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中的貪法是什麼意思,佛法中說的貪是什麼意思?

2021-03-04 05:49:31 字數 6675 閱讀 4300

1樓:水中應天

佛法是去除貪念的,所以沒有乙個法是叫人貪的。樓主說的可能是有人貪法吧?這個貪法就是說,佛教**對於解決去除執著的佛法也在執著。

打個比方,做一件事情需要工具,這件事做成了工具就要放下,可是這個人卻不想放下而且還要擁有很多其它用不到的工具,這個工具就是佛法,這個人就是貪法。法是乙個道路乙個途徑乙個工具,對於法的貪婪也是不對的。就好比先前說的一樣,有用的用不上的又要擁有,這只能增加自己的負擔。

佛法中說的「貪」是什麼意思?

2樓:小公尺紙愛咳嗽

佛法中說的「貪」是是指染著於色、聲、香、味、觸等五欲之境而不離的心理活動,《大乘義章》卷五說:「於外五欲染愛名貪。」就是指的這個意思。

佛教認為,眾生生活於世間,以眼、耳、鼻、舌、身等器官與外界相接觸,產生色、聲、香、味、觸等感覺。這些感覺能引起眾生的利慾之心,因此叫做五欲。於此五欲執著並產生染愛之心,就成為貪。

因此又以貪與愛為同體異名。

貪愛,就是造成不斷輪迴,為喜樂、欲求所束縛,以及任何情況都不忘尋求快樂的慾望,也就是欲愛、有愛及無有愛。(貪愛也被佛教徒稱為苦集聖諦)。

貪愛一詞最早出現在早期小乘佛經《雜阿含》中。

《大念住經》台灣元享寺譯本 原文言文:此愛能引導再生,有俱喜、貪,到處為追求滿足,即:欲愛、有愛、無有愛。比丘們!什麼是苦聖諦呢?

生是苦,老是苦,死是苦,愁、嘆、苦、憂、惱是苦,怨憎會是苦,愛別離是苦,求不得是苦。總括地說,五取蘊就是苦。

佛法中的「貪愛」是什麼?

3樓:匿名使用者

昨天剛copy

剛看了《金剛經》的講解

講解裡說"因行不同,果報就自然不同" 例如兩個同樣是嚴格持戒的人 乙個是為自己解脫 乙個是為解脫一切眾生 兩個人感得果報會截然不同.

若心中為了自己 為自己所"執著"的就是"貪" 心中為自己便"有我相" 便是凡夫 聖者"無我相"

"貪"不在行 而在其心 如果慧經法師勤學《大藏經》是因為發了"度一切眾生"的菩提心 那麼此法師的所行便是菩薩行--他為了眾生在布施自己的身體而勇猛精進 反之 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就是貪

因為發心不同 《金剛經》裡世尊討飯和洗腳都是菩薩行 而我們世間搞的慈善捐款活動還是凡夫行

"法尚應舍 何況非法"...貪愛佛法還是貪 但貪愛佛法會在世間獲很大的利益和世間福報 最大的利益就是與佛結緣 在心中種下了佛種 "以作聖因"

貪心感鬼道 若貪佛法做為某人今生的"主業" 那麼他來生多半會成為"土地公"等福德鬼類 若主修十善四無量心等業因 此人來生多半生人天 修成禪定者 生色界天 無色界天 但是無法脫離三界

4樓:煩惱即菩提

世俗的貪和出世的精進和願是有區別的。貪是為自己,願是為眾生。

5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都是修行不同吧。八萬四千法門,個人有個人的緣分。人活一顆心,修也是修一顆心。

經書的引力對任何乙個修行的人都是無窮的。佛經能給人無窮的智慧型和財富。不是貪愛的問題,是肯不肯修的心態。

6樓:繼潤

貪愛,就是造來成不斷輪迴

自,為喜樂、欲求所束縛,以及任何情況都不忘尋求快樂的慾望,也就是欲愛、有愛及無有愛。(貪愛也被佛教徒稱為苦集聖諦)。

貪愛一詞最早出現在早期小乘佛經《雜阿含》中。

《大念住經》台灣元享寺譯本 原文言文:此愛能引導再生,有俱喜、貪,到處為追求滿足,即:欲愛、有愛、無有愛。比丘們!什麼是苦聖諦呢?

