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你這個命題是不成立的。中庸即中用,講的本來就不是對抗的學問,是一種品格和美德,是用來修養自己而不是約束別人的學問。拿中庸道理來約束別人的人,那一定不是真的懂中庸的人。
2樓:最世間不緊要人
對內博大精深?只能說你沒理解對內的很多做法吧。。。
3樓:淉湞
首先要分清楚中庸是哪家學說。是儒家學說還是儒門學說。
儒家學說:講究的是自己立身成聖。儒門學說講究的是打造自己的人設,讓別人成聖,自己大撈好處。
對外被打臉。關鍵看你自身硬不硬。你自身不夠硬,老老實實立正捱打。自身硬了,要求別人善良,自己去搶利益。
分不清儒家和儒門,國學就白學了。
4樓:網友
中庸之道簡而言之就是儒家的人生哲學,講究中正平和,要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因物制宜、因事制宜,即根據客觀環境的變化及時作出調整,已達到「中正平和」的目的。因此中庸更近乎於是儒家的處事習慣,不像法家那樣過剛而易折,也不像道家那樣順其自然。它既要求堅持本心直指大道,又不反對根據客觀環境的變化隨時調整方向,說的就是君子要懂得變通。
就像論語裡提到的,嫂子掉到水裡,小叔違反「男女授受不親」的規定去救她到底合不合適?孟子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
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援 之以手者,權也。意思是見死不救人幹事?要學會變通。
中國人的「中庸之道」到底好不好?
5樓:玉火花
中國人的中庸之道其實是好的。中庸之道出自於儒家文化的《中庸》,真的是非常的博大精深,可能有的人會說,這是老思想,很是古董了,但是還是有很多好的地方值得現在的人學習的。
我們現在的人去閱讀《中庸》,可以教導我們為人處世的道理,因為中庸其實就是和諧。不是我們字面上的意思。不是平庸的意思,我們需要深入去閱讀《中庸》,理解思考它,它會給我們帶來很大的幫助。
中庸之道,是希望能「誠」,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是故君子誠之為貴。這些都是我們仔細閱讀過需要思考的。
我們不得不承認在儒家思想裡確實有部分落後的部分,但是中庸之道確實是其中的精華。我們生而為人,就應該有自己的一道,去努力做好它,其中的「誠」更是不可缺少的。
自古以來儒家學者需要「誠」,因為我覺得自古以來,只有最為誠心的人,才能夠達到更高的境界。可以能夠完全發揮自己的「誠」,人生來懵懵懂懂,是需要看類似於《中庸》一樣,可以教化人的書籍,可以更好的改變我們,畢竟,千年文化傳承下來,多少文人墨士都閱讀它,從而擁有良好的平性,那我們現在怎麼能因為一些外在思想的影響,一言以蔽之地說《中庸》不好呢?
可以說有人讀它沒有看到真正的知識吧,畢竟每個人的理解都是不一樣的。
6樓:三合學堂
中庸之道的精髓,指的是如如不動的定力,不為外境所擾的禪定。中庸之道是一種意境,需要用心去細細體會,才有可能體會到其中的境界,絕非語言文字表相的分析可以理解的。
7樓:做最好的
應該說是有利有弊吧,這樣的好處是不容易得罪人,但是也不容易表達自己真實的觀點和想法。
8樓:三春姐姐
這要在特定的情況下去思考,有時候雷厲風行是好的,但是有時隨波逐流未嘗不可。
9樓:感性的被單公主
中庸之道是明哲保身的一種思想,比較保守,不適合開拓進取做一般人可以,當領導中庸之道不合適。
10樓:世道靈
以道論道,不算大智慧,但可中規中矩。以人論道,與心性修養,學識等有關,常人世故 迂腐,固執。
11樓:班丘曉莉
中國人就是依仗中庸之道,才變得如此愚蠢冷血冷漠。
正是因為事物都是相對的,世間自然萬物都有兩面性。
12樓:天涯閒譚
中庸之道是大智慧,可惜在《中庸》裡面並沒有深入,而是大量轉移話題,扯到一邊去了。
13樓:麥苗在成長
有利有弊啊,中庸之道雖然不會得罪別人,不會給自己樹敵,但是容易隨波逐流,不能堅持自己的觀點。
14樓:國學閒扯之人
那你得明白什麼是「中庸」。沒有哪一條「道」叫中庸,而是你走的所有的「道」都叫中庸!率性謂之道,修道謂之教,研究中庸,是讓你選擇乙個更好的道,而不是你原來不在道上。
中庸到底好不好,總比你一味的空想,做什麼事都不上「道」好。道不可須臾離也,行動起來,再選擇好的,那就是中庸。
15樓:全群我最最帥
中庸之道是那種平庸之人。在某種條件下還是好的。
16樓:伯成
中庸之道,其實就是有取捨、知進退:單方面的追求完美和崇高,必然是以犧牲對方的利益為代價;真正的完美,其實就是中庸的和諧共生、平衡發展。
中庸與老子的無為、佛教的放下是同乙個道理,本質上就是遵循客觀規律、尊重人心人性。《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孔子說: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後世君子把主張中庸的孔子封為聖人,自己卻成了追求偉大與崇高的小人。
