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水也智答
表面積=6*(8*8)-6*(4*4)=384平方釐公尺,體積=8*8*8-(4*4*4)=448立方厘公尺。
挖掉正方體後,正方體的邊長變成了8-2*4=0,因此挖掉的部分是乙個點,沒有表面積和體積。因此,挖掉4cm正方體後的正方體表面積和體積分別為:表面積=6*(8*8)-6*(4*4)=384平方釐公尺,體積=8*8*8-(4*4*4)=448立方厘公尺。
2樓:t心飛揚
4x4x4=64平方釐公尺。
8x8x6=384平方釐公尺。
384+64=448平方釐公尺。
8x8x8-4x4x4=64立方厘公尺。
答∶表面積是448平方釐公尺,體積是64立方厘公尺。
3樓:天上在不在人間
因為挖掉乙個4釐公尺稜長的正方體,所以表面積增加了4×4×4=64平方釐公尺,所以表面積就是6×8×8+64=448平方釐公尺。
體積是8×8×8-4×4×4=448立方厘公尺。
4樓:玉壺冰心
假設題意是在稜長8cm的正方體一面挖掉乙個稜長4cm的正方體,如下示意圖,則:
表面積=6×8²+4×4²=448(cm²)體積=8³-4³=448(cm³)
即為所求。<>
從稜長為8的正方體中挖去乙個半徑為四的,求正方體剩下2/5的體積,對嗎?
5樓:繪畫者
首先要求出大的正方體的體積,再求出小正方體的體積,用大正方體減去小正方體的體積,就是正確答案。
稜長為8的正方體體積:
稜長為4的正方體體積:
正方體剩下的體積是448。
6樓:成瀚昂
從稜長為8的正方體中挖去乙個半徑為四的球,正方體剩下2/5的體積,對嗎?
半徑為4的球,體積=(4/3)πr³=4³(4/3)π=256π/3≈
稜長為8的正方體體積=8³=512
5分之2=所以「正方體剩下2/5的體積」不夠準確。
在乙個稜長2dm的正方體六個面中間各挖去乙個稜長5cm的正方體小洞後,求剩下物體的表面積和體積
7樓:
在乙個稜長2dm的正方體六個面中間各挖去乙個稜長5cm的正方體小洞後,求剩下物體的表面積和體積。
乙個稜長八釐公尺的大正方體,在它的每個面的正中間,分別挖去乙個 稜 長兩釐公尺的小正方體,你能求出這個
8樓:網友
從中間挖去1個稜長為兩釐公尺的小正方體後,表面積增加4個小正方體底面6x4x2x2+8x8x6
480平方釐公尺。
答:挖去六個稜長為兩釐公尺的小正方體後的大正方體的表面積是480平方釐公尺。
有乙個稜長是4cm的正方體,從它的乙個頂點處挖去乙個稜長1cm的正方體後,剩下物
9樓:庚辰琦文瑞
體積4×4×4-1×1×1=63立方厘公尺。
表面積不變是4×4×6=96平方釐公尺。
在乙個稜長為8釐公尺的正方體上挖乙個3釐公尺的正方體,求所得圖形的體積?
10樓:人生啊當歸枸杞
大正方體的體積=8×8×8=512立方厘公尺。
小正方體的體積=3×3×3=27立方厘公尺。
在大正方體上挖走乙個小正方體。
那麼剩下的體積=512-27=485立方厘公尺。
所以所得圖形體積是485立方厘公尺。
11樓:
8*8*8=64*8=672cm^3
3*3*3=27cm^3
672-27=645cm^3
體積為稜長的立方。
只要用大正方體減小正方體。
稜長是8釐公尺的正方體,在他6個面的中間個挖去一稜長2釐公尺的正方體空洞,求這個正方體的表面積和體積
12樓:網友
體積好算呀,用大正方體的體積減去6個小正方體的體積即可,也就是8x8x8-2x2x2x6=464.
大正方體每個面挖乙個小正方體,每個面的表面積相當於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了4個小正方體的每個面的面積,也就是 8x8x6+2x2x4x6=384+96=480.
