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中關於道德的有什麼,《論語》中關於社會公德的句子有哪些?

2021-03-28 06:36:36 字數 4569 閱讀 4836

1樓:

春秋孔子**及再傳**編寫的《論語》中關於道德的有:

1、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出自:《論語·里仁》。

譯文:孔子說:「沒有仁德的人不能長久地處在貧困中,也不能長久地處在安樂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型的人則是知道仁對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2、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出自:《論語·衛靈公》。

譯文:孔子說:「花言巧語能敗壞德行。小事不能忍耐就會敗壞大事情。」

3、子曰:「士志於,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出自:《論語·里仁》。

譯文:孔子說:「讀書人立志於追求真埋,但又以穿破衣、吃粗糙的飯食為恥,這種人就不值得和他談論真理了。」

4、子曰:「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

出自:《論語·陽貨》。

譯文: 孔子說:「在路上聽到傳言就到處去傳播,這是道德所唾棄的。」

5、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出自:《論語·里仁》。

譯文:孔子說:「君子心中懷有的是道德仁義,小人心中懷有的是詩書禮儀;君子心中懷著對刑罰的畏懼,小人心中懷著對小恩小惠的喜愛。」

6、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出自:《論語·為政》。

譯文:孔子說:」用政令來治理百姓,用刑法來整頓他們,老百姓只求能免於犯罪受懲罰,卻沒有廉恥之心;用道德引導百姓,用禮制去同化他們,百姓不僅會有羞恥之心,而且有歸服之心。」

2樓:韓琴

1,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

「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出自先秦孔子《論語·陽貨篇》

白話文釋義:子張向孔子問仁。孔子說:

「能夠在天下實行五種美德,就是仁了。」子張問.「請問是哪五種。」孔子說:

「恭敬,寬厚,誠信,勤敏,慈惠。恭敬就不會招致海辱,寬厚就會得到眾人的擁護,誠信就會得到別人的任用,勤敏則會取得功績,慈惠就能夠使喚人。」

2,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出自先秦孔子《論語·為政篇》

白話文釋義:孔子說:「用法制禁令去引導百姓,使用刑法來約束他們,老百姓只是求得免於犯罪受懲,卻失去了廉恥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導百姓,使用禮制去統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僅會有羞恥之心,而且也就守規矩了。

」3,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出自先秦孔子《論語·為政篇》

白話文釋義:有子說:」孝順父母,順從兄長,而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這樣的人是很少見的。

不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沒有的。君子專心致力於根本的事務,根本建立了,治國做人的原則也就有了。孝順父母、順從兄長,這就是仁的根本啊!

」4,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出自春秋孔子《論語·里仁》

白話文釋義:君子看重的是道義,小人看重的是利益。修身者必須以義為重,千萬別在利上面,天天以利來,怎麼能修身、怎麼能修道?可以說,孔子這句話也是點出了乙個君子與小人最大的區別。

5,子張問崇德辨惑。子曰:「王忠信,徙義,崇德也。——出自先秦孔子《論語·顏淵》

白話文釋義:子張向孔子請教怎樣去提高品修養和辨別是非,孔子說:以忠厚誠實為主,行為總是遵循道義,這就可以提高品德。

3樓:藍藍藍

《論語》中關於道德的語錄眾多,以下列舉5首:

1、《論語-里仁》: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譯文:孔子說:「君子思念仁德,小人思念鄉土;君子關心法度,小人關心恩惠。」

2、《論語: 雍也篇》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原文:孔子說:「中庸這種道德,該是最高的了,大家已經是長久地缺乏它了。」

3、《論語·第七章·述而篇》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譯文:孔子說:「培養品德,不鑽研學問,知道怎樣做符合道義卻不能改變自己,有缺點不能及時改正,這些都是我憂慮的。」

4、《論語-泰伯篇》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

譯文:孔子說:「泰伯可稱為至德了。他三次讓了天下,但人民拿不到實蹟來稱道他。」

5、《論語-里仁》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譯文:孔子說:「讀書人立志於追求真理,卻以穿得不好吃得不好為恥辱,那就值不得和他談論什麼了。」

《論語》中關於社會公德的句子有哪些?

