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惠華小知識
是真的。因為司馬懿最瞭解諸葛亮,所以司馬懿是諸葛亮最大的對手。
2樓:勝利村寧
是的,因為司馬懿給他的北伐之路帶來了很多的困難,也讓諸葛亮受到了何大大的打擊。
歷史上真有諸葛亮六出祁山嗎?
3樓:成都仁品李燕先
1 正史中諸葛亮沒。
有六出祁山。
先引凌雲雕龍關於祁山、岐山地理位置的片段:
祁山與岐山不同,岐山為山名,位於今日陝西省岐山縣東北附近,古公亶父曾率領周室遷居於此,興建開創周朝八百年天下。祁山亦為山名,位於今日甘肅省西和縣西北。光從地圖鳥瞰,乙個在天水以南,乙個在陳倉以東,兩地航空距離超過一百公里,實際山路彎涎,更勝於漫漫途遙。
史書記載,諸葛亮南征後對曹魏用兵共有七次:
1、建興六年(228)春,諸葛亮事先揚聲走斜谷道取郿,讓趙雲鄧芝設疑兵吸引曹真重兵,自己率大軍攻祁山(甘肅西和縣西北)。隴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反魏附蜀。張郃出拒,大破馬謖於街亭。
諸葛亮拔西縣千餘家返回漢中。這是第一次出祁山。
2、同年(228)冬,諸葛亮出散關(陝西寶雞市西南)圍陳倉(寶雞市東),糧盡而退還漢中。魏將王雙來追,被斬。
3、建興七年(229)春,諸葛亮遣陳式攻武都(甘肅省成縣周邊)、陰平(甘肅省文縣周邊)二郡。雍州刺史郭淮引兵救之,亮自出至建威(甘肅省西和縣西),郭淮退。遂得二郡。
4、建興八年(230)秋,魏軍三路進攻漢中,司馬懿走西城(陝西省安康縣西北),張郃走子午谷,曹真走斜谷。諸葛亮駐軍於城固(陝西省城固縣東)、赤坂(陝西省洋縣東二十里)。時大雨三十餘地,魏軍撤退。
5、同年(230),諸葛亮使魏延、吳懿西入羌中,大破魏後將軍費曜(瑤)、雍州刺史郭淮於陽溪(南安郡內,當在甘肅省武山西南一帶)。
6、建興九年二月,諸葛亮率大軍攻祁山,始以木牛運。時曹真病重,司馬懿都督關中諸將出拒。諸葛亮割麥於上邽(甘肅省天水縣)。
司馬懿追亮至滷城(天水市與甘谷之間),掘營自守,有「畏蜀如畏虎」之譏。五月,司馬懿與諸葛亮交兵,魏延等將斬獲敵甲首三千級,玄鎧五千領,角弩三千一百張。六月,李嚴因運糧不濟呼亮還。
張郃追亮退兵至木門,中箭身亡。此為二出祁山。
7、建興十二年(234)二月,諸葛亮率大軍出斜谷道,據武功五丈原(陝西省岐山南),屯田於渭濱。司馬懿據守不出。八月,諸葛亮卒於五丈原。楊儀等率軍還,有「死諸葛走生仲達」事。
這七次用兵,出祁山只有兩次。第四次用兵是防守,蜀魏並未交戰。第五次只出偏師,諸葛亮未出漢中親至。
因此人們通常按照清人俞樾《小浮梅閒話》中的說法,稱諸葛亮五次北伐。清人梁章鉅稱諸葛亮四次北伐,未記建興七年出兵。
4樓:務甘澤
沒有,那只是《三國演義》這本**中寫的。正史中沒得這回事了、
5樓:網友
有…不過不是6出…好幾次都沒有越過祁山…是有6次北伐……越過祁山只有4次…
諸葛亮「六出祁山」的祁山在哪裡?
諸葛亮 六出祁山 的祁山位於甘肅禮縣東 西漢水北側,西起北岈 今平泉大堡子山 東至滷城 今鹽官鎮 因地扼蜀隴咽喉 勢控攻守要衝,所以成為當時魏蜀必爭之地。祁山位於甘肅禮縣,山川秀美,境內名勝古蹟多處。禮縣為秦人的發祥地,秦早期都邑西犬丘 西垂 就在縣東永興一帶。隴南名勝 祁山,為著名的三國古戰場,蜀...
有人能分析下諸葛亮的六出祁山,姜維的九入中原嗎
諸葛亮,姜維北伐失敗以及蜀漢滅亡的原因 第一,按照 來看,諸葛亮前後6次北伐,姜維一共9伐中原。其中,諸葛亮沒有成功的原因 1,第一次北伐,當時趙雲還在,諸葛亮手下文臣武將極多,南方孟獲又歸順朝廷,諸葛亮沒有內憂,就以趙雲,鄧芝作為北伐先鋒,斬了韓德父子三人,諸葛亮兩軍陣前罵死魏國司徒王郎,天水收服...
諸葛亮在曹魏集團中最怕的對手,除了司馬懿還有誰呢?
還有曹丕,因為他是乙個非常厲害的人物,貴為君王的他,非常懂得霸王帝術。除了司馬懿,還有乙個就是楊修了。因為楊修了才能比司馬懿來說還要更加優秀,只不過性格上有些過於驕傲。還有郭嘉,可以說郭嘉是三國最有智謀的人,任何人在他的眼中真實想法都無法進行偽裝,簡直相當厲害。司馬懿將諸葛亮視為勁敵,那在三國演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