生是苦,老是苦,死是苦,愁、嘆、苦、憂、惱是苦,怨憎會是苦,愛別離是苦,求不得是苦。總括地說,五取蘊就是苦。

7樓:求真齋

從理論的角度來說:應該算是貪愛,但是佛學就是這樣的,您看到的嘔血只是版一種表相,其實真是的權法喜是看不到的!

所有的貪愛都是貪愛,但是貪愛的目的不同會造成結果不同,一種是法身慧明的增強,另一種是執著的增強!

仔細體會吧!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世尊!

8樓:帥帥的良

錯了!我用唯來識《大乘百法自明門論bai》裡的五十一心所來du和你解釋zhi

**的這個嘔血都要勤學佛dao法的心,就是五位百法中別境心所的:欲心所

此處的欲,不是淫慾的欲或五欲的欲,不可望文生義,這裡的欲是願望之義。

此心所乃是精進的所依!換言之有此心所則有精進生起。

這裡的「欲」類似一般顯教所說的「願」,只不過相宗用「欲」這個字,則意義上更加精確,更加赤裸裸

此欲字即類似英文之desire

你一定要清楚什麼是願力,什麼叫大願,什麼叫五欲。

看來或許表面相同都是在追求,但其發心、過程及結果卻完全不同啊!

佛教中的,貪,嗔,痴,慢,疑,分別什麼意思呢?

9樓:孩子的夢想

佛門把貪、嗔、痴、慢、疑叫做「五毒心」。因為有了它們的存在,修行人的本心本覺將會被遮蔽,肯定就不可能明心見性了。

1、貪

貪有很多種,普通來講我們有財、色、名、食、睡五欲之貪。人一輩子就是在這其中打滾,從而度過我們的一生。因為我們貪著五欲,所以心甘情願被它束縛,成為它的奴隸,甚至心安理得地讓它牽著鼻子走。

我們除了吃飯和晚上睡覺,從早到晚為生活奔波,忙工作,忙於發財、享受生活,同時又像辦法追求種種名譽、地位,有的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還不擇手段,不講道德。到了某一段年齡又對色慾(淫慾)有種種的貪求,為了追求感觀享樂,可以不講家庭責任和社會道德。如果再廣泛一點講,修行過程中執著、沉迷於某一狀態或境界也為貪。

2、嗔

就是生氣的意思,生氣有很多種類,比如人家罵我們,不能忍受,起嗔心,繼而將矛盾公升級。雖然有時我們表面上不聲張,內心不舒服了也是一種嗔。嗔與貪剛好相反,貪是遇到快樂的境,我們拼命追求和貪戀;嗔是遇到不快樂、不喜歡的境,我們要拋棄它,但又丟不了,所以嗔。

3、痴

痴也稱之為愚痴,不明事理,是非不分,稱為痴。不明事理就是對世間的因果道理不知不覺,比如人是怎樣來的?死後怎樣去?

我們統統不理會,不以為然,甚致嘲弄他人對此有興趣等都是痴。

對於真理、自己與他人能修行解脫等不相信,感到好笑或無知,都是痴的表現。還有一種愚痴就是對是非不分明,人家跟我們講對的,我們以為是錯;人家跟我們講錯的,我們卻以為講對。總之,自以為是,不聽別人的勸告,過於執迷於自我的一切都為痴

4、慢

慢就是傲慢、我慢,自己內心高舉,看不起別人,或者目中無人,稱為慢。比如做了官發了財後,就覺得了不起,到處向人炫耀、賣弄。或是有人養了乙隻漂亮的狗,覺得了不起,帶著那只漂亮的狗招搖過市;或是向人炫耀自己的名、利、能力和財產等,都稱為慢。

有些人很有能力,地位、才華洋溢,高人一等,結果看輕別人也是慢。虛榮心強,愛攀比,當自己比別人差又不認輸,卻認為他人沒什麼了不起,這也是慢。凡有自我膨脹的都是慢,比如修行人中也有「慢」,以為自己已有證悟,有了一定的智慧型神通,瞧不起別人等都是慢。

5、疑

毫無道理和根據就懷疑、否定一切,自以為是、想當然地下結論,迷信自己的一切都為疑。從佛教的角度看,主要有以下一些情形

(1)、身見:執著五蘊的身心裡面有乙個真我。日常生活中或打坐入靜時非常在意自己的身心狀況或反應,執著於覺受等等都是身見。

(2)、邊見:執著於斷、常二見即為邊見。第一,認為「我」是永恆的,即是執著「常」;第二,認為人死後一了百了,什麼都完了沒有了,不顧精神傳承,這就是執著「斷」,這兩種錯誤見解就是邊見。

