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三曹,七子,二蔡

2021-03-04 09:07:15 字數 4979 閱讀 3813

1樓:啄b木w鳥

三曹:指漢魏間曹操與其子曹丕、曹植。因他們政治上的地位和文學上的成就,對當時的文壇很有影響,所以後人合稱之為「三曹」。

七子 明代文學流派。主要由嘉靖、隆慶年間的李攀龍、王世貞、謝榛、宗臣、梁有譽、吳國倫和徐中行等人組成。他們在李夢陽、何景明等前七子之後,繼續提倡復古,相互鼓吹,彼此標榜,聲勢更為浩大,世稱他們是後七子。

後七子的基本文學主張同前七子一樣,強調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在他們看來「西京之文實,東京之文弱,猶未離實也。六朝之文浮,離實矣。

唐之文庸,猶未離浮也。宋之文陋,離浮矣,愈下矣。元無文」(王世貞《藝苑卮言》卷三),這就否定了漢以後的全部文章。

他們並且認為古文已有成法,今人作文只要「琢字成辭,屬辭成篇,以求當於古之作者而已」(王世貞《李於麟先生傳》)。他們還提出:「盛唐之於詩也,其氣完,其聲鏗以平,其色麗以雅,其力沈而雄,其意融而無跡,故曰盛唐其則也」(王世貞《徐汝思詩集序》),「建安之作,率多平仄穩帖,此聲律之漸,而後流於六朝,千變萬化,至盛唐極矣」(謝榛《四溟詩話》),極力頌揚盛唐詩歌。

【談笑斬二蔡】

赤壁戰前有所謂「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之說,一度造成赤壁之戰蜀吳聯軍的恐慌,後來幸好諸葛亮借來東風,因此吳營都督周瑜認為是時候出兵了,連忙調兵遣將。

不過在吳軍陣營中,仍有曹操的臥底,那就是蔡中、蔡和二人,他二人受曹操之命,時時刻刻在此探聽軍情,並想盡辦法將訊息傳回曹營,如今見周瑜部署兵馬,料想應該是吳營出兵時機到了,不過卻又難以確定,生怕謊報回去誤了大事,於是並直接向周瑜毛遂自薦:「都督,東吳兵強馬壯,糧草充裕,人們都急著打仗立功呢!我們兄弟也恨不得馬上殺入曹營!

」周瑜道:「立功的時機到了,我正要重用你們!」周瑜看了看周遭,向他倆使了使眼色,又道:

「不過這裡人多口雜,我們出去再談。」便信步走出中軍帳,兩人見狀大喜,立即跟在後頭。

三人一路行到帳外樹林,又從樹林中的小道步行上山頂,兩人暗想這下子一定是要談軍機大事,不料周瑜忽然拔出劍來,嚇得兩人以為周瑜知道他們是臥底,也動手拔劍出來,準備硬著頭皮火拼一場。周瑜將一切看在眼內,不動聲色,只是對著一塊山石磨起劍來,邊磨邊說道:「養兵千日,用在一時,今天晚上我們便要大破曹兵,我要重用你們。

」兩人這才放下心來,問道:「我們對曹營了若執掌,不知都督想知道哪些地方?」周瑜繼續邊磨邊說:

「聽說曹營那邊的船都以鐵鍊首尾相連起來了,是嗎?」兩人道:「沒錯,而且相當堅固,簡直就是水上營寨,難攻得很哩!

」周瑜哈哈大笑:「要是我放一把火呢?」兩人臉色大變,再看看現在正吹著罕見的東南風,心中暗暗叫苦,如果真用火攻,曹營戰船將陷入一片火海,屆時神仙也難救!!

趕忙向周瑜請命:「火攻必勝,吾等願做先鋒!」周瑜大笑三聲:

「慢著!我要借重兩位的,卻是另有要事!」兩人忙跪下領命:

「謝都督抬舉,不知有何差遣?!」周瑜走近二人身邊,道:「我想借兩位項上人頭,試劍祭旗!

」話剛說完,當場劍起頭落,赤壁之戰就此正式序幕!!

今日有無間道警匪鬥智,三國則有蔡中蔡和枉死,兩者自是不可同日而語,不過這告訴大家一件事,想幹臥底的不能太笨,情報蒐集一定要隨時更新,不然被人摸清底細還茫然不知,臥底只能失敗告終!

2樓:左邊的位置

建安(196—220)是東漢獻帝的年號,文學史上的建安時期從黃巾起義到魏明帝景初末年,大約五十年時間。在東漢末群雄並峙逐鹿中原的爭奪兼併中,曹操完成了統一北方的大業,並吸引大批文士,形成了以曹氏父子為核心的鄴下文人集團。建安詩歌便是社會由**動盪趨向統一這一歷史時期的產物。

「世積亂離,風衰俗怨」的時代特徵,建安文人開闊博大的胸襟、追求理想的遠大抱負、積極通脫的人生態度,直抒胸臆、質樸剛健的抒情風格,形成了建安詩歌所特有的梗概多氣、慷慨悲涼的風貌。為中國詩歌開創了乙個新的局面,並確立了「建安風骨」這一詩歌美學風範。

