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核心素養的備課技能,核心素養導向下備課的注意要點

2025-04-13 11:05:34 字數 4139 閱讀 1679

核心素養導向下備課的注意要點

1樓:溫嶼

1.活動設計要有趣味性和挑戰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感興趣,學生才會自願參與、**,其活動結果才是有意義的。

因此,教師在設計課堂活動時,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徵,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讓學生在「玩」中學,寓知識於娛樂活動中,真正體現知識的趣味性。同時,鑑於競爭激烈的社會,培養學生教材的競爭意識是核心素養培養的要求,也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因此,有效的課堂活動設計,其形式上要科學地引入競爭機制,讓學生在挑戰自己或挑戰他人的活動中,獲得成就感,增強自信心,激發競爭意識。

2.活動設計要力求開放性。

備課時,教師要用廣闊的視野進行活動設計,不能僅侷限於課內,還要向課外開放,而且活動的具體內容也要儘量為學生提供可以選擇的餘地。

3.活動設計要突出目的性。

教學目標是對教學目的所做的具體說明,這是目標,在整個教學設計和實施過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教學目標是課堂活動設計的起點和歸宿,遠離了教學目標的課堂活動設計是無效的。因此,在設計課堂活動時,要注意強化目標意識,不能為活動而活動。

4.活動強調實踐性和創新性。

課堂活動要以具有實踐性、操作性的「活動」為載體。在設計活動時,要讓活動不受教材的侷限,鼓勵學生有獨到的見解,求異求新,體現生動活潑的特點。

5.活動設計要與社會實踐相結合。

教師要解放思想,大膽創新,認真學習,關注社會,瞭解學生。學習是提高能力的必經之路,教師若想擁有較高的創意和設計能力,就要了解學生,關注社會熱點,是活動的創意設計貼近學生,聯絡社會。

總之,就是在備課時問題設計的好,就可以在教學中激起學生思維的浪花。要設計好問題,就要遵循課堂提問的六個原則,即激趣性原則、啟發性原則、適度性原則、有效性原則、平等性原則、主體性原則,還要善於抓住「關鍵處」,即在「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地方設計問題。把握課堂提問的「切入點」,如關鍵點、疑難點、興趣點、矛盾點、模糊點、忽略點、空白點、遷移點等,巧妙設計問題。

怎樣開展基於核心素養的教學

2樓:一口吃掉九個月亮

開展基於核心素養的教學的方法,詳細介紹如下:

一、促進深度學習的發生:遲雀

1、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強調情境,行動和反思。教不等於學,學不等於學會了。教學效果是以學生有沒有學會為判斷標準的。

2、教師在教學設計時會寫教案,從匯入、創設情境、課堂教學過程,明確「我」要做什麼,主語都是教師。

二、教學設計:

1、過去知識點的學習非常瑣碎,停留於瞭解、理解、記憶和簡單運用。這就難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課程建設就像房屋建造,學科核心素養就是待建的房屋。

2、課程設計要以單元教學為著眼點進行設計。單元不是內容單位,而是學習單位,課程單位,內容只是學習的一方面,課程的乙個要素。

三、從課程標準到課堂目標的一致性:

1、明確了單元后,如何將其與教師的日常教學建立關聯,這就需要建立乙個目標體系。老師需要懂得如何分解課標,使得課標具體化,建立目標體系,這樣乙個目標體系遠遠比學科敗戚知識體系重要,學科知識體系只是內容體系,但是目標體系則是個育人體系。

2、建立目標體系之後,再來處理教材,這是用好教材的前察旦陵提。教師需要明確新課程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避免課堂教學中始終以題目解答為導向,而忽略了教材的使用。

核心素養導向下備課思路「新」 特點

3樓:張三**

一、教學設計要體現生活化。

1)教學設計要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學生活」

2)教學方法要體現引導學生運用知識,達到「用生活」

要在核心素養指導下進行教育學生活化的設計,關鍵要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充分認識到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教育學的首要目標,關注學生的獨特性;充分認識到課堂教學中學生攜槐純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充分認識到課堂教學是實施師生互動、相互交流辯咐、共同發展的過程,努力營造一種民主、和諧、寬鬆的課堂氛圍;充分認識到在新的時期建立一種新型的師生關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真正建立起平等交流、相互尊重、教學相長、共同提高的師生關係。

正所謂有什麼樣的理念就有什麼樣的教學設計,也就有什麼樣的教學。教師要做到備課思路的創新,就要改革,備課思想,增強課程意識,以新的學生觀,新的課程觀,新明銀的學習觀,新的質量觀等新的理念來指導備課,對課堂教學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和設計。

二、教學理念人性化。

所謂人性化,就是在核心素養導向下,更新教學理念,發現和尊重學生的獨特之處,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均能有所發現和提公升,進而創造性地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1.堅持以學生為本。

教師要為學生的需要和發展設計教學,要在備課時眼中有學生,充分了解學生,堅持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欣賞學生。瞭解學生就是對學生的知識基礎、興趣愛好和內在潛能有充分的瞭解;對學生在學習時可能出現的情況有充分的估計;對學生已有知識和新知識間的聯絡要進行分析,努力尋找學習的「最近發展區」,使所設的教學起點與實際的學習起點相吻合。這即是備學生:

醫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內在需要設計教學思路,準備指導策略,從而真正落實「分層要求,尊重差異,據學而教,以學定教」的思想和策略。

2.堅持眼中有學生。

學生對什麼感興趣?什麼時候聽課最認真、學習最投入?最喜歡什麼樣的教學方式?學生已經掌握了哪些知識和技能?哪些自己能夠學會?哪些需要教師的點撥與引導?

