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課外文言文閱讀2,初中課外文言文並帶譯文20篇,越多越好

2021-03-04 08:49:05 字數 7185 閱讀 9023

1樓:匿名使用者

(一)1.故事中有兩處側面描寫,以襯托曹沖的非凡智慧型.

(1)從反面襯托的句子是:時孫權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鹹莫能出其理

(2)從正面襯托的句子是:少聰察岐嶷,生五六歲,智意所及,有若**之智。

2.有人說這個故事是杜撰的,請你查詢相關的資料.

該典故出自《三國志·魏書·武文世王公傳》

初中課外文言文並帶譯文20篇,越多越好

2樓:然若錯

(一)文徵明習字《書林紀事》

3樓:去武威

大哥為什麼知道這件事情怎麼遲

初中課外文言文閱讀及答案 5

4樓:匿名使用者

初中課外文言文閱讀及其答案(學習專題

5樓:尹彥兵

要注重積累,憑藉語感,多加訓練。

求初中課外文言文閱讀十篇(附答案)

6樓:百度使用者

1.芒山盜

宣和間,芒山有盜臨刑,母親與之訣(jué)。盜對母雲:「願如兒時一吮母乳,死且無憾。

」母與之乳,盜齧斷乳頭,流血滿地,母死。盜因告刑者曰:「吾少也,盜一菜一薪,吾母見而喜之,以至不檢,遂有今日。

故恨殺之。」嗚呼!異矣,夫語「教子嬰孩」,不虛也!

翻譯下面的句子。

(1) 吾少也,盜一菜一薪,吾母見而喜之,以至不檢,遂有今日

(2) 夫語「教子嬰孩」不虛也!

對下列句中的加點詞的意義判斷正確的一項是。(1)芒山有盜臨刑 (3)願如兒時一吮母乳

(2)盜一菜一薪 (4)母與之乳

a、(1)與(2)相同,(3)與(4)不同

b、(1)與(2)不同,(3)與(4)也不同

c、(1)與(2)相同,(3)與(4)也相同

d、(1)與(2)不同,(3)與(4)相同

這個故事留給我們的啟示是?

2.師曠論學

晉平公問于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師曠曰:「何不炳燭乎?」

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

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其君?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翻譯文中句子。

1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

2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

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

a、臣聞之 b、如日出之光 c、默而識之 d、學而時習之

這則短文告訴人們乙個什麼道理?

3.衰溺

永之氓鹹善遊,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絕湘水。中濟,船破,皆遊。其一氓盡力而不能尋常。

其侶曰:「汝善遊最也,今何後為?」曰:

「吾腰千錢,重,是以後。」曰:「何不去之?

」不應,搖其首。有頃益怠。已濟者立岸上呼且號曰:

「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貨為?」又搖其首,遂溺死。吾哀之。

且若是,得不有大貨之溺大氓者乎?

翻譯下面的句子。

1.中濟,船破,皆遊。

2.且若是,得不有大貨之溺大氓者乎?

這個故事留給我們的啟示是?

4.七錄

溥幼好學,所讀書必手鈔,鈔已朗誦一過,即焚之,又鈔,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處,指掌成繭。冬日手皸日沃湯數次,後名讀書之齋曰:「七錄」。

翻譯下面的句子。

1.如是者六七始已

2.後名讀書這齋曰「七錄」

對下列句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①後名讀書之齋曰:「七錄」 ②名之者誰

③不能名其一處也 ④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a.①與②相同,③與④也相同

b.①與②不相同,③與④也不相同

c.①與②相同,③與④不相

d.①與②不相同,③與④相同

5.害群之馬

黃帝將見大隗乎具茨之山,方明為御,昌寓驂乘,張若、謵朋前馬,昆閽、滑稽後車;至於襄城之野,七聖皆迷,無所問塗。

適遇牧馬童子,問塗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

「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

「然。」黃帝曰:「異哉小童!

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請問為天下。」小童曰:

「夫為天下者,亦若此而已矣,又奚事焉!予少而自游於六合之內,予適有瞀病,有長者教予曰:『若乘日之車而游於襄城之野。

』今予病少痊,予又且復游於六合之外。夫為天下亦若此而已。予又奚事焉!

