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魏晉時期,有名的「竹林七賢」指的是當時的哪幾個名士

2021-03-04 08:54:03 字數 6554 閱讀 3923

1樓:北京創典文化

在魏晉時期,出現了有名的「竹林七賢」,即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和阮咸回

。這7位名士處在魏晉答易代之際,各有各的遭遇,因對現實不滿,隱於竹林,其主要目的就是清談和飲酒。他們每個人幾乎都是嗜酒成癮,縱酒放任。

魏晉時期的「竹林七賢」分別是那七個人?

2樓:牙牙的弟弟

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及阮咸七人

。1、嵇康

嵇(jī)康(224年-263年 ,一作223年-262年),字叔夜。譙國銍縣(今安徽省濉溪縣)人。三國時期曹魏思想家、**家、文學家。

嵇康幼年聰穎,博覽群書,廣習諸藝,又喜愛老莊學說。身長七尺八寸,容止出眾。後娶魏武帝曹操曾孫女長樂亭主為妻,拜郎中,調中散大夫,世稱「嵇中散」。

嵇康與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學新風,主張「越名教而任自然」、「審貴賤而通物情」 ,為「竹林七賢」的精神領袖,袁巨集稱其為「竹林名士」之一。

他的事蹟與遭遇對於後世的時代風氣與價值取向有著巨大影響。嵇康工詩善文,其作品風格清峻。他注重養生,曾著《養生論》。有《嵇康集》傳世。

2、阮籍

阮籍(210年—263年),三國時期魏國詩人。字嗣宗。陳留尉氏(今河南開封)人。竹林七賢之一。曾任步兵校尉,世稱阮步兵。崇奉老莊之學,政治上則採取謹慎避禍的態度。

景元四年(263)十月,司馬昭被晉封位晉公,位相國,加九錫,這是司馬昭正式實施其篡權的重要一步。

按照例行公事,由曹魏傀儡皇帝曹奐下詔加封晉爵,司馬氏謙讓一番,然後再由公卿大臣"勸進",當時阮籍擔任步兵校尉之職,也被受命執筆,但阮籍依舊喝酒,等到使者來催稿時,阮籍只好帶酒擬稿塞責。

阮籍死於景元四年(263)冬,也就是在他寫了《勸進表》之後的一二個月,享年五十四歲。

3、山濤

山濤(205年-283年3月3日),字巨源。河內郡懷縣(今河南武陟西)人。 三國至西晉時期名士、政治家,「竹林七賢」之一。

山濤早年孤貧,喜好老莊學說,與嵇康、阮籍等交遊。四十歲時,才任郡主簿。大將軍司馬師執政時,山濤被舉為秀才,累遷尚書吏部郎。西晉建立後,公升任大鴻臚。

太康三年(282年),公升為司徒,以老病歸家。次年去世,年七十九,諡號「康」。有文集十卷,已亡佚,今有輯本。袁巨集在《名士傳》中稱山濤等七人為「竹林名士」。

山濤前後選舉百官,都能選賢用能。在武帝下詔罷除天下兵役時,他認為不應該廢除州郡武備,後來天下混亂,州郡無力鎮壓,果如其所言。

4、向秀

向秀(約227年-272年),字子期,河內懷(今河南武陟)人。竹林七賢之一。向秀雅好讀書,與嵇康、呂安等人相善,隱居不仕。

景元四年(263年)嵇康、呂安被司馬昭害死後,向秀應本郡的郡上計到洛陽,受司馬昭接見,後官至黃門侍郎、散騎常侍。泰始八年(272年)去世。

向秀早年淡於仕途,有隱居之志。嵇康被司馬昭殺害後,為避禍計 ,不得已順應朝廷威逼拉攏而出仕,先後任黃門侍郎、散騎常侍等職,但「在朝不任職,容蹟而已」,選擇了只做官不做事,消極無為。

向秀喜談老莊之學,曾注《莊子》,被讚為「妙析奇緻,大暢玄風(《世說新語·文學》)」,惜注未成便過世,郭象承其《莊子注》餘緒,完成了對莊子的註釋。另有作品《思舊賦》、《難嵇叔夜養生論》。

5、劉伶

劉伶(生卒年不詳),字伯倫,沛國(今安徽淮北)人,魏晉時期名士,與阮籍、嵇康、山濤、向秀、王戎和阮咸並稱為「竹林七賢」 。

劉伶嗜酒不羈,被稱為「醉侯」,好老莊之學,追求自由逍遙、無為而治。曾在建威將軍王戎幕府下任參軍,因無所作為而罷官。泰始二(266)年朝廷徵召劉伶再次入朝為官,被劉伶拒絕。

