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上知與下愚不移,啥意思,世上,惟上智與下愚能堅定不移,而中智必亂啥意思

2021-03-04 05:01:24 字數 4569 閱讀 7304

1樓:匿名使用者

根據現有文獻最早解釋孔子「唯上知與下愚不移」這句話的是孔安國。「上智不可強使為惡,下愚不可使強賢」。以後宋版何晏《論語集解》、梁皇侃《論語義疏》、宋邢昺《論語註疏》、宋朱熹《四書集注》、清劉寶楠《論語正義》等等解釋都是在孔安國解釋的基礎上上下左右予以發揮,而現在的專家學者大多沒有脫離這個範疇。

還有一些新的解釋多是無根之萍,不能使人信服。有人羅列一下對孔子「唯上知與下愚不移」這句話主要的解釋有以下幾種

一種是《漢書·古今人表》的解釋:「可與為善,不可與為惡,是謂上知;可與為惡,不可與為善,是謂下愚。」這個解釋是指人的品質和行為而言的,是說「上知」是做好事而不會做壞事的人,「下愚」是做壞事而不會做好事的人,「不移」就是不會變化。

第二種解釋是清人孫星衍《問字堂集說》的解釋,認為孔子這話是指人的知識而言:「上知謂生而知之,下愚謂困而不學。」「上知」是生下來就有超人的智慧型,「下愚」是無知又不肯學習的人。

當然超人為上,無知而不學的人為下。

第三種解釋見宋人朱熹《章句集注》,他認為這一章是承接上一章。「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二章可以合為一章。

人的本性是相近的,都差不多,由於 環境的薰染和所受教育不同,便有知識、才智、品質的差異。「下愚」之所以「不移」,主要是不肯學習,不求上進,自暴自棄,怙惡不悛。 第四種是現代反孔派的新解,他們從「階級和階級鬥爭」的觀點出發,大罵孔子說「唯上知與下愚不移」,是吹捧貴族階級是「上知」;誣衊勞動人民是「下愚」,鼓吹天生是「上知」的貴族階級統治,天生是「下愚」的勞動人民,而且永遠不會改變。

「。」孔子是愚民役民坑民的**,是人民覺醒自由解放的死敵;這種荒謬的解釋,曾經盛行一時。 第五種是統治者要傾聽民意、順從民意的意思了,符合儒家一以貫之的民本思想,成為現代民主思想的先聲。

那麼,這句話究竟應該怎麼解釋呢? 分析還是要從每乙個單一的字詞開始。而「唯上知與下愚不移」中最關鍵的字就是「知」。

「上知」的「知」現在解釋為「智」。理由:「智」從「知"來。

比如春秋時在晉景公時期,晉國大將荀首(荀息三子),因功被分封采邑於「智」(今山西省運城地區永濟市北部、臨猗縣南部、永濟市蒲州老城東南一帶),他以封邑「智」為氏。史書稱荀首(知首),知莊子,生知罃。「智」姓先為「知」,「知」改為「智」則是在漢朝以後。

"智」是在「知」之後另造出的字,以表示聰明、智力強之意。 經考證以上的解釋是錯誤的。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有詳細的記載。

「智」字有甲骨文、小篆、金文,甲骨文本型為左智右虧,而古文是左知右虧,表示聰慧。所以「智」是有文字始便存在了,而不是在「知」後創造的字。 既然「智」字不是在「知」以後的新創造的字,那麼對於孔子來說應該用「智」時,就不會用「知」來代替。

有人舉例說《論語》中其他「知」也有「智」之意。比如:「知者利仁」。

有人翻譯為:智者利用仁。就孔子的「知者」而言恐怕就有生而知之者;學而知之者;困而學知者三種人,那麼這三種人就一定都是聰慧的智者嗎,顯然不是。

如果把「知者利仁」,翻譯為:有知識的人使用仁。是不是更準確呢?

《論語》中還有一些將「知」用「智」來解釋的語句,一一推敲,都很有問題。這裡不在解釋。那麼「上知」到底是怎樣解釋成「上智」的呢?