」黃帝曰:「夫為天下者,則誠非吾子之事。雖然,請問為天下。

」小童辭。

黃帝又問。小童曰:「夫為天下者,亦奚以異乎牧馬者哉!亦去其害馬者而已矣!」黃帝再拜稽首,稱天師而退。

翻譯下面的句子。

1.夫為天下者,亦奚以異乎牧馬者哉?

2.黃帝再拜稽首,稱天師而退。

選出下列句中加點詞解釋錯誤的一項。

a.適遇牧馬童子(適合)

b.問塗焉(通「途」,路)

c.亦去其害馬者而已矣(罷了)

d.黃帝再拜稽首(第二次)

讀了這篇文章你得到什麼啟示?

6.曾參教子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女還,顧反,為女殺彘。」

妻適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曰:「特與嬰兒戲耳!」

曾子曰:「嬰兒非與戲也。嬰兒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學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解釋下列句子。

1嬰兒非與戲也。嬰兒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學者也,聽父母之教。

2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曾子對妻子說的話,主要闡述了什麼觀點?

7.盲人墜橋

有盲子道涸溪,橋上失墜,兩手攀楯,兢兢握固,自分失手必墮深淵矣。過者告之曰:「勿怖,第放下,即實地也。

」盲子不信,操楯長號,久之,力憊,失手墜地。乃自哂三聲,曰:「嘻!

蚤知即實地,何久自苦耶?」

夫大道甚夷,沉空守寂,執一隅以自矜嚴者,視此省哉!

解釋下列句子。

1.蚤知即實地,何久自苦耶?

2.夫大道甚夷,沉空守寂,執一隅以自矜嚴者,視此省哉!

讀了這篇文章你得到什麼啟示?

8.外科醫

有醫者,自稱善外科。一裨將陣回,中流矢,深入膜內,延使治。乃持幷州剪,剪去矢管,跪而請謝。裨將曰:「簇在膜內者須亟治。」醫曰:「此外科事,不意並責我。」

解釋下列句子。

1.乃持幷州剪,剪去矢管,跪而請謝。

2.此外科事,不意並責我。

本文寫外科醫生的可笑,諷刺了什麼?

9.苛政猛子虎

孔子過泰山側,有婦人哭於墓者而哀。夫子式而聽之,使子路問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憂者。

」而曰:「然。昔者吾舅死於虎,吾夫又死焉,吾子又死焉。

」夫子問:「何為不去也?」曰:

「無苛政。」夫子曰:「小子識之,苛政猛於虎也。

」解釋下列句子。

1.然。昔者吾舅死於虎

2.小子識之,苛政猛於虎也。

這篇文言文寫出了生活中的什麼現象?

10.子罕弗受玉

宋人或得玉,獻諸子罕,子罕弗受。獻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為寶也,故敢獻之」。子罕曰:「我以不貪為寶,爾以玉為寶。若以與我,皆喪寶也。不若人有其寶。」

解釋下列句子。

1.若以與我,皆喪寶也。不若人有其寶。

從文言文中反應了子罕怎樣的品質?

忽忽~累死偶了,總算幫你寫完了~~

初中課外精短文言文大全

7樓:明月

曹植聰慧

曹植年十餘歲,誦讀《詩》、《論》及辭賦數十萬言,善屬文。太祖嘗視其文,謂植曰:「汝請人邪?

」植跪曰:「言出為論,下筆成章,顧當面試。奈何請人?

」時鄴筆立成,可觀。太祖甚異之。

【註釋】①《詩》、《論》:指《詩經》和《論語》。②賦:

古代的一種文體。③太祖:指曹操。

④論:議論。⑤鄴:

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內。⑥銅雀臺:曹操在鄴城所建的亭台。

【文化常識】

文學家曹植。曹植是曹操的兒子,字子建。他從小穎悟,從上文看,十多歲時讀過的書已相當多,而且文章也寫得不錯了。

因富於才學,早年曾受曹操寵愛,一度欲立為太子,於是引起了其兄曹丕的忌恨。曹丕稱帝後,曹植更受猜忌,鬱鬱而死。他的詩歌多為五言,前期少數傷口反映了社會的動亂與自己的抱負,後期則表現自己的苦悶心情。

今有《曹子建集》。

【思考與練習】

1、解釋:①顧 ②悉 ③將

④諸 ⑤援

2、翻譯:善屬文 ;②奈何請人 ;③太祖甚異之

3、理解:「可觀」的意思是什麼?

