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科學 物體加熱時,引起的變化有() () ()等,熱傳遞的方式有() ()和()。 20

2025-01-26 12:35:06 字數 4301 閱讀 4262

六年級科學 物體加熱時,引起的變化有()、()、()等,熱傳遞的方式有()、()和()。

1樓:網友

蒸發、熔化、昇華。

熱輻射。熱傳導。對流。

2樓:網友

蒸發,熔化和昇華。

熱傳導,熱輻射,熱對流。

只有在物態變化的過程中,才存在吸熱和放熱的過程.___.(判斷對錯)

3樓:新科技

在發生熱傳遞時,物體溫度公升高,吸汪則收熱量,物體溫困螞棚度降低,放出熱量;所以題幹說法錯誤.

故答物姿案為:×.

物態變化時,哪些吸熱?哪些放熱?

4樓:科創

物質的三種形態:固態、液態、氣態。

物態變化有:

熔化:固態變為液態 (吸熱)

凝固:液態變為固態 (放熱辯碰)

汽化:液態變為攔正氣態 (吸熱)

液化:氣態變為液態 (放熱)

昇華:固簡灶悔態變為氣態 (吸熱)

凝華:氣態變為固態 (放熱)

教科版小學五年級科學下冊《熱是怎樣傳遞》ppt_文庫

5樓:手機使用者

熱是怎樣傳遞的。

教學目標】科學概念:

1、熱總會從溫度較高的一端(物體)傳遞到溫度較低的一端(物體);

2、通過直接接觸,將熱從乙個物體傳遞給另乙個物體,或者從物體的一部分傳遞到另一部分的傳遞方法叫熱傳導。

過程與方法:

1、設計實驗觀察熱傳導的過程和方向。

2、用文字或圖示記錄、交流觀察到的關於熱是怎樣傳遞的現象。

情感、態度、價值觀:

1、保持積極的觀察**熱傳遞的興趣。

2、體驗通過積極思考和**獲得的成功喜悅。

教學重點】 設計實驗觀察熱傳導的過程和方向。

教學難點】 通過分析熱傳導過程中的共同特點,認識熱是怎樣傳導的。

教學準備】為每組準備:鐵架臺;鐵絲(鋼條)、熱水;火柴、金屬圓片、酒精燈、蠟燭油、凡士林等。

教學過程】引入:用酒精燈給金屬條加熱,一會兒金屬條就會變得很熱、很燙。我們能解釋這種變化嗎?你覺得熱是怎樣傳遞的?

學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一、觀察研究熱在金屬條中是怎樣傳遞的。

1、把金屬條的一端浸在很燙的熱水中,用觸控露出水而的那部分金屬條。

2、交流手的感覺。

3、說說熱在金屬條中是怎樣傳遞的。

4、師:根據材料,我們有沒有辦法使自己能「看」到或感覺到熱在固體中的傳遞過程?

5、小組討論實驗方案。

6、交流實驗方案:哪些辦法可以進行實驗研究。

7、學生實際操作實驗,並交流實驗中的發現。

實驗中教師要把握兩個發展方向:觀察記錄火柴跌落的先後順序和火柴下落時間和間隔距離之間的關係,以描述熱在傳遞方向中和速度上的特點。)

8、小結: 通過實驗我們發現熱總是從較熱的一端逐步傳遞到較冷的一端的。

二、熱在金屬片中的傳遞。

1、在塗有蠟的金屬圓片的中心加熱,觀察蠟的融化情況,推測熱在金屬片中是怎樣傳遞的?

2、怎樣讓金屬片上的熱傳遞可以「看到」?

3、小組設計實驗方案。

4、交流實驗方案:哪些辦法可以進行實驗研究。

5、按照教科書實驗設計裝置圖小組開展實驗觀察活動。

6、交流實驗中的發現。

讓學生儘可能親身體驗,以發展學生對熱傳遞的認識,活動中要特別強調注意安全)

板書設計:熱是怎樣傳遞的。

溫度較高 溫度較低。

熱 教學後記:

6樓:網友

3.吸熱和散熱。

一、教學目標。

一)過程與方法:

1.能夠完成不同物體吸熱和散熱效能的對比實驗。

2.能夠設計物體顏色對吸熱和散熱效能影響的實驗。

二)知識與技能:

1.知道不同物體吸熱和散熱的效能是不同的。

2.知道深色的物體比淺色的物體吸熱快。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意識到結論需要資料來驗證。

2.意識到身邊的許多現象蘊含著科學道理。

3.有認真、細緻、嚴格操作的工作態度,並願意與他人合作完成實驗任務。

二、教學準備:

1.杯子、溫度表、水、沙、記錄表、黑白紙杯、不同顏色的氣球等。

三、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上課,我們研究了熱傳遞的幾種方式。不同物體的吸熱和散熱效能一樣嗎/(二)自主學習:

1.研究不同物體吸熱和散熱效能是否相同。

1)師生討論以下幾個問題:

a.在我們的生活中,哪些物體吸熱快、散熱也很快?

b.哪些物體吸熱慢、散熱也很慢?

c.哪些物體吸熱慢、散熱快?

d.哪些物體吸熱快、散熱慢?

