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朋友被稱之為什麼,在古代對朋友的稱呼是什麼

2021-03-25 23:08:04 字數 6184 閱讀 6732

1樓:匿名使用者

古人非常重視朋友,所以關於朋友的稱呼很多:情誼契合親如兄弟的朋友叫做「金蘭之交」;情投意合友誼深厚的朋友稱作「莫逆之交」;同生死共患難的朋友叫「刎頸之交」,如廉頗與藺相如;從小一起長大的異性好朋友叫「竹馬之交」;貧賤而地位低下時結交的朋友叫「貧賤之交」,而「貧賤之交」不可忘;以貧民身份相交的朋友稱作「布衣之交」;輩分不同、年齡相差很大的朋友稱「忘年交」,如孔融與禰衡,又如范雲與何遜;不拘身份、形跡的朋友叫「忘形交」;不用敬稱、適合用「你、我」之類的隨便稱呼來相處的朋友叫「爾汝交」;不因貴賤變化而改變友誼的朋友叫「車笠交」;在道義上相互支援的朋友叫「君子交」、「道義交」;心意相投、相紙很深的朋友叫「神交」;彼此慕名而未見過面的朋友也叫「神交」。此外,還有劉備、關羽、張飛之間的「生死之交」;伯牙與子期的「知音之交」;陳重與雷義的「膠膝之交」;正規化與張劭的「雞黍之交」;左伯桃與羊角哀的「捨命之交」;管仲與鮑叔牙的「管鮑之交」等等。

什麼叫做「八拜之交」?在宋代邵伯溫的《邵氏聞見錄》中有一段故事:文彥博聽說國子博士出身的李稷待人十分傲慢,就對人說,「李稷的父親曾是我的門人,有父死失教的問題,如果他不改,我得教訓他。

」文彥博後任北京守備,李稷上門來拜謁。文彥博故意讓李稷在客廳坐等,過了好長時間才出來接見他。見了李稷之後,文彥博說:

「你的父親是我的門客,你只要對我八拜。」李稷不敢造次,向文彥博拜了八拜。文彥博以長輩的身份挫了李稷的傲氣。

後來,「八拜之交」就成為世交子弟對長輩的禮節。此外,也將異姓結為兄弟稱為八拜。

2樓:匿名使用者

在我國古代,朋友是「五倫」之一。朋友有各種各樣,別稱很多。

1、半面之交:只見到一面的人,也作「半面之舊」。

2、一面之交:相逢一面,交情很淺的朋友。

3、八拜之交:結為異姓兄弟的朋友。

4、傾蓋之交:萍水相逢卻相交甚歡的朋友。

5、莫逆之交:彼此心意相通,情投意合,友誼深厚的朋友。也作「莫逆交」。

6、肺腑之交:推心置腹的知心朋友。

7、刎頸之交:可共生死患難的朋友。

8、金石之交:友情深厚如同金石堅固的朋友。也作「金石交」。

9、金蘭之交:交誼深厚,心心相印的朋友。

10、忘年之交:彼此忘記年歲的長幼,而以才能德行為主相交往的朋友。

也作「忘年友」或「忘年交」。

11、爾汝之交:超越年齡、輩份的親密朋友。

12、竹馬之交:幼年結交的朋友。也作「竹馬之好」或「竹馬之友」。

13、再世之交:與人父子兩代都結為深厚的朋友。也作「再世交。

14、杵臼之交:貧賤相交的朋友。也作「杵臼交」。

15、患難之交:同在一起經歷過憂患、困難的朋友。

16、貧賤之交:窮困潦倒時結下的知心朋友。也作「貧賤之知。

17、青雲之交:與仕宦(即權勢者)交的朋友。

18、君子之交:不計功名利祿,以聲氣相求,道德相期的朋友。

19、文字交:以詩文相交的朋友。

20、總角之好:指童年就很要好的朋友。《也作「總角之交」。

21、雞黍之約:真誠相待,一諾千金的朋友。

22、諍友:能直言諫過的朋友。也作「爭友」。

23、親如手足:比喻朋友之間的感情深厚,親密得像兄弟一樣。

24、連璧:才華並美的朋友。

25、小人之交:過於親熱而態度不莊重的朋友。

26、狐朋狗友:幹不當事情的朋友、夥伴。

27、酒肉朋友:夥同著吃喝玩樂的朋友。

在古代對朋友的稱呼是什麼?

