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以學生為主體來看,中國式教育是由外而內的,而正真正確的教育應是由內而外的。外力強迫學習只能造就書呆子,學生發自內心的發奮學習才可能取得驚人成就。中國現行的教育根本上不知道「怎麼使學生發自內心的去學習」,為例祖國繁榮昌盛隨著時代變遷顯然以及不是乙個很好的理由了。
其實非常簡單給學生以尊重,注重呵護和培養學生的「個性」這幾點極端重要。老師要尊重學生、父母要尊重學生、教育體制要尊重學生、社會上每乙個人都應尊重學生。這樣才行。
人沒有「個性」就不可能有「創新」。書呆子很少會有創新的意識,基本上連思考都懶得去做,所以才稱之為書呆子。中國的教育教出了多少書呆子。
中國現行教育如果能注重一下學生個性的培養,我相信中國所能取得的成就遠不止於此。甚至日本、歐洲、美國都將被遠遠拋在後面。
反觀世界上的那些著名科學家,各行各業有著傑出貢獻的名人,哪乙個不是有著鮮明的「個性」,愛因斯坦、愛迪生、貝多芬、莫扎特等等無不如此。我還沒見
過哪個書呆子能成為世界名人的。
中國現行的教育體制架構是官僚化的,連學生學的東西都是官僚化的——學生學的東西都是上面官府教育部門少數的一些**在決定。作為這個體制架構最底層的學生根本沒有選擇的餘地和自由。
說句不好聽的,現行教育體制背後的實質是,體制中各個階層都只顧自己的利益,**有**的政績利益,老師有老師的獎金利益,家長有家長面子和攀比的利益,在這些利益實現的過程中孩子只不過是工具和載體。當然唯獨處於體制底層的學生沒有自己的利益——學習選擇的餘地和自由!是徹頭徹尾的利益被剝削者。
一句話中國的現行教育根本性忽視學生的「個性」培養和發展。中國教育不應總是把重心放在學習已有的舊知識上,應培養學生開創新知識的意識。
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儒家思想重「禮」(道家思想除外),禮說白了就是除人的個性之外的所有的為人處事的條條框框,可見「禮」是講利益的,所以就有好壞,貴賤,輕重,對錯等的概念,而人的個性是絲毫沒有利益成分的,它是人主觀能動性的源頭,也是創新的源泉。個人主義也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貪慾,另一部分就是「個性」。中國傳統文化觀念簡單來講如下例子:
首先看其是大人、員外還是百姓然後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對待之,接著是看是父親、兒子、媳婦、還是小妾然後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對待之,然後才是看是男人還是女人更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對待之,最後看他是不是個「人」就幾乎被忽略了。儒家推崇的一些經典我個人認為「針對個人的內容部分」是很棒的,就是說適用於每乙個「個人」的那部分,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師」之類。涉及「禮」或者說利益的並不一定可取。
你說的這個問題:在西方人的觀念中老師和學生只有不同,比如學識、年齡、而無尊卑貴賤,因為他們意識角度是從「個人」(個體的人)出發的。而在傳統中國人觀念中老師就是老師,學生就是學生,是以形成共識的社會利益關係(道德)為出發點考慮的。
是有尊卑貴賤的。就是一頭豬當了老師,作為學生你也得尊敬和服從。
2樓:匿名使用者
應該不會改革,因為中國人的思想永遠不會成為美國人的思想。
如何評價中國的教育??
3樓:匿名使用者
和幾千年前的科舉制一樣,幾千年也沒有任何進步
中國教育制度與法國教育制度有什麼區別
法國國家學位 綜合大學按照法國國民教育 研究與技術部的標準和規定的資格頒發國家文憑。所頒發的國家文憑需由國民教育部所署 的簽名。國家文憑上,應該有學院院長或大學校長和大學所在大區的教育部負責 的簽名,二者缺一不可。獲取國家學位需要攻讀學員有全日制留學經歷 正常攻讀學制的50 時間需是留學經歷,且需要...
中國古代教育制度的特點古代中國的教育特點???
原始社會大多由長者通過實際活動身教與口耳相傳 大約在西元前3000年左右已有 圖書文字 和 象形文本 了。有了文字自然會有專門傳授和學習的機構,當時稱為 成均 這就是學校的最初萌芽。到了夏代,則有了正式以教為主的學校,稱為 校 孟子說 夏日校,教也。到了商朝,稱為 庠 到周成為 序 序 又分 東序 ...
大家談一談中國現在的教育制度吧
遺莣 我敢肯定是一位老師 並且經常遭受學生刺激 我的觀點就是 大家都說高考是最好的制度 其實是社會上有一些頑固勢力為了某些利益想要維持這樣一種制度 因此他們會時不時地丟擲類似高考是最好的制度 或者沒有比高考更公平的制度 云云言論 在我看來 根本就沒有人真正全身投入到高考的改革當中 如果說有 高考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