4、默寫《七步詩》。

鮑子難客

齊田氏祖于庭,食客千人。有獻魚、雁者,田氏視之,乃吧曰:「天之於民厚矣!

殖五穀,生魚鳥,以為之用。」眾客和之。有鮑氏之子,年十二,亦在坐,進曰:

「不如君言。天地萬物與我並生,類也。類無貴賤,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彼此相食,非相為而生。

人取可食者食之,豈天本為人生之?且蚊蚋囋膚,虎狼食肉,非天本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也!」

【註釋】①田氏:齊國姓田的(貴族)。②祖:

古人出遠門設宴祭路神叫「祖」。③繁:毓。

④非相為而生:不是為了對方的生存而生存的。⑤蚋:

一種吸血的小蟲。⑥囋:叮咬。

【文化常識】

食客。春秋戰國時期憑一技之長投靠貴族的人叫「食客」。權貴人家為了網羅人才及顯示實力,多的有食客三千,少的也有數百。

在食客中有的善出謀劃策,有的善外交辭令,那些擅長於偷雞摸狗的有時也能成為食客。食客中憑才能大小區分等級。

【思考與練習】

1、解釋:①和 ②亦 ③並

④類2、翻譯:①天之於民厚矣

②不如君言

③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

3、題目「鮑子難客」中的「難」,解釋為 。

曹紹夔捉「怪」

洛陽有僧,房中有罄,日夜輒自鳴。僧以為怪,懼而成疾。求術士百方禁之,終不能已。

紹夔與僧善,來問疾,僧俱以告,俄,擊齋鐘,罄複作聲。紹夔笑曰:「明日可設盛饌,當為除之。

」僧雖不信紹夔言,然冀其有效,乃具饌以待之。夔食訖,出懷中銼,銼罄數處,其響遂絕。僧苦問其所以,紹夔雲:

「此罄與鐘律合,擊彼此應。」僧大喜,其疾亦愈。

【註釋】①罄:一種打擊樂器。和尚用來作佛事。②術士:有法術的人。③齋鐘:寺廟裡開飯的鐘。④律合:指頻率相同。

【文言知識】

說「彼」。「彼」有兩個含義:

一、指「那」、「那個」。上文「擊彼此應」,意為敲擊那個,這個就呼應。成語「此起彼伏」,意為這裡起來,那邊下去。

二、指「他」、「他們」。成語「知彼知己,百戰不殆」,意為了解他們(對方)也了解自己,那麼一百次戰鬥也不會有危險。又,「縱彼不言,吾不愧於心乎」,意為縱然他(他們)不批評,我在心裡能不感到慚愧嗎?

【思考與練習】

1、解釋:①已 ②善 ③俄 ④作

⑤盛饌 ⑥冀 ⑦具 ⑧訖

2、翻譯:①僧俱以告

②當為除之

③僧苦問其所以

楊億巧對

寇萊公在中書。與同事戲作對子:「水底日為天上日」,未有對,而會楊大年適來白事,因請其對,大年應聲曰:「眼中人是面前人。」一坐稱為好對。

【註釋】①寇萊公:即寇準,北宋著名政治家,封萊國公。②中書:即中書省。寇準時任宰相。③楊大年:楊億,當時的文學家。

【文化常識】

對「對子」。對「對子」是古代啟蒙教育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如「黑」對「白」,「天」與「地」。

「白蘿蔔」對「紫葡萄」,其中「白」與「紫」均為表示色彩的形容詞,而「蘿蔔」與「葡萄」又都是連綿詞,所以這樣對是合格的。若將「紫茶壺」對「白蘿蔔」就不行,因為一則「茶壺」不是連綿詞,二則「茶壺」不能吃。對好「對子」,有利於日後作詩填詞中運用對偶句。

如文天祥在《過零丁洋》詩中說:「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吧零丁。」這對偶句寫得極好。

對「對子」現在還有用,如寫春聯、鑑賞楹聯等。

【思考與練習】

1、解釋:①為 ②應聲

2、翻譯:會楊大年適來白事

3、理解:楊大年對的對子好在**?