3樓:趙叔叔哈

在古代古人們對朋友的稱呼眾多,常見的有:至交、故交、世交、刎頸之交、忘年之交、忘形之交、莫逆之交等等。

關於古人對朋友的稱呼代表的具體意義如下:

1.至交:是指友誼最深的朋友;

2.故交:是指有過深厚友誼的朋友;

3.世交:一般是指兩家人或者兩姓之間有著世世代代的交情;

4.刎頸之交:是指可以一起共同經歷生死或者經歷苦難的朋友;

5.忘年之交:是指朋友之間是可以跨越年齡、輩分的差異。比如古人李白與賀知章的友情就屬於忘年之交;

6.忘形之交:是指那些不拘小節,成為不分你我的朋友;

7.莫逆之交:是指那些情投意合、感情純潔、友誼深厚的朋友。

以上都是形容志同道合且有相同興趣理想的好朋友,更多傾向於是對諍友的稱呼。

4樓:李阿鑄

古人對不同朋友之間的關係如何稱謂呢?你可能很多不知道

5樓:莊生_蝴蝶

古代對朋友的稱謂一般只限於男性之間。對朋友之間的稱呼大體可分為兩種:

1.比較隨意的稱呼,用於關係很近的朋友之間互相稱兄道弟(就像現在的哥們之間),年長於自己的稱為「兄台」,年幼於自己的稱為「賢弟」,對自己的稱呼則是「愚兄」、「愚弟」。

2.對朋友和同輩比較正式、鄭重和尊重的敬稱是「足下」,但「足下」可不是把朋友當作腳下的意思。

關於「足下」的稱謂有乙個典故,就是晉文公和介之推的故事。春秋時代,晉國的晉獻公因為寵愛驪姬,導致太子申生自殺,另外的兩個兒子重耳與夷吾則逃亡他國。重耳到處流亡,欲尋求各國的協助而復國。

有一次他翻山越嶺、長途跋涉,一行人飢寒交迫的到達了衛國,沒想到衛文公卻讓他們吃了難堪的閉門羹。

這時,重耳因為長期的營養不良,染上了風寒,發著高燒,他喃喃囈語著想喝一碗肉湯。但是,隨行的人一樣也兩袖清風,上哪兒去籌錢買肉呢?忠心耿耿的介之推,一咬牙割下了自己大腿上的肉,煮出熱熱的肉湯,重耳喝了之後,居然不藥而癒。

一行人也繼續前行,到達了齊國,並獲得齊桓公的支援,終於在流亡十九年之後,返回晉國,登上大位,成為歷史上有名的晉文公。

晉文公執掌政權後,要之前隨同流亡的臣子們,說說自己的貢獻,再來**行賞。看到眾人自我吹噓、爭相邀功的嘴臉,介之推非常厭惡,他自始至終都不發一語,晉文公也沒想起他來。介之推失望之餘,帶著母親退隱山林。

有人為他打抱不平,晉文公才想起了他的恩澤,急忙派人尋訪,但是介之推已經淡泊名利,無論如何都不肯下山受賞。

有人向晉文公獻策,放火燒山逼他下山,卻沒料到這把火熄滅之後,眾人在滿山灰燼中,找到了抱著一棵樹被活活燒死的介之推與母親。悔恨不已又傷心欲絕的晉文公,除了命人厚葬介之推母子之外,並將這棵樹砍下來,製成一雙木屐,每當他穿著這雙鞋,就想起那段患難與共的往事,不由得慨嘆∶「足下,悲乎!」

因此,「足下」一詞,雖然和腳有關係,但詞意並不是將朋友踩在腳底下,而是取其睹物思人,感懷昔日之情,而衍生出對朋友敬稱之意。

6樓:匿名使用者

比自己小的稱賢弟

比自己大的兄台

古代朋友的稱呼

7樓:生活也需要經營

1、患難之交:在逆境中結交的朋友;

