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實行了,合同法和民法通則還有效嗎?

2025-02-25 16:15:09 字數 4363 閱讀 9631

1樓:小李美死了

還是有效的,雖然民法典已經實現,但是這種合同法和民法通則還是通用的,並且也很有幫助。

2樓:行樂樂樂行

還是有效的,是因為合同法以及民法通針對的是不同的群體,而且也有不同的規定內容,所以保障的範圍也是不一樣的。

3樓:周**強強

當然很有效的,因為這些法則都是非常厲害的,而且可以約束很多人們,所以這些法則現在還是有效的。

民法典實行了,合同法,民法通則還有效嗎?

4樓:天明愛吃瓜

民法典實行了,合同法,民法通則就無效了,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六十條規定,本法自2021年1月扒寬野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春喊》、《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中華巧滲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同時廢止。

5樓:愛仕達各色

沒有效了,會被新的民法典取代的,這樣的結果也是法律的要求,這樣才會有乙個統一的標準。

6樓:雙魚愛仕達

當然有效了。民法通則依然是我國法律的一種,所以當然是有效果的。

民法典實行了,合同法、民法通則還有效嗎?

7樓:創作者

民法典生效後,原合同法就會失效。合同法會被民法典代替。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六十條 【施行日期及舊法廢止】本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襪宴》、《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同時廢止。

依據《民法典鄭彎》的規定,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生效後,原《合同法》就會失效,關於合同的規定適用民法典,不再適用合同法及合同時的相關司法解釋。 不過《民法典》合同編大體繼承了現行《合同法》的內容,總體上沒有做出較大的調整,但是對有些內容進行了重新規範和梳理,將經濟生活中日益常見的合同型別新增到了典型合同裡面,用專門的條款進行約束和規範,具體可見:

民法典》實施後,合同編新增的典型合同對我們會有怎樣的影響。

1、合同訂立方式有新增。

現行《合同法》對訂立合同的方式只規定了兩種,分別是要約和承諾。《民法典(草案)》對訂立合同的方式新增了一種其它方式。即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採取要約、承諾方式或者其他方式。

2、新增針對網購的合同條款。

3、要約邀請增加了債券募集說明書、 **招募說明書。

4、格式合同條款有新增。

5、新增預約合同內容。

6、將情勢變更條款提高到了立法層級。

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應當結合案件的實際情況,根據公平原則變更或者解除合同。

在《合同法》時代,情勢變更條款處於《合同法解釋二》第26條,《民法典(草案)》將其寫入第五百三十三條,可以說是緊貼新冠肺炎疫告叢銀情的需要。

8樓:墨綠夜晚

當然還是有效的,雖然實行了新的合同法,但是民法通則依然具備法律效應。

9樓:嘉玉玉寶貝

肯定還是有效的,雖然說民法典實行了,但是其他的這些法律也都是同時有效的。

10樓:房間號

當然還有效,因為民法典只是基於這些法則進行了更好的規定,而且也進行了更好的總結和歸納。

11樓:春季的風啊

當然還有效,因為這些法律都是國家規定的,國家的法律是不錯的。

12樓:撒的謊

當然是有效果的,雖然有了民法典,但是其他的一些法律,還有合同還是具有效益的。

民法典施行後合同法還有效嗎

13樓:張婉菁

法律分析:螞閉民法典生效後,原合同法就會失效。合戚培同法會被民法典代替。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六十條 本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悶仔裂《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同時廢止。

民法典施行後合同法還有效嗎

14樓:賈寶驊

法律分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施行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同時失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關於民事法律的一般性規範和各個分編對民事關係的單獨規定,包括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內容殲旦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則是一部民事單行法。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氏舉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遲碧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民法典出臺後合同法有效嗎

15樓:王旭波

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同時廢止。對合同的具體法律規定,在民法典第三編,合同編中。

法啟型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六十。

本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悄配猜法》、《中華人民賣前。

共和國擔保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同時廢止。

民法典民法通則失效嗎?

16樓:丁勳章

法律分析:民法典》已經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與此同時,《中華人民此輪共和國民法通則》廢止。《民法典》施行後的法律伍稿事實引起的民事糾紛案件森橘信,適用《民法典》的規定。

民法典》施行前的法律事實引起的民事糾紛案件,適用當時的法律、司法解釋的規定,但是法律、司法解釋另有規定的除外。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六十條 本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同時廢止。

民法典出臺後民法通則失效嗎

17樓:賈寶驊

民法通則》目前已經是失效了的狀態,自《民法典》實行之後,《民法總則》即失效。我國《民法典》規定,本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同時廢止。

一、民法是乙個重要的部門法。它主要解決以下幾方面問題:

1、財產所有權。這是指對財產的佔有、使用、收益、處分的權利。當這種權利發生爭議或者被侵犯的時候,可以通過人民法院予以確認和保護。

保護合法所有權主要採取:恢復原狀、返還原物、排除妨害、賠償損失、確認產權等方法。

2、財產流轉中的合同關係。合同,是產生財產流轉的根據。依法簽定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雙方都必須遵如果一方不履行合同規定的義務,在法律上,要承擔經濟責任,會受到法律制裁,如科罰違約金、罰款、賠償損失等。

合同制度在我國適用範圍很廣。常見的有:買賣、供銷、農凱者改副產品守。

收購、信貸、借貸、租賃、借用、承攬、運輸、基本建設包工、信託、保險等。

二、頒佈的民法通則在我國民事立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對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正確調整民事關係,維護社會經濟秩序,發揮了重要作用。民法通則既規定了一些民法的基本制度和一般性規則,也規定了合同、所有權及其他財產權、智財權、民事責任、涉外民事關係法律適用等具體內容,可以說是一部「小民法典」。民法總則以民法通則為基礎,基本吸收了民法通則規定的民事基本制度和一般性規則,同時作了補充、完善和發展。

民法通則規定的合同、所有權及其他財產權、智財權、民事責任等具體內容還需要在下一步編纂民法典各分編時進行系統整合。基於此,民法總則通過後暫不宜廢止民法通盯判則,待民法典各編內容進行系統整合後,再予以廢止。民法通則與民法總則的規定不一致的,根據新法優於舊法的原則,適用民法總則的規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六十條。

本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嫌虧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同時廢止。

民法總則合同法不同之處有哪些,民法總則與合同法衝突有哪些

您好,民法總則是今年才最新頒發的關於民事法律的一般性規範,合同法則是一部民事單行法。合同法的制定需要參照民法總則的規定,但兩者的不同之處還是很多的。一 民法總則 有關民事法律行為有效的規定 1 民事法律行為有效的一般要件 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1 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

《勞動合同法勞動法》的區別和聯絡

勞動法 與 勞動合同法 的比較,二者有何區別呢?為了便於對 勞動法 與 勞動合同法 進行比較,首先是對兩者的概念與內容的了解 勞動法 是調整勞動關係以及與勞動關係密切聯絡的社會關係的法律規範總稱。這些法律條文規管工會 雇主及雇員的關係,並保障各方面的權利及義務。我國的勞動法是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合同法司法解釋理解與適用屬於什麼性質的法律

合同法屬於民事法範疇,所以對合同法的司法解釋當然也只能適用於民事法。不是法律,是合同法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由最高法對該法律在具體使用過程所作出的解釋,可以作為人民法院判決案子的依據 效力級別屬於司法解釋 最高院關於如何理解與適用合同法解釋第24條問題的答覆 最高法院關於如何理解與適用合同法解釋第24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