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妮娜留念珊莎
內容摘要: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培植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養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習慣,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1]。
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有著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小學語文學習中,各年段的要求又不盡相同,本文主要闡述小學高年級階段應養成的語文學習習慣。
關鍵字:學習習慣 培養 語文 高年級
習慣,就是「長時期養成的不易改變的動作、生活方式、社會風尚等。」[2]顯而易見,習慣的養成需要兩個條件:一是長期形成的;二是一旦形成,則不易改變。
教育家葉聖陶強調:「教育就是培養習慣」,可見培養習慣的重要性。「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語文課程標準》倡導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語文教材的一項重要目標。
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僅是語文學習的要求,更是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3] 「培養乙個好的習慣,也許你的人生從此就會改變。」[4]難怪人們常說「習慣決定命運」!
看著現在班級各同學的習慣狀況,又看看他們的各項表現,我驚奇地發現:學生學習習慣的優劣居然和他們的成績幾乎成正比。這對我來說實在是乙個破天荒的發現。
因此我更加感受到習慣對於乙個人的重要了。小而言之,習慣的好壞會影響到學習、生活;大而言之,則會影響到他們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甚至將決定於他們今生的命運。既然習慣對乙個人來說如此重要,看來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也迫在眉睫,所以我們要把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放在重要位置,抓緊抓好。
在這個過程中,還要注意要始終抓緊、抓實,務求達到預定的目標。小學高年段的學生應該養成哪些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呢?筆者通過廣泛閱讀教育著作,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現提出以下幾個方面:
一、養成善於口語交際的習慣
《語文課程學段目標》對於小學高年級階段的聽、說做了明確要求:與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對方;樂於參與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表達要有條理,語氣語調要適當;能根據交流物件的場合,稍作準備,做簡單的發言。聽人說話能把握主要內容,並能簡要轉述。
在平常的學習、生活中,我們都通過「聽」、「說」與別人交流。課堂上發言、討論、誦讀等都是一種學習的機會,要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不要站起來說話吭吭吧吧。指導學生堅持說話規範化、條例化,並且在交流過程中要懂得尊重,樹立自己發表意見與仔細聆聽別人發言同等重要的思想。
我們也可以給學生多創造一些愛說、喜聽的機會。班級可經常開展一些活動,比如:班會、朗讀比賽、××問題辯論賽等。
在活動當中參與的過程當中,把要點多次進行強化,天長日久,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尊重意識就會提高。
二、 養成獨立識字、書寫規範的習慣
新課程理念特別指出:「識字和寫字是閱讀教學的基礎」 [5] 要「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範、端正、整潔。」[6]它也是
一、二年級的教學重點。同時規範、端正、整潔地書寫漢字是有效進行書面交流的基本保證,也是學生學習語文和其他課程,形成終身學習能力的基礎;熱愛祖國文字,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具備熟練的寫字技能,也是基礎教育課程的目標之一。高年段的具體目標要點為:
養成獨立的識字能力,書寫行款要整齊,有一定速度。
隨著年級的增長,學生能力的增強,在借助漢語拼音以及工具書的基礎上形成獨立的識字能力。養成這個這個能力對學生認識漢字、掌握漢字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整潔整齊認真的書寫是小學生應該養成的重要習慣之一。
但是目前的現狀卻不令人樂觀。據統計,作為新公升五年級的我們班,50位學生當中,有
五、六位同學的字寫的橫不平、豎不直,甚至寫成一撮,讓人幾近無法辨認;至於寫字成型入體的同學,大致有四分之一;能夠每次認真書寫的同學大致有三分之二。通過調查其他班級的書寫情況,結果大致相同,看來部分學生書寫不夠規範已成為乙個普遍的現象。我們希望在學生書寫「關鍵期」的
一、二年級就把習慣給培養起來,針對這樣的部分同學還需教師多多費心才行啊!