2、布衣之交:布衣指平民,布衣之交舊指貧寒老友;

3、車笠之交:比喻不因為富貴而改變貧賤之交;

4、酒肉之交:  在一起只是吃喝玩樂而不幹正經事的朋友;

5、忘年之交:年輩不相當而結交為友;

6、竹馬之交:童年時代就要好的朋友;

6、肺腑之交:交情深厚多的朋友;

7、點頭之交:指交情甚淺,見了面只不過點點頭而已;

8、金石之交:像金石般堅固的交情;

9、八拜之交:舊時朋友結為兄弟的關係;

10、臼杵之交:非常要好的朋友;

11、莫逆之交:非常要好的朋友;

12、心腹之交:指知己可靠的朋友;

13、莫逆之交:指非常要好的朋友;

14、刎頸之交: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難的朋友。

參考:成語詞典

8樓:匿名使用者

普通老百姓交的朋友謂「布衣之交」;

有錢人與沒錢人交朋友謂「車笠之交」;

在逆境中結交的朋友稱「患難之交」;

吃喝玩樂結交的朋友稱「酒肉之交」;

年歲差別大,行輩不同而交情深厚的朋友稱「忘年之交」;

幼年相交的朋友,稱「竹馬之交」;

交情深厚的朋友謂「肺腑之交」;

親密無間的朋友謂「膠漆之交」;

生死與共的朋友謂「生死之交」;

情投意合的朋友稱「莫逆之交」;

哪怕砍頭也不改變友誼的朋友稱「刎頸之交」;

無意中相遇而結成的朋友稱「邂逅之交」;

在道義上互相支援的朋友稱「君子之交」;

只見過一次面,交情不深的朋友稱「一面之交」;

僅點頭打招呼,感情不深的朋友稱「點頭之交」;

平淡而浮泛交往的朋友稱「泛泛之交」;

見過面但不熟悉的人稱「半面之交」;

舊時結拜的兄弟姊妹稱「八拜之交」;

交友不嫌貧賤的稱「杵逆之交」;

寶貴而有價值的交往稱「金玉之交」。

擴充套件資料稱呼是一種文化現象,也是一面鏡子。稱呼的變化是文化的變化,同時也被視為歷史文化的折射。

中國人的稱呼,實質上就是一部中國文化的發展史,其中蘊含著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歷史的沉澱與變遷。從稱呼中可以看到國人對宗法禮制、尊卑長幼等禮法習俗的重視,對官職、科舉的表示方式。

9樓:匿名使用者

1、布衣之交

普通老百姓交的朋友

2、車笠之交

有錢人與沒錢人交朋友

3、患難之交

在逆境中結交的朋友

4、酒肉之交

吃喝玩樂結交的朋友

5、忘年之交

年歲差別大,行輩不同而交情深厚的朋友

6、竹馬之交

幼年相交的朋友

7、肺腑之交

交情深厚的朋友

8、膠漆之交

親密無間的朋友

9、生死之交

生死與共的朋友

10、莫逆之交

情投意合的朋友

10樓:°海盜尐莪

1.朋友或同志間友誼深厚,情投意合,叫(莫逆)之交.

2.同生死,共患難的朋友叫(患難)之交.

3.同志或朋友間感情十分真誠,肝膽相照,叫(肺腑)之交.

4.一般老百姓間結成的友誼,叫(布衣)之交.

5.過去貧困時所結交的知心朋友,叫(貧賤)之交.朋友或同志間感情難分難捨,叫做膝漆之交。

6.忘記了年紀的差距而結成的朋友,叫(忘年)之交.

7.舊時有道德、有學問的人結成的朋友,叫(君子)之交.

8.朋友或同志之間平淡的、浮泛的交往,叫(泛泛)之交.

