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芝芝學姐教育問答
1、古人貴慎獨,舉世知者希。 末俗事誇耀,常患和顫不我知。
2、 君子貴慎獨嫌源,上不愧屋漏。 人神亦吾心,口自處其後。
3、子思著中庸,暗室戒慎獨。 危微恐懼心,此念芹棚態施已熟。
2樓:情感導師小語學姐
關頌薯於慎獨的古詩有:
古人貴慎獨(宋·吳芾·《寄題楊宰清畏軒》)暗室戒慎獨(宋·陳天麟·《題南金慎獨齋》)燕居常慎獨(宋·李處權·《題呂季公升野氏者谷隱堂兼寄核或居仁》)
3樓:唯有詩與酒
慎獨。王稱 〔宋代〕
涓流一發細仿做,厥患誠滔天。煌煌燎原火,起自冥爝間運塌。
人生旁大圓理欲幾,相去良亦然。滋明實隱微,昭灼天與淵。
所以往哲謨,慎獨垂至言。存誠保天君,兢懼無過愆。
撲燄在始熱,塞患當其源。美哉屋漏詩,三複當拳拳。
4樓:呆呆蘿小兔
慎獨仍三省,出自宋朝李處權的《留別範元衡談長二十八韻》
子思慎其獨,出自輪攔衡宋朝方回的《寄題朱臘做信州自閒堂》。
5樓:挽著你唱笙歌
關於慎獨的詩山戚塌有清代曾國藩的《曾國藩誡子書》,其中一句為:「自修之道,莫難於養心;養心之難,又在慎逗圓獨仔物」。
6樓:小劉學長
1、古人貴慎獨(宋·吳芾·《寄題楊宰清畏軒》)2、鏈襲空暗室戒棚瞎慎獨(宋·陳天麟禪弊·《題南金慎獨齋》)3、燕居常慎獨(宋·李處權·《題呂季公升谷隱堂兼寄居仁》)
7樓:艾麗麗老師
據我所知,這樣的古詩有:慎獨之言始曾子,子思得之傳孟氏。豈惟學者立身方,吾乃因之悟治理。
有關慎獨的名言
8樓:網友
1、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禮記·中庸》
2、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幫君子必慎其獨也。
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
故君子必慎重其獨也。——禮記·大學》
3、蘭生幽谷,不為莫服而不芳;舟在江海,不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義,不為莫知而止休。《淮南子·說山訓》
4、君子慎其獨,非特顯明之處是如此,雖至微至隱,人所不知之地,亦常慎之。小如如此,大處亦如此,顯明處如此,隱微處亦如此。表裡內外,粗精隱顯,無不慎之,方謂之「誠其意」。—朱熹。
5、獨之外別無本體,慎獨之外別無功夫。——劉宗周。
6、在獨處無人注意時,簡槐自己的行為也要謹慎不苟。。—辭海》
7、一陪碰個人在獨立工作,無人監督,有做各種壞事的可能的時候,不做壞事,這就叫慎獨。——***。
8、清正廉潔以身垂範攔亂友,慎獨自重潔身自強。
9、慎權慎欲慎微慎獨,想事謀事幹事成事。
10、知恥知畏知止,慎言慎獨慎行。
君子慎獨的意義?為什麼君子要慎獨?
君子慎獨。j n z sh n d 語出 禮記 中庸 慎獨 既是一種道德修養的途徑,也是經過長期修養所達到的一種境界。它是指乙個人在獨處活動,無人監管,有多種做壞事的可能並且不會被發覺的時候,仍然能堅信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覺的按一定的道德準則去行動而不做任何壞事。這句話通俗的意思就是乙個人的時候更要謹...
誰的行為很好的詮釋了慎獨
中庸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 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以前不是要當道士得在廟裡做三年工嗎?但有的人就不用做三年,有的人做不到一年就被勸退了。早上起來掃地,有人看著就掃,沒人就偷懶 擦東西有人看到就多洗幾遍抹布,沒人看到就一盆水擦到底。莫...
有關於夢想的古詩有哪些,關於夢想的古詩
有關於夢想的古詩包括 1 唐代祖詠 望薊門 原文 燕臺一望客心驚,笳鼓喧喧漢將營。萬里寒光生積雪,三邊曙色動危旌。沙場烽火侵胡月,海畔雲山擁薊城。少小雖非投筆吏,還欲請長纓。譯文 登上燕臺眺望不禁感到震驚,笳鼓喧鬧之地原是漢將兵營。萬里積雪籠罩著冷冽的寒光,邊塞曙光映照著飄動的旌旗。戰場烽火連天遮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