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精短課外文言文,翻譯精短課外文言文10篇

2021-03-03 20:59:57 字數 5859 閱讀 6429

1樓:匿名使用者

《寇準求教》

原文:初,張詠在成都,聞准入相,謂其僚屬曰:「寇公奇材,惜學術不足爾。

」及準出陝,詠適自成都罷還,準嚴供帳,大為具待。詠將去,准送之郊,問曰:「何以教準?

」詠徐曰:「《霍光傳》不可不讀也。」准莫諭其意,歸取其傳讀之,至「不學無術」,笑曰:

「此張公謂我矣。」

譯文:起先,張詠在成都,聽說寇準當宰相,對自己的僚屬說: 「寇公是奇才,可惜學問權術不夠。

」等到寇準出使陝州,張詠恰好從成都罷職 回來,寇準尊敬地供給帳幕,熱情款待。張詠將離去,寇準送到郊外,問他說:「您有什麼教我的?

」張詠緩緩地說:「《霍光傳》不可不讀。」 寇準沒明白他的意思,回來取書讀之,讀到「不 學無術」時,笑著說:

「這是張公說我。」

《心正則筆直》

原文:穆宗時,以夏州書記入奏。帝曰:

「朕嘗於佛廟見卿筆跡,思之久矣。」即拜右拾遺侍書學士。帝問公權用筆法,對曰:

「心正則筆正,乃可為法。」帝改容,悟其以筆諫也。

譯文: 唐穆宗時,柳公權夏州書記的身份上奏摺。唐穆宗說:

「我曾經在佛廟見到你的筆跡,想(你)很久了。」隨即拜柳公權為侍書學士。唐穆宗問柳公權書法的用筆方法,柳公權回答說:

「心思端正則用筆才能端正,這樣才成法度。」唐穆宗變了臉色,明白他是在用書法下筆來進諫。

《管仲不謝私恩》

原文:管仲束縛,自魯之齊。道而飢渴,過綺烏封人而乞食。

綺烏封人跪而食之,甚敬。封人因竊謂仲曰:「適幸及齊不死,而用齊,將何以報我?

」曰:「如子之言,我且賢之用,能之使,勞之論,我何以報子?」封人怨之。

譯文:管仲被**(在囚車上),從魯國押往齊國。走在路上,又飢又渴,經過齊境邊疆綺烏城,向守疆的管理祈求飲食。

綺烏的守疆官吏跪著幫他送食,十分恭敬的樣子。(隨後,)守疆的官吏乘機偷偷地對管仲說:「假如你僥倖回到齊國不被處死而被齊國重用,(那時)你將用什麼來報答我?

」管仲說:「假如真的像你說的,我將會重用賢人,使用能人,評定(獎賞)有功之人,(除此,)我能拿什麼來報答你呢?」守疆的官吏聽了,對他很不滿意。

《子貢問政》

原文:子貢問政。子曰: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

」曰:「去兵。」 子貢曰:

「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

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翻譯:子貢向孔子請教治理國家的辦法。孔子說:

「只要有充足的食物,充足的戰備以及人民的信任就可以了。」子貢問:「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項,三項中先去掉哪一項?

」孔子說:「去掉軍備。」子貢又問:

「如果迫不得已還要去掉一項,兩項中去掉哪一項?」孔子說:「去掉食物。

自古人都必有一死,但如果沒有人民的信任,就不能夠立足了。」

《太宗論安定之本》

原文:房玄齡奏:「閱庫甲兵,遠勝隋世。」上曰:「甲兵武備,誠不可闕;然煬帝甲兵豈不足邪!卒亡天下。若公等盡力,使百姓乂安,此乃朕之甲兵也。」

翻譯:房玄齡上奏說:「我看過朝廷府庫的兵械,遠遠超過隋朝。

」太宗說:「鎧甲兵械等**裝備,誠然不可缺少;然而隋煬帝兵械難道不夠嗎?最後還是丟掉了江山。

如果你們盡心竭力,使百姓人心思定,這就是朕最好的兵械。」

《太宗罷朝》

原文:太宗曾罷朝,怒曰:「會殺此田舍漢!

