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海帶中所含的碘一般以i-離子狀態存在。用水浸泡海帶,i-離子及其它可溶性有機質如褐藻糖膠等進入浸出液中。若用海帶重量13-15倍的水量浸泡海帶,可使浸出液中i-離子含量達到克/公升。
海帶浸出液中褐藻糖膠的存在妨礙碘的提取,應預先除去。一般採用鹼化絮凝法使其生成褐藻酸鈉絮狀沉澱而沉降。由於強鹼性陰離子交換此納樹脂對多碘離子i3-或i5-離子的交換吸附量(700~800克/公升樹脂)遠遠大於對i-離子的吸附量(150~170克/公升樹脂),因此常將海帶浸出液中的i-離子部分氧化使生成i3-或i5-離子,再被樹脂交換吸附。
一般採用在酸性條件下加入適量氧化劑,如naclo或h2o2的方法使i-離子氧化並生成多碘離子以利於交換吸附,氧化及交換反應方程式如下:
2i-+clo-+2h+ =i2+cl-+h2o 或 2i-+2h++h2o2=i2+2h2o
i2+i- =i3-
r-cl+i3-= r-i3+cl-
吸附碘達飽和的樹脂呈黑紅色。先後用氫氧化鈉溶液及氯化鈉溶液處理樹脂,可以將碘洗脫。氫氧化鈉溶液洗脫碘主要是發生了歧化反應,洗脫液中含有i-和io3-離子:
3r-i3+6naoh = 3r-i+5nai+naio3+3h2o
氯化鈉溶液洗脫碘則是發生瞭如下的交換反應,i-離子進入洗脫哪扒襲液中,樹脂同時被再生為氯型:
r-i+nacl = r-cl+nai
往鹼性洗脫液中加酸,由於溶液ph值的變化,發生逆歧化反應而析出泥狀粗碘:
5nai+naio3+3h2so4 = 3i2+3na2so4+3h2o
氯化鈉洗脫液經李兄酸化後再加氧化劑如nano2或kclo3溶液,也能使i-離子氧化生成使i-離子氧化生成碘的離子方程式如下:
2i-+2no2- +4h+ =i2+2no+2h2o
通過離心分離即獲得泥狀粗碘。
2樓:匿名使用者
1、浸泡海帶:取海帶500克,加13~15倍水量分兩次浸泡,得浸出液6000毫公升左右,碘含量為克/公升(由實驗準備室預先浸泡,可供5~6人實驗用)。
2、鹼化浸出液除褐藻糖膠:即海帶浸出液1000毫公升,加入濃度為40% 的naoh溶液,控制ph值為12左右,充分攪拌後澄清。採用傾析法分離出清液。
3、氧化遊離:於上述清液中加入濃度為6mol× l-1的h2so4溶液,使ph值為。往酸化溶液中加入naclo溶液或h2o2溶液,充分攪拌並觀察溶液顏色變化。
待溶液由淡黃逐漸變成棕紅色即表明i-離子已轉變為多碘離子。(用澱粉-ki試紙檢驗)。
4、交換吸附:將強鹼性如老陰離子交換樹脂(已轉為氯型)注入交換柱中(樹脂層高度為 12cm),如圖1連線交換裝置,待溶液全部通過後,樹脂顏色變為黑紅色(用澱粉-ki試紙檢高橡空驗浸泡液交換前與後碘的形態)。
5、洗脫:分兩步進行。
第一步:取8~10% 的naoh溶液40ml注入交換柱中。在強鹼作用下,樹脂顏色逐漸變淺,待樹脂基本褪色後,放出溶液,收集於一小燒杯中為鹼性洗脫戚瞎液。
從碘水中萃取碘的實驗步驟,現象及原理。
3樓:提分一百
從碘水中提取碘單質的實驗流程。
4樓:網友
1 用量筒量取10ml碘的飽和水溶液,倒入分液漏斗,然後再注入4ml四氯化碳,蓋好玻璃塞。
2 用右手壓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轉過來振盪,使兩種液體充分接觸,振盪後開啟活塞,是漏斗內氣體放出。
3 將分液漏斗放在鐵架臺上,靜置。
4 待液體分層後,將分液漏斗頸上的玻璃塞開啟,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對準漏斗上的小孔,再將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擰開,使下層液體慢慢沿燒杯壁而流下。
現象:靜置後,溶液分層,上層為水溶液,無色;下層為四氯化碳的碘溶液,呈紫紅色。
原理:水與四氯化碳對比,碘更易溶於四氯化碳。
5樓:江山笑客
原理:典能溶於有機物中。
1、在碘水中加入適量的苯。
2、充分的**使碘融入到苯之中。
3、把混合物倒入梨形漏斗之中。
4、等到混合物分層後可以看到上層的的碘苯溶液呈紫褐色5、開啟漏斗活塞從下放出水,從漏斗上方到處有機溶液即可。
從碘水中提取碘單質有哪些方法?