17樓:世鬱辛說
中庸是大智慧。知道都說好,說好的也有不知道,不知道有說好有不好。說不好的肯定不知道。
18樓:小嘉嘉
中庸之道讓人感覺很佛系。因為中庸之道會讓人覺得這種不與人爭執的相處模式,會讓人喪失鬥志。
19樓:追求成就美好
我覺得並不怎麼好。。因為中庸之道也就是不爭不搶。沒有激烈的摩擦,很多精髓的東西是出不來的。
20樓:宇宙無敵帥老爸
在我看來中國的中庸之道其實還是挺好的,這告訴自己該怎麼去為人處事。
21樓:女生心事
我覺得中國的中庸之道挺好的,因為中庸知道他講究的是比較平和的一種思想。
什麼是中庸之道
22樓:瀛洲煙雨
中庸之道的釋義:指不偏不倚,折中調和的處世態度。
中庸之道的主題思想是教育人們自覺地進行自我修養、自我監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養成為具有理想人格,達到至善、至仁、至誠、至道、至德、至聖、合外內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創「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23樓:末你要
1、中庸之道,指不偏不倚,折中調和的處世態度。《論語·庸也》:「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
2、中庸之道是中國古代唯心主義哲學觀點論,出自儒家文化的《中庸》。中庸之道是人生的大道,事業成功、生活與健康的根本理論,基本包含三層理論:
1)第一層理論: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離,不變換自己的目標和主張。這就是乙個持之以恆的成功之道。孔子有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2)第二層理論:指中正、平和。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樂太過,治怒唯有樂,治過喜莫過禮,守禮的方法在於敬。
只要保持一顆敬重或者敬畏的心,中正、平和就得以長存,人的健康就得以保障。
3)第三層理論: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中用的意思。指人要擁有一技之長,做乙個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堅守自己的崗位,要在其位謀其職。
4、中庸之道的理論基礎是天人合一。通常人們講天人合一主要是從哲學上講,大都從《孟子》的「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盡心》)講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視了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
5、中庸之道的主題思想是教育人們自覺地進行自我修養、自我監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養成為具有理想人格,達到至善、至仁、至誠、至道、至德、至聖、合外內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創「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24樓:清風king逸
中庸之道是指處理問題的方式要平穩,誰都不得罪都誰都不偏袒。
具體的說,中庸之道就是先做到看透某件事情的本質(脈絡),但處理的時候既不讓人感到高深莫測或故作威嚴清高,也不為了迎合誰而踩高貶低誰。在不違背原則的前提下,讓某件事的利益兩方都能接受他處理的結果。
這麼做的好處就是不激化矛盾,儘量團結儘量和諧共處。
25樓:無心為君總是死
人生就是不斷最求自我的過程,和賦予事物價值和意義的過程。中庸之道適用於人際關係交往,但並不適用於個人追求。
中庸之道有一定道理,但別把他用在自我價值判定上,而要把它用在人際交往方面。
至於個人追求方面,建議你看看「存在主義」。
在西方某些哲學家眼中,他人就是地獄。世界上一切東西都是「在」,除了人。所有「在」,都是我們去感受了,它才「存」。
26樓:風生水起天地變
中庸之道是成語指不偏不倚。 謝謝 望君採納。
27樓:小花豹
很多時候 出世也好 入世也好 最難的就是 以出世之心 經營入世的生活 最難的就是 入世的做事 出世地處事 所以最難的是 在兩者之間 達成一條中道 在兩者當中 保持一種平衡。
28樓:金湖三河兄弟
中庸叫人言行不過分,中庸是剛剛好,中庸不是水平線不是波淵不起,正常的生活有情緒波動有喜怒哀樂,喜怒哀樂裡當守喜怒哀樂中的中庸。
請問什麼是 中庸之道?