劉伶現今存世的作品只有《酒德頌》和《北芒客舍》。其作品生動的反映了魏晉名士崇尚玄虛、消極頹廢的心態,也表現出對「名教」禮法的蔑視及對自然的嚮往,後世以劉伶為蔑視禮法、縱酒避世的典型。

6、王戎

王戎(234年-305年7月11日),字濬衝。琅玡臨沂(今山東臨沂白沙埠鎮諸葛村)人。三國至西晉時期名士、**,「竹林七賢」之一。

王戎出身琅玡王氏。長於清談,以精闢的品評與識鑑而著稱。最初襲父爵貞陵亭侯,被司馬昭闢為掾屬。累官豫州刺史、建威將軍。後參與晉滅吳之戰,吳國平定後,因功進封安豐縣侯。

在荊州拉攏士人,頗有成效。又被徵召為侍中,遷任光祿勳。歷任吏部尚書、太子太傅、中書令、尚書左僕射等職,並領吏部事務。

元康七年(296年),公升任司徒。王戎認為天下將亂,於是不理世事,以山水遊玩為樂。司馬倫殺張華等,王戎因是裴頠的岳丈而被免。又起用為尚書令,再遷司徒。

張方劫持惠帝入長安後,王戎逃奔陝縣。永興二年(305年),王戎去世,年七十二,諡號「元」。

7、阮咸

阮咸(生卒年不詳)字仲容,陳留尉氏(今河南開封尉氏)人。 魏晉時期名士,文學家。阮籍之侄,與阮籍並稱為「大小阮」;又與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並稱為「竹林七賢」。

阮咸在仕途上並不得意,任散騎侍郎時,山濤推舉阮咸主持選舉,晉武帝認為阮咸好酒虛浮,於是不用他。因質疑荀勖的音律而遭到其記恨,貶為始平太守。後無疾而終,享年56歲。

阮咸精通音律,善彈琵琶,時號「妙達八音」,有「神解」之譽 。存世的作品有《律議》、《與姑書》。「阮咸」這一樂器也是因其得名。

3樓:愛做作業的學生

竹林七賢指的是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及阮咸七人。

因常在當時的山陽縣(今河南輝縣一帶)竹林之下,喝酒、縱歌,肆意酣暢,世謂七賢,後與地名竹林合稱。

七人是當時玄學的代表人物,雖然他們的思想傾向不同。嵇康、阮籍、劉伶、阮咸始終主張老莊之學,「越名教而任自然」,山濤、王戎則好老莊而雜以儒術,向秀則主張名教與自然合一。他們在生活上不拘禮法,清靜無為,聚眾在竹林喝酒,縱歌。

作品揭露和諷刺司馬朝廷的虛偽。

在政治態度上的分歧比較明顯。嵇康、阮籍、劉伶等仕魏而對執掌大權、已成取代之勢的司馬氏集團持不合作態度。向秀在嵇康被害後被迫出仕。阮咸入晉曾為散騎侍郎,但不為司馬炎所重。

山濤起先「隱身自晦」,但40歲後出仕,投靠司馬師,歷任尚書吏部郎、侍中、司徒等,成為司馬氏政權的**。王戎為人鄙吝,功名心最盛,入晉後長期為侍中、吏部尚書、司徒等,歷仕晉武帝、晉惠帝兩朝,在八王之亂中,仍優遊暇豫,不失其位,但在當時年代不失為明哲保身的無奈之舉。

擴充套件資料

在文章創作上,以阮籍、嵇康為代表。

阮籍的《詠懷》詩82首,多以比興、寄託、象徵等手法,隱晦曲折地揭露最高統治集團的罪惡,諷刺虛偽的禮法之士,表現了詩人在政治恐怖下的苦悶情緒。

嵇康的《與山巨源絕交書》,以老莊崇尚自然的論點,說明自己的本性不堪出仕,公開表明了自己不與司馬氏合作的政治態度,文章頗負盛名。

其他如阮籍的《大人先生傳》,劉伶的《酒德頌》,向秀的《思舊賦》等,也是可讀的作品。《隋書·經籍志》著錄山濤有集5卷,已佚。

當時社會處於動盪時期,司馬氏和曹氏爭奪政權的鬥爭異常殘酷,導致民不聊生。文士們不但無法施展才華,而且時時擔憂生命,因此崇尚老莊哲學,從虛無縹緲的神仙境界中去尋找精神寄託,用清談、飲酒、佯狂等形式來排遣苦悶的心情,「竹林七賢」成了這個時期文人的代表。

4樓:美星丶

中國三國魏7位名士的合稱,成名年代較「建安七子」晚一些。包括:魏正始年間(240-249)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及阮咸。