三、 堅持閱讀的習慣
十六世紀英國偉大的唯物主義哲學家和科學家弗蘭西斯.培根曾經說過:「讀書使人成為完善的人」 杜甫曾經在詩中寫到:讀書破萬捲,下筆如有神。
可見讀書的作用非常大,非常多。在歷史上的先哲們,無不重視讀書的重要性,並都讀了大量的書籍。
《語文課程標準》和新教材中指出,語文教學要聯絡生活,「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語交際能力。」同時「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語文教學要達到這樣的目的,光靠課堂的學習是不夠的。
課本的知識或教師傳授的知識,只不過是知識海洋中的一滴水,大量的知識和能力需要學生在課外去學習和培養,特別是在強調素質教育、創新教育的今天,課外閱讀量的多寡在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及創新能力方面,有它獨特的意義。著名語文教育家呂叔湘先生指出:「語文學習,三分得益於課內,七分得益於課外。
」也說明了課外閱讀的重要性。
《語文課程目標》要求小學高年段背誦優秀詩文 60 篇,課外閱讀不少於 100 萬字。要達到這個目標,小學語文教師就要有相應的措施和恰當的方法,激勵和督促學生去完成任務。因為課外閱讀對於勤奮好學的學生不成問題,可對於不自覺的學生,可就成了乙個「幌子」,往往效果不佳。
為了完成這一目標,我現在是這樣做的:把讀課外書當成一項家庭作業。每天讀半小時,摘抄一些好詞好句,並寫出書名與頁數,要求家長簽字,乙個月同學們把自己的好詞好句本交流一次,並且我不定時抽查。
另外,我還嚴格要求我自己,每個星期讀一本課外書,也摘抄部分好詞佳句,並且在閱讀課上與同學共同分享,因為我知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也相信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這樣學生的課外閱讀就盡量落到了實處。豐富了知識,閱讀能力普遍提高。
我也迫切地期望同學們熱愛讀書,因為它的確是知識的泉源!只有它才能夠使我們在精神上成為堅強、忠誠和有理智的人,成為能夠真正愛人類、尊重人類勞動、衷心地欣賞人類那不間斷的偉大勞動所產生的美好果實的人。(高爾基語)
四、養成查閱工具書的習慣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常會遇到一些不會寫或不認識的字,不懂的句子,以及課文作者的生平概況等等,於是開口便詢問老師或者家長,老師或家長如果立即告訴他們,容易促使學生養成不愛動手、懶惰的習慣。在強調素質教育、創新教育的今天,這對於學生是非常不利的。我們都知道: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道理,所以要培養學生自己動手、查閱工具書的好習慣。《語文課程標準》中對此也有明確的要求:小學高年段要能夠利用圖書館、網路資訊渠道獲取資料,了解查閱資料、運用資料的方法。
比如:教學《宋慶齡故居的樟樹》這篇課文,如果學生能自己提前蒐集關於宋慶齡和樟樹的資料,他對宋慶齡和樟樹有一定了解後,在**宋慶齡不肯搬家,為什麼說是捨不得這兩棵樟樹;人們為什麼總愛在這兩課樟樹前合影時,感悟起來自然比沒有提前佔有資料的同學領悟得快,領悟的透徹。可見學生掌握了查閱工具書的習慣之後的獲益之處。
尤其是古詩詞教學,如果不聯絡作者的生平,作者生活的時代背景是很難讓學生有深切感悟的,就拿陸遊的《卜運算元.詠梅》和***的《卜運算元.詠梅》來說吧,同是詠梅,可表達的思想感情卻一去千里,相去甚遠,關鍵在於兩位作者的生活經歷與人生觀念不同所致,如果學生課前對陸遊和***的生平經歷了解甚少,他們是很難真正領悟到作者抒發的思想感情的。
五、養成善於觀察的習慣
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要養成留心觀察的習慣。留心觀察是一切科學發現的前提。語文學習同樣離不開觀察。
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如傷心、煩惱、快樂、有趣,春去秋來,鳥類遷徙等等,學生都要觀察,它寫作的基礎。為了培養學生觀察的習慣,我有時親自帶領學生在校園中觀察,在春遊、秋遊時觀察。比如我們寫作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九冊習作三《秋天的樹葉》這篇作文,我就帶著同學們仔細觀察梧桐樹的葉的顏色、大小、形狀,並且把它和香獐樹的樹葉進行對比觀察,學生在比較之後,把每一種樹葉的外形、顏色、形狀寫得淋漓盡致,非常逼真。
善於觀察為自己寫作積累了材料,習作水平就會很快提高,避免了說空話、說假話、脫離生活實際的毛病。
六、養成勤於練筆的習慣
許多同學在語文學習中都感覺作文難寫,而且進步較慢,針對這種現象,留心觀察、多讀書,為寫作奠定了比較好的基礎。但是如果不動手,眼高手低,所有的工作對於提高寫作也只是徒勞,所以勤於動筆才是提高寫作能力的關鍵之所在。
其實,學語言的經驗應該是任何人都知道。小孩子出生幾個月,不上課堂,不念語法修辭書,只是聽,跟著大人說,一詞半句,慢慢就會說了,原因是什麼呢?是因為「熟練」。
