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但《三國志》是斷代記傳體史書(只寫三國時代,以寫人物為主,沒有記述具體年限),材料要求嚴謹,記述內容也不很詳盡(但務求有考證,真實);而《三國演義》只是一本話本通俗**(話本就是給說書藝人說書的原始讀本)所以務求以
2樓:比風更遠的地方
親啊,他不是史書,**而已,與史實有很大的出入,比如諸葛亮的事蹟,很多要麼是嫁接,要麼是子虛烏有
3樓:筠隨風
《三國演義》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的**,以描寫戰爭為主,反映了魏、蜀、吳三個政治集團之間的政治和軍事鬥爭,大致分為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群雄逐鹿、三國鼎立、三國歸晉五大部分。在廣闊的背景下,上演了一幕幕波瀾起伏、氣勢磅礴的戰爭場面,成功刻畫了近五百個人物形象,其中曹操、劉備、孫權、諸葛亮、周瑜、關羽、張飛等人物形象膾炙人口,不以敵我敘述方式對待各方的歷史描述,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編者羅貫中將兵法三十六計匯融於字裡行間,既有情節,也有兵法韜略。
4樓:匿名使用者
不是史書,僅是**而已。是以陳壽《三國志》為藍本加工而成的。
5樓:暘谷寅夕
怎麼可能 只是歷史演義** 裡面的內容是**家誇大的描寫並不都是史實 斷代史你說的可能是《三國志》
6樓:
三國演義完全不能算是史書~充其量只是歷史**而已~
7樓:fly倚劍白雲天
漢書是斷代體,三國演義只是**,不是史書
8樓:加速度
《三國演義》不是史書。是**
三國志是我國第一部什麼體的書
9樓:匿名使用者
三國志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國史。主要記載魏、蜀、吳三國鼎立時期的歷史。
10樓:明圭小
第一部 國別史
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是 史記
有關三國時期的史書
11樓:匿名使用者
三國志 後漢書 資治通鑑
吳書 魏書 《晉書》
建議這些都看 有個比較
還有三國志的一定要看 裴松之註釋那個版本
陳壽版本的比較片面 且內容少
12樓:常微分方程第三
《三國志》是首選,還可以結合《三國演義》了解三國時期的文化,科技等等。
13樓:亮艦深藍
《三國志》《漢晉春秋》《晉書》《華陽國志》《魏略》《魏書》《吳書》
都十分不錯
三國史料可信度排序:
1、《三國志》
2、《晉書》
3、《魏書》
4、三國志裴注
5、《魏略》,《吳書》,《華陽國志》
14樓:
除《三國志》和《後漢書》以外,沒別的了。也可看嚴可均輯的《全三國文》,可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的三國部分,你想知道知道的這麼詳細,就有必要借助於考古了。有一本《中國全史》,可以參考。
樓主注意,三國時期(唐宋以前普遍如此)的史料是很少的,只能知道個大概。
15樓:流殤冰舞
三國志帶裴注的
阿瞞傳華陽國志
漢晉春秋
後漢書正史寫社會的比較少
16樓:來自高嶺專業的藍晶石
《三國志》、《華陽國志》、《漢晉春秋》、《後漢書》~~~
17樓:
除了《三國志》還有:
《後漢書》 《魏略》 《魏書》 《吳書》
《漢晉春秋》 《華陽國志》 《晉書》 《資治通鑑》 也有提及。
關於風土人情,社會狀況什麼的、的推薦你一本近代的書:
《三國食貨志》 用無可辯駁的史料,讓我們接觸真實的三國。
分以下篇章:
一、戶口
二、勞動
三、土地
四、農業
五、貨幣與物價
六、交通與都市
七、工商業
八、人民生活與國家財政
18樓:匿名使用者
三國志,三國演義,資治通鑑
三國演義是羅貫中參考陳壽所撰的史書是什麼
19樓:洪春厹
《三國演義》是**,《三國志》是史書《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家羅貫中。《三國演義》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105年的歷史風雲,以描寫戰爭為主,反映了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混戰和漢、魏、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鬥爭。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鬥爭與矛盾的轉化,並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巨變,塑造了一批叱吒風雲的三國英雄人物。
