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首先要熟悉大量的古詩詞,其次要熟悉古詩裡的各種意象、表達方式、表現手法等,再把古詩的表現的情感歸類
古詩詞課到底應該怎麼教
2樓:明月白霜
資料收集——厚在背景
古詩詞看似短小,其實每一首都包含著豐富的內涵。要了解這些,就要從了解詩詞背景入手,課前指導學生進行資料收集。
1.作者背景
「境由心生」,文亦如此。作者不同的心態、不同的性格會產生不同的作品。引導學生了解作者背景,有助於他們領悟詩詞背後的喜怒哀樂。
例如《泊船瓜洲》一詩,作於王安石晚年,他一生為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而鬥爭,把文學創作和政治活動密切地聯絡起來。創作此詩時,他重返政治舞台,心中既有即將施展政治抱負的喜悅,又有面對險象環生的官場的無奈,便於長江之岸以詩寄情。
還有許多風格迥異的詩人,瀟灑如李白,入世如白居易,豪放如蘇軾……了解詩人的身世背景、個人經歷等均有助於學生把握作品的內涵。
2.時代背景
不同的時代造就了不同的作者,由此呈現出豐富多彩的文學作品。小學語文課本中收錄的古詩詞以唐宋為主,兼顧明清。在這一兩千年間,中國社會不停地發生著演變。
安治、動亂……動盪的社會背景造就了古詩詞的演變與繁榮。
例如《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一詩被稱 為「老杜」(杜甫)生平第一快詩。殊不知, 詩人創作此詩時正值唐朝社會由盛轉衰。歷經八年安史之亂,經歷了兩千多個日夜的漂泊,終於傳來了土地被收復的訊息,杜甫怎麼能不喜極而泣、欣喜若狂呢?
可見,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任何一首古詩詞的誕生都是時代的對映。
3.人文背景
古詩詞中還有許多關於民俗、文化的介紹,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收集人文方面的資料。
如《元日》一詩提到了春節的習俗, 「桃符」「屠蘇」對於生活在現代的孩子來說比較陌生,教師需要補充這方面的資料以幫助學生理解詩意。再如《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一詩中提到的「茱萸」、《清明》一詩中「路上行人欲斷魂」的原因, 如果教師引導學生收集相關的資料,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體會詩中的情感。
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已經初步具備收集整理資料的能力,在此過程中,學生會對詩詞的價值取向、主旨等形成初步的認識,學生的知識背景也會逐漸厚重起來。
2學法引導——厚在策略
選入小學語文課本的古詩詞可以說句句如玉、字字珠璣。因此,在古詩詞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認真揣摩語言,品讀悟情。教師可以採用多種策略,進行學法引導,循序漸進地提公升學生的能力。
1.讀通讀順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將詩 詞讀通、讀順。多種方式的朗讀是突破詩詞「點」的重要保障,可以使學生集中注意力,情感得到提公升。
一是可以範讀,通過教師聲情並茂的朗讀將學生帶入意境; 二是可以同學間合作讀,以檢查字音和節奏的正確性;三是可以個別讀,讓學生在聆聽的過程中學習、檢查,明確字音。靈活多樣的朗讀方法可以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充分地理解詩詞內容,是實現「短文厚學」的重要保障。
2.品味含義
3.想象
在初步理解詞語含義的基礎上,需要進一步體會古詩的意境。這樣,文字才會更加厚實、飽滿。教師可以結合課前收集 的資料引導學生多方面的想象。
一是想象人物的內心活動。在教授敘事性詩詞時,引導學生想象人物的內心活動,可以使學生對人物情感的把握更加厚重。
比如《送孟浩然之廣陵》一詩,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詩人李白的性格想象:面對漸行漸遠的小船,李白會想什麼?學生可以從回憶、盼望、惆悵等不同角度去談自己的理解,這樣,詩中表達的送別的深情,不用教師強調,學生也能理解了。
二是想象故事情節發展。進行這方面的想象,有助於學生聯絡生活實際將讀寫結合,進行擴寫。如《贈汪倫》一詩,學生品味詞語含義後,就可以結合生活實際想象:
「分別時,汪倫會唱什麼歌?」「聽到歌聲,李白會說什麼?會做什麼?