寫作亦是如此,經常練筆,熟能生巧,寫作也就不難了。對於生活當中讓學生產生情感衝突的事情,學生寫起來往往很流暢,有真情實感,另外結合課文的小練筆也是提高寫作的乙個比較好的方式,這樣會避免言之無物,說空話。比方說教學《尋隱者不遇》這首古詩,我讓學生想象的翅膀,把作者去尋找隱者,在松樹下與童子對話時二人的表情、動作、語言、神情寫下來,看誰想像最形象、生動、合理。
結果學生寫的惟妙惟肖。
」七、養成自改作文的習慣
有人說:「好的文章不是寫出來的,而是修改出來的」。賈島「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中「推」「敲」的故事,以及王安石的千古傳誦名句「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都可以說明這一點。
因此指導小學生修改作文,是作文教學過程中不可忽視的重要一環。《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明確要求:五、六年級「修改自己的作文,並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做到語句通順,行款正確,書寫規範、整潔」。
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好多習作也要求學生作文寫完後要認真修改,「基礎訓練」中要求學生認識並使用常用的修改符號。因此,教師要依綱據本,明確要求,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掌握修改的方法,並強化訓練,培養學生多讀多想、反覆修改的良好習慣,以達到全面提高寫作能力的目的。教師要科學合理地組織學生以同桌或學習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修改,教師要適時加以點撥,以保證學生的修改質量。
七、 養成獨立思考、不斷**的習慣
華羅庚曾經說過:獨立思考能力是科學研究和創造發明的一項必備才能。在歷史上任何乙個較重要的科學上的創造和發明, 都是和創造發明者的獨立地深入地看問題的方法分不開的。
教育所要塑造的人是一種獨立人格,各有自己個性的人,而不是工廠生產車間的千篇一律,乙個模子。在當今提倡綜合性學習的社會裡,乙個不能獨立思考的人是無法取得成功的,雖然這樣做會花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但你會發現,你在這方面的努力,將會取得成倍的回報。[7] 尤其是在提倡素質教育、創新教育的今天,獨立思考的能力顯得尤為重要。
所以務必要培養起學生獨立思考,不斷**的習慣。就拿蘇教版教科書上的一篇作文來說吧,習作要求是:我們在生活中總會有一些新的發現,如:
荷葉上的水總是會變成晶亮的小珠子;到秋天蘋果就紅了;我們小區的私家車越來越多了;城裡的的人喜歡到農村去吃家飯;我最愛的動畫片變得胡編亂造了……你在日常生活中發現了哪些感興趣的問題?你是用什麼方法找到的?請把你的新發現寫下來。
這篇作文實際上是要求我們小學生平時要留意觀察,寫出你觀察到的現象,思考改變的幅度,原因等等。它實際上就是發現問題——**問題——解決問題。學生在**問題答案的過程中必然要滲透著自己思考,思考過後繼續**,在**中思考,在思考中**,周而復始幾次,想必應該能夠解決問題,即使問題沒有解決,在這個過程當中,能力也提高了。
作為小學高年段的同學,以上的學習習慣是必須要具備的。然而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這就要靠教師們長期堅持不懈地辛勤引導和培養,再加上家長的支援和配合,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只要努力去做,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肯定會培養起來的。
小學生高年級怎樣才能學好語文和數學?
關於語文 基礎部分 沒有什麼別的辦法,只有看書,之後背下來。其實很簡單 這部分是最簡單的部分,考試中千萬不能丟分。閱讀部分 聽講,記筆記,多做練習。做一些歸納文章主要內容和中心的練習 這部分較難,扣個分沒什麼大關係,當然如果你有能力,就盡可能別丟分。作文部分 五年級注重寫人寫景,六年級注重寫離別感恩...
小學高年級期末個人總結,高二下學期學生期末個人總結
上學期總結和新學期打算。上個學期,在張老師和徐老師的精心培養下,我取得了很多的好成績 考試多次取得優秀 被同學們選為紀律委員和中隊委 在 祝福您老師 的祝福語設計大賽中,我獲得了低段組第一名 在科技節中,我榮獲了低段組小製作二等獎 在運動會上,我參加的跳繩獲得了低段組第二名。等等,總體感覺乙個學期下...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教學,如何提高小學語文中高年級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在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擔當著特有的任務 提高學生正確的理解語言文字的能力,在閱讀訓練中,學生的知識得到增長,認識得到提高,思維獲得發展,情操得到陶冶,審美情趣得到培養。然而,在農村小學,這種完美閱讀似乎離我們很遙遠,學生對於課內閱讀掌握還可以,但課外的閱讀訓練學生表現出無從下手 分析能力低下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