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述孔子禮的思想,孔子所倡導的禮是什麼?

2025-02-11 20:40:09 字數 1129 閱讀 5813

1樓:仙源渺渺

要破讀禮啊。

外尚天理(朱子)內隱之心(王子)。

據查:朱子說:「非人所能為,乃天理也。

天理自然各有定體」《朱文公文集》卷三十九)「人倫者,天理也」接下來朱子認為天理渾然,(就是虛無)而呈顯的在人倫方面的條理就是仁,義,禮,智信。(答石子重,《朱文公文集》卷四十二)。

王子說:「仁、義、禮、知為性之真,實理自然「心即理」,「心之良知即天理」「夫物理在心,物猶在外。物之理即心之理,心之物即物之物也。

故求物之理,即其心之理,求心之物,豈有出於物之物哉!」「不言物而言理,則致知工夫猶無著落」。《吉齋漫錄》卷下)

事非理不通,理非事莫顯,事者私事,成其私,外照的天理即仁愛之理。

這樣事和私利是一致的。

每乙個人既不打算促進公共的利益,也不知道自己是在何種程度上促進那種利益,他所盤算的也只是他自己的利益。在這種場合下,像在其他許多場合一樣,他受著乙隻看不見的手的引導。去盡力達到乙個非他本意想要達到的目的。

也並不因為不是出於本意,就會對社會造成危害。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於本意的情況下更有效地。

市場經濟與天理共照!

2樓:家中美食博主

孔子在洛陽時,向老子問禮。

孔子所倡導的禮是什麼?

3樓:晏博耘

孔子所主張的「禮」最主要的含義就是「行為規範」這個「禮」的作用包括:

一,政治上的作用,用所謂「禮制」、「禮治」,建立各種典章制度,來規範人們的行為,以達到統制國家的作用。

二,社會上的作用,用所謂「禮教」,通過節日習俗、慶生、婚禮、喪禮、祭祀等各種社交禮儀、禮節,來規範人們的行為,以達到移風易俗的作用。

三,人心自覺的作用,所謂「人而不仁,如何禮」,這是孔子的最大的貢獻戚指,孔子賦予僵化了的「禮」及「仁」的靈魂,期望通過教育,讓人們能夠從外在行為規範中對自己的生命進行觀照,從而喚醒自己的心靈,做乙個立志俢養品德的君子。

禮」要求每個社會成員恪守即定的社會關係,也賦予了每個社會成員一定的道德責任。如果人們都恪守這些關係,履行其賣敏道德責任,社會就穩定,反之,秩序受到破壞,社會便動盪不安。日常生活中的禮是頗為細緻浩繁的,然而正是這個禮在規範人們言行的同時,構成了穩中仔枝定的社會秩序的廣泛基礎。

孔子所說的「禮」的實質,孔子所說的「禮」的本質內容是什麼?

1全部禮本為祭儀,推廣而為周代貴族階級穩固而持久延續的生活方式和行為規範。周人非常重視禮樂的教育,即重視人的品德的教育,無禮無以立 不學禮,無以立。認為有教養的 士 必須通曉禮文制度,否則無法在社會上立足,進而思想領域的範疇 禮 逐漸發展成政治上層建築中重要的內容,規範著社會的執行亦指導著人的行為。...

孔子思想的兩個方面是禮和仁對嗎,孔子仁與禮的關係?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 仁 整部 論語 共有59章提到 仁 共用109字個 仁 字。儒家思想指的是儒家學派的思想,由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創立。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在總結 概括和繼承了夏 商 周三代尊尊親親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形成的乙個完整的思想 孔子仁與禮的關係?仁 抄 禮 仁者愛人,克襲己復禮 主張在人人道德...

一副體現孔子思想仁和禮的對聯,孔子關於仁和禮的看法

孔廟位於曲阜市中心,是歷代祭祀孔子的地方.孔廟的對聯很多,進門就是清代大才子 乾隆進士,官至禮部尚書 四庫全書 總纂官紀昀 1724 1805 的一副 與國鹹休,安富尊榮公府第 同天並老,文章道德聖人家.聯語高度評價了古代偉大的先哲孔子的 文章道德 與天不老.並說孔子的後人,同享福祿,世代尊榮.據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