孔安國。「上智不可強使為惡,下愚不可使強賢」。以後宋版何晏《論語集解》、梁皇侃《論語義疏》、宋邢昺《論語註疏》、清劉寶楠《論語正義》等等解釋都是在孔安國解釋的基礎上上下左右予以發揮,但他們對「上智」的解釋,是將「上智」之人解釋成統治者或者是有權勢的人,而不是「有智慧型」的人。

比如「上智」之人有堯、舜。「下愚」之人有桀、紂。齊桓公和管仲為中人。

宋朱熹《四書集注》只說「下愚」卻沒有對「上智」作出任何解釋。 經過查證,發現將「上知」解釋成「上等的智者」竟然是文革批孔子的產物。而我們文革後的學者們竟然不分青紅皂白拿來沿用至今。

我們對「唯上知與下愚不移」不能孤立地看一句話,要看看孔子對這個問題還說了些什麼,盡可能全面地了解他的整個意見和思想,準確把握住歷史,才能準確的把握住孔子的真正思想。 「唯上知與下愚不移」和上一句「性相近也,習相遠也。」為承上啟下之句。

朱熹在解釋這兩句時是這樣說的:「知去聲,此承上章而言。人之氣質相近之中,義有美惡一定而非習之所能夠者。

程子曰,人性本善,有不移者何也,悟其性則善也,語其才則有下愚之不移。所謂下愚者有二焉,自暴自棄也,人苟以善自治,則無不可移,雖昏愚之至,皆可漸磨而進也。唯自暴自棄者拒足以不信。

自棄者絕之以不為。雖聖人與居不能化而入也,仲尼之所謂下愚也。然其質非必昏且愚也,往往強戾協有過人者,商卒是也,聖人與其自絕於善,謂之下愚也。

然其考其歸,則誠恐也。或曰此與上章當合一,子曰:二年益行文耳。

」 朱熹在他的解釋中沒有對「上知」進行重點的說明,對「下愚者」的解釋為「不接受教育者」,即「自棄者,絕之以不為,雖聖人與居不能化而入也,仲尼謂之下愚也。」 筆者認為,朱熹在釋義中雖然沒有為全句做出乙個完整的解釋,但文中也並沒有對「上知」做出如上等智慧型之說,那麼現在的解釋肯定不是朱熹的意思。 筆者按朱熹之意來補這句話。

首先肯定了一點,即「下愚」是「不願接受教育的人」。雖然和聖人同居住在一起卻也不能改變這種人的觀念,這種人叫「下愚」。 孔子的思想就是要使下愚者都接受教育,所以孔子創立了「有教無類」的思想。

說到這裡就要先說一下孔子的「性相近,習相遠也」這句話。現在對這句話的解釋是:人的本性都是相近的,而人的道德及學問之所以有差別是後天習染的結果。

這裡「習」作「習慣」講。而筆者認為這個「習」應該作學習講,做受教育講。《辭源》中對「習」的解釋有:

鳥練飛;複習;學;通曉;習慣等。 「學」和「習慣」對這句話的意義來講有不同的意思。 按原解釋「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習慣的不同而使人的性情有了很大的差異。 按「學習」來解釋:人的本性是一樣的,但因為學習的不同,受教育的不同才使人的性情有了差異。

人生下以後,有人受到了很好的教育,有人則受不到任何的教育。而沒有受到教育的人,和受過教育的人肯定是不一樣的。孔子看到這一點,就認為人之初性本相近,只是由於受教育的不同而加大了人之間的差距。

「上知」是指什麼呢?孔子生時並不認同「生而知之」而只承認「學而知之」。 原解釋「知」通作「智」講。

筆者認為這是乙個錯誤,因為連朱熹都沒有將「知」當作「智」講。「知」就是「知」,是「知識」之意。「上知」是「貴族文化」的代名詞。

研究歷史的人都知道在孔子以前,文化教育被貴族所壟斷,即所謂「學在官府」。官學為貴族為設,文化知識也專屬於貴族,小民是不能接受這種貴族教育的。「而孔子辦私學,則是順應了文化下移的形勢,順應了小民要求接受文化教育的需求。

他自覺鮮明地樹立起「有教無類」的大旗,首開「變疇人世官之學而及於平民」的新局面,這是中國教育史上與學在官府相對立的「學移民間」的劃時代的標誌。」(摘自張宗舜,李景名著《孔子大傳》)。孔子唯句中的「上知」就是指這種「貴族才能學的文化知識。

」 「與」在其他解釋中都作「和」講,但「與」還有乙個意思是「給予」。筆者認為「與」在這裡是「給予」的意思,而不是「和」之意。 「下愚」用朱熹之意,是不願接受教育的人,但筆者認為,「下愚」,就是指沒有受過教育的小民。