7人常聚在當時的山陽縣(今河南修武一帶)竹林之下,肆意酣暢,故世謂竹林七賢。 7人的政治思想和生活態度不同於建安七子,他們大都「棄經典而尚老莊,蔑禮法而崇放達」。在政治上,嵇康、阮籍、劉伶對司馬氏集團均持不合作態度,嵇康因此被殺。

山濤、王戎等則是先後投靠司馬氏,歷任**,成為司馬氏政權的心腹。在文章創作上,以阮籍、嵇康為代表。阮籍的《詠懷》詩82首,多以比興、寄託、象徵等手法,隱晦曲折地揭露最高統治集團的罪惡,諷刺虛偽的禮法之士,表現了詩人在政治恐怖下的苦悶情緒。

嵇康的《與山巨源絕交書》,以老莊崇尚自然的論點 ,說明自己的本性不堪出仕,公開表明了自己不與司馬氏合作的政治態度,文章頗負盛名。其他如阮籍的《大人先生傳》,劉伶的《酒德頌》,向秀的《思舊賦》等,也是可讀的作品。《隋書·經籍志》著錄山濤有集5卷,已佚。

七人是當時玄學的代表人物,雖然他們的思想傾向略有不同。嵇康﹑阮籍﹑劉伶﹑阮咸始終主張老莊之學﹐「越名教而任自然」,山濤﹑王戎則好老莊而雜以儒術﹐向秀則主張名教與自然合一。他們在生活上不拘禮法,清靜無為,聚眾在竹林喝酒,縱歌。

作品揭露和諷刺司馬朝廷的虛偽。 在政治態度上的分歧比較明顯。嵇康﹑阮籍﹑劉伶等仕魏而對執掌大權﹑已成取代之勢的司馬氏集團持不合作態度。

向秀在嵇康被害後被迫出仕。阮咸入晉曾為散騎侍郎﹐但不為司馬炎所重。山濤起先「隱身自晦」﹐但40歲後出仕﹐投靠司馬師﹐歷任尚書吏部郎﹑侍中﹑司徒等﹐成為司馬氏政權的**。

王戎為人鄙吝﹐功名心最盛﹐入晉後長期為侍中﹑吏部尚書﹑司徒等﹐歷仕晉武帝﹑ 晉惠帝兩朝﹐至八王亂起﹐仍優遊暇豫﹐不失其位。 竹林七賢的不合作態度為司馬朝廷所不容,最後分崩離析:阮籍、劉伶、嵇康對司馬朝廷不合作,嵇康被殺害。

王戎、山濤則投靠司馬朝廷,竹林七賢最後各散西東。

魏晉時期有哪些名人

5樓:卡丁之神

王羲之王羲之(321—379年,或303—361年)字,字逸少,號澹齋,原籍琅琊臨沂(今屬山東),後遷居山陰(今浙江紹興),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是東晉偉大的書法家,被後人尊為「書聖」。

他認為養鵝不僅可以陶冶情操,還能從鵝的某些體態姿勢上領悟到書法執筆,運筆的道理。有一天清早,王羲之和兒子王獻之乘一葉扁舟遊歷紹興山水風光,船到縣禳村附近,只見岸邊有一群白鵝,搖搖擺擺的模樣,磨磨蹭蹭的形態。王羲之看得出神,不覺對這群白鵝動了愛慕之情,便想把它買回家去。

王羲之詢問附近的道士,希望道士能把這群鵝賣給他。道士說:「倘若右軍大人想要,就請代我書寫一部道家養生修煉的《黃庭經》吧!

」王羲之求鵝心切,欣然答應了道士提出的條件。這就是「王羲之書換白鵝」的故事。

二十歲時,有個太尉郗鑒派人到王導家去選女婿。當時,人們講究門第等級,門當戶對。王導的兒子和侄兒聽說太尉家將要來提親,紛紛喬裝打扮,希望被選中。

只有王羲之,好像什麼也沒聽到似的,躺在東邊的竹榻上一手吃燒餅,一手筆劃著衣服。來人回去後,把看到的情況稟報給郗太尉。當他知道東榻上還靠著乙個不動聲色的王羲之時,不禁拍手讚嘆道:

這正是我所要的女婿啊!於是郗鑒便把女兒郗浚嫁給了王羲之。這故事便成了「東床」和「令坦」兩個典故。

在他身上出現的成語還不只這些,據說有一次,他把字寫在木板上,拿給刻字的人照著雕刻,這人用刀削木板,卻發現他的筆跡印到木板裡面有三分之深。這就是成語「入木三分」的由來。

王羲之一生最好的書法,首推【蘭亭集序】。那是他中年時候的作品。

東晉有乙個風俗,在每年陰曆得三月三日,人們必須去河邊玩一玩,以消除不祥,這叫做[修褉]。永和九年的三月三日,王羲之和一些文人,共四十一位,到蘭亭的河邊修褉。大家一面喝酒,一面作詩。