據此來選擇、設計行政有效的教學方式、方法,並在教學中不斷調整並優化教學設計,真正滿足學生的成長需求。

核心素養與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

4樓:拋下思念

素養,通俗的說就是沉澱在人身上,對人的發展、生活和學習具有相當重要的價值和意義的東西。它來自遺傳、環境、教育和自我教育,是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產物。其中,教育起著主導作用。

素養的構成相當複雜,它包括人的內在氣質、內在人格、行為習慣和思維方式,是他們的外在表現。所以內在氣質,可比喻為精神長相,意即從乙個人的言談舉止可以看出乙個人的學識、智慧、道德、態度、品格、思想、精神等;所謂內在人格,是乙個人的價值觀、道德觀和心理素質等待思維方式、行為模式和情緒反應中表現出來的獨特的性格和氣質;所謂行為習慣,是指乙個人天長日久形成的固定的行為模式,使下意識表現出來的言行;所謂思維方式,即乙個人認識世界、思考問題的方法,它反映了乙個人在智力、學識上的素養。

總之,素養是在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下形成的,滲透於乙個人的整個心靈,涵蓋了乙個人的全部精神世界。

核心素養是人們適應資訊時代、知識社會和全球化時代的需要,解決複雜問題和適應不可**情境的關鍵能力和道德,它決定著乙個人在新世紀能夠更好地生存、適應和發展。

課堂教學是培養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和渠道。學校教育的聚焦點和著力點就在於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課堂教學直接影響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和發展,要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就要重視課堂教學方式的改變,打破傳統的知識分工(有人創造知識,有人傳授知識,有人接受知識),將研究方式轉化為教學方式,轉變知識觀、教學觀。

核心素養下的教學設計怎麼進行

5樓:數碼王子胖

一、教學設計的基本要素。

模式」是對理論的一種簡潔的再現。不論哪一種教學設計模式,都包含有下列五個基本要素:教學任務及物件;教學目標;教學策略;教學過程;教學評價。

物件、目標、策略、過程和評價五個基本要素相互聯絡、相互制約,構成了教學設計的總體框架。

一)教學任務。

新課程理念下,課堂教學不再僅僅是傳授知識,教學的一切活動都是著眼於學生的發展。在教學過程中如何促進學生的發展,培養學生的能力,是現代教學思路的乙個基本著眼點。因此,教學由教教材向用教材轉變。

以往教師關注的主要是「如何教」問題,那麼現今教師應關注的首先是「教什麼」問題。也就是需要明確教學的任務,進而提出教學目標,選擇教學內容和制定教學策略。

二)教學目標。

教學設計中對於目標闡述,能夠體現教師對課程目標和教學任務的理解,也是教師完成教學任務的歸宿。

新課程標準從關注學生的學習出發,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中師生共同追求的,而不是由教師所操縱的。因此,目標的主體顯然應該是教師與學生。

教學目標確立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位一體的課程教學目標,它與傳統課堂教學只關注知識的接受和技能的訓練是截然不同的。體現在課堂教學目標上,就是注重追求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的有機整合,突出了過程與方法的地位,因此在教學目標的描述中,要把知識技能、能力、情感態度等方面都考慮到。

如何基於核心素養設計教學案例

我國本次核心素養導向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理念可以概括為四句話 核心素養是育人目標,真實情境是活動載體,領域知識是必要基礎,學習方式變革是實現途徑。四個方面相互依存,彼此關聯,構成乙個有機的理論框架。學校要設計基於核心素養的教學案例,需要深入理解核心素養 真實情境和課程內容之間的關係,明確素養導向教學案...

學生核心素養是什麼,學生的核心素養,指的是哪些素養?

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的問答環節一般評委會問哪些問題?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的問答環節一般評委會問哪些問題?學生的核心素養,指的是哪些素養?學生髮展核心素養,主要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1 研究學生髮展核心素養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適應世界教育...

如何開展基於學科核心素養的課程教學改革

標準 指導下的新教材將突破以知識塊為主線,而以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為主線來選擇和安排教學內容,強調數的意識 空間觀念 優化思想 統計思想 方程與函式思想 估計意識 推理意識和應用意識,不再專門設定應用題的教學單元,強調從運算意義出發進行思考和教學,強調密切聯絡學生的生活。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基礎知識和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