另外,由於缺乏足夠的智慧型與覺悟,不能正確地洞悉一切事物的本質或義理,無法正確理解「萬法唯識、緣起性空、妙有真空」等的道理,不是執著於空,就是執著於有,不是執著於「真」,便執著於「幻」等等都為邊見。

(3)、邪見:各種不正確的導至惡業生起的思想念頭等都叫邪見。比如「無毒不丈夫」就是邪見。

(4)、見取見:執著於只有自己的見解是對的,稱為見取見。

(5)、戒禁取見:對於修言人而言,凡執著信持不正確的戒律,不能正確地看待戒律等都稱為戒禁取見。現在尤其在家居士戒禁取見的問題比較突出,比如五戒中有一戒為「不飲酒」,此戒律設立的初衷,它是預防過量飲酒後亂性造諸惡業,而且經常飲酒會導致身心不清明妨礙我們開智慧型。

擴充套件資料

貪嗔痴慢疑型別:

1、貪慾蓋:謂眾生貪愛世間男女、色聲香味觸法及財寶等物,無有厭足,以此貪慾覆蓋心識,禪定善法不能發生,故名貪慾蓋。

2、嗔恚蓋︰謂眾生或於違情境上,或追憶他人惱我及惱我親而生忿怒,以此嗔恚能覆心識,令禪定善法不能發生,故名嗔恚蓋。

3、惛沉睡眠蓋︰又作睡眠蓋。睡眠者,意識惛熟,五情闇冥,眾生以此睡眠覆蓋心識,令禪定善法不能發生,故名睡眠蓋。

4、掉舉惡作蓋︰又作掉戲蓋、調戲蓋、掉悔蓋。掉悔者,身無故遊行為掉,心中憂惱為悔,謂眾生以此掉悔覆蓋心識,令禪定善法不能發生,故名掉悔蓋。

5、疑蓋︰疑者痴惑也,謂眾生無明暗鈍,不別真偽,猶豫之心,常無決斷,以此疑惑覆蓋心識,禪定善法不能發生,故名疑蓋。

10樓:飛躍八十八重天

五毒心:佛教中所說的五毒心是指貪、嗔、痴、慢、疑五種心,這五種心會使我們造作惡業,就像毒藥會妨礙我們修行,故稱為五毒。清除五毒心是修行人的重要工作,若五毒心不除而修禪定,那終究是邪定。

修大神通或各種玄妙的**,若五毒心尚存,結果可能會變成魔通或各種惡法,因此,要修佛道必先除五毒。 五蓋:五種覆蓋眾生心識,使不能明了正道的煩惱。

蓋乃煩惱之異名,有障、覆、破、壞、墮、臥之義,如《大毗婆沙論》卷四十八雲(大正27·249c)︰『何故名蓋?蓋是何義?答︰障義、覆義、破義、壞義、墮義、臥義是蓋義。

貪有很多種,普通來講我們有財、色、名、食、睡五欲之貪。人一輩子就是在這其中打滾,從而度過我們的一生。因為我們貪著五欲,所以心甘情願被它束縛,成為它的奴隸,甚致心安理得地讓它牽著鼻子走。

我們除了晚上睡覺,從早到晚為生活奔波,忙工作,忙於發財、享樂,同時又追求種種名譽、地位,有的還不擇手段,不講道德。到了某一段年齡有對色慾(淫慾)有種種的貪求,為了追求感觀享樂,可以不講家庭責任和社會道德。如果再廣泛一點講,修行過程中執著、沉迷於某一狀態或境界也為貪。

嗔就是生氣的意思,生氣有很多種類,比如人家罵我們,不能忍受,起嗔心,繼而將矛盾公升級。雖然有時我們表面上不聲張,內心不舒服了也是一種嗔。嗔與貪剛好相反,貪是遇到快樂的境,我們拼命追求和貪戀;嗔是遇到不快樂、不喜歡的境,我們要拋棄它,但又丟不了,所以嗔。

痴也稱之為愚痴。不明事理,是非不分,稱為痴。不明事理就是對世間的因果道理不知不覺,比如人是怎樣來的?