」文德後問:「誰觸忤陛下?」帝曰:

「豈過魏徵,每廷爭辱我,使我常不自得。」後退而具朝服立於庭,帝驚曰:「皇后何為若是?

」對曰:「妾聞主聖臣忠。今陛下聖明,故魏徵得直言。

妾幸備數後宮,安敢不賀?」

譯文:太宗有一次下朝後生氣地說:「真該殺了這個鄉巴佬!

」文德皇后問:「誰惹陛下生氣了?」太宗說:

「誰能比魏徵更讓我生氣?每次朝會上都直言進諫,弄得我經常不自在。」皇后聽了退下去穿上朝服站在庭院裡(向太宗祝賀)。

太宗震驚地說:「 皇后為什麼要這樣呢?」皇后回答說:

「我聽說君主聖明臣子們就忠誠,現在陛下聖明,所以魏徵能夠直言勸告。我因能在您這聖明之君的後宮而感到慶幸,怎麼能不向您祝賀呢?」

《陶母責子》

原文:陶侃,東晉之大將軍也。於國為棟樑,於民若父母,世人重之。

其少時為魚梁吏,嘗以一坩鮓餉母。母曰:「此何來?

」使者曰:「官府所有。」母封酢反書,責侃曰:

「汝為吏,以官物見餉,非惟不益,乃增吾憂也。」

譯文:陶侃是東晉的大將軍,是國家的棟樑,對待老百姓就像是自己的父母,因此世人都很敬重他。陶侃青年時代做管理河道及漁業的官吏,曾經(派官府裡的差役)把一罈乾魚送給母親。

母親對使者說:「這罈乾魚是**來的?」使者回答說:

「是官府的。」陶侃的母親將送來的乾魚封好交還給差役並且回信,責備陶侃:「你身為官吏(本應清正廉潔),卻用公物(作為禮品)贈送給我,(這樣做)不僅沒有好處,反而增加我的憂愁。

」《荊人涉澭》

原文:荊人欲襲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荊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餘人,軍驚而壞都舍。向其先表之時可導也,今水已變而益多矣,荊人尚猶循表而導之,此其所以敗也。

翻譯:楚國人要去偷襲宋國,派人先在澭水裡設立標記。澭水突然**上,楚國人不知道,還是順著(原來的)標記在夜間渡水,(結果被)淹死的有一千多人,士兵驚駭的聲音如同大房屋倒塌一樣。

以前他們設立標記的時候,是可以(根據標記)渡水的,現在水位已經變化,水漲了很多,(可是)楚國人還是照著原來的標記渡水,這是他們為什麼慘敗的原因。現在的國君取法先王的法令制度,就有些象這種情況。時代已經與先王的法令制度不相適應了,但還在說這是先王的法令制度,因而取法它。

用這種方法來治理國家,難道不可悲嗎?

《王顧左右而言他》

原文:孟子謂齊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於其友而之楚遊者,比其反也,則凍餒其妻子,則如之何?

」   王曰:「棄之。」   曰:

「士師不能治士,則如之何?」   王曰:「已之。

」   曰:「四境內不治,則如之何?」   王顧左右而言他。

譯文:孟子對齊宣王說:「大王的臣子中,有乙個將他的妻子和孩子託付(不能用把,否則改變了原文的意思)給他的朋友後去楚國遊歷的人。

等他回來的時候,他發現他的朋友竟然使他的妻子子女受凍挨餓,那麼大臣(應該)對他怎麼辦?」   齊宣王說:「拋棄他。

」   孟子說:「司法官不能管理他的下屬,那麼大王(應該)對司法官怎麼辦?」   齊宣王說:

「罷免他。」   孟子又說:「乙個君王不能治理好國家,那麼對這個君王(應該)怎麼辦?