2)你知道水和沙這兩種物體的吸熱和散熱情況嗎?

3)學生**水和沙這兩種物體的吸熱和散熱情況。

4)分組討論,這個實驗應該怎麼去做。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a.需要控制哪些相同條件?需要哪些材料?小組內應該怎樣分工?怎樣去做實驗?

5)學生分組實驗:

a.水和沙要一樣多,杯子要一樣。

b.要陽光下觀測10分鐘,測量水和沙的溫度變化情況;再到陰涼處觀測10分鐘記錄下水和沙的溫度變化情況。

c.將實驗的結果記錄在p78的**中。

d.完成p78的剩餘內容。

6)彙報交流。

7)得出結論。

a.沙吸熱快,散熱也快。水吸熱慢,散熱也慢。

b.對比實驗:像這樣在相同條件下進行對照比較的實驗叫做對比實驗。

2.研究不同顏色的物體,它們吸熱、散熱效能一樣嗎?

1)學生討論怎樣來研究這個問題。

2)學生彙報研究的方法。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去研究:

a.**;b.設計實驗;

c.進行實驗;

d.記錄資料,分析資料,得出結論。

三、鞏固應用:1. 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物體的吸熱和散熱效能。

教學反思:

物理:物態變化主要包括哪些?分別是放熱還是吸熱?

7樓:接誼池燁偉

物態變化。有六種(簡記為:三態六變):熔化、凝固、汽化、液化、昇華、凝華。

三態六變及吸熱放熱情況:

熔化:固態→液態(吸熱)

凝固:液態→固態。

放熱)汽化(分蒸發和沸騰):

液態→氣態。

吸熱)液化(兩種方法:壓縮體積和降低溫度):

氣態→液態。

放熱)昇華:

固態→氣態。

吸熱)凝華:

氣態→固態。

放熱)注意:這裡所說的「吸熱」與「放熱」的「熱」都是指的熱量,而不是指的溫度、內能、熱值、比熱容。

等熱力學概念。即為「吸收熱量」與「放出熱量」的簡稱。在物理學中,熱量不能說「含有多少熱量」或「具有多少熱量」,只能說「吸收了多少熱量」或「放出了多少熱量」)

下列物理現象中,直接利用內能來加熱物體的是( )

8樓:曉風殘花

b靠內能對外做功,轉換為機械能。

cd都是克服摩擦力做功轉換內能。

答案是a

9樓:匿名使用者

選c. 是用打氣筒給自行車的車胎打氣,打氣筒的筒壁發熱。

物理中被加熱物體均勻受熱的方法有什麼?

10樓:冬有梨花

水浴加熱法:

1.把a液體裝入試管。

2.把b液體裝入燒杯。

3.把試管放入燒杯內(不要觸及杯壁及杯底)4.放在酒精燈外焰處加熱(加石棉網更易均勻受熱)

11樓:網友

把物體切碎,哈哈,真無聊。。現在的出題人。。

【關於物態變化】 在各物態變化中,需要放熱的有哪些?需要吸熱的有哪些?

12樓:衷令東郭可

固態→猜喊液態(熔化,吸熱)

液態→氣態(汽化,吸熱)

氣態→液態(液化,放熱)

液態→固態(巖裂凝固,放熱)

固態→氣態(凝穗棗野華,放熱)

氣態→固態(昇華,吸熱)

各種物態變化中,吸熱的有______,放熱的有______.

13樓:練金範姜念露

各種物態變化中,吸熱的有租埋熔化、昇華、亮灶汽化,放熱的有凝固、液化、凝華.

故答案為:熔化、汽化、昇華,凝固、液化、凝華弊鍵螞.

小學六年級科學試卷(人教版),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科學期末試卷

小學六年級期末學情調查 科學試卷及答案 50分鐘完卷 一 二 三 四 五 總 分 一 我能找出 24分,每空2分 1 下列工具各應用了什麼簡單機械原理 1 啤酒開瓶器 a 2 汽車方向盤 b 3 螺絲刀 b 4 螺絲釘 e 5 剪刀 a a 槓桿 b 輪軸 c 滑輪 e 斜面 2 右圖中吊起1000...

小學六年級科學作業本答案,六年級上冊科學作業本答案(人教版)

廢水通過濾池時,填料截留廢水中懸浮物質,並把廢水中膠體物質吸附到自己的表面,其中有機物使微生物迅速繁殖,微生物又進一步截留吸附廢水中懸浮物及膠體物質,逐漸形成具有生物化學活性生物膜。廢水流過生物膜時,液相底質濃度較高,邊界液層及生物膜內底質濃度較低,加上流動液體與邊界液層相互結合,廢水的底質及溶解氧...

如何上好六年級的科學課,如何上六年級科學課

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和剛才幾位教師的經驗介紹,下面談一點自己的想法 如何上六年級科學課 我從來沒代過課,但是今年正月來學後給五年級的孩們代了乙個月的科學。都是憑著自己想法和計畫講的,不能評價怎樣,但是我講了的內容,完了以後問學生時,他們都能一字不落的說出來。而且最重要的是看見他們上課個個都興致勃勃,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