」從多角度對故事情節進行擴充套件後,學生可以將二十八個字的詩歌擴充套件成上百字的現代文,學生的寫作水平也由此得到了鍛鍊和提公升。
三是想象特定環境。在對人物內心活動與故事情節想象的同時,還可以想象特定的環境背景。如《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一詩,在進行背景資料補充後,教師 可以提出如下問題:
「安史之亂時,人們生活在怎樣的環境中?」「一切毀於戰火, 那是怎樣的景象?」「戰爭平息後,百姓的生活漸漸有了好轉,又會呈現怎樣的景象?
」通常想象還原當時的歷史環境,詩人的欣喜若狂就不難理解了。
4.明理知情
通過品味詞語含義、多角度想象,大部分學生都可以理解詩中所蘊含的哲理與情懷。這是古詩詞教學的根本目的,也是古詩詞教學的最高層次。為了達到這種教學效果,教師可以採用一些輔助手段。
二是用音訊資料輔助教學。悠揚的古琴、琵琶、古箏等樂曲的使用,可以營造出古色古香的氛圍,優美的旋律有助於學生體會詩意、領悟詩情。
三是用板畫輔助教學。如在教授《送元二使安西》一詩時,如果教師在黑板上畫出綠柳、春雨等詩中所描繪的景物,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可以將詩中蘊含的情境之美深深地印刻在學生的頭腦中。
總之,在讀熟、讀透詩詞的基礎上, 教師在教學中要合理引導學生結合課前收集的背景資料豐富的想象,同時輔以多種教學手段幫助學生體會詩情、詩意, 這樣,古詩詞教學的課堂就會變得豐富、 厚重。
3課後拓展——厚在積累
為了讓古詩詞教學變得厚重,內容與數量的積累尤為重要。
1.積累同一主題的不同詩文
小學語文課本中的古詩詞大多按照統一主題歸類安排。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積累同類主題的其他古詩詞。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牢固掌握課本上的古詩詞,還可以通過拓展延伸豐富學生的知識。
比如,在教授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思鄉主題的一組詩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收集 其他表達思鄉之情的古詩詞;在教授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描寫童年生活的一組古詩詞時,教師可以引入同主題的其他古詩詞, 增加學生的詩歌儲備量……長此以往,學生可以接觸、學習教材之外的許多篇目, 古詩詞的積累會不斷豐厚起來。
古詩詞到底應該怎麼教
3樓:匿名使用者
本文主要**如何才能進行有效的古詩詞教學.古詩詞教學在中學語文教育中一直佔有一席之地,古詩詞試題也是中考和高考中必然會出現的內容.那麼我們知道,古詩詞,語言凝練,意境悠遠,或詠物寄情,或抒情啟思,首首境意高遠,蘊涵哲理,膾炙人口、令人叫絕的文字背後,都隱含著詩人彼時彼刻的心情故事.
在浩瀚如煙的文學長河中,古詩就如璀璨的明珠傳承著華夏兒女的血脈精髓.上完六年級古詩詞複習,我對新課標要求必背的古詩進行了一次測試評估,有以下幾種評估題式: (1)把詩句填寫完整;
(2)把詩句、作者、詩題用線連起來;
(3)根據下列節日寫出對應的詩句;
(4)根據景物寫出相對應的詩句;
(5)根據意思寫出相應的詩句;
(6)按要求默寫古詩. 題目並不難,但範圍比較廣.評價結果,令我大吃一驚,一些以前學過的詩句大部分學生毫無印象,就連去年每人背出並都會默寫、在我心目中已經過關了的詩句寫對的同學也寥寥無幾.
為什麼會這樣?真是「山重水複疑無路」啊!帶著一頭的霧水,我冷靜地反思了自己的教學,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1.從我的教學方法看 (1)教學形式套路化:古詩教學中,我往往採用這樣的套路「釋題目,知詩人;解難字,譯全篇;悟情感,齊背誦.」認為這樣的套路是古詩教學的****,教學設計也往往把解詞釋義作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花大力氣解決.
先是逐字逐詞地解釋,再是理解每個句子,最後串講整首詩的意思,到此便認為達成了目標.習慣於古詩教學模式化的我在備課時自覺輕鬆、不假思索地套用這三步曲,嫻熟用之.本來意蘊悠遠、營養豐富的古詩大餐被我翻譯成一碟索然無味的小菜.
