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新在山的那邊主要寫了什麼

2025-03-27 21:35:17 字數 1591 閱讀 1275

1樓:僪昆宇

詩中所說的「海」是什麼呢?詩人說,「是用信念凝成的海」,「是乙個全新的世界」。這就是說,「海」指的是理想的境界。

山那邊是海,這「山」不是一座山,而是無數座山。爬上一座山是非常吃力的,爬無數座山,那就更要歷盡艱險。這就是說,理想的實現是要歷盡千辛滾旁萬苦的。

一方面因為渴望早日實現理想,一方面因為對實現理想的艱鉅性估計不足,以為爬上一座山就能看見大海,就能達到理想境界,可事實並非如此,就不免失望、沮喪。 「小時候,我常伏在視窗痴想/──山那邊是什麼呢?」嚮往山那邊的新天地,是童年的遐想。

媽媽給我說過:海/哦,山那邊是海嗎?」這就是說,母親指點了理想,喚起了我的想望,然而童年的認識畢竟是膚淺的,以為一座山的那邊就是海,一旦望不見海,望見的依然是山,橋備慶於是大失所望。

長大了,詩人領悟了母親所說的「海」,是信念凝成的「海」,海很遙遠,但是並非虛無縹緲。理想和信念,使人不畏長途跋涉,「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詩人把自己的人生感悟,把自己的堅定信念,告訴人們,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長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撓地堅持奮鬥,理想終將實現。

這首詩表達了一種信念,表達了乙個哲理。詩人取象於群山和大海,用大海比喻理敏握想,用群山比喻重重困難,用爬山比喻艱苦奮鬥,意象壯闊,意蘊豐富。乙個「山」字,既可以指一座山,也可以指無數座山,由乙個意境翻出乙個新的意境,詩意在跌宕中推進,感情也波瀾起伏,給人以深刻的啟迪。

2樓:網友

寫了作者對山那邊的渴望,以及不斷地尋找那片理想的大海。

3樓:蓮臺生花

寫了做事要堅持不懈。不經歷風雨,怎見彩虹,只塵御有在堅持不懈下一步步前進才可能會成功。要知道派差巖,慶友堅持,不一定成功;放棄,一定失敗。

在山的那邊-王家新 課後題

4樓:匿名使用者

我終於見到了凱寬大海。

理想的實現是要歷盡千辛萬苦,無數的艱難險阻都在等著我們去戰勝,才能達到自己的理想目標。」今天,我讀了《在山的那邊》這篇課文,我受益匪淺。對於王家新的童年生活,而感到十分的羨慕。

小時候,我對人生道路這幾個字不是很瞭解。認為是道路嗎!總會有人領著我們走過的。

然而,由今天看來,這個令人深思的話題有了新的認為。在這山的那邊,還有無數的高山,山上的路很平坦嗎?不!

山上還有許多絆腳石,一罩瞎不小心就會絆倒,如果有人踢開絆腳石,艱難而又勇敢的爬上去,那就會見到廣闊無邊的大海。

在生活中,這句話有了靈驗。記得在小學的裡的有一天,班主任陳老師交給我一項艱鉅的任務--畫一張圖畫參加全國「雙龍杯」書畫大獎賽。我大吃一驚,傻呆呆的站在那裡,但是很快醒悟過來。

回到家,我茶飯不思的想著圖畫的內容,可是,萬盯悶亮事開頭難,我一直想不起來,腦子裡空空的。這時,睡蟲開始「上崗」 了,我的眼睛像隔了一層霧,簡直睜不開。但我並沒有被困難嚇倒,一直想到深夜十二點鐘,我的腦子裡終於出現了我所滿意的畫,經過幾天幾夜的趕時間,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於給了老師乙個交代,獲得了優秀作品獎。

人生只有兩種人:一種是輕易被石頭絆倒,會在悲痛的深淵裡一蹶不振。而另一種人,跌倒了,重新在站起來,接受挑戰,失敗能激起人的鬥志。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像第二種人一樣,勇敢的接受理想的挑戰,用毅力爬過一座又一座的高山,才能見到大海--乙個全新的世界。

《在山的那邊》作者王家新的,《在山的那邊》作者王家新的資料

王家新簡介 1957年出生於湖北,1982年畢業於武漢大學中文系,1985 1990任 詩刊 雜誌編輯,1992 1994在英國做訪問學者,回國後任教於北京教育學院,副教授。著有詩集 紀念 長江文藝出版社,1985 游動懸崖 湖南文藝出版社,1997 王家新的詩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 樓梯 英譯...

班門弄斧主要寫了什麼魯班的關班門弄斧主要講什麼內容50字以內

班門弄斧是乙個漢語成語,意思是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有不自量力之意。魯班是戰國時代的魯國人。他是乙個善於製作精巧器具的能手,人們叫他 巧人 民間歷來把他奉為木匠的始祖。誰敢在魯班門前賣弄使用斧子的技術,也就是說,想在大行家面前顯示自己的本領,這種太不謙虛的可笑行為,就叫做 魯班門前弄大斧 簡稱 班...

在李子核這篇文章中短文主要寫了什麼

二 要加bai 強材料du方面的積累.材料是zhi文章的血肉.許多學生由於dao平時不注意內積累素材,每到作文時容就去搜腸掛肚,或者胡編或者抄襲.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是積累素材.平時有條件的可帶著攝像機 錄音機 深入觀察生活 積極參與生活,並與寫生 寫日記 寫觀察筆記等形式,及時記錄家庭生活 校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