13樓:藍雲
體積是。8*8*8-2*2*2*6=58*8=464立方厘公尺。
表面積是。8*8*6+2*2*6*6-2*2*6*2=384+144-48=480平方釐公尺。
14樓:網友
體積,8乘8乘8-2乘2乘2乘6=464,(3乘8乘2+2乘3乘2+2乘2乘5)乘6=480
在乙個稜長8cm的正方體六個面中間各挖去乙個稜長2cm的正方體小洞後,求剩下物體的表面積和體積
15樓:胡羽娟
體積:8×8×8=512(立方厘公尺) 2×2=4(立方厘公尺)4×6=24(立方厘公尺)512—24=488(立方厘公尺。
表面積:8×8×6=384(平方釐公尺)挖去六個小正方體後,相當於表面積增加了2×2×5×6=120(平方釐公尺)被挖去的表面積=2×2×6=24(平方釐公尺)
即表面積=384-24+120=480(立方厘公尺)
16樓:尹甜夏末
8×8×6=384(平方釐公尺)
2×2×5×6=120(平方釐公尺)
2×2×6=24(平方釐公尺)
384-24+120=480(平方釐公尺)
8x8x8-2x2x2x6=464(立方厘公尺)
17樓:拉丁和貓
體積:8×8×8=512(立方厘公尺) 2×2=4(立方厘公尺)4×6=24(立方厘公尺)512—24=488(立方厘公尺。
表面積:8×8×6=384(平方釐公尺)2×2×5×6=120(平方釐公尺)2×2×6=24(平方釐公尺)
384-24+120=480(立方厘公尺)
18樓:網友
體積:8×8×8=512(立方厘公尺) 2×2=4(立方厘公尺)4×6=24(立方厘公尺)512—24=488(立方厘公尺)
在乙個稜長8cm的正方體六個面中間各挖去乙個稜長2cm的正方體小洞後,求剩下物體的表面積和體積
19樓:網友
體積:8×8×8=512(立方厘公尺) 2×2×2=8(立方厘公尺)8×6=48(立方厘公尺)
512—48=464(立方厘公尺)
表面積:8×8×6=384(平方釐公尺)挖去六個小正方體後,相當於表面積增加了2×2×5×6=120(平方釐公尺)被挖去的表面積=2×2×6=24(平方釐公尺)
即表面積=384-24+120=480(立方厘公尺)希望對你有幫助,如果有錯的請幫我改正。
20樓:網友
體表面積:8×8×6=384(平方釐公尺)
挖去六個小正方體後,表面積增加了2×2×4×6=120(平方釐公尺]即表面積=384+120=5(立方厘公尺)
體積:8×8×8-2×2×2×6=464(立方厘公尺)
用一根鐵絲剛好可以焊接稜長8釐公尺的正方體框架,如果用這根鐵絲焊接成1O釐公尺,寬7裡公尺的長方
鐵絲長度 8 12 96 釐公尺 長方體的高 96 4 10 7 7 釐公尺 答 它的高應該是7釐公尺 武漢理工大學的焊接專業 別聽那個非焊接專業的胡咧咧,我是理工14級成型 卓越工程師班的。本專業實踐性不高,焊接實操會就行,服務於理論,總體來說是理論型專業,學起來跟文科很像,理解加背誦,計算量反而...
用一根鐵絲可製成乙個稜長為7dm的正方體框架
鐵絲長度 7 x 12 84 dm如果把這根鐵絲改制成乙個長方體框架,使長是寬的2倍,寬是高的2倍,求這個長方體框架的表面積。長寬高比 4 2 1 長 寬 高 84 4 21 dm長 21 x 4 4 2 1 12 dm寬 21 x 2 4 2 1 6 dm高 21 x 1 4 2 1 3 dm這個...
正方體的稜長是2分公尺,如果把它的稜長都增加1分公尺,那麼表面積增加平方分公尺,體積增加立方分公尺
3 3 6 2 2 6 30 3 3 3 2 2 2 19 乙個正方體的稜長是2分公尺,如果把它的稜長都增加1分公尺,那麼表面積增加 30 平方分公尺,體積增加 19 立方分公尺 乙個正方體,加高五分公尺,表面積就增加20平方分公尺,原來正方體的表面積是多少平方分公尺?解 正方體的底周長 20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