4樓:帥氣的小宇宙

1、子曰:「人而無信,不

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白話譯文:孔子說:「乙個人不講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車沒有輗、小車沒有軏一樣,它靠什麼行走呢?」

2、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白話譯文:孔子說:「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愛人和恨人。」

3、子曰:「放於利而行,多怨。」

白話譯文:孔子說:「為追求利益而行動,就會招致更多的怨恨。

4、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白話譯文:孔子說:「見到賢人,就應該向他學習、看齊,見到不賢的人,就應該自我反省(自己有沒有與他相類似的錯誤)。」

5、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白話譯文:孔子說:「事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對的地方),要委婉地勸說他們。(自己的意見表達了,)見父母心裡不願聽從,還是要對他們恭恭敬敬,並不違抗,替他們操勞而不怨恨。」

5樓:吳朵朵

一、關於社會公德的句子:

1、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釋義:其全句義為:孔子說:「自身正了,即使不發布命令,老百姓也會去幹,自身不正,即使發布命令,老百姓也不會服從。」

2、「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釋義:人們應該說話謹慎,因為禍從口出,說話不謹慎,傷害自己又傷害他人,招來麻煩甚至招致災禍。而做事情則應該幹練勤奮。

總之是告誡人們要少說話多做事,是當今社會大多數人應遵循的準則。

3、《論語·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

釋義:說出的事一定可信,說了就一定守信用,一定辦到,這是個淺薄固執的小人呀。

4、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釋義:孔子說:「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鄉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恩惠。」

5、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釋義:孔子說:「用法制禁令去引導百姓,使用刑法來約束他們,老百姓只是求得免於犯罪受懲,卻失去了廉恥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導百姓,使用禮制去統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僅會有羞恥之心,而且也就守規矩了。

」一、《論語》簡介:

2、注本有三國魏何晏《論語集解》,南北朝梁皇侃《論語義疏》,宋邢《論語正義》,朱熹《論語集注》,清劉寶楠《論語正義》等。

論語中有關道德修養的句子

6樓:半路遇到狗

【修養】

子曰:「三軍可奪帥也 匹夫不可奪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張》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雍也》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述而》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

「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

「《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

」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於人.」

《論語》《大學》《中庸》《孟子》中道德篇名句有哪些??

7樓:南瓜蘋果

1、大學之道,來在源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大學》

譯文:《大學》的宗旨,在於弘揚高尚的德行,在於關愛人民,在於達到最高境界的善。

2、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大學》

譯文:懂得停下來然後才穩定,穩定然後才能冷靜,冷靜然後才能平心靜氣,平心靜氣然後才能仔細考慮,仔細考慮然後才能有所收穫。

3、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中庸》

譯文:人的自然稟賦叫做「性」,順著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則修養叫做「教」。

4、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

譯文:學習並且時常地複習,不也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而來,不也是很快樂嗎?別人不了解(知道)我,我卻不怨恨(生氣),不也是道德上有修養的人嗎?

5、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孟子》

譯文:不得志的時候就要管好自己的道德修養,得志的時候就要努力讓天下人都能得到好處。

論語中關於“惠”的句子有哪些啊,論語中關於誠信的語句有哪些?

論語中關於誠信的句子 1 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2 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3 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恆矣。4 君子不重,則不威 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已者。過,則勿憚改。5 益者三友,損者...

《論語》中描述勇敢的經典語句,論語中關於勇敢的句子

論語 中對於勇敢問題是有條件的,反對簡單化的莽撞之勇。陽貨 中記載,子路問 君子尚勇乎?時,孔子回答 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 孔子認為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勇者不懼 論語中關於 勇敢 的句子 論語 中有關勇敢的內容不止一處,比如 子罕 中,子曰 智者不惑,仁者不憂...

論語中關於孝的句子和解釋,論語中關於孝的句子和解釋越多越好

論語為政第二 原文 2 5 孟懿子 1 問孝,子曰 無違。2 樊遲 3 御 4 子告之曰 孟孫 5 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 何謂也。子曰 生,事之以禮 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註釋 1 孟懿子 魯國的大夫,三家之一,姓仲孫,名何忌,懿 是諡號。其父臨終前要他向孔子學禮。2 無違 不要違背。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