全書分為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群雄逐鹿、三國鼎立、三國歸晉五大部分。在廣闊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氣勢磅礴的戰爭場面。編者羅貫中將兵法三十六計融於字裡行間,既有情節,也有兵法韜略。
——————————《三國志》是由西晉史學家陳壽所著,記載中國三國時代的斷代史,同時也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一。當時魏、吳兩國先已有史,如官修的王沈《魏書》、私撰的魚豢《魏略》、官修的韋昭《吳書》,此三書當是陳壽依據的基本材料,蜀國無史,故自行採集,僅得十五卷。而最終成書,卻又有史官職務作品的因素在內,因此《三國志》是三國分立時期結束後文化重新整合的產物。
三國志最早以《魏書》、《蜀書》、《吳書》三書單獨流傳,直到北宋咸平六年(2023年)三書已合為一書。《三國志》也是二十四史中最為特殊的一部,因其過於簡略,沒有記載王侯、百官世系的「表」,也沒有記載經濟、地理、職官、禮樂、律歷等的「志」,不符合《史記》和《漢書》所確立下來的一般正史的規範。
20樓:子諭曰
三國志,《三國志》是由西晉史學家陳壽所著,記載中國三國時代的斷代史,同時也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一。陳壽曾任職於蜀漢,蜀漢覆亡之後,被征入洛陽,在西晉也擔任了著作郎的職務。《三國志》在此之前已有草稿,當時魏、吳兩國先已有史,如王沈的《魏書》、魚豢的《魏略》、韋昭的《吳書》,此三書當是陳壽依據的基本材料,蜀國無史,故自行採集,僅得十五卷。
而最終成書,卻又有史官職務作品的因素在內,因此《三國志》是三國分立時期結束後文化重新整合的產物。三國志最早以《魏志》、《蜀志》、《吳志》三書單獨流傳,直到北宋咸平六年(2023年)三書已合為一書。《三國志》也是二十四史中最為特殊的一部,因其過於簡略,沒有記載王侯、百官世系的「表」,也沒有記載經濟、地理、職官、禮樂、律歷等的「志」,不符合《史記》和《漢書》所確立下來的一般正史的規範。
三國演義這部書是根據歷史上哪一部書寫作的
21樓:不曾明了
《三國志》,是由西晉史學家陳壽所著,記載中國三國時代的斷代史,同時也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22樓:虎鈐
《三國演義》的素材主要**於兩個途徑:其一是關於三國史事的歷史文獻,以《三國志》為藍本,參考《資治通鑑》;其二是民間不斷流傳的三國故事和民間創作。一方面是上千年所積累和深化的史學家對三國歷史的敘述和評價,另一方面是歷朝歷代民間三國傳說的不斷演化豐富,它們為《三國演義》的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三國志》是一部什麼體的史書?和史記,漢書,後漢書合稱為什麼?
23樓:匿名使用者
三國志 晉·陳壽 65卷 紀傳體
《三國志》善於敘事,文筆簡潔,剪裁得當,當時就受到讚許。與陳壽同時的夏侯湛寫作《魏書》,看到《三國志》,認為沒有另寫新史的必要,就毀棄了自己的著作。後人更是推崇備至,認為在記載三國歷史的史書中,獨有陳書可以同《史記》、《漢書》相媲美。
因此,其他各家的三國史相繼泯滅無聞,只有《三國志》一直流傳到現在。南朝人劉勰在《文心雕龍·史傳》篇中講:「魏代三雄,記傳互出,《陽秋》、《魏略》之屬,《江表》、《吳錄》之類,或激抗難徵,或疏闊寡要。
唯陳壽《三志》,文質辨洽,荀(勖)、張(華)比之(司馬)遷、(班)固,非妄譽也。」這就是說,那些同類史書不是立論偏激,根據不足;就是文筆疏闊,不得要領。只有陳壽的作品達到了內容與文字表述的統一。四史
歷史上的三國 和 三國演義中的 差別大嗎?
24樓:戲子笑看塵世間
歷史中的三國和演義中差太多了;建議樓主看下三國志;這本書比較符合歷史;三國演義是羅貫中根據個人對人物的喜好寫的;有很多張冠李戴的典型;基本娛樂下就好;不可信
25樓:33來留
差別還是很大的
羅貫中將許多真實歷史中的故事的人物改了
如:華雄是孫堅斬的,三國鼎立的理論是魯肅提出來的而不是諸葛亮,歷史上其實關羽比劉備要大
2.誇大人物性格
如:三國演義中將曹操描寫成乙個反派,而其實曹操是乙個政治家,詩人。
再比如諸葛亮,**中他幾乎就是mvp,而其實,真實的孔明只是乙個說客,還寫了出師表。
26樓:和平有明
最大的區別是立場不同;由此帶來許多細節增減,黑化曹魏,粉飾蜀漢。典型就是黑曹操,別人一句「寧我負人,不願人負我」,羅貫中把他改為「寧願我負天下人,不願天下人負我」....明明是劉備打督郵,羅貫中也改成張飛幹得,讓張三爺背鍋.
27樓:熱心網友
三國演義是**,有的誇大了,有的說扁了,差別還是蠻大的
28樓:我要家人過好點
有些沒寫勿噴
桃源結義是假
!單刀直入是假!
火燒赤壁是假!
草船借箭是假!
三氣周瑜是假!
七擒七縱是假!
七燈求壽是假!
單騎救主是假!
華佗刮骨是假!
美人計也是假!
空城計更是假!
血戰長板坡是假!
孔明借東風是假!
過五關,斬六將是假!