」   齊宣王環顧四周的大臣說起別的事。

《臥薪嘗膽》

原文:吳既赦越,越王勾踐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於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曰:

「汝忘會稽之恥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織;食不加肉,衣不重採;折節下賢人,厚遇賓客;振貧吊死,與百姓同其勞。

譯文:吳王已經赦免了越王,(讓他回了越國,)越王勾踐時時刻刻想著如何復國,於是就每天勞累地思索著,還把乙個苦膽掛在座位上面,每天坐下休息、躺下睡覺之前,都要仰起頭嚐嚐苦膽的滋味,吃飯喝水之前也要先嚐嚐苦膽。他常常對自己說:

「你難道已經忘記了在會稽山上所受的恥辱了麼?」他親自到田間種地,他的夫人穿自己織的布做成的衣服。他吃的每頓飯裡幾乎沒有肉菜,穿的衣服沒有鮮豔的顏色。

他降低身份對待下面有賢能的人,對賓客厚禮相贈,扶助貧困的人,哀悼死難的人,和百姓們一同勞苦工作。

初中課外文言文翻譯10篇

2樓:匿名使用者

王冕是諸暨縣人。七八歲時,父親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進學堂,去聽學生念書。聽完以後,總是默默地記住。

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記了。王冕的父親大怒,打了王冕一頓。過後,他仍是這樣。

他的母親說:「這孩子想讀書這樣入迷,何不由著他呢?」王冕從此以後就地離開家,寄住在寺廟裡。

一到夜裡,他就暗暗地走出來,坐在佛像的膝蓋上,手裡拿著書就著佛像前長明燈的燈光誦讀,書聲琅琅一直讀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乙個個面目猙獰兇惡,令人害怕。王冕雖是小孩,卻神色安然,好像沒有看見似的。

10篇課外文言文,包含3個選擇和乙個翻譯

3樓:匿名使用者

【原文】人有酤酒者,為器甚潔清,置表甚長,而酒酸不售。問之里人其故。裡人曰:「公之狗猛,人挈器而入,且酤公酒,狗迎而噬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夫國亦有猛狗,用事者是也。

【譯文】有乙個賣酒的人,使用的器皿很清潔,掛出的招牌也很長(醒目),但賣的酒因賣不出去而發酸。問附近鄰里其中的原因。鄰居說:

「他的狗很兇,人要拿著器皿進去,買他的酒時,狗就迎上來咬他,這就是為什麼他的酒會賣不出去而發酸。乙個國家也有這樣的猛狗,就是那些專權(妒能)的人。

劉向《說苑·談叢》

《梟將東徙》

梟逢鳩. 鳩曰:「子將安之 」梟曰:

「我將東徙.」 鳩曰:「何故 」梟曰:

「鄉人皆惡我鳴,以故東徙.」 鳩曰:「子能更鳴,可矣.

不能更鳴,東徙猶惡子之聲.」

翻譯:貓頭鷹遇見了斑鳩,斑鳩問它:「你要到哪兒去呀?」

貓頭鷹說:「我準備搬到東邊去。」

斑鳩問:「為什麼呢?」

貓頭鷹說:「村裡人都討厭我的叫聲,因此我想搬到東邊去。」

斑鳩說:「你改變叫聲,就可以了。要是不能改變叫聲,即使搬到東邊去,東邊村裡人照樣討厭你。」 。。。

徐孺子年九歲,嘗月下戲,人語之曰:" 若令月中無物,當極明邪?" 徐曰:" 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無此必不明。"

孔文舉有二子,大者六歲,小者五歲。晝日父眠,小者床頭盜酒飲之,大兒謂曰:" 何以不拜?" 答曰:" 偷,那得行禮!"