(2)教學任務簡單化:很多時候,在古詩教學中,我急功近利既介紹作者生平,又介紹生活環境;既講政治思想,又說寫作特點和主要成就,卻置古詩詞文學營養和民族情結於不顧,把學生當作接受的容器提壺灌之.將自己所認為的重點一股腦兒塞給了學生,以達到速成的效果.
古詩教學最終被簡化成會背誦似乎就算完成了教學任務. (3)理解過程輕感悟:古詩的語言與現代語言有著較大距離,學生自主理解難度大.
於是我不厭其煩地告訴學生此詞何意,彼句怎解,寫作特點如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等等.學生朗讀的機會很少.常常是課始學了生字讀一遍,然後理解詩意後再讀一遍,一首詩「學完」,總共讀了兩三遍.
學生自讀感悟,從詩中讀出自己的獨特體會,讀出自己的想象力和鮮明的個性的時間和空間都很少,多的則是被動的聽取和記錄,所以,在學生的課本上看到的是乾巴巴又千篇一律的譯文筆記.課後,我雖也注重古詩詞的拓展、延伸,但缺乏對詩人、詩情的激情共鳴,缺乏對古詩詞語言文字的拍案叫絕,學生們似乎只是機械地「翻譯」,苦苦地背誦. 2.從學生積累效果看 課外積累重數量,只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
我片面理解「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再加上應試的需要,我一有空就讓學生背誦積累古詩、宋詞,一星期兩三首,首首過關.結果學生越背越厭,憑藉最短的有效記憶,糊弄老師.其實,這些所背的內容沒過幾天甚至幾小時,早就遺忘了.
真可謂是讀得越多,忘得越快.此外,我指導學生背誦的古詩沒有進行恰當的歸類,全憑我的想當然,使學生的記憶產生誤區,出現「問君能有幾多愁」對上「借酒消愁愁更愁」的大笑話. 平時的古詩教學誤區重重,因此,教材中雖編入了許多令人叫絕、千古傳誦的經典詩詞,然而在學生眼中卻如過眼雲煙.
因為他們沒有從古詩教學中體悟到語言文字的魅力,沒有從教師那裡感受到民族文字的摯愛,沒有情感,古詩詞學習怎會事半功倍? 如何使古詩教學有實效性?這也是我們廣大語文教師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
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找準基點激情感.教師要用對古詩詞的喜愛,感染學生,激發學生帶著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帶著對古詩詞的崇敬之情,去學習、品議、賞析,從中汲取文學營養.因此要想使學生具有激情,教師首先要做到有熱情,教師理應克服教育生涯中的慣性,使教學方法呈現多樣化,力戒刻板,張揚創新,在進行古詩教學的每一課,都應找準激情點,以此為契機.
如《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思鄉的主題曲;《贈汪倫》是摯友篇;《登鸛雀樓》則既抒發志向又蘊涵哲理,這一首首詩作飽含詩人的深情,教師只有以情激情、找準情感基點,才能使學生在情感的驅使中學習語言,才能使學生從中獲取情感與人文精神的養料,起到豐富他們的感情世界,開啟藝術想象力,培養他們具有良好的性格、氣質和語文品質.
二、誦讀書寫促積累.背誦古詩促進積累,增強記憶,首先要狠下功夫.早讀課上成背詩課,學校一天的生活在古詩的誦讀中拉開序幕,學生不只是會背即止,要溫故知新,背得熟,記得牢.
長期訓練必將形成積累,增強記億,養成習慣.其次書寫古詩勤識字.用規範的文字,標準的章法指導學生在寫字課上抄寫、默寫會背誦的古詩.
這樣,既強化了古詩的記憶,又能幫助學生鞏固識字,就不會出現「春眼不絕曉,處處吻啼鳥」的錯誤了.
三、以讀為主悟詩意.《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由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
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古詩的教學當然也應體現這一點.詩情詩意是讀出來的,教師不能再越俎代庖,而應讓學生直面經典,與詩詞文「真心接觸」,自己讀解,自己感悟,自己體會.
