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逐漸受到重視,什麼人屬於抑鬱症的高危人群?

2025-03-19 12:50:05 字數 2081 閱讀 9176

1樓:網友

迄今,抑鬱症**並不清楚。

通過研究發現,與生物遺傳、心理與社會環境、個體性格等諸多方面因素有關。

有6類人屬於抑鬱症高危人群,需要引起注意:

1、父母一人得抑鬱症,子女得病幾率為25%,若差旁春雙親都是患者,罹患率提高至50%~75%。

2、遭受重大生活打擊,喪偶(尤其老年喪偶)、離婚、失業等。

3、產後虛耐的新媽媽成抑鬱症高危人群。

4、老年人成為抑鬱症高危人群。

5、存在慢性生活事件,長期承受著壓力。

6、過於自卑、常依賴別人、愛自責或抗壓能力啟御差的人。

2樓:鹽橙子學姐

社會工作者和餐飲服務人員等。社會工作者幫助受虐待的孩子或者處於危機邊緣的家庭要求很高,加之很跡春多機鉛洞構的官僚主義,令其成為一種壓力巨大、一天到晚忙不停的職業。餐飲服務人員不僅要面對人們的粗魯行為,還要付槐州枯出很多體力。

3樓:我是潛水蘿

一,具有人口叢隱派學特徵攜仿,青春期的孩子和老年期的年齡段。二,有抑鬱家族史的人。滲賀三, 受到過重大的生活打擊。

比如喪偶、失業、失孤等。四,自卑、抗壓及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

4樓:雨點竹子

抑鬱症了,高危人群一般有學習比較壓力大的學生以瞎滑及工作壓力大的上班族,還有就是飢消每天在家裡磨肢臘不出去的家庭主婦。

5樓:小李美死了

就是特態局液別容易自卑,心理能臘神力也非常的脆弱,並且受不了別人的一舉一動,這些人都是抑鬱症的高帆物危人群,是非常危險的。

6樓:李佳楠那男

就是易感人群,意思就是說一些具有這種病症遺傳因素的人,環迅肢境不好,貧困或者畝念世是有一高肢些身體上疾病的人容易得這種病。

7樓:小豆子子梓

討好型人格屬於抑鬱症的高危人群消悉,因為這樣的人經常會為了其中戚他人的目光和感受,而忽略自拿培乎己的心理,容易患得抑鬱症。

8樓:行樂樂樂行

首先就是平時壓力比較穗迅大,也很難找到合猜哪此適的方式釋放自己內心的壓力,而且經常會受到別人的吐槽或者是緩指辱罵。

當抑鬱症成為流行病,誰才是高危人群?

9樓:庸予言爾

當鍵悄襲抑鬱症成為流行病,自卑敏感、缺愛的人都是高危人群。自卑敏感容易被影響,很可能看多類似抑鬱的文字就被推向。缺愛的得到後稿兄又運宴失去的打擊,就容易一蹶不振最後抑鬱。

10樓:卿唐院

當抑鬱症成為流行病,壓力較大的人便會成為高危人群,比如公務員、企業白領等等,這些悉慶人都可能因為工作、或陸檔家庭衫亂的壓力患上抑鬱症。

11樓:生活達人阿苓

高危人群應灶簡該是中年的舉辯埋男正螞性和中年婦女,因為這個年紀的人壓力是很大的,上有老下有小,所以說這樣的人就容易得抑鬱症。

當抑鬱症成為流行病,誰才是高危人群?

12樓:抑鬱那些事

重度抑鬱也可**,本人重度抑鬱5年,好了。

13樓:雪兔軍玉

當抑鬱症成為流行病的時候,學生還有剛剛步入社會的大學生就是高危人群,因為他們剛剛步入社會,不知道應該何去何從,而處於學生時代的時候,我們只能被迫的每天逼著去學習,但是又不知道意義所在。

14樓:路的第一天

生活壓力太大了,起來就要花錢,老人孩子家裡,思想不開朗,性格比較內心的屬於高危人群。

15樓:晚上想要休息了

剛畢業的大學生 不知何去何從,從小受到的教育和現實差距太大。

16樓:姚姚相扣

孕婦會成為高危人群,剛生完孩子,不被理解,身材走樣,怕被嫌棄,面對乙個新的生命,不知道怎麼照顧。

壓力過大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包括:易產生焦慮症、強迫症、抑鬱症。( )

17樓:考試資料網

答案】:正確。

解析:壓力過大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包括:易產生焦慮症、強迫症、抑鬱症。

如何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如何讓孩子保持心理健康

怎樣才能培bai養孩子們的心du理健康呢?其實 zhi心理健康的話,有可 dao能光靠教育是版 沒有辦法權達到的,但是這種教育的話,我們也必須要去教育的,我覺得想讓孩子心裡面更加健康的話,要從生活的點點滴滴開始教育。什麼是心理健康?我覺得心理健康包含的層面非常的多,不僅僅是自己身體裡面有一種正能量的...

重視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論點是什麼

你這是不是要寫 啊?我找到了一篇,你看看是不是你想要的,希望能幫到你,呵呵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形成學校 社群 家庭 醫療衛生機構等聯動的心理健康服務模式等內容。到2022年底,實現 健康中國行動 2019 2030年 提出的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相關指標的階段目標,基本建成有利於兒童青少...

什麼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個體心理在本身及環境條件許可範圍內所能達到的最佳功能狀態,不是指絕對的十全十美的狀態。心理健康包括一切旨在改進及維持上述狀態的措施,諸如精神疾病的 精神病的預防,減輕充滿衝突的世界帶來的精神壓力,以及使人處於能按其身心潛能進行活動的健康水平等。而在我國的一些心理學著作中,認為心理健康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