建安文學的代表有「三曹」、「七子」和蔡琰等。

曹操(155-220),字孟德,既是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也是一位詩人,今存詩20餘首。他的一部分詩真實反映了漢末動亂的社會現實和百姓的苦難。如《蒿里行》記錄了漢末董卓之亂前後最黑暗混亂的一段歷史,描繪了軍閥爭權奪勢所造成的悲慘現實:

「鎧甲生蟣蝨,萬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另一部分詩抒發了他的人生抱負和統一天下的雄心大志。如《觀滄海》寫登臨碣石眺望大海的所見所感,展現了作者吞吐宇宙的氣概和寬廣博大的胸懷;《龜雖壽》抒寫了年命有盡而老當益壯的積極進取精神;《短歌行》抒發了求賢若渴的心情和建功立業的決心。曹操創造性地用樂府古題寫時事,如《薤露行》、《蒿里行》本是送葬時的輓歌,在曹操筆下卻以其反映現實的鮮明性被稱為「漢末實錄」。

此外,他的四言詩為已經僵化板滯的形式注入新的活力。曹操不僅用自己的創作開風氣之先,而且以其對文學的倡導,為建安文學的繁榮和發展做出了貢獻。

曹操的散文最突出地體現了迥異於漢代的清峻、通脫、華美、壯大的風格。他的代表作《讓縣自明本志令》、《舉賢勿拘品行令》都寫得樸素自然,清峻簡約,不受禮法約束,不加雕飾,直抒胸懷,情真意切。

曹丕(187-226),字子桓,是曹操次子,於公元220年廢漢獻帝自立,是為魏文帝。現存詩約40首,形式多樣,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雜言無所不備,多為對人生感慨的抒發和人生哲理的思考。題材上除一部分寫遊賞之樂的宴遊詩外,以表現遊子行役思親懷鄉、徵人思婦相思離別居多。

借傳統題材表現了世積亂離、風衰俗怨的時代氣氛,以及人生多故的傷離憫亂。風格清麗婉約。最著名的是《燕歌行》二首,為我國現存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詩,對後代歌行體詩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其一描寫女子在淒涼的秋夜裡輾轉難寐,思念遠人,細膩委婉,纏綿悱惻,傳誦不衰。曹丕文章的語言漸趨華美,排偶氣息和抒情意味都比較濃重,代表了文章由質趨華的傾向。如《與吳質書》在追念舊遊、感傷逝者中,描繪出友人的情懷與自己疏放的性情。

感情悽愴真摯,語言流暢婉轉,文筆清秀雋麗,是一篇含蓄深情,情文並茂的傑作。

曹植(192-232),字子建,為曹操第四子,天資聰穎,才華過人。現存詩90多首,創作以建安二十五年為界,分為前後兩期。

其前期作品主要有兩類,一類感時傷亂,如《送應氏》二首寫洛陽荒蕪殘破景象,《泰山梁甫吟》寫邊海人民極端貧苦的生活,都流露出對百姓的深切同情。另一類抒發建功立業的理想抱負,洋溢著樂觀、浪漫的情調。如《白馬篇》借英姿颯爽、急赴國難的幽並遊俠兒的形象,表達了自己「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豪邁感情。

後期主要抒寫自己遭遣被棄的悲憤不平。題材大致有四類:一是抒發自己和朋友遭受**的憤懣,代表作是《贈白馬王彪》,全詩共分七章,憤怒控訴曹丕集團對兄弟諸侯的殘酷**,抒發了自己悲痛、恐懼、淒涼、憤慨等種種曲折複雜的感情。

二是傳統的閨怨題材,借思婦、棄婦的怨嘆,表白自己的心跡,如《七哀詩》代思婦立言,從中寄託了自己的遭遇和感慨,情思哀婉,想象新奇。三是直抒胸臆,述懷言志,如《雜詩》其五直抒慷慨報國不甘閒居的志向。四是遊仙詩,除少數表現求仙得道、服食長生外,大都是借遊仙這一傳統題材曲折表達了因人世險惡而隱居避世的嚮往。

曹植詩歌文采氣骨兼備,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對詩歌的題材和內容進行了多方面開拓,藝術上注重聲色的描繪和技巧的琢磨,富於創造,大大豐富了詩歌的藝術表現力。鍾嶸《詩品》評價其詩曰:

「骨氣奇高,詞採華茂,情兼雅怨,體被文質。」曹植又是第一位大力寫作五言詩的文人,現存詩中有三分之二是五言詩。他以自己傑出的創作為我國古典詩歌從樸質無華的民歌向體被文質的文人詩轉變做出了巨大貢獻,不愧是建安詩壇最傑出的代表。

曹植散文抒情言志文辭剴切,敘事論理簡練有序,具有強烈的感**彩,引經據典,彷彿信手拈來,運用自如。如《求自試表》博引典實,反覆設喻,層層推進,情詞懇切,將自己的一片忠心和急於事功之情抒發得既淋漓盡致又委婉曲折。藝術形式上,使用了大量駢儷句式,但能駢散相間,句子長短參差,錯落有致,因而工整而無萎弱之弊。

