年)改興平為建安元年。
220年,曹操死,獻帝禪位於曹丕。建安文學,通常指從漢末到魏初,這個時期的文學,但並非僅限於這25年。
建安時期,是我國文學史上光輝燦爛的時期,「俊才雲蒸,作家輩出」,各種文體得到發展,是中國文學史上的**時代。東漢王朝處在大**、大動盪、軍伐混戰中,在文學上卻放射出絢麗的異彩。這是與當時社會各方面的因素有關的。
建安七子是指孔融字文舉,王粲字仲宣,陳琳字孔璋,劉楨字公幹, 徐幹字偉長,阮禹(王+禹)字元瑜,應揚(王+易)字德璉。
建安七子名字讀音是什麼?
孔融k ng r ng 陳琳ch n l n 王粲w ng c n 徐幹x g n 阮瑀ru n y 應瑒y ng y ng 劉楨li zh n。建安七子,是漢建安年間 196 220年 七位文學家的合稱,包括孔融 陳琳 王粲 徐幹 阮瑀 應瑒 劉楨。這七人大體上代表了建安時期除曹氏父子 即曹操 曹...
東漢末年大文學家建安七子之首孔融生平建安七子是誰
建安七子,七位復文學家制的合稱,包括孔融bai 陳琳 王粲 du徐幹 阮瑀 zhi應瑒 劉楨dao。這七人大體上代表了建安時期除曹氏父子 即曹操 曹丕 曹植 外的優秀作者,所以 七子 之說,得到後世的普遍承認。他們對於詩 賦 散文的發展,都曾作出過貢獻。建安七子與 三曹 往往被視作漢末三國時期文學成...
「建安七子」中,誰的成就最高?理由
個人認為應是王粲。他以詩賦見長,其中 七哀詩 有三首 和 登樓賦 最能代表建安文學的精神 一是對離亂中人民疾苦的悲憫之心,二是要求澄清天下,建功立業的豪情壯志。因其文才出眾,被稱為 七子之冠冕 後人有時將他和曹植並稱 曹王 而其他六人的作品亦各有風貌,他們對詩 賦 散文的發展,都作出了不少貢獻。應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