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的記載人是根據他所在國的年號嗎?

2025-02-15 14:45:06 字數 5179 閱讀 3819

1樓:文以立仁

如果您說的「他」是指文中記載的人物的話,可以說不是按照這個人人生所經歷的「國」來分別用當地的年號。

您所說的文言文,應該是史書。史書記載人物事蹟,都按照依據寫書人所代表的那個「國」,無論是古代的諸侯國,還是現代意義的國家。

以諸侯國為例,某個人出生於趙國,十歲時隨父親來到南韓,十八歲定居魯國,並有資格被寫入魯國史,那麼,他的出生時間、遷移南韓、定居魯國,以及後來的大事記,都會以魯國的「某公某某年」來記載。

史書有很強的「正統性」,都會按照史書所代表的「國」的年號來表述年代的。

2樓:相殿啊

根據記載人所在國的年號紀年是我國古代紀年法的一種,稱為「年號紀年法」。

文言文中主要使用的我國古代紀年法有四種,分別是:

一、王公即位年次紀年法。

王公即位年次紀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數來紀年。如《左傳·骰之戰》:「三十三年春,秦師過周北門。」指魯僖公三十三年。

二、年號紀年法。

年號紀年法:漢武帝起開始有年號。此後每個皇帝即位都要改元,並以年號紀年。如《岳陽樓記》「慶曆四年春」、《琵琶行》「元和十年」、《遊褒禪山記》「至和元年七月某日」等。

三、干支紀年法。

干支紀年法:如《五人墓碑記》:「予猶記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丁卯」指西元1627年;《〈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死事之慘,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圍攻兩廣督署之役為最。」辛亥」指西元1911年;《與妻書》「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辛未」應為辛亥。

近世還常用干支紀年來表示重大歷史事件,如「甲午戰爭」、「戊戌變法」、「庚子賠款」、「辛丑條約」、「辛亥革命」。

四、年號干支兼用法。

年號干支兼用法:紀年時皇帝年號置前,干支列後。如《揚州慢》「淳熙丙申」,「淳熙」為南宋孝宗趙昚(shen)年號,「丙申」是干支紀年;《核舟記》「天啟壬戌秋日」,「天啟」是明熹宗朱由校年號,「壬戌」是干支紀年;「祭妹文曠乾隆丁亥冬」,「乾隆」是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年號,「丁亥」是干支紀年;——摘自《百科》

學文言文人名物名地名官名國號年號度量單位哪些是不變的?

3樓:zjc**座

人名(不變)

物名(不變)

地名(不變)

官名(會有變化,會有公升遷或貶職的變動。)

國號(通常不變。遇有新舊朝代之變換,也會有變。)年號(同上。)

度量單位(通常,秦以後統一了度量衡,不會變。)

文言文翻譯的問題

4樓:末葉之舟

呵呵,看到樓主如此熱心代縣旅遊事業,我也來熱心一把!

翻譯得不太好,大約是這個意思吧:

孫傳庭孫氏家譜裡記載:家族裡可考的最早的祖先,原籍是河南省汝寧府光山縣孤樹裡村。明朝朱元璋(洪武是朱元璋的年號)早年國內的百姓充軍於是從軍到了太原,探尋其所隸屬的籍貫是在代州振武衛(也就是在如今的山西代縣啦!

世襲總旗(總旗是明朝編制軍隊的一種方式) 婚配及字型大小、生辰忌日、墳墓 因為世事太遠了就沒有考查了。孫成的兒子是孫順。

家乘:jiāshèng 指家譜始祖。

始祖:有世系可考的最早的祖先。

洪武:朱元璋的年號。

內地:文言文裡的內地一般指距離邊疆或沿海較遠的地區,也可指乙個國家或地區的內部。

甿:méng古指農村居民 如:甿稅(農民的賦稅)

也可泛指百姓 [common people]。如:甿庶(百姓);甿俗(民俗)

實邊:充實邊疆,從軍的意思。

總旗:明代軍隊編制五十人為總旗,十人為小旗。《明史·兵志二》:

天下既定,度要害地系一郡者設所,連郡者設衛,大率五千六百人為衛,千一百二十人為千戶所,百十有二人為百戶所,所設總旗二,小旗十,大小聯比以成軍。

振武衛:明代山西代州振武衛(在今山西代縣)

稽:考核,如稽查,無稽之談。

我又來了!呵呵,你想問的倒不是文言文,是歷史問題呀!