在孔子以前,小民是沒有能力接受教育的,所以他們就是愚民。只有將這種「貴族才能學的文化知識」下移到民間,使所有的「下愚」之人都能接受到教育,才能真正做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正如此孔子才有了「唯上知與下愚不移」的思想。 所以「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唯上知與下愚不移」句應該這樣解釋:

「人的本性本來都是相近的,是因為接受教育的不同才使人有了不同的差異,只有將上知(屬於貴族的文化知識)傳授給沒有接受過教育的小民才是堅定不移的事情。」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唯上知與下愚不移」是孔子順應了文化下移的形勢,順應了小民要求接受文化教育的需求,將「上知」(屬於貴族的文化)下移給「下愚」的小民而提出的教育思想。

世上,惟上智與下愚能堅定不移,而中智必亂啥意思

2樓:小黃黑客

意思是:唯有上等智慧型或下等愚笨的人,才會堅持信念,不懈努力。

出自:《論語·陽貨》

原文:子曰:「唯上知與下愚不移。」

釋義:孔子說:「只有上等的智慧型的人和下等的愚笨的人才會堅定不移。」

何以堅定不移?因完全地相信,毫無懷疑地相信。相信什麼是從情感出發的,如果相信的是正確的客觀事實,那就是信仰;如果相信的並非客觀事實,那就是迷信。迷信容易造成****。

為什麼上知和下愚不移?不移可以理解為不知變通,也可以理解為有定力。上知,明,看得清本質才不移,才不輕易改變自己的看法。

下愚,雖然不明,不懂這些,但情感上信賴某人,便會認為這個人說的、做的都對,所以不移,這種不移,其實也很可貴。

3樓:匿名使用者

《論語》(陽貨第十九)孔子有一句話:「唯上智與下愚不移」.

意思是說:「只有上等的聰明人與下等的愚笨的人是不可改變性情的」.從這句話的本意來看,孔子認為人的性情大都是可以改變的,只有上等的聰明人與下等的愚笨的人才是不可改變的.

但後人附會,卻把它理解為「上等的聰明人與下等的愚笨的人是不可改變的」,意思完全弄反了.而且把性情附會為等級、地位的世俗的東西,以此證明孔子是封建甚至是奴隸等級制度的鼓吹者,這實在是很荒唐的.其實,孔子對人性的是有著很透徹的了解的.

他說:「性相近也,習相遠也.」(陽貨第十九)人的天性本來是相近的,因為習慣不同而逐漸使他們差距遠了.

所以他主張:「有教無類」(衛靈公第十五)我對每乙個人都可以加以教育,沒有貧富貴賤等區別.實際上孔子的學生中幾乎各類人等都有,他因人施教,**三千,賢人七十,平等對待.

顏回可能是最窮的,卻是他最欣賞的學生.其實,孔子看人是否卑賤,並不是注重於這個人是否有地位、生活是否富裕,而注重的是德行.

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不屬於存在觀點,是什麼觀點

樓上回答錯誤,正確答案應該是 唯物主義觀點!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不屬於存在觀點,是什麼觀點 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不屬於存在的觀點,是實用主義觀點。實,就是實用。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的觀點屬於什麼觀點 唯物主義觀點 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的觀點屬於 唯物主義觀點。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的觀點屬...

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無所不嘵為何贏不了司馬懿呢?

我覺得諸葛亮年紀大了,身體也已經有點不好了,而司馬懿當時正值壯年,在體力上耗也能耗死諸葛亮。因為司馬懿對諸葛亮研究了很長時間,知道諸葛亮的用兵套路。所以諸葛亮肯定戰勝不了司馬懿。因為司馬懿夠謹慎,不冒進。魏國本身實際強於蜀國,只要不犯錯,按部就班,諸葛亮就沒有辦法。雖然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是卻還是...

「唯」與「惟」在字意上有什麼區別

唯 w i 義同 惟 唯物論。唯心論。唯物史觀。唯心史觀。唯理論。唯名論。答應的聲音 唯唯 a.謙卑的應答聲 b.魚相隨而行的樣子,如 其魚唯唯 唯唯諾諾。唯唯否否。惟 w i 單,只 惟獨。惟一。惟有。惟恐。惟命是從。惟我獨尊。但是 雨雖止,惟路仍甚泥濘。文言助詞,常用於句首 惟妙惟肖。惟二月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