鐘毓、鍾會少有令譽,年十三,魏文帝聞之,語其父鍾繇曰:" 可令二子來。" 於是敕見。

毓面有汗,帝曰:" 卿面何以汗?" 毓對曰:

" 戰戰惶惶,汗出如漿。" 復問會:" 卿何以不汗?

" 對曰:" 戰戰慄慄,汗不敢出。"

鐘毓、鍾會兄弟二人少年時就有美名,十三歲的時候,魏文帝(曹丕)聽說了兄弟二人的名氣,就對他們的父親鍾繇說:" 讓你的兩個兒子來見我吧。" 於是下令召見。

見面時鐘毓臉上有汗,文帝問他:" 你臉上怎麼出汗了?" 鐘毓回答:

"戰戰惶惶,汗出如漿。" 又問鍾會:" 你臉上怎麼不出汗?

" 鍾會回答:" 戰戰慄慄,汗不敢出。"

戴盈之曰:「什一,去關市之征,今茲未能。請輕之,以待來年然後已,何如?

」孟子曰:「今有人日攘其鄰之雞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

』曰:『請損之,月攘一雞,以待來年然後已。』——如知其非義,斯速已矣,何待來年?

」弈秋 原文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

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工之僑獻琴 劉基

工之僑得良桐焉,斫而為琴,弦而鼓之,金聲而玉應。自以為天下之美也,獻之太常。使國工視之,曰:「弗古。」還之。

工之僑以歸,謀諸漆工,作斷紋焉;又謀諸篆工,作古窾焉。匣而埋諸土,期年出之,抱以適市。貴人過而見之,易之以百金,獻諸朝。樂官傳視,皆曰:「希世之珍也。」

工之僑聞之,嘆曰:「悲哉世也!豈獨一琴哉?莫不然矣。」

誡子書諸葛亮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膠柱鼓瑟

原文 齊人就趙學瑟,因之先調,膠柱而歸。三年不成一曲,齊人怪之。有從趙來者,問其意,方知向人之愚。

楚人學舟

原文 楚人有習操舟者,其始折旋疾徐,惟舟師之是聽。於是小試洲渚之間,所向莫不如意,遂以為盡操舟之術。遂遮謝舟師,椎鼓徑進,亟犯大險,乃四顧膽落,墜槳失柁。

詩畫皆以人重

王士禛 清代詩人

予嘗謂詩文書畫皆以人重,蘇、黃遺墨流傳至今,一字兼金;章敦、京、卞豈不工書,後人糞土視之,一錢不直。永叔有言,古之人率皆能書,獨其人之賢者傳遂遠,使顏魯公書雖不工,後世見者必寶之,非獨書也。詩文之屬莫不皆然。

課外文言文

是要翻譯嗎?趙國將要攻打燕國,燕國的蘇代對惠王說 今天我過來 的時候 經過易水時,看到 蚌正在曬太陽,鶴 要 啄食它的肉,蚌關上殼把鶴的嘴夾起來了。鶴說 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馬上蚌就死了!蚌也對鶴說 你的嘴巴 今天不出來,明天不出來,馬上鶴就死了!雙方都不肯讓步。漁夫看到了把它們都捕獲了。現在趙...

初中課外文言文閱讀2,初中課外文言文並帶譯文20篇,越多越好

一 1.故事中有兩處側面描寫,以襯托曹沖的非凡智慧型.1 從反面襯托的句子是 時孫權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鹹莫能出其理 2 從正面襯托的句子是 少聰察岐嶷,生五六歲,智意所及,有若 之智。2.有人說這個故事是杜撰的,請你查詢相關的資料.該典故出自 三國志 魏書 武文世王公傳 初中課外文言文並帶譯...

課外文言小段文閱讀訓練30篇課外文言文及答案

一 楊氏之子 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 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 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1 寫出下列帶點的漢字的讀音,並填空。孔君平詣其父 詣 的意思是 為設果 是 為 設果 兒應 聲答曰 2 惠 通假字是 甚聰惠 是說楊氏子 從文中 這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