振武衛在代州治東南。洪武二十三年建。(出自《山西方輿紀要序。

至於為啥叫「振武衛」,是因為明朝人不是喜歡把軍隊叫某某衛嘛,比如錦衣衛。

明代皇帝直轄親軍「上十二衛」之一。

朱元璋稱吳王時,罷廢諸翼統軍元帥,設十七衛親軍指揮使司:武德衛、龍驤衛、豹韜衛、飛熊衛、威武衛、廣武衛、興武衛、英武衛、鷹揚衛、驍騎衛、神武衛、雄武衛、鳳翔衛、天策衛、振武衛、宣武衛、羽林衛。

中國古代怎麼記載年份

5樓:匿名使用者

這因為要看算命的書了,那上面都有些丁玄呀什麼的年份,現在也分的。

6樓:瓜妹聊娛文

一、紀年的方法:干支紀年法、黃帝紀年法、年號紀年法等。

二、簡介:1、干支紀年法是中國曆法上自古以來就一直使用的紀年方法。

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總稱。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個符號叫天干,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個符號叫地支。把干支順序相配正好六十為一週,週而復始,迴圈記錄,這就是俗稱的「干支表」。

2、黃帝紀年是根據黃帝歷和天干地支以及帝王世系表推算的華夏人文初祖黃帝即位以及創制曆法的時間開始紀年。2007年2月1日下午,第一發起人許文勝向新民網表示,要通過該倡議「喚醒國人、恢復和保留自己的傳統文化,但不抵制外來文化」。他說,「我們的傳統文化很好,是第乙個開始紀年的,中國人可用自己的紀年」。

榮松和孫虹鋼也向新民網表示,支援許文勝2007年1月30日發起的《中華紀年應恢復「黃帝紀年」》倡議,中華紀年應恢復「黃帝紀年」(不是恢復而是進一步提高我國傳統曆法的地位,我國農曆、以及道教曆法本身就是按照黃帝紀年開始紀元的)。

3、年號紀年法,漢武帝起開始有年號。此後每個皇帝即位都要改元,並以年號紀年。如《岳陽樓記》「慶曆四年春」、《琵琶行》「元和十年」、《遊褒禪山記》「至和元年七月某日」、《石鐘山記》「元豐七年」、《梅花嶺記》「順治二年」、《指南錄》後序》「德祐二年」、《雁蕩山》「祥符中」(「祥符」是「大中祥符」的簡稱,宋真宗年號)等。

7樓:匿名使用者

天干地支 天干地支:也稱"干支",是"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十天干與"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的合稱。

六十甲子:用十干的"甲、丙、戊、庚、壬"和十二支的"子、寅、辰、午、申、戌"相配,十干的"乙、丁、已、辛、癸"和十二支的"醜、卯、巳、未、酉、亥"相配,共配成六十組,稱為《六十甲子》。

古人用天干地支、來表示年、月、日、時的次序,週而復始,迴圈使用。 干支最初是用來紀日的,後來多用來紀年,現在農曆的年份仍用干支。

每個干支為一年,六十個幹後(俗稱「六十甲子」),又從頭算起,週而復始,迴圈不息。

怎樣用文言文代表每年年份

8樓:網友

用天干地支,比如今年是辛卯年,明年就是壬辰年,後年就是癸巳年。在中國古代的歷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稱為「十天干」,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兩者按固定的順序互相配合,組成了干支紀法。

9樓:

文言文中記述年代的方式是由年號+年陣列成的, 比如說建元二年, 太和元年(第一年)。 現在的公元紀年貌似沒有用文言文表述的方法。

對文言文進行翻譯的人,他們又是如何知道意思的

10樓:網友

雖然文言文和白話文是兩種不同的語言表達方式,但是由文言文變成現在的白話文,這個過程是漫長而又連續的。語言的每一次變化都是備受重視的,每朝每代的學者必然會對其有所記載,然後學子在學習經典典籍的過程中必然會了解和運用這種語言上的變化。所以才形成現在對文言文的解釋。

對文言的解釋靠的是一代一代的人傳承下來的,就像我們的習俗一樣。而瞭解文言文的人經過長時間的學習,就等於學會了一種語言,而這種語言又是與我們的白話文相對應的,兩者雖有區別,卻也包含聯絡。

11樓:

你學多了就明白了,一兩句是說不清楚的。

12樓:星子

有古漢語文字典可以查。

13樓:lz築路中原

根據前後的語言猜的。

文言文怎麼解題

14樓:萵苣姑娘

第一步仔細分析標題。

一般而言,課外文言文閱讀文段都會給出標題。要留意並仔細分析文段的標題。因為大部分標題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內容。理解題目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材料的內容,從而幫助題目答題。

第二步結合註釋速讀全文。

文言文閱讀文段,對於一些難懂的文言字詞一散肢坦般都會給出註釋。這些註釋有助於考生準確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內容。所以,考生千萬別忽略這些註釋,而應結合註釋速讀全文。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考生在閱讀全文的過程中,碰到「攔路虎」千萬別停下來苦苦思索,而應繼續閱讀。總之,速讀全文,不求完全讀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第三步快速瀏覽題目。

課外文言文閱讀試題有個特點:有的題目選項出示了文中某些關鍵字詞的意思,有的題目則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內容。瀏覽題目有助於考生初步瞭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

所以,接到課外文言文閱讀文段,應該快速瀏覽文段後的題目。

第四步「對症下藥」解答問題。

1、詞語解釋題。這是典型的「題目在課外,答案在課內」題目。這類題目多數是考查文言實詞中一詞多義的現象,而這些文言實詞基本上都是在課內文言文中學習過的。

解題時,應先套用已經學習過的文言實詞的意思,再聯絡上下文檢驗,經檢驗意思通順,則為正確答案。

2、句子翻譯題。翻譯句子應該在直譯的基礎上意譯。首先,在草稿上把關鍵的字詞的意思解釋出來(直譯);然後,將句子的大致意思寫出來(意譯)。

二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謂倒裝、賓語前置、狀語後置等倒裝句)和現代漢語的語序不一樣,翻譯時要作適當的調整。

3、內容理解題。解決這種型別的題目有三種方法:第一,引用原文句子;第二,摘錄原文關鍵的詞語;第三,用自己的話組織文字。三種方法,採用第。

一、二種方法的準確率一般飢敗會比較高。

4、開放性理解題的解題方法。

1)第一類的解題方法——說說對文中人物的評價、觀點或看法。解題時,首先應該讀懂文章,弄清文章的人物究竟是怎樣的人,作者對他的基本態度是什麼,是肯定還是否定,是讚賞還是批評等問題。

2)第二類解題方法—結合自身或現實,談談讀後的啟示或收穫。在中考中,重點是考查從作品中獲得人生觀、世界觀、美好品德、某種精神方面的啟示或收穫。

讀原文,看文章是讚美或衝桐宣揚哪一種人生觀、世界觀、品質、精神。

作判斷,這些的一切在當今社會是否值得提倡,我們又該如何雲改正或抵制。

這則文言文的題目是什麼,這篇文言文的題目是什麼?

這是 世說新語 裡的句子,此書和 舌華錄 都是摘錄一些名人軼事的 這是 世說新語 裡的句子。這篇文言文的題目是什麼?文言文在 呢?你這個問題真沒辦法回答。下次你先把 發出來吧!這篇文言文題目是什麼 古文今譯 四 知 原文 楊震字伯起,弘農華陰人也.震少好學,明經博覽,無不窮究.諸儒為之語曰 關西孔子...

下列東南亞的旅遊勝地與所在國連線正確的是A下龍灣

東南亞的旅遊資源 如緬甸 仰光大金塔 印度尼西亞 婆羅浮屠 柬埔寨 吳哥窟 泰國曼谷 水上市場 越南 下龍灣 花園城市 新加坡等 故選 b 以下名勝與所在地連線正確的是 a 越南 下龍灣b 印度尼西亞 吳哥窟c 緬甸 海灣d 柬埔寨 仰 東南亞的旅遊勝地及所在的國家是 緬甸仰光的大金塔 柬埔寨的吳哥...

郭伋守信的文言文翻譯,郭伋傳文言文翻譯是什麼?

郭伋傳文言文翻譯是什麼?譯文 郭伋剛到任時巡行部署,到西河郡美稷縣,有幾百兒童,各騎著竹馬,在道旁拜迎。郭伋問 孩子們為什麼自己遠來。等到事情辦完,孩子們又送到城郭外,問 使君哪一天能回來 郭伋叫別駕從事計算日程,告訴了他們。巡視回來,比約定日期早一天。郭伋怕失信於孩子們,於是在野外亭中歇宿,必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