其《洛神賦》是黃初三年(222)曹植過洛水時想起洛水之神宓妃的傳說,有感而作。全篇筆觸細膩,文辭艷麗,惟妙惟肖地刻畫了神女美好、靈動而又虛無縹緲的形象,淋漓盡致地抒發了人神相遇而不能交接的無盡愁怨和可望而不可即的悵惘。

建安七子

孔融 (153-208)

孔融,家學淵源,他是孔子的二十世孫,魯國曲阜人。他年少時曾讓大梨給兄弟,自己取小梨,因此名垂千古,這也就是『孔融讓梨』的故事了。早年加入討伐董卓行列,後來為曹操辦事,但因勸阻曹操攻打劉備而被處死。

為建安子子之首,文才甚豐。現存作品只有散文和詩。散文如《薦彌衡表》、《與曹公論盛孝章書》辭藻華麗,駢儷氣息較多;《與曹操論禁酒書》則有詼諧意味。

其《雜詩》第二首,以白描手法寫喪子之痛,哀婉動人。

孔融其實家學淵源,他是孔子的二十世孫,魯國曲阜人,後來為曹操所用。

陳琳 (? -- 217)

陳琳(? -- 二一七年)字孔璋,廣陵(今江蘇江都)人,為建安七子之一,擅長章奏書記。《飲馬長城窟》為他的詩歌代表作,假借秦代築長城故事,揭露當時繁重的徭役給民間帶來的苦難,尤為深刻。

王粲 (177-217)

王粲子仲宣,山陽高平(今山東鄒縣)人,為建安七子之一,並在七子中成就最高。他的《七哀詩》和《登樓賦》最能代表建安文學的精神。《七哀詩》之一(《西京亂無象》)寫他由長安避亂荊州時途中所見飢婦棄子場面,深刻揭示漢末軍閥混戰造成的慘象及人民深重災難,使人怵目驚心。

《登樓賦》是荊州時登麥城城頭所作,主要抒發思鄉之情和懷才不遇的愁恨,富於感人力量,是抒情小賦的名篇。

徐幹 (171-217)

徐幹,字偉長,北海(今山東濰坊市)人,建安七子之一。主要著作是《中論》,曹丕稱讚此書『成一家之言,辭義典雅,足傳於後。』(《與吳質書》)其情詩《室思》也寫的一往情深。

阮瑀 (?-212)

阮瑀,字元瑜,陳留尉氏(今河南開封)人,建安七子之一。所作章表書記很出色,名作有《為曹公作書與孫權》。詩有《駕出北郭門行》,描寫孤兒受後母虐待的苦難遭遇,比較生動形象。

應瑒 (?-217)

應瑒(? -- 二一七年)字德璉,汝南(今河南汝南縣東南)人,建安七子之一。擅長作賦,有文賦數十篇,代表性詩作《侍五官中郎將建章臺集詩》,音調悲切。

劉楨 (?-217)

劉楨,字公幹,東平(今山東東平縣)人,建安七子之一。今存詩十五首,《贈從弟》三首為代表作,言簡意明,平易通俗,長於比與。

建安七子指東漢末建安時期曹氏父子之外的七位著名詩人。他們是,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七子」之稱,始於曹丕所著《典論·**》:

「今之文人,魯國孔融文舉,廣陵陳琳孔璋,山陽王粲仲宣,北海徐幹偉長,陳留阮瑀元瑜,汝南應瑒德璉,東平劉楨公幹。期七子者,於學無所遺,於辭無所假,鹹以自騁驥錄於千里,仰齊足而並馳。」

近代哲學的代表人物是誰,經院哲學的代表人物是誰?

勒內 笛卡爾 rene descartes,公元1596年3月31日 公元1650年2月11日 法國著名哲學家。出生於法國安德爾 羅亞爾省的圖賴訥拉海 現改名為笛卡爾以紀念這位偉人 逝世於瑞典斯德哥爾摩。笛卡爾是法國著名的哲學家 物理學家 數學家 神學家,他對現代數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因將幾何...

印象派的代表人物有哪些,印象派的代表人物有哪些。分別作品有哪些?

莫奈 gaude mo 1840 1926 印象派創始人之一。最初從師布丹學習,後轉向外光的描寫。馬奈和透納的作品給了他很大的啟示。常在不同的時間和光線下,對同一物件作多幅的描繪,在色彩運用上很有建樹。代表作品有 日出 印象 睡蓮 魯昂大教堂 等。馬奈 edouard ma 1832 1883 他在...

西崑體的特徵,西崑體的代表人物

西崑體的代表人物 楊億。楊億 974 1020 字大年,建寧州浦城 今福建省浦城縣 人。7歲能文,十歲賦詩,十一歲時在京城即興賦詩 喜朝京闕 七閩波渺邈,雙闕氣岧嶢。曉登雲外嶺,夜渡月中潮。西崑體因 西崑酬唱集 而得名。西崑酬唱集 集中收錄了西崑體詩集,共2卷,宋初楊億編。宋真宗景德二年 1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