解縉敏對

解縉嘗從遊內苑。上登橋,問縉:「當作何語?

」對曰:「此謂後邊又高似前邊。」上大說。

一日,上謂縉曰:「卿知宮中夜來有喜乎?可作一詩。

」縉方吟曰:「君王昨夜降金龍。」上遽曰:

「是女兒。」即應曰:「化作嫦娥下九重。

」上曰:「已死矣。」 又曰:

「料是世間留不住。」上曰:「已投之水矣。

」又曰:「翻身跳入水晶宮。」上本欲詭言以困之。

既得詩,深嘆其敏。

【註釋】①解縉:明朝人。②內苑:御花園。③上:指明成祖朱棣。

【文言知識】

說「卿」。「卿」本是古代高階長官及爵位的稱謂。西周、春秋時天子及諸侯下屬的高階長官均稱「卿」,如「卿大夫」(「卿」與「大夫」)。

戰國時作為爵位的稱謂,有上卿、亞卿等。另外,它也是君對臣、長輩對晚輩的稱謂。上文「卿知宮中夜來有喜乎」中的「卿」,就是明成祖對解縉的稱謂,相當於「您」。

「卿卿」是夫妻間的愛稱,有時也用在朋友之間。《紅樓夢》第五回:「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其中「卿卿」(即「你」)指王熙鳳,含有嘲弄之味。

【思考與練習】

1、解釋:①對 ②說

③方 ④遽 ⑤應

⑥既 ⑦敏

2、翻譯:上本欲詭言以困之。

3、理解:「降金龍」的意思是

答案:曹植聰慧1.①只②都③帶領④眾⑤提、拿;2.①善於寫文章;②為什麼要請人?③曹操認為他很與眾不同。3.值得一看,意為曹植寫的辭賦相當有水平4.略。

4.鮑子難客1.①附和②也③一同④相似2.①老天爺對百姓有恩德啊;②不像你所說的;③僅僅因為力量大小有別、智慧型高下不同而互相制約。3.責難、駁斥。

5.曹紹夔捉「怪」1.①停②友好③一會兒④發出⑤豐盛的菜餚⑥希望⑦備辦⑧完畢2.①和尚一一地把事情告訴他;②可以替你倆除去這怪聲音;③和尚一一再追問他這是什麼原因。

6.楊億巧對1.①是②緊接著(對方)剛停的話音2.適逢楊大年正好來報告事情3.①對得工整;②通俗形象。

7.解縉敏對1.①回答②同「悅」③正當④立刻⑤回答⑥已經⑦思維敏捷2.皇上本想用假話來刁難解縉。3.生兒子。

不知道你要的是不是這些

參考資料:課外文言文閱讀 我這裡還很多,喜歡的話給我郵箱我給你郵去。書店有書,十幾塊錢一本

課外文言小段文閱讀訓練30篇課外文言文及答案

一 楊氏之子 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 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 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1 寫出下列帶點的漢字的讀音,並填空。孔君平詣其父 詣 的意思是 為設果 是 為 設果 兒應 聲答曰 2 惠 通假字是 甚聰惠 是說楊氏子 從文中 這一句...

課外文言文

是要翻譯嗎?趙國將要攻打燕國,燕國的蘇代對惠王說 今天我過來 的時候 經過易水時,看到 蚌正在曬太陽,鶴 要 啄食它的肉,蚌關上殼把鶴的嘴夾起來了。鶴說 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馬上蚌就死了!蚌也對鶴說 你的嘴巴 今天不出來,明天不出來,馬上鶴就死了!雙方都不肯讓步。漁夫看到了把它們都捕獲了。現在趙...

翻譯精短課外文言文,翻譯精短課外文言文10篇

寇準求教 原文 初,張詠在成都,聞准入相,謂其僚屬曰 寇公奇材,惜學術不足爾。及準出陝,詠適自成都罷還,準嚴供帳,大為具待。詠將去,准送之郊,問曰 何以教準?詠徐曰 霍光傳 不可不讀也。准莫諭其意,歸取其傳讀之,至 不學無術 笑曰 此張公謂我矣。譯文 起先,張詠在成都,聽說寇準當宰相,對自己的僚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