29樓:網友
中庸之道是現在全世界最重視的合理主義。
中庸之道就是儒家的核心理念,個人認為孔子的「敬鬼神而遠之」的觀點很典型地體現了儒家的中庸之道。就全世界範圍而言,中國人對於宗教的態度是最寬容的。這種傳統的形成就是直接受益於孔子的這一重要思想。
以至於後來的傳教士初到中國時都為中國人對於不同宗教的包容性而震撼。在其他民族的精神生活中,宗教都具有重要的甚至是至高無上的地位。只有中國成為了例外。
孔子的中庸之道在中國有深遠的影響。中庸是孔子哲學的基礎和最高的道德準則。孔子講中庸的政治目的就是保持合乎周禮宗法等級制的社會政治秩序。
對中庸之道深入進行一番批判性的研究,並結合我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改革、發展、穩定問題進行一些思考,應當是不無意義的。
孔子把中庸稱為至德,這既說明他把中庸作為道德的最高準則,也說明中庸是他的哲學基礎。孔子中庸之道,就是反對過與不及,要在過與不及兩端之間轉折和把握一箇中點或度,也就是量變到質變度量關節線,以保持事物的常態不變。按宋代學者程頤的解釋,就是「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
什麼是真正的中庸之道?能為我們所用嗎?
30樓:迴歸無極理天
中庸從相上說就是平常心,見境不思境,心不為境轉。比如下雨,對於想外出踏青的人來說是逆境,會心生抱怨;對於農民來說是順境,會心生歡喜。下雨本來沒有好與不好的屬性,它即不是順,也不是逆,是人的意識心起了分別而作出的判斷,這就是我們凡夫的知見。
意識心一起分別,就有取捨,順緣貪愛,逆緣厭惡,這就是見境思境,執取兩端,心為境轉(心情被環境影響)是太極的思維。
聖人看到下雨(見境),不喜不憂(不思境,即不於境上生分別心),一切安客觀規律應對。這就是不二之心,不二即是中,中即是無極。所以,中不是兩端的中間,也不是某個平衡點,而是根本沒有兩端。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聖人經典講的是心,是出世間法,不是世間法。我們生活在世間,是二元對立的。修行不能修到善惡不分,是非不明。
善惡是非是境,心中要明瞭。無善無惡或心無是非是說心不被善惡是非諸境所動。別人說你好,面對微笑,依禮應對,心中不要有喜悅的味道,否則就是落入我相;別人說你不好,面對微笑,依禮應對,反觀自己,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心中沒有嗔恨的味道。
面對譭譽,面對一切境界,沒有情緒,無我無為而無不為即是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什麼,什麼是中庸之道?
這句話的意思是待人處事採取不偏不倚,調和折中的態度。中庸之道出自 論語 庸也 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中庸之道是中國古代唯心主義哲學觀點論。是人生的大道,事業成功 生活與健康的根本理論。你好,中庸之道是 乙個成語,指不偏不倚,折中調和的處世態度。出自 論語 庸也 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中庸之道的理...
什麼是中庸之道?
出自 論語 庸也 意思是不偏不倚,折中調和的一種高明的處世態度。中庸之道的核心思想是指為人居於中正之道,不偏不斜,以自然的純正人性提高自身修養 對待萬事萬物。中庸本身的價值和功用始終閃耀著睿智的光芒。人的修養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中庸之道認為,人的修養貴在堅持,貴在嚴以律己,時時處處都要符合中正 中和之...
中庸之道是什麼意思,中庸之道是什麼意思 詳細的
中庸之道,是傳統儒家修行的法寶。是由孔子提倡 子思闡發的提高人的基本道德 精神修養以達到天人合 一 太平和合神聖境界的一整套理論與方法。中庸之道是中國古代唯物主義哲學觀點論,出自儒家文化的 中庸 中庸之道是人生的大道,事業成功 生活與健康的根本理論,基本包含三層理論 第一層理論 中不偏,庸不易。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