死後怎樣去?我們統統不理會,不以為然,甚致嘲弄他人對此有興趣等都是痴。對於真理、自己與他人能修行解脫等不相信,感到好笑或無知,都是痴的表現。

還有一種愚痴就是對是非不分明,人家跟我們講對的,我們以為是錯;人家跟我們講錯的,我們卻以為講對。總之,自以為是,過於執迷於自我的一切都為痴。

慢就是傲慢、我慢。自己內心高舉,看不起別人,稱為慢。比如兒子做了官發了財後,做母親的就覺得了不起,到處向人炫耀、賣弄。

或是有人養了乙隻漂亮的狗,覺得了不起,帶著那只漂亮的狗招搖過市;或是向人炫耀自己的名、利、能力和財產等,都稱為慢。有些人很有能力,地位、才華洋溢,高人一等,結果看輕別人也是慢。虛榮心強,愛攀比,當自己比別人差又不認輸,卻認為他人沒什麼了不起,這也是慢。

凡有自我膨脹的都是慢,比如修行人中也有「慢」,以為自己已有證悟,有了一定的智慧型神通,瞧不起別人等都是慢。

毫無道理和根據就懷疑、否定一切,自以為是、想當然地下結論,迷信自己的一切都為疑。對於佛法因果道理與見地有懷疑或迷惑也為疑。從修行的角度看,主要有以下一些情形:

a、身見:執著五蘊的身心裡面有乙個真我。日常生活中或打坐入靜時非常在意自己的身心狀況或發應,執著於覺受等等都是身見。

b、邊見:執著於斷、常二見即為邊見。認為「我」是永恆的,就是執著「常」;認為人死後一了百了,什麼都完了沒有了,這就是執著「斷」。

這兩種錯誤見解就是邊見。另外,由於缺乏足夠的智慧型與覺悟,不能正確地洞悉一切事物的本質或義理,無法正確理解「萬法唯識、緣起性空、妙有真空」等的道理,不是執著於空,就是執著於有,不是執著於「真」,便執著於「幻」等等都為邊見。c、邪見:

各種不正確的導至惡業生起的思想念頭等都叫邪見。比如「無毒不丈夫」就是邪見。d、見取見:

執著於只有自己的見解是對的,稱為見取見。e、戒禁取見:對於修言人而言,凡執著信持不正確的戒律,不能正確地看待戒律等都稱為戒禁取見。

現在尤其在家居士戒禁取見的問題比較突出,比如五戒中有一戒為「不飲酒」,此戒律設立的初衷,是預防過量飲酒後亂性造諸惡業,而且經常飲酒會導致身心不清明妨礙我們開智慧型。釋迦牟尼時代設立此戒的本意是遠離一切讓我們迷失本性的麻醉品,反過來說,適量飲了酒不亂性,內心如如不動,並不妨礙身心的清明,這個戒也就失去了意義。正因為我們往往定慧力不夠,所以才需要持戒。

佛法裡說的貪嗔痴,嗔是什麼意思,佛教中貪嗔痴指的什麼意思

嗔 又作嗔怒 嗔恚等,指仇視 怨恨和損害他人的心理。大乘五蘊論 中說 雲內何為嗔?謂 容於有情樂作損害為性。成唯識論 中則說 嗔者,於苦 苦具,憎恚為性,能障無嗔,不安穩性,惡行所依為業。嗔是佛教所說的根本煩惱之一,與貪和痴一起被稱為 三毒 嗔的產生與作用與貪正好相反。貪是由對事物的喜好而產生無厭足...

萬法自然是什麼意思,佛法中的萬法是什麼意思?

老子所說,即 道法自然 大道以其自身為原則,自由不受約束。萬事萬物的執行法則都是遵守自然規律的。最能表達 道 的乙個詞就是自然規律,同樣我們可以反過來說與我們這裡所說的自然規律最相近的乙個字就是 道 這包括自然之道,社會之道,人為之道。每一件事物都有著它本身的天性和本質,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

佛法中現喜剎土指什麼意思

現喜剎土,又稱妙喜世界,佛學術語,界名,界名 維摩居士之國土也。維摩經見阿閦佛國品曰 佛告舍利弗 有國名妙喜,佛號無動,是維摩詰於彼國沒而來生此。是東方無動如來的剎土。大寶積經 悲華經 中宣說了無動如來初發心,抉擇淨土,得到授記 行菩提行的事蹟。無動如來成就的剎土中具有無盡莊嚴善妙,無三惡趣,諸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