6.朋友之間的一般交往叫做(一面)之交。

7.童年時代所結成的好朋友,叫做(竹馬)之交。

8.依靠吃吃喝喝結成的朋友,叫做(酒肉)之交。

9.貧富之間差距很大的朋友,叫(車笠)之交。

10.無意中相遇而結成的朋友,叫做(邂逅)之交。

11.寶貴而有價值的交往,叫做(金玉)之交。

12.幼年就相識的朋友,叫做(總角)之交。

11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對朋友的稱謂一般只限於男性之間。對朋友之間的稱呼大體可分為兩種:

1.比較隨意的稱呼,用於關係很近的朋友之間互相稱兄道弟(就像現在的哥們之間),年長於自己的稱為「兄台」,年幼於自己的稱為「賢弟」,對自己的稱呼則是「愚兄」、「愚弟」。

2.對朋友和同輩比較正式、鄭重和尊重的敬稱是「足下」,但「足下」可不是把朋友當作腳下的意思。

關於「足下」的稱謂有乙個典故,就是晉文公和介之推的故事。春秋時代,晉國的晉獻公因為寵愛驪姬,導致太子申生自殺,另外的兩個兒子重耳與夷吾則逃亡他國。重耳到處流亡,欲尋求各國的協助而復國。

有一次他翻山越嶺、長途跋涉,一行人飢寒交迫的到達了衛國,沒想到衛文公卻讓他們吃了難堪的閉門羹。

這時,重耳因為長期的營養不良,染上了風寒,發著高燒,他喃喃囈語著想喝一碗肉湯。但是,隨行的人一樣也兩袖清風,上哪兒去籌錢買肉呢?忠心耿耿的介之推,一咬牙割下了自己大腿上的肉,煮出熱熱的肉湯,重耳喝了之後,居然不藥而癒。

一行人也繼續前行,到達了齊國,並獲得齊桓公的支援,終於在流亡十九年之後,返回晉國,登上大位,成為歷史上有名的晉文公。

晉文公執掌政權後,要之前隨同流亡的臣子們,說說自己的貢獻,再來**行賞。看到眾人自我吹噓、爭相邀功的嘴臉,介之推非常厭惡,他自始至終都不發一語,晉文公也沒想起他來。介之推失望之餘,帶著母親退隱山林。

有人為他打抱不平,晉文公才想起了他的恩澤,急忙派人尋訪,但是介之推已經淡泊名利,無論如何都不肯下山受賞。

有人向晉文公獻策,放火燒山逼他下山,卻沒料到這把火熄滅之後,眾人在滿山灰燼中,找到了抱著一棵樹被活活燒死的介之推與母親。悔恨不已又傷心欲絕的晉文公,除了命人厚葬介之推母子之外,並將這棵樹砍下來,製成一雙木屐,每當他穿著這雙鞋,就想起那段患難與共的往事,不由得慨嘆∶「足下,悲乎!」

因此,「足下」一詞,雖然和腳有關係,但詞意並不是將朋友踩在腳底下,而是取其睹物思人,感懷昔日之情,而衍生出對朋友敬稱之意。

揭秘古代為什麼將房事稱之為雲雨

雲雨 原來指古代神話傳 源說巫山神女興雲播雨之事。戰國楚 宋玉 高唐賦序 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台之下。而巫山,就在重慶東大門,是遊覽長江三峽的必經之地。人們都喜歡將房事稱之為 雲雨之歡 早在204萬年前亞洲最早的直立人 巫山人 就在這裡生息繁衍。著名的 巫山十二峰...

為什麼中國河北滄州被稱之為武術之鄉

滄州素有 武術之鄉 之稱。滄州武術源於隋唐,盛於明清。千百年來,滄州武林精英薈萃版,豪俠雲集,形成了濃厚的習武權 尚武的民風。源起或流傳滄州的門類 拳械達52種之多,佔全國129種門類 拳械的40 乃中國武術發源地之一。1992年,滄州市被國家體委首批命名為 武術之鄉 成為全國第乙個獲此殊榮的地級市...

為什麼長孫皇后被稱之為中國的三大賢後之首

因為長孫皇后非常賢良,她對皇上非常忠誠,而且深明大義,她從不干涉內政,但很會保護忠良。因為長孫皇后為李世民誕下三子四女,並且糾正太宗的過失,保護忠正得力大臣,抑制長孫家族的權勢擴張。長孫皇后是鮮卑族,據說周知,鮮卑一族容貌都是數一數二的,所以在三大賢後中顏值肯定是槓槓的,除此之外,她還是將門之後,在...