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溫嶼
**1.《韓非子校注》 南京大學韓非子校注組編 江蘇人民出版社。
此書註釋較詳盡無白話翻譯,每篇前有說明、正歲運間有串講,註釋用白話。
2.《韓非子全譯》張 覺譯註 貴州人民出版社。
此書有注有白話翻譯,註釋水平也不錯。
3.《韓非子新校注》 陳奇猷校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此書屬於學術研究型,是目前學術水平最高的版本,著重於校訂字句、解決疑難問題,一些常見的人舉梁物事件字詞等沒有註釋。繁體豎排。
三種水平都不錯,各有側重,只想一般性的閱讀文意的選前兩種,只要註釋的選第一種,雀禪要有注有譯的選第二種。深入研究的第三種必不可少。
有陳奇猷的《新校注》了,王先慎的《韓非子集解》不買也可,《集解》在近代有一定影響,但錯謬之處也不少,《新校注》已可取代它。
張覺的《韓非子校注》出版不久,我還沒見過,不知和他的《全譯》相比是否有改進。
2樓:本歌襲俊郎
韓非子校局核注的版本中,南京大學韓非子校注組編的《韓非子校注》和陳奇猷校注的《韓非子新校寬臘氏注》是較為優秀的版本。南京大學韓非子校注組編的版本註釋詳盡,無白話翻譯,每篇前有說明、間有串講,註釋用白話。慎散陳奇猷校注的版本著重於校訂字句、解決疑難問題,一些常見的人物事件字詞等沒有註釋。
兩種版本都有其獨特的優點,建議根據自己的需求和喜好選擇適合自己的版本。
韓非子的版本簡介
3樓:明明
韓非子》是韓非逝世後,後人輯集而成的。據《漢書·藝文志》著錄《韓子》五十五篇,《隋書·經籍志》著錄二十卷,張守節《史記正義》引阮孝緒《七錄》(或以為劉向《七錄》)也說「《韓非子》二十卷。」篇數、卷數皆與今本相符,可見今本並無殘缺。
韓非子》的版本自宋以後略分二系。第一系的祖本是南宋乾道元年福建刻本,這一宋刻本今已不存,但尚有幾部明清時期據此影抄本的本子傳世。從這一系出的略分兩支,第一支是明萬曆間趙用賢《管韓合刻》系統,趙本據以宋本為底本並據他本改正,且本身有初印本與後印挖改本的區別,這一支還有萬曆間周孔教黃策刊本、吳勉學刊本、凌濛初刊本、沈景麟刊本、趙如源王道焜校刻本、葛鼎刻本,但這些翻刻本都受到下面第二系《韓子迂評》本的「干擾」;另一支則是清代吳鼒仿宋刻本,此本直接據宋乾道本影刻。
並有據吳鼒本校勘翻刻的《二十二子》本。
第二系祖本也應該是乙個宋本,這個本子在元代櫱分成兩支,第一支現存最早的是據宋代道藏翻刻的明正統《道藏》本,此後有明嘉靖張鼎文刻本、明正德嚴時泰刻本。第二支和第一支的差別是刪去第一支所有的小注,最初是元代何犿校本,但元刻本已片紙不存,從這一支出的是明萬曆七年《韓子迂評》本和萬曆十一年的修補本以及這兩本的翻刻本數種。
韓非子》在明代還有節本,此不贅述。
清代以來盧文弨、顧廣圻、王念孫、俞樾、孫詒讓都整理過此書,清末王先慎著《韓非子集解》總結清代成果,20年代陳啟天著《韓非子校釋》(50年代以後在臺灣兩次增訂,後出轉精),此外陳奇猷有《韓非子集釋》(近年改《韓非子新校注》,但從前人舊說彙集到己下斷語多襲用陳啟天的成果而不加說明)梁啟雄有《韓非淺解》,2009年張覺出版《韓非子校疏》。
韓非子和商殃哪個變法最早,韓非子怎麼評價商鞅變法的
商鞅變法早。商鞅變法在秦孝公時期 西元前361年至西元前338年 而韓非子受到賞識是在秦王嬴政時期。法治是韓非子最早提出的。有三個主張 根據實際,進行改革 依法治國 主張集權。至於哪個比較大,只能說每個變法的意義不同,他們都對中國歷史產生很大的影響。商鞅主張法家思想,他死後,法家思想成為秦國佔統治思...
荀子高足韓非子之死
定義為 文學是一種語言藝術,是話語蘊藉中的審美意識形態。詩歌 散文 劇本 寓言 童話等不同體裁,是文學的重要表現形式。文學以不同的形式即體裁,表現內心情感,再現一定時期和一定地域的社會生活。作為學科門類理解的文學,包括中國語言文學 外國語言文學及新聞傳播學。文學屬於人文學科的學科分類之一,與哲學 宗...
韓非子名言名句大全
韓非子 是戰國末期南韓法家集大成者韓非的著作,大部分為韓非自己的作品。韓非子 一書,重點宣揚了韓非法 術 勢相結合的法治理論。事以密成,語以洩敗。感悟 自出 韓非子 說難 這兩句大意是 事情由於保守機密而成功,說話不慎 洩露機密會導致失敗。保守機密,慎之又慎。出自 韓非子 難一 篇。大意是,欺騙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