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斯巧夏侯
孟子認為人性本善,所以進一步又加了一句,每個人都有惻隱之心。而佛家說,一心迷是真身,一心覺則是佛。正因為人性本善,所以人隨時隨地都可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我方主張人性本善,就是主張人性的根源點是善的,有善端才會有善行。我方不否認在人類社會中存在有惡行,但是惡行的產生則是由外在環境所造成,所以惡是結果而不是原因。如果硬要說惡是因不是果,也就是說人性本惡,那麼人世間根本不能產生真正的道德。
雖然英國哲學家霍布斯極力主張在人性本惡的前提下人類可以形成道德。但是想想看,如果人性本惡,人類一切道德規範都是作為人類最大的利己手段。當道德成為手段時,道德還是道德嗎?
也就是說,人一旦違犯道德而不會受到處罰,人就不會遵守道德的約束了。深夜兩點我走在道路上看到紅燈,如果人性本惡我就會闖過去,因為不過是為了個人方便。但事實上並不是如此,仍然有許多人遵守交通規則。
而根據人性本惡的前提假設,霍布斯認為必須有乙個絕對的、無所不在的權威監督每個人履行道德規約。如果人性本惡,沒有乙個人會心甘情願地遵守道德規約,但是事實證明:人還是有善行、人還是有道德、還是有利他的行為。
如果人性本惡,(時間警示)那麼我們只有兩種選擇:第乙個是活在乙個「老大哥」無時不刻不監督我們的世界當中;第二個是我們人類社會將是彼此不再相信。如果這樣的話,我就會看到乙個老太太跌倒了有人把她扶起來,人們則說他居心不良;而我們在辯論會中建立起來的友誼都是虛假的裝腔作勢。
但是我們會發現,在人類歷史社會當中,沒有乙個絕對權威的君主曾經產生過,但是捨己為人的事情在不斷地發生。而在生活當中,為善不為人知的生徒小民更是比比皆是。
2樓:木膽海棠
簡單的說,行為是最重要的。無論他多麼想毀滅這個世界,這一刻他扶起了老奶奶,是個善人。
什麼叫人性本善?
3樓:楊老師秒懂課堂
人性本善。在生活中,有時會做好事,有時也會做一些不旦運好的事情。當做了好的事情,幫助了別人,回饋了社會,心情就會很舒暢,很坦然。很寧靜,從心底有一種快樂的感覺。
當做了不好的事情,也就是所謂的惡事,心情就會惴惴不安,心煩意亂,這才有了亮遲首做賊心虛的說法。從這些感覺來判斷,做好事的感覺正好和人性本善相契合,所以才感到快樂坦然。做壞事呢,就和自己的敬數心是相違背的。
所以才會感到不安和恐懼。
人性本善還是本惡呢? 有木有具體例子??
我個人認為人性本無,不管是善還是惡,都是後天的因素促成的,包括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等教育因素,以及個人的一些經歷。你像孟子的話,大家都知道有孟母三遷的故事,這個例子主要是說明好的環境對乙個人的成長所帶來的積極作用,所謂 物理類聚,人以群分 大概說的也差不多,所以我認為根本就不存在人性本善或者...
我等會有場辯論賽辯題為人性本善惡我反方求自由辯
辯題 人性本善 正方 台灣大學隊 反方 復旦大學隊 主席 黎學平 很有名的辯題,國際大專辯論賽,優酷上就有,人性本善,人性本惡的辯論話題 最低0.27元開通文庫會員,檢視完整內 原發布者 千度過客 1.人性本惡,那麼人世間根本不能產生真正的道德。駁 對方辯友不要走極端,人性本惡並不等於人性惡。我方已...
人之初性本善這句話對嗎,人之初性本善這句話是對的嗎?
這是孟子提出來的性善論,對也不對,世界有白天有晚上,是乙個混合體,人也是一樣,也是有善有惡,孟子的意思是如果把人往善的方向引導,那麼就能成為善良的人,也說善性,存在我們身體裡面,只是沒有發現。人之初性本善這句話是對的嗎?人之初性本善是三字經中開篇的六個字,也是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學的中心思想,孔子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