教師則重點指導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即使是疑難焦點,教師也不急於揭曉,而應巧設台階,引導學生逐步領悟.一遍又一遍地誦讀,在誦讀中將古詩文變抽象為具體,變平面為立體,變靜止為靈動,從而感受其中有聲有色、有血有肉、有情有理的豐富內涵,以達到讀懂詩意,感悟詩情的目標.如學習《江雪》與《題秋江獨釣圖》,讓學生讀讀這兩首詩,說說眼前分別出現了怎樣的畫面,然後再進行朗讀賞析,學生就能找到同樣都在「獨釣」,而兩位詩人心情、境遇是不同的.
四、拓展比較助昇華.小學階段學生學習的古詩量並不是很多,每個學期只學2~4首詩,整個小學階段加起來也只不過是
二、三十首.這對於有著古詩積澱豐厚的我國,對於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來說都是一種遺憾.所以我們教師在教學古詩的時候要有意識地加大學習古詩的量,以詩帶詩.
如在學習了《送孟浩然之廣陵》之後,可以讓學生自學四首關於送別的古詩:《別董大》、《送別》、《贈汪淪》、《送元二使安西》等.在學習了陸遊的《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後,可讓學生自學《春望》、《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等幾首關於愛國的古詩,這樣就達到了以詩帶詩、拓展詩量的效果,還有利於學生發揮自己的特長,展示自己的才能.
如果長期這樣教學的話,學生在整個小學階段就能學到一百多首詩,學生古詩的閱讀量大大增加,學生的語文底蘊也就變得深厚了. 另外學習方法上也可以拓展.教學貴在引導學生發現規律,掌握方法,使學生學有所得,能「舉一而反三,聞一而知十.
」古詩文的教學,除了指導學生掌握一般的學習步驟、學習方法外,還要重視引導學生進行知識、方法橫向的遷移運用.引導學生聯絡地理、歷史、自然等知識讀懂詩意,用繪畫表達理解,用**配合誦吟,用表演再現情景等.如六年級《泊船瓜洲》一詩的教學,可以通過讀地圖了解京口、瓜洲及鍾山的地理位置,從而理解「京口瓜洲一水間,鍾山只隔數重山.
」的意思.還可啟發學生聯絡常識課上學到的有關王安石變法的歷史知識,感受詩人奉召回京的喜悅與離別家鄉的依戀交織於胸的複雜情感.而學習成果的展示形式也可多樣,有的朗誦,有的吟唱,有的繪畫,有的表演小品,有的將詩寫成書法作品…… 古詩詞教學要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定要有乙個有活力的古詩課堂,啟示學生自己進行研究性學習,有享受美感,體驗和揮灑才思的愉悅與幸福,這是最令人歡欣鼓舞的成功的古詩教學.
如何教學古詩詞
我們現在學習的格律詩稱為近體詩 是相對古體詩而言的 有嚴格的格式和韻律 在新韻中 平 發聲一聲 二聲的字 如 吃 池 仄 發聲三聲 四聲的字 如 尺 赤 古韻 依平水韻 平 上平 下平 如 上平 東同童僮 下平 先前千阡 仄 上聲 去聲 入聲 如 上聲 董懂動孔 去聲 送夢鳳洞 入聲 屋木竹目中字 ...
古詩詞教學有哪些方法,古詩詞的教學方法有幾種
1,激發興趣2,嘗試以讀為本。2.引導學生學古詩。3,找到古詩與學生生活的聯絡。4,激發興趣。5,重視教後拓展。6,用問題引導學生讀悟古詩詞。古詩詞的教學方法有幾種 一 以讀促悟 以讀促悟指的是以讀圖為主讀詩為輔,讀生活貫穿於讀圖和讀詩之中。經過實踐,本人發現詩歌從讀圖入手,能夠讓學生更好的把握全詩...
古詩詞鑑賞,古詩詞鑑賞怎麼寫
好了 名字叫 中華詩詞2008 清風明月版 7 山房春事二首 其二 岑 參梁園日暮亂飛鴉,極目蕭條三兩家。庭樹不知人去盡,春來還發舊時花。這首詩從體裁上看是七言絕句 或絕句 押的韻是 三四兩句運用了什麼寫法?有怎樣的表達效果?答 三四句用了反襯手法,以樂景寫哀情,襯托得梁園更加蕭條 這首詩抒發了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