6樓:圭元修別雨
碘作為非極性單質分子,在水中溶解度小,濃度低,不易提取;在有機溶劑中溶解度大,易於濃縮、提取,所以必然要用有機溶劑將其萃取濃縮、分液。
萃取濃縮後獲得的高濃度碘溶液要變為碘單質,想到蒸餾的方法。但考慮到碘沸點低、極易昇華,所以宜採用低溫蒸餾來去除有機溶劑。
總之,過程簡述如下:
ccl4)萃取→分液(取有機層)→低溫蒸餾(取渣)括號內的文字可視情況需要進一步省略。
7樓:衣望亭拜璧
你要去水中找一下萃取的定義就知道它是利用什麼原理的了。還有在這裡碘單質是不能用蒸餾的方法的,蒸餾是利用沸點的不同來生成餾分,前提是沸點的差距需要挺大的。
從碘水中提取碘的實驗
8樓:桂晉越痴凝
1:溶液分層,下層為無色四氯化碳溶液。2:
使溶液混合均勻,萃取更加完全。3:溶液分層,下層逐漸變為紫色,上層無色。
4:開啟玻璃塞,從上層倒出。5:
碘在四氯化碳中溶解度大於水中。6:不行,水與酒精互溶,萃取劑不能與溶液互溶。
從碘水中萃取碘實驗步驟
9樓:提分一百
從碘水中提鋒虛取碘單虧滾質的實驗流程銷基餘。
包粽子的材料與步驟,包粽子的方法與步驟
做法 1.主料 1.1 糯公尺洗淨,泡3小時備用。1.2將新鮮粽葉洗淨 如果是幹的粽葉就先要泡一天,把粽葉泡軟 摘出完整的擺放好備用,將不完整的粽撕成寬5mm的長絲備用。2.配餡 2.1將豬肉按肥瘦4 1的比例剁成肉末 2.2蒜 姜少許,搗成薑蒜泥 2.3將2.1 2.2兩樣備料倒入器皿,放入適量醬...
下列現象中,屬於與溫度變化相適應的現象是A山頂的旗
a 山頂的旗形樹 主要原因是風多為單向風且比較大,使得樹長成旗形,所以山頂的旗形樹和風有關,a錯誤 b 仙人掌的葉變成刺,可以減少水分的蒸發,是環境因素水對生物的影響,b正確 c 蒼耳果實的表面有許多鉤刺,當動物經過時可以鉤掛在動物的毛皮上,有利於果實種子傳播到遠方,擴大了蒼耳的分布範圍,c錯誤 d...
氨氣與稀鹽酸反應的現象
氨氣與稀鹽酸反應是大量的白煙,因為兩者反應生成氯化銨,氯化銨是固體,所以按照化學規定叫法,是生成白煙。nh 遇hcl氣體或濃鹽酸有白煙產生。氨水可腐蝕許多金屬,一般若用鐵桶裝氨水,鐵桶應內塗瀝青。氨的催化氧化是放熱反應,產物是no,是工業制hno 的重要反應,nh 也可以被氧化成n 一 結構 氨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