作完了詩,大家把詩蒐集起來,合成一本【蘭亭集序】,公推王羲之作一篇序文。這時王羲之已醉了,他趁著酒意,拿起鼠須筆,在蠶繭紙上,揮起筆來。這篇序文,就是後來名震千古的【蘭亭集序】。

此帖為草稿,28行,324字。記述了當時文人雅集的情景。作者因當時興致高漲,寫得十分得意,據說後來再寫已不能逮。

其中有二十多個「之」字,寫法各不相同。宋代公尺芾稱之為「天下行書第一」。傳說唐太宗李世民對《蘭亭序》十分珍愛,死時將其殉葬昭陵。

留下來的只是別人的摹本。今人所見,皆為《蘭亭序》臨摹本。王羲之的書法作品很豐富,除《蘭亭序》外,著名的尚有《官奴帖》、《十七帖》、《二謝帖》、《奉桔帖》、《姨母帖》、《快雪時晴帖》、《樂毅論》、《黃庭經》等。

其書法主要特點是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後人評曰:「飄若游雲,矯苔驚蛇」,王羲之的書法是極美的。

謝安(320年 ~ 385年)字安石,號東山,東晉政治家,軍事家, 祖籍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

謝安出生名門,喜愛讀書,不願做官。多次被朝廷徵召,均被謝安拒絕。在公元360年,謝安終於擔任司馬一職,並在公元373年以自己的沉著冷靜阻止了桓溫篡權的陰謀。

在公元383年,苻堅率領百萬大軍,意圖吞滅東晉,謝安以征討大都督的身分負責軍事,最終擊敗苻堅,並由此誕生了「小兒輩遂已破賊」與「不覺屐齒之折」的故事。

東晉大將恆溫、劉裕簡史

陶淵明

劉勰

魏晉南北朝

[帝王將相士] 曹操 曹丕 曹植 郭嘉 荀彧 夏侯敦

劉備 關羽 張飛 諸葛亮 孫權 周瑜

袁紹 司馬懿 董卓 張角張梁張寶 苻堅 謝尚 謝安

劉裕 拓跋珪 拓跋燾 蕭衍 宇文泰 蕭道成

高歡 陳霸先 羊祜 祖逖 花木蘭 周處

[文人雅士] 陶淵明 謝靈運 鮑照 顏延之 謝眺 干寶

陳壽 范曄 嵇康 阮籍 孔融 陳琳

蔡邕 蔡琰(文姬) 陸機 陸雲 左思 沈約 蕭綱 蕭繹

王羲之 王獻之 顧愷之 鍾繇 張衡

魏晉南北朝 人物大全

劉表 馬騰 羊祜 魯肅 呂蒙 陸遜

崔浩 檀道濟 沈慶之 斛律光 韋孝寬 韋睿

蕭摩訶 元英(拓跋英) 爾朱榮

裴巨集 張華 張載 張協 郭璞 劉勰

向秀 劉伶 山濤 阮咸 王戎

王榮 徐幹 阮璃 應錫 劉權

鍾嶸 劉勰

竹林七賢是指哪些人,竹林七賢是哪些人?

竹林七賢有阮咸,劉伶,向秀,嵇康,山炮,王戎,阮籍。竹林七賢是哪些人?竹林七賢 指魏晉bai期間的七個du文人名士。即 嵇康zhi 阮dao籍 山濤 向秀 版阮咸 王戎 劉伶。權 魏氏春秋 說,這七個人 相與友善,游於竹林 號為 七賢 竹林七賢 中,值得注意的作家是嵇康 阮籍。其他五人,只有山濤 向...

竹林七賢的成語,有關竹林七賢的成語有哪些?

龍章鳳姿 l ng zh ng f ng z 釋義 章 文采。蛟龍的文采,鳳凰的姿容。比喻風采出眾。語出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 容止 嵇康身長七尺八寸,風姿特秀。劉孝標註引 嵇康別傳 康長七尺八寸,偉容色,土木形骸,不加飾厲,而龍章鳳姿,天質自然。用法 聯合式 作賓語 定語 龍章鳳姿 南北朝宋...

有誰知道「竹林七賢」的典故啊?謝謝。

回答竹林七賢指的是三國魏正始年間 240年 249年 竹林七賢是指魏末晉初的七位名士 阮籍 嵇康 山濤 劉伶 阮咸 向秀 王戎。活動區域在當時的山陽縣。晉書 嵇康傳 嵇康居山陽,所與神交者惟陳留阮籍 河內山濤,豫其流者河內向秀 沛國劉伶 籍兄子鹹 琅邪王戎,遂為竹林之遊,世所謂 竹林七賢 也。南朝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