29樓:匿名使用者
太大了,好多不一樣的
三國志相對尊重歷史,比較寫實一點
三國演義就是部**,別當真。
典型的:華雄不是死在關老二手裡,是孫堅宰的,顏良是關羽殺的,文醜死於亂軍之中。
空城計是不存在的,那時候司馬就不在現場,赤壁之戰基本上沒劉備什麼事,是周瑜打了好久才贏的,更別說草船借箭和借東風都是虛構的了。
30樓:匿名使用者
差別極大,演義是**,講的是故事,誌是歷史傳記,敘述的是史實。真實的三國沒有演義那樣的波瀾壯闊,官渡之戰曹操三萬對袁紹10萬,赤壁之戰曹操也就20多萬軍隊。黃巾之後,天下十不存一,原本東漢末期人口為6000多萬到8000萬之間,計算下就可以知道當時人口有多少了,人口基數決定軍隊數量。
其他不一一敘述了
31樓:匿名使用者
大,正史要看《三國志》,《三國志》是文言文
《三國演義》是後來寫的,白話文。普通人沒有機會念書,看《三國志》很累,就寫個通俗版讓他們消遣消遣
32樓:絕ai修香
差別不是一般的大。比如:歷史上怒鞭郵督的是劉備,溫酒斬華雄的是孫堅,草船借箭的是孫權,曹操敗走華容道時是劉備去堵他的,只是去晚了。
33樓:匿名使用者
差別大,三國比三國演義概括廣,三國演義只是三國中一段歷史
34樓:吾誰與歸
很大演義是**有很文學成分
35樓:這個戰國
很大,比如數字:赤壁大戰時演義上是講曹軍有八十三萬,真的歷史卻大概只有十幾二十萬吧(教材上是說二十萬)
36樓:聽說幸福很遠
乙個是野史 乙個是正史 你說差別大不?
很多都是藝術加工 誇張的 讀來 比較吸引人
37樓:檀慕杉
應該是有差別的,三國演義是**,羅貫中將有些正史改編,更吸引讀者,如果想看正史,建議去看三國志
38樓:紫少陽
很大..都給篡改了...
39樓:胖哥徹底絕望
誰知道呢?幾千年前的事情了,況且電視和書都有好幾個版本呢?
40樓:高榮華
看看三國志對比下就知道了
41樓:匿名使用者
你去問三國志和三國演義
42樓:影鎮子
嗯 差別還是比較大的
中國史書有哪些?
43樓:毗沙王
中國史書很多。其中最為著名的有:《春秋》《左傳》、《二十四史》、《資治通鑑》等等。
二十四史是我國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總稱。即:《史記》(漢·司馬遷)、《漢書》(漢·班固)、《後漢書》(南朝宋·范曄)、《三國志》(晉·陳壽)、《晉書》(唐·房玄齡等)、《宋書》(南朝梁·沈約)、《南齊書》(南朝梁·蕭子顯)、《梁書》(唐·姚思廉)、《陳書》(唐·姚思廉)、《魏書》(北齊·魏收)、《北齊書》(唐·李百藥)、《周書》(唐·令狐德棻等)、《隋書》(唐·魏徵等)、《南史》(唐·李延壽)、《北史》(唐·李延壽)、《舊唐書》(後晉·劉昫等)、《新唐書》(宋·歐陽修、宋祁)、《舊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新五代史》(宋·歐陽修)、《宋史》(元·脫脫等)、《遼史》(元·脫脫等)、《金史》(元·脫脫等)、《元史》(明·宋濂等)、《明史》(清·張廷玉等)。
三國演義》與《三國志,《三國志》和《三國演義》的區別是什麼?
三國演義 本身就是 內容偏向作者的主觀情感也是無可厚非的。注重情節,所以讓人讀來感到跌宕起伏,離奇曲折,生動有趣。三國志 是一部正史,因此它要留給後人公正。這不能僅僅用對與錯來評價,就比如說,考語文,你就需要用 三國演義 的內容 而考歷史則須用 三國志 的內容。至於易中天品三國,的確值得一看,我是從...
三國演義和三國志的區別,三國志和三國演義的區別
三國志是史書 三國演義是 三國志和三國演義的區別 區別如下 1 兩者的性質不同 三國志是史書。而三國演義是 2 作者不同 三國志 是西晉史學家陳壽撰寫的史書。三國演義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 家羅貫中。3 內容不同 三國志 記載三國時期的史料。六十五卷,包括 魏書 三十卷,蜀書 十五卷,吳書 二十卷,主...
三國志與《三國演義》內容上有哪些差別
三國志 是以魏國為正統,而 三國演義 更偏向於蜀國。另外 三國志 是正規的史書,而 三國演義 是一部 它有些內容是虛構的。三國志 是陳壽寫的紀傳體斷代史書,三國演義 是羅貫中寫的 回答 三國志 是一部記載魏 蜀 吳三國鼎立時期的紀傳體國別史。其中,魏書 三十卷,蜀